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從時間與生死觀看至聖(Santissimi)的〈體內(M1)(IN VIVO (M1))〉

更新於 2023/04/1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觀看者、雕塑與場域間的關係形成一種有趣的畫面。(攝影/墨子卿)
今天跟朋友約去看臺北市立美術館的展覽,其中很喜歡《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這類型探討人與環境、基因、未來、科技主題的展覽,因為透過藝術家的詮釋,可以看到人對於上述議題的矛盾、對立、和諧,以及可能性。

展覽品中有許多過度真實的雕塑,難免會引起恐怖谷效應,使人產生恐懼,也有部分展品與觀展人的互動會產生奇特的效果。附圖照片即是我在觀看其中一項展覽品〈體內(M1)(IN VIVO (M1))〉時,拍下的有趣畫面。

至聖所(Santissimi)創作的〈體內(M1)(IN VIVO (M1))〉這項作品乍看之下像是一個人類男性屍體被保存在玻璃櫃中,但實際上裡面的並不是活人,而是一具以塑膠和其他媒材製作的高仿真假人,人們可以透過沾取底部的水抹在玻璃上,讓它的形象更加清晰,但就像很多屍體研究一樣,人們究竟透過觀看或與這個藝術品互動來達成什麼樣的目的呢?四周的玻璃究竟是將它與這個世界隔離還是保護它免於受到人手的荼毒?

至少以這張照片來看,個人更傾向於玻璃內外的世界是相互獨立的,它像是大多數科幻片或遊戲中的冷凍艙一樣,讓裡頭的人做著一個綿長而無盡的夢,既是靜止也是流動,既是一瞬也是永恆--我們是永不止息的現在與過去,而它便是橫跨的過去與未來。

若我們無法以與他物類比,來觀測、界定相對的標準,看見「時間」本身,那麼以上一切都是毫無意義且無法成立或陳述的,畢竟時間之所以能被看見,是因為生物凋亡時的模樣,與初生、成長時不同,所以我們得以說這即是「時間」或時間是存在的、可以被觀測和陳述的,但若生物無所謂的細胞上、肉體上形與質的變化,則我們難以確定並陳述時間是流動的,只能假設,直到它能被經驗或驗證。

這具雕塑能驗證「時間」嗎?我們假定可以,是因為看到這個場域裡觀看者的更替,並從中預測到現在的觀看者與未來的觀看者不同。但假設這個場域並不存在所謂的觀看者,只存在雕塑,那麼無論過了多久,我們都無法在時間線上找到任何關於時間的陳述--除非其發生了變化。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個人覺得〈體內(M1)(IN VIVO (M1))〉的這件作品很好陳述了人(或者肉體)之於生死的意義,雖然它確實不是活的,但也不能說它是死的,畢竟這就跟薛丁格的貓一樣,只有打開了箱子,有了得以觀測的現象、尺度,我們才能從定義上去推定結論。
玻璃罩內的男人雕塑呈現一種靜謐、安詳。(攝影/墨子卿)
霧面的玻璃即使抹上水也難以看清全貌。(攝影/墨子卿)

相關資訊


如果你喜歡本篇文章,歡迎分享、按讚、留言,也歡迎你追蹤、訂閱我網站twitterFB粉專,讓我和你分享熱騰騰的好文章!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會員
90內容數
以復卦為名,取名復齋,象徵週而復始的文字。 如果你也喜歡聽故事,且聽我娓娓道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故事茶館 的其他內容
隨著《模仿犯》於3月31日於Netflix上線,我也趁著清明連假期間將這部劇完食,以下將分享我對於劇中的11個角色的看法與分析。
亨利凱洛的《偉大攝影的基礎》系列總共有《偉大攝影的基礎》、《偉大攝影的基礎:風景》、《偉大攝影的基礎:人像》等3本書,共通點都是透過50位攝影大師的作品搭配文字說明講解概念,文字量少而淺白,可以說沒有什麼太過複雜而難解的專有名詞或內容,滿適合對於操作相機已經有基礎概念的人閱讀。
因為很喜歡看動物的關係,近期幾乎每個禮拜至少會去一次臺北市立木柵動物園散步兼拍攝,密集的跑木柵動物園以後,陸續也抓到了一些入園看動物的頻率和節奏。如果你很想在逛木柵動物園的時候,快速地知道有哪些動物可以看的到,又有哪些動物比較難看到,就跟著文章往下看吧!
我還是愛貓, 像愛瞳孔裡的陰晴圓缺 像愛冬陽, 更像愛斑光裡離散嵌合的反轉
我還是很喜歡遊戲的原因在於,他給我應對了各種困難的經驗、勇氣和信心,畢竟現實層面,應對的事物多變,不可能總有人願意給你犯錯和嘗試的勇氣。遊戲打不過,頂多就是從來;生活上犯錯,也許就無可挽回。所以當我沒有勇氣或者需要練習的時候,我就會回到遊戲裡去從他人的故事或者體驗裡找答案。
現在,他在你的骨骼 結出一塊恆久,不平的稜角 往後,都在深根 在你每個碳化的瞬間,赤裸
隨著《模仿犯》於3月31日於Netflix上線,我也趁著清明連假期間將這部劇完食,以下將分享我對於劇中的11個角色的看法與分析。
亨利凱洛的《偉大攝影的基礎》系列總共有《偉大攝影的基礎》、《偉大攝影的基礎:風景》、《偉大攝影的基礎:人像》等3本書,共通點都是透過50位攝影大師的作品搭配文字說明講解概念,文字量少而淺白,可以說沒有什麼太過複雜而難解的專有名詞或內容,滿適合對於操作相機已經有基礎概念的人閱讀。
因為很喜歡看動物的關係,近期幾乎每個禮拜至少會去一次臺北市立木柵動物園散步兼拍攝,密集的跑木柵動物園以後,陸續也抓到了一些入園看動物的頻率和節奏。如果你很想在逛木柵動物園的時候,快速地知道有哪些動物可以看的到,又有哪些動物比較難看到,就跟著文章往下看吧!
我還是愛貓, 像愛瞳孔裡的陰晴圓缺 像愛冬陽, 更像愛斑光裡離散嵌合的反轉
我還是很喜歡遊戲的原因在於,他給我應對了各種困難的經驗、勇氣和信心,畢竟現實層面,應對的事物多變,不可能總有人願意給你犯錯和嘗試的勇氣。遊戲打不過,頂多就是從來;生活上犯錯,也許就無可挽回。所以當我沒有勇氣或者需要練習的時候,我就會回到遊戲裡去從他人的故事或者體驗裡找答案。
現在,他在你的骨骼 結出一塊恆久,不平的稜角 往後,都在深根 在你每個碳化的瞬間,赤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本文介紹為甚麼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的亞洲巡迴展是一個重要的展覽,不容錯過。亦提供參觀方法建議,把不同時間和地域的作品作出比較,去了解西方藝術每個時期的特色。最後推薦了宮布利希的《藝術的故事》這本藝術史入門的長青大熱書籍。
Thumbnail
基隆市城市發展在藝術方面的發展從日治時期基隆公會堂開始。日治時期基隆公會堂原本供應民眾大型集會及活動使用,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遭盟軍空襲炸毀。民國四十六年原址興建中正堂,民國六十九年又改建為基隆市文化中心,又改為市政府與民眾舉辦藝文活動的綜合中心。這棟大樓百餘年以來不斷翻新與改建成為當今集合基隆市美
Thumbnail
「共感背心」為全新穿戴裝置產品,希望可以結合5G科技打造各場館皆可使用的共感穿戴裝置,讓聽障人士觀賞演出時也可以與一般聽人觀眾一樣享有相同的感知體驗,並藉2023桃園科技藝術節推出示範性演出。然而,實際體驗後發現這樣的產品似乎距離成功落地,還有許多侷限...
Thumbnail
在展覽設計中,通常會建議單一展品的多項關聯物件/元素、或是同一創作者的系列展品,都要盡可能地擺放在鄰近位置,以利呈現展品的從屬或群集關係,這樣符合直覺的設計較能夠有效引導觀展者依序觀覽。然而,這樣的大原則並非不可撼動,但什麼情況下可以被打破,又可以創造怎樣利大於弊的效益...
Thumbnail
「台中藝術博覽會」今年在林酒店舉辦,每間房就是一個獨立的展間,最有品質的觀賞方式,到了展覽間快速瀏覽,自己有感覺的作品再停留,若展間人太多自動略過,不然看到最後會有一種大腦要炸掉、缺氧的感覺。 藝術作品的「價值」與「價格」間的平衡點,是我最好奇的部分,我不是收藏家,到底什麼作品,我會心動?目前..
Thumbnail
2022年下半年最期待的展覽,就屬這檔台南奇美博物館國際跨館合作的年度大展,也是英國國家肖像畫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因為場館整修,第一次將藏品外借到其他國家巡迴展覽。
Thumbnail
最近有檔展覽非常火紅,是南美館策劃的《亞洲的地獄與幽魂》。我舉自身的實驗,來跟大家聊聊跟風行銷的幾個注意事項。
Thumbnail
本集節目邀請到單車女生魏華萱,錄製當下亦是2022台北國際自行車展舉行期間。在節目當中,魏華萱將會分享自己成為業餘車手的契機,以及一開始只是把單車當作是一種休閒,到後來徹底著迷於單車魅力,甚至征服許多難纏路段、提升自我速度的心路歷程。 成員業餘車手的契機,是基於人生跑道的轉換!
Thumbnail
​ 隨著台灣目前社會演變,男生義務役兵役期只有四個月,軍方不斷合併與解編下,許多軍方舊營區都分別荒廢、改建、拆除等不同命運。這篇就來介紹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就是軍方遷移荒廢下改建的一個華麗變身複合性用途園區。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177號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本文介紹為甚麼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的亞洲巡迴展是一個重要的展覽,不容錯過。亦提供參觀方法建議,把不同時間和地域的作品作出比較,去了解西方藝術每個時期的特色。最後推薦了宮布利希的《藝術的故事》這本藝術史入門的長青大熱書籍。
Thumbnail
基隆市城市發展在藝術方面的發展從日治時期基隆公會堂開始。日治時期基隆公會堂原本供應民眾大型集會及活動使用,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遭盟軍空襲炸毀。民國四十六年原址興建中正堂,民國六十九年又改建為基隆市文化中心,又改為市政府與民眾舉辦藝文活動的綜合中心。這棟大樓百餘年以來不斷翻新與改建成為當今集合基隆市美
Thumbnail
「共感背心」為全新穿戴裝置產品,希望可以結合5G科技打造各場館皆可使用的共感穿戴裝置,讓聽障人士觀賞演出時也可以與一般聽人觀眾一樣享有相同的感知體驗,並藉2023桃園科技藝術節推出示範性演出。然而,實際體驗後發現這樣的產品似乎距離成功落地,還有許多侷限...
Thumbnail
在展覽設計中,通常會建議單一展品的多項關聯物件/元素、或是同一創作者的系列展品,都要盡可能地擺放在鄰近位置,以利呈現展品的從屬或群集關係,這樣符合直覺的設計較能夠有效引導觀展者依序觀覽。然而,這樣的大原則並非不可撼動,但什麼情況下可以被打破,又可以創造怎樣利大於弊的效益...
Thumbnail
「台中藝術博覽會」今年在林酒店舉辦,每間房就是一個獨立的展間,最有品質的觀賞方式,到了展覽間快速瀏覽,自己有感覺的作品再停留,若展間人太多自動略過,不然看到最後會有一種大腦要炸掉、缺氧的感覺。 藝術作品的「價值」與「價格」間的平衡點,是我最好奇的部分,我不是收藏家,到底什麼作品,我會心動?目前..
Thumbnail
2022年下半年最期待的展覽,就屬這檔台南奇美博物館國際跨館合作的年度大展,也是英國國家肖像畫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因為場館整修,第一次將藏品外借到其他國家巡迴展覽。
Thumbnail
最近有檔展覽非常火紅,是南美館策劃的《亞洲的地獄與幽魂》。我舉自身的實驗,來跟大家聊聊跟風行銷的幾個注意事項。
Thumbnail
本集節目邀請到單車女生魏華萱,錄製當下亦是2022台北國際自行車展舉行期間。在節目當中,魏華萱將會分享自己成為業餘車手的契機,以及一開始只是把單車當作是一種休閒,到後來徹底著迷於單車魅力,甚至征服許多難纏路段、提升自我速度的心路歷程。 成員業餘車手的契機,是基於人生跑道的轉換!
Thumbnail
​ 隨著台灣目前社會演變,男生義務役兵役期只有四個月,軍方不斷合併與解編下,許多軍方舊營區都分別荒廢、改建、拆除等不同命運。這篇就來介紹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就是軍方遷移荒廢下改建的一個華麗變身複合性用途園區。 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17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