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開始接觸新媒體
第一步想著要先了解市場,
我就請我八年級的小弟把所有
他覺得紅或喜歡的網紅傳給我,
我一一去爬文做功課。
當時公司的同事幾乎都是八年級,
遇見了許多很有才華的人。
不像古早時候做節目拍戲那樣,
要一步一步吃苦、從助理開始,
還不一定有機會主導創作。
在這邊想做就做,
現在是什麼樣子就呈現什麼樣子,
沒有標準。
(網紅的樣式非常多元,
無法套用傳統媒體的邏輯判斷作品的可能性)
突然覺得,晚十年出生的話,
我現在的包袱會不會比較輕一點XD
重新去觀察市場流行、
找出自己喜歡這個地方的原因,
不去劃分圈子,
把自己當作新人就更能了解新的邏輯。
當時公司的短劇企劃
是因為簽了相關主題的網紅,
打算以情境劇的方式延伸IP。
我首先研究網紅的故事找出有趣之處
及自己另外蒐集的田野小故事
揉成短劇的樣貌呈現。
一開始寫劇本時
我先去拆解當時最紅的《空姐忙什麼》
和這群人的短劇
從當時大家都覺得優秀的作品開始研究
把影片的內容反推回文字劇本,
每一個鏡頭效果都註記下來,
去研究他們的節奏是如何呈現,
拆成幾個段落,藏了幾個笑話,
才會絕無冷場的讓大家一直看下去。
像談話節目形式其實設計好架構,
填上談論的主題,
現場錄製時主持人和來賓的對話節奏順暢,基本上就沒有問題;
短劇式的節目更細分結構之外,
每段主題的梗堆疊而上、配合畫面分鏡、
加上演員的演出及剪接、後製、音樂的效果,最後呈現出影片自有的節奏。
第一季結束後我就離開了。
第二季換編導拍,節奏卻不一樣,
聽說為了抓回第一季的節奏,
他們還去拆解我剪輯的畫面,研究架構 😳
(第一季是我編劇、導演、剪接)
我聽到後覺得新奇,好榮幸,謝謝XD
原來我不知不覺有了我自己的個性呈現啊~
但節奏這個東西,
我覺得還是會回到導演本身。
如果導演是個慢慢來的個性,
你要他去呈現節奏很快的段落,
他呈現的「快」
和我本身就是急性子的人所呈現的「快」,我們兩個人對「快」的定義,一定不一樣。
如果沒辦法內化成自己的版本,
就會在節奏上花很多心力,
和原本自己的步調拉扯,
為了快而耗費力氣,
反而平時能做好的也沒顧好。
從廣告設計科開始一直維持著
蒐集點子的習慣依然在,
不論是世界電影、音樂、日韓的
綜藝或是劇集,都是我心之所向,
追的很勤!
綜藝節目時期每天規定看各大報的影劇版
知道是必做的功課時,天知道我有多開心😆
節目時期帶我的前輩是個有趣的人,
他會像出功課一樣,
要我列10個可以做的才藝,找示範影片、
挑選出覺得不錯的表演段落給他看,
教我辨識怎麼樣的表演有亮點可以吸睛,
才能在綜藝節目上呈現。
前輩蒐集的資料庫都是一些日本老綜藝節目或是超級變變變那樣的表演。
我就想到很喜歡日本流行樂,
當年迷安室奈美惠、濱崎步、宇多田光等等,會去網路上看他們的表演畫面。
從自己有興趣的題材下手研究,
找出蒐集的日本音樂節目Music station表演、西洋歌手演唱會DVD研究歌舞編排及舞台,像是:瑪丹娜、布蘭妮、JLO、凱莉米諾等等,建立了許多基本功,重新認識到新的邏輯。
記得當時有一間唱片行,
就像是唱片的圖書館一樣,
是節目人重要的資料庫!
有什麼要找的音樂都可以去找老闆夫婦,
老闆的CD海量,樂理知識也豐富,
什麼老歌或是古典樂都能說上幾句,
中英日語都通!
實在是超級強大的搜尋功能!
做說唱節目在那個年代的基本盤,
就是要備著「歌本」,
那些流行歌的字典有分年代、曲目,
現場如果主持人臨時想到什麼歌,
歌本一翻,樂隊老師就知道怎麼演奏啦~
現在回想起來,
果然是沒有數位化的世界啊!
想想那時候什麼歌都可以唱,
覺得電視節目有公播協會真好!
不論是國內外的歌曲都可以使用!
可不可以把網路節目也加入公播協會啊~
這樣就能有無限懷舊的老歌登場了XD
網路短劇投入的製作成本不高,
畢竟當時還沒有確切的變現模式,
付出的成本還有公司的人力,
都是在「投資」(支出);
看著新公司一步一步開拓市場,
業務組、行銷組、網路操盤組合作開會,
真的是覺得看到了小型的電視台:
要跑業務賣廣告、行銷製造話題、操作公司品牌、網路媒體廣告投放、開拓用戶的能見度等。
其中行銷兼經紀部,
同時也會和網紅討論後續創作話題等等,
又很像唱片公司包裝新人的樣子。
我在的製作部,
負責製作公司自產的IP及其他相關影像合作,有編導、後期、製片的角色,
其實也是個製作公司。
綜合看起來
新媒體濃縮了整個傳播業。
KOL可以發單曲、拍片、主持之外,
也可以接業配自己拍廣告,
自己就是代言人也是製作公司,
影片剪好自己交片。
當然專業部分不需要到傳統模式那樣專精,因為這邊追求的是快速和創新。
什麼都有可能,沒有一定的SOP。
這也是常聽到有些廣告或節目的前輩說
不喜歡新媒體的地方,
因為廣告預算漸漸往新媒體走,
卻又覺得新媒體做出來的品質
不若傳統的精緻,拉低行情。
也不是說新媒體就多完美(這邊指的是公司形式,非個人創作的公司)
因為這裡都是新的,
在這之前,也沒有人做過新媒體,
員工也都是從傳統媒體跳槽而來的。
也真的看過,
一間公司的組成像是混湯一樣,
什麼樣跟媒體沾上邊的工作經驗都有。
如果人資沒有判讀經驗真偽的能力,
也是會花一些時間成本認識騙子的。
雖然遇到的工作夥伴開始洗牌,
但是開始創作之後,真的非常開心。
像是在編寫短劇時,
我想著一些有趣的橋段鋪陳,
把愛揉進劇本;
就有看到網友分享後寫著:
「喜歡這樣有趣又有善意的影片~」
這其實是我最感到驕傲的一句話呢!
他看出來我想傳達的東西了!
我其實都一直秉持著一個想法:
我就是在做我最喜歡的事。
從題材中找到興趣點,不斷延伸挖掘;
因為擔任過廣告製片,
所以對預算也很清楚,
可以配合預算去做規模的調整;
新媒體是很多公司都想延伸的領域,
不論是外資、台企、公營企業等,
和以前看到的製作公司、
代理商等廣告行銷體制不同,
新媒體形成了一個新的圈子。
行銷對KOL圈子的熟悉度就相對非常重要,怎麼發想、促成有趣的企劃,
結合不同的KOL互相拉抬製造話題等。
行銷對市場的熟悉度和熱愛,
就會是非常關鍵的差別。
(其實,對於自己工作的熱情和喜愛,
一直都是在職場表現優異的要素之一)
合作過外資公司超強的行銷Team,
企劃和市場觀察能力超好
(我最喜歡這樣的工作夥伴了!馬上加賴~)介紹到台企就會嫌貴😂
(好可惜啊~真的好喜歡有才華又積極的工作夥伴呢!)
樂影像製作有限公司
歡迎有影片製作或是頻道規劃需求來找我唷!(這裏有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