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展_共識覺(2022/11/5-2023/1/2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先說結論,高度推薦一訪。策展概念很有趣,以藝術作為呈現形式,探討的卻是知覺與認識的廣泛範疇:我們如何認識這個世界?
如策展人提到,本次作品目標只要能引起思考即算成功,即使當下未能想通,觀者也可能在日後獲取其他經驗時去完整當時的思考。我這邊挑幾件自己很有感的作介紹:

1. 《神的棲所GiR:空耳乩》:作為進入展覽的開頭作品,神的棲所以趣味的切角破題,讓剛讀完展覽宗旨可能還不太明白的觀眾能迅速進入這個世界。
他以類似紀錄片形式去探討"演員要如何詮釋神上人身(乩童)這樣的角色",把原本就有些複雜的"演員要如何詮釋他人"的雙向關係轉變為更難解微妙的三角關係,而為了獲得解答,大家決定去詢問神明本人(這個劇情走向很有玩心,覺得很棒)。
此外影片也探討所謂的"相信"這件事,從"乩童本人如何相信神明"到"如何讓觀眾信服演員的表演",亦即宗教與劇場表演,做一個趣味的並置。

2. 《cellF》:這作品的概念非常有趣,將人的幹細胞以活體方式培養,因其能針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進而觸動音樂。細胞能在演奏現場針對其他樂手的表演做出反應,共譜出新的音樂。
令人好奇的是那個活體是否能學習,或是否有進步的概念。這次試圖用音樂表演的框架去帶出對於生命體定義的議題,感覺很有創意。重點不在於音樂合奏會否很難聽,而是能否引起思考。

3. 〈PL'AI〉:這作品是藉由科技的輔助讓我們能進入植物的時間,藉由植物所呈現的彎曲移動來探索植物的玩心。

4.  樓上作品(1)《腹語術士》:展覽印象最深刻的作品,除現場擺置如同記者會訪談加深帶入感之外,最重要的是作品用多層的方式帶出"偶"(被配音者)與"操偶師"(配音員)的故事,以及說明的旁白,讓整個作品變的趣味而豐富(尤其是偶與操偶的概念,讓人覺得新奇)。

相較近幾年才有的視覺上的deep fake換臉技術,配音這件事早已行之有年,在影片中被描述為一種時間的魔術,為了讓魔術沒有破綻,操偶師甚至需要去找嘴的素材來搭配語句。這些平常大量出現的影音或影視作品,在被拆解再重組之後,讓人眼睛一亮。

5. 樓上作品(2)《裝備秀》:竟然連這樣的主題也出現在展覽中,真是令人驚艷。電視播放的是演講師類職業的人,播放四個片段來討論人如何利用肢體呈現權力。偏向於文化現象觀察,完全是我的好球帶。重點在於空間與時間的掌握(筆記)!

*更正,樓上其實是另一名為主題樂園幻想工程挑戰賽的策展XD, 頗有馮京當馬涼的味道。


兩點提醒與看展建議

1.因應時代創作媒體的改變,越來越多影片與VR形式的作品出現,但會有裝置數量的限制,變成不少作品都需要先預約觀看體驗時間,或者等待其他人聽完耳機的狀況。若要觀展建議早點到訪,先將需要預約的作品排好。我這次需預約的通通沒看到,滿可惜的

2.也因為多媒體作品偏多,完整觀看需要花固定的時間,整個展覽看完可能需要1個半小時~2小時的時間。時間抓鬆一點,會比較有餘裕看完所有展品。

3. ​記得以前看展都50元,現在要花100元了QQ

展覽官方:https://www.mocataipei.org.tw/tw/ExhibitionAndEvent/Info/%E5%85%B1%E8%AD%98%E8%A6%BA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nson的沙龍
13會員
41內容數
本沙龍主要以介紹/賞析電影、動畫、展覽為主。 電影:院線或自選經典作品,以藝術表現/敘事手法/其他觀察為主。較熟悉的導演為王家衛、北野武、昆丁。 動畫:主要為今敏動畫賞析,陸續會新增宮崎駿系列。未來預計也會以近未來科幻(AKIRA/機動警察/攻殼機動隊)為主題做分析。 展覽:針對展覽做紀錄與觀察等分享。
Manso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0
介紹當代目前展覽(no language)一些印象深刻的作品。
Thumbnail
2025/02/20
介紹當代目前展覽(no language)一些印象深刻的作品。
Thumbnail
2024/01/29
2024年的ONE ART TAIPEI在JR東日本大飯店舉辦,已然落幕。本文針對該展獻上屬個人綜合觀察的分享。
Thumbnail
2024/01/29
2024年的ONE ART TAIPEI在JR東日本大飯店舉辦,已然落幕。本文針對該展獻上屬個人綜合觀察的分享。
Thumbnail
2024/01/19
以往沒造訪過忠泰美術館,剛好是有興趣的主題,在一月找時間前往一探究竟。本篇為相關紀錄與延伸討論。
Thumbnail
2024/01/19
以往沒造訪過忠泰美術館,剛好是有興趣的主題,在一月找時間前往一探究竟。本篇為相關紀錄與延伸討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冥想」已蔚為風潮,許多繁忙於文明的人們也藉此尋覓一絲慰藉。但當這一切搬到展場中,又套上「乩童」這一文化框架,此種類似的體感意義也完全迥異。「冥想」僅僅是追尋內心的平靜,可藝術家希望觀者能追求的是另一層次:非物質存有的凝視。這是一種不仰賴視覺的「看見」。
Thumbnail
「冥想」已蔚為風潮,許多繁忙於文明的人們也藉此尋覓一絲慰藉。但當這一切搬到展場中,又套上「乩童」這一文化框架,此種類似的體感意義也完全迥異。「冥想」僅僅是追尋內心的平靜,可藝術家希望觀者能追求的是另一層次:非物質存有的凝視。這是一種不仰賴視覺的「看見」。
Thumbnail
🌿「新人類的全新風貌,『萬物運動』」為主題」 💞狂粉專屬88折 折扣碼來囉~(  ̄▽ ̄)σ 優惠名稱:皮蛋豆腐好朋友 輸入解鎖折扣碼::theatremania88 📌來賓與主題介紹👏👏👏 -- 策展人:林人中 精華懶人包介紹,不要錯過哪~
Thumbnail
🌿「新人類的全新風貌,『萬物運動』」為主題」 💞狂粉專屬88折 折扣碼來囉~(  ̄▽ ̄)σ 優惠名稱:皮蛋豆腐好朋友 輸入解鎖折扣碼::theatremania88 📌來賓與主題介紹👏👏👏 -- 策展人:林人中 精華懶人包介紹,不要錯過哪~
Thumbnail
展覽品中有許多過度真實的雕塑,難免會引起恐怖谷效應,使人產生恐懼,也有部分展品與觀展人的互動會產生奇特的效果。附圖照片即是我在觀看其中一項展覽品〈體內(M1)(IN VIVO (M1))〉時,拍下的有趣畫面。
Thumbnail
展覽品中有許多過度真實的雕塑,難免會引起恐怖谷效應,使人產生恐懼,也有部分展品與觀展人的互動會產生奇特的效果。附圖照片即是我在觀看其中一項展覽品〈體內(M1)(IN VIVO (M1))〉時,拍下的有趣畫面。
Thumbnail
展期|2022.09.30-2022.10.23 地點|高港棧庫群棧4-2倉庫 官網|https://twdesign.tw/exhibition-view/27 策展單位|王舒音 執行單位|臺灣產學策進會 展覽總籌|行也、夢想動畫、馥谷餘 行銷總籌|ASTARHUB
Thumbnail
展期|2022.09.30-2022.10.23 地點|高港棧庫群棧4-2倉庫 官網|https://twdesign.tw/exhibition-view/27 策展單位|王舒音 執行單位|臺灣產學策進會 展覽總籌|行也、夢想動畫、馥谷餘 行銷總籌|ASTARHUB
Thumbnail
策展概念很有趣,以藝術作為呈現形式,探討的卻是知覺與認識的廣泛範疇:我們如何認識這個世界? 如策展人提到,本次作品目標只要能引起思考即算成功,即使當下未能想通,觀者也可能在日後獲取其他經驗時去完整當時的思考。我這邊挑幾件自己很有感的作介紹: 1. 《神的棲所GiR:空耳乩》
Thumbnail
策展概念很有趣,以藝術作為呈現形式,探討的卻是知覺與認識的廣泛範疇:我們如何認識這個世界? 如策展人提到,本次作品目標只要能引起思考即算成功,即使當下未能想通,觀者也可能在日後獲取其他經驗時去完整當時的思考。我這邊挑幾件自己很有感的作介紹: 1. 《神的棲所GiR:空耳乩》
Thumbnail
【觀象・擬真・李憶含書畫藝術創作展】 簡單的提問:藝術需要看懂嗎?看得懂才叫藝術嗎? 觀看此展,答案可能因人而異。 個人在觀看此展時,就聽到身旁出現三種回應。 哪三種? 1.到底在畫什麼,看不懂。 2.好深奧喔,真的越看越有意思。 3.管他在畫什麼,很適合當背景拍紀念照。 關於展覽,官網的介紹如下:
Thumbnail
【觀象・擬真・李憶含書畫藝術創作展】 簡單的提問:藝術需要看懂嗎?看得懂才叫藝術嗎? 觀看此展,答案可能因人而異。 個人在觀看此展時,就聽到身旁出現三種回應。 哪三種? 1.到底在畫什麼,看不懂。 2.好深奧喔,真的越看越有意思。 3.管他在畫什麼,很適合當背景拍紀念照。 關於展覽,官網的介紹如下:
Thumbnail
複調神話如同變調的神話,也許前一世都人類都是犯了罪的天使,天神逞罰將我們變成了人類,承受者生老病死輪迴之苦,不斷遊歷在人間,而這些痛苦,在藝術家的轉化,成為作品。
Thumbnail
複調神話如同變調的神話,也許前一世都人類都是犯了罪的天使,天神逞罰將我們變成了人類,承受者生老病死輪迴之苦,不斷遊歷在人間,而這些痛苦,在藝術家的轉化,成為作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