付費限定

為了趕上流行的話題,所以追劇都用快轉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影劇作品躍進串流平台後,經常都是一次上架所有的集數,好讓觀眾可以「不用等」就可以在短時間裡把過一部劇給看完,不像過往需要在固定的時間等著撥出。(如果劇短的話,我可以一天熬夜把它八到十集的劇看完,且不快轉,這是二十年前看日劇DVD/VCD養成的習慣,通常都是一個週末看完一套劇。)

時代變得非常快速,話題的潮流需要在短時間被炒作起來,那麼透過大數據的觸擊及點閱才能瞬間的飆升,好讓更多人被觸擊,引起注意去購買、觀看,或者引發更多的討論。但不論是追劇或閱讀,都是必要性的要花上更多的時間,所以有了那種幫忙整理大綱及重點的使用者,在非常短的時間將劇看完,不論是拍影片或是開個podcast的節目,又或者寫篇文章,來濃縮一部劇的內容。

為了追上話題,有些人是看這樣濃縮完的內容,或者加快倍速的播放,把劇看完,好參與「別人都在聊,但是我不知道好像會死掉一樣」的話題。

初聽到這種追劇的方式我有微微的震驚,但也不算太訝異。每次什麼新劇上線,好像不討論、不追一下就會被排擠一樣(XDDDDDD,可我就一個人,誰要排擠我。)更經常的是會遇到那種「你不追好像就是井底之蛙一樣」被唾棄!(到底先看完、知道別人在講什麼有什麼了不起?XDDDD)好在現在有些劇是一週上架兩集(或一集)使這種「人人都集慮自己跟不上話題」的現象稍稍減緩。

我看劇的習慣是不想等,所以一定是在播完才會一口氣看完。但在話題上肯定是落在熱度的後頭,就像在平行時空裡比別人慢了半個月、一個月,好像別人的時間總是比我快了幾倍。就像大多數人都迷戀好久的韓劇,只有我現在才剛開始看幾年前的韓劇!想找人討論也確實在現今已然成為別人的過去式而失去了共鳴的可能!(別人可能看完都忘了,誰跟你討論!)

最有趣的現象其實不是「為了跟別人有話題而跟風所以快轉」這件事。而是過於快速的話題製造,經常會讓輿論一面倒的把爛劇講得多好看(尤其是那些農場標題),或是過於經緻沒人耐得住性子看(也看不懂)所以在話題上沒有熱度而變成了爛劇。於是在行銷上會非常著重第一時間的話題炒作,讓很多人明明花了時間,卻看了那些「被說得很好看」的劇,覺得自己浪費時間,便更加的不願意耐著性子好好地看一部劇。

這是一種時代的焦慮。

焦慮自己跟不上話題,焦慮自己跟話題上的意見不同,焦慮自己被拋棄在潮流之外。拜託,爛劇就棄劇了,不需要附和別人,也不需要讓自己浪費快轉的時間看完,更不用擔心自己跟不上潮流;現在話題已經快到一週內就會消失了。(我想很多人都知道這種變化,並想辦法讓這種過分快速創造話題或話題消退的時間可以拉長!)

我好像只有小時候快轉看過《危險心靈》,原因是那種校園的孤立和師長的權力打壓讓我看得很不舒服但我又想把它看完(可以說是因為劇本寫得很好。)於是用快轉的看,直到年過四十後才能好好壓抑住心裡的不舒服看完它。而有時會太想知道劇情的發展而找大綱來看,但網路上速寫的大綱也經常性地寫得亂七八糟,應該也是為了追求速度沒有認真看而寫得亂七八糟吧!(乾脆編劇都把分集大綱放到網上好了,免得那些速寫的人亂寫。)

其實認真看劇能與別人聊的話題更多了。從劇情的節奏、角色情緒的轉換、場景場次的變動、演員的表演與導演的調度⋯⋯在在都是看劇的細節,哪怕只差一秒,你都能感受到它在整部劇裡的功用,有時候還會讓人不禁在心裡拍手叫好那些留白或是緊迫的時間安排。

你何必只看那些為了製造話題而討論的行銷文字呢?(不論是看劇組行銷劇的或是網紅製造行銷自己的文字。)是怕自己跟別人不一樣?還是覺得沒有跟上別人的話題就會被遺棄呢?又或者只是盲目的相信「別人的想法就會是我的想法,所以我只要吃別人消化後吐出來的東西就好?」

不要那麼焦慮了。

學習好好的把劇(或書,或任何資訊)看完,從中挑選自己喜歡的,訓練自己可以慢下來的去選擇自己要的,在話題裡可以與別人分享自己的觀點,你才不至於什麼都看了但什麼都沒有自己的想法,只能一直焦慮下去。

如果你真的喜歡速速的啃劇,其實讀劇本會比讀小說快非常多(劇本大多只有對話,及沒有過於鉅細靡遺的場景描述。)多讀幾本劇本,看劇的時候,你就能慢下來看那些正常速度的表演,在其中領略你經常忽略的細節,或者你時常遺忘的自己!

圖:20221204,我買很久沒有拆的《信號》的劇本,Canon EOSM50。這兩三天才看了劇,於是把它拿出來翻。改天再寫這部劇,有點可惜的最後幾集。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94 字、9 則留言,僅發佈於電視.電影.聽音樂.閱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如果追劇本來就是用1.5倍甚至2倍速的速度追呢?太多劇與電影的速度對我來說都太拖沓,1倍速是看不下去的。感恩播放平臺讚嘆播放平臺,能由觀眾自己調整播放速度。
換日線-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2/11
哈哈分集解說很多寫得亂七八糟的。
avatar-img
換日線的沙龍
16.8K會員
883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換日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1
童話故事下集,依然還是個童話故事!倘若沒有那個會在睡覺進到房間裡收垃圾的媽媽,也沒有那些會聚在家裡的三姑六婆親戚!像曾學友那樣的男人根本是人間極品!呵呵~
Thumbnail
2025/03/11
童話故事下集,依然還是個童話故事!倘若沒有那個會在睡覺進到房間裡收垃圾的媽媽,也沒有那些會聚在家裡的三姑六婆親戚!像曾學友那樣的男人根本是人間極品!呵呵~
Thumbnail
2025/02/24
看到一個推理故事用一本書來講這種關於版面與閱讀之間的關係,雖然故事我沒有特別喜歡,我也會力薦所有做書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Thumbnail
2025/02/24
看到一個推理故事用一本書來講這種關於版面與閱讀之間的關係,雖然故事我沒有特別喜歡,我也會力薦所有做書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Thumbnail
2025/02/15
我甚至覺得連劇本都拋棄他們了!
Thumbnail
2025/02/15
我甚至覺得連劇本都拋棄他們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受到《快速抓重點,過目不忘的月讀術》的啟發,最近在實施「持續閱讀」計畫。保持每天都會碰書,不要像之前一樣「時而碰,時而不碰」,一本書拖拖拉拉要好幾天才看完。 《快》中提到的:一本書拖拖拉拉太多天才看完,只會讓人看完之後仍不知道整本書在說什麼?就好比一首歌,放慢速度反而聽不清楚是哪首歌的旋律,所以比起
Thumbnail
受到《快速抓重點,過目不忘的月讀術》的啟發,最近在實施「持續閱讀」計畫。保持每天都會碰書,不要像之前一樣「時而碰,時而不碰」,一本書拖拖拉拉要好幾天才看完。 《快》中提到的:一本書拖拖拉拉太多天才看完,只會讓人看完之後仍不知道整本書在說什麼?就好比一首歌,放慢速度反而聽不清楚是哪首歌的旋律,所以比起
Thumbnail
學習好好的把劇(或書,或任何資訊)看完,從中挑選自己喜歡的,訓練自己可以慢下來的去選擇自己要的,在話題裡可以與別人分享自己的觀點,你才不至於什麼都看了但什麼都沒有自己的想法,只能一直焦慮下去。
Thumbnail
學習好好的把劇(或書,或任何資訊)看完,從中挑選自己喜歡的,訓練自己可以慢下來的去選擇自己要的,在話題裡可以與別人分享自己的觀點,你才不至於什麼都看了但什麼都沒有自己的想法,只能一直焦慮下去。
Thumbnail
人為什麼要「聽有聲書」,我想除了想用另外一種感官來了解一本書的內容外,還有「人類本身就是喜歡聽故事」的動物,而聽有聲書除了聽故事這一層需求外,還有就是原本這本書的讀者(書迷),希望用更多不同感官的體驗,重現閱讀過程的美好。
Thumbnail
人為什麼要「聽有聲書」,我想除了想用另外一種感官來了解一本書的內容外,還有「人類本身就是喜歡聽故事」的動物,而聽有聲書除了聽故事這一層需求外,還有就是原本這本書的讀者(書迷),希望用更多不同感官的體驗,重現閱讀過程的美好。
Thumbnail
讓內心關注在享受故事本身。 碎片化時代讓閱讀變艱難,難以享受故事⋯⋯ 「超速小說」將能更輕鬆享受閱讀。
Thumbnail
讓內心關注在享受故事本身。 碎片化時代讓閱讀變艱難,難以享受故事⋯⋯ 「超速小說」將能更輕鬆享受閱讀。
Thumbnail
這篇是從進入新媒體市場、劇本、節目等幾個階段的學習筆記分享~ 不同的圈子,看到的重點不一樣;很有趣,也讓自己更多角度😊 試著重新去觀察市場流行、找出自己喜歡這個地方的原因,不去劃分圈子,把自己當作新人就更能了解新的邏輯。
Thumbnail
這篇是從進入新媒體市場、劇本、節目等幾個階段的學習筆記分享~ 不同的圈子,看到的重點不一樣;很有趣,也讓自己更多角度😊 試著重新去觀察市場流行、找出自己喜歡這個地方的原因,不去劃分圈子,把自己當作新人就更能了解新的邏輯。
Thumbnail
最近真的好多人在玩成就清單,我自己玩過的有華劇、韓劇的成就清單,恩,不研究沒發現,原來,我是真的不愛追劇也。三立的華劇清單跟ccc的韓劇清單我幾乎是都沒有看過,好像五~六步而已吧!
Thumbnail
最近真的好多人在玩成就清單,我自己玩過的有華劇、韓劇的成就清單,恩,不研究沒發現,原來,我是真的不愛追劇也。三立的華劇清單跟ccc的韓劇清單我幾乎是都沒有看過,好像五~六步而已吧!
Thumbnail
今天熱門台劇"華燈初上"的第三季上架,大家一股腦的開始追看,就是為了急迫想要知道兇手,就連我身邊的朋友也是不例外。 而我是只有看了第一季第一集前半個小時而已,但這幾個月卻一直看到相關的新聞、兇手分析文,耳濡目染下,也是多少知道了些許的劇情,而在今天稍早,我就因為好奇心,就去找了劇透而知道兇手是誰。
Thumbnail
今天熱門台劇"華燈初上"的第三季上架,大家一股腦的開始追看,就是為了急迫想要知道兇手,就連我身邊的朋友也是不例外。 而我是只有看了第一季第一集前半個小時而已,但這幾個月卻一直看到相關的新聞、兇手分析文,耳濡目染下,也是多少知道了些許的劇情,而在今天稍早,我就因為好奇心,就去找了劇透而知道兇手是誰。
Thumbnail
我有兩天沒有更新文章。因為我跑去追劇了。我很喜歡追劇的原因,因為可以透過戲劇說出人的故事。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各式各樣的故事。與其說感動別人,不如說,我們都曾在別人的故事裡,感動的原因,通常都是一個主角,在一個漫長的旅程當中,發現與克服自己的未知盲點。而盲點之所以稱為盲點,就是因為自己也不知道。而且
Thumbnail
我有兩天沒有更新文章。因為我跑去追劇了。我很喜歡追劇的原因,因為可以透過戲劇說出人的故事。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各式各樣的故事。與其說感動別人,不如說,我們都曾在別人的故事裡,感動的原因,通常都是一個主角,在一個漫長的旅程當中,發現與克服自己的未知盲點。而盲點之所以稱為盲點,就是因為自己也不知道。而且
Thumbnail
前陣子看了熱門的《三十而已》,雖然對劇中人物產生諸多共情,但是我發現更重要的是,它不知不覺得在短時間內佔據了我的生活,影集到底怎麼偷走我們的時間?
Thumbnail
前陣子看了熱門的《三十而已》,雖然對劇中人物產生諸多共情,但是我發現更重要的是,它不知不覺得在短時間內佔據了我的生活,影集到底怎麼偷走我們的時間?
Thumbnail
很多朋友、年輕人跟我聊天的時候,會好奇問到我都哪裡獲取一些奇奇怪怪的邊角知識呢?關於這個話題,我從來不藏私的會與他們分享,因為總覺得如果有更多的人一樣對於各種存在於各領域的事物好奇並進入一個新世界探索,那麼這地球總會有更多人也會用更大的心胸來對待其他人事物。越是靠近知識感知其淵博,越是自覺渺小心生敬
Thumbnail
很多朋友、年輕人跟我聊天的時候,會好奇問到我都哪裡獲取一些奇奇怪怪的邊角知識呢?關於這個話題,我從來不藏私的會與他們分享,因為總覺得如果有更多的人一樣對於各種存在於各領域的事物好奇並進入一個新世界探索,那麼這地球總會有更多人也會用更大的心胸來對待其他人事物。越是靠近知識感知其淵博,越是自覺渺小心生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