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線看展!禪意與不義監獄 《複調神話》 -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系列(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攝影 : Peiwen.k

以下攝影均為展場翻拍


raw-image


複調神話,這是一個無法定調的展覽。


定名為複調神話的大台北當代藝術雙年展。策展的藝術形式多元。攝影、繪畫、雕塑、裝置。展品傳達的議題多元分散。

展品存在的空間如星塵發散性的遍佈。

<複調神話>展間散落於九單藝術實踐空間以及臺藝大藝術聚落。在老房子遊走的藝術館,不再侷限在一個室內展覽。

花了三次筆者慢慢將展品看完,節錄部分有興趣的與你分享。

這篇是下集,私心分享三個筆者最喜愛的展品。

上集請按這裡傳送門!



raw-image

《生命中的紋路》拉飛·邵馬

展間如同藝術家工作室的移址。檜木的香味佔據整個空間。許多木頭看似半完成品的錐體,違背地心引力的向上延伸。

也許是大地的觸手?也許是生命的掙扎?

在房間的另一側的木頭更接近完成品,細部一道道的刻痕,象徵歷經淬煉的傷痕,雕塑出生命的強韌。

生命里程不是圓潤,而是不斷的磨損,留下的刻痕。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殺時間:散步_爬梯_清水池

黃榮智


滴答 滴答 滴答 滴答

漏水的房間

落下的是雨水

還是時間?

蹲著觀看水滴落下來的位置,鹵素燈下的臉盆散射奇異的光景。

每隔幾秒滴落的水,畫出了一道道的漣漪。時間相隔有的短,有的長。靜靜聽著水的聲音,滴答滴答,這是八分音符,而旁邊一點是拉長的四拍,沒有規律的樂譜。

走在房間的邊界,牆上掛了三個時鐘,一個是現在時刻、一個是重複的過去、另一個是靜止的未來。

三個不同的時空,我穿越過,爬上梯子到了另一個空間,很安靜。


raw-image

兩個偌大的水塔靜靜的待在那裡,安靜像是時間停滯。

上面寫著

" Those objects we refer to as art are not necessarily art, are they ? "

" These everyday objects we don't consider art, could perhaps be art, couldn't they? "

也許在漏水的房裡,聽水聲,讓時間流過,是種藝術?

將日常生活用藝術的眼光看待,一個鋼盆,一盞時鐘,一座水塔,也能成為藝術。

我非常喜歡這件氛圍略有禪意的作品。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 不義遺址- 安康接待室/ 新店軍人監獄 》

沈昭良

當我走進了畫面,像是遊歷於過去不義遺址的場景。

這系列攝影裝置作品與展場空間脈絡交錯。監獄的視覺印象鐵欄杆畫出的隔線框架,轉換成為建築的窗框。平面攝影產生的透視感將觀者吸入至空間。


raw-image

攝影畫面皆是廢棄監獄的一景,影像裡沒有人的存在。彷彿你被關入這座不安氣氛的監獄,沒有同伴失去救援。

觀展的這天剛好陽光樹影應在白色的牆面,藝術家從裂縫長處的綠葉,擺放在真實的綠葉裡。

此處陳列方式非常高明,由右至左,從空隙望相遠處的大樹,此為凹面。中間穿插則綠葉的攝影作品。左邊則是建築的空窗,樹葉穿越劃破此空間。凹面平面凸面彼此的突破性,又將觀者的空間感混淆。


raw-image


看過許多廢墟攝影,將破碎的畫面拍攝出頹廢衰敗的美感,而不義遺址,則將攝影與展場空間互相呼應帶令觀者進入影像的另一個層次。


raw-image

建築本身的構型,與監獄欄杆的造型整齊劃一。

raw-image

畫面中的綠葉與實景呼應,走進畫面分不出虛實。

raw-image

我反覆思索為什麼此作品為複調神話的最後一個展品?


除了藝術家高明的攝影創作呼應此場域,結束在廢棄監獄的空間與神話美麗的象徵形成極大的對比差距,複調神話如同變調的神話,也許前一世都人類都是犯了罪的天使,天神逞罰將我們變成了人類,承受者生老病死輪迴之苦,不斷遊歷在人間,而這些痛苦,在藝術家的轉化,成為作品。

在這之後,我們感同身受。

再重新譜一曲,專屬與自己的複調神話。


raw-image


回顧上一集:壓線看展!散落於小房子裡的《複調神話》 -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系列 (上)



【複調神話 𝗣𝗢𝗟𝗬𝗣𝗛𝗢𝗡𝗬 𝗠𝗬𝗧𝗛】​!展期即將結束!

展期|2021.10.29(五) – 2021.12.30(四)​

地點|臺藝大藝術聚落、九單藝術實踐空間​

開放時間|週一休館,週二至週日 11:00 - 17:00​

官方網站|​https://www.gtbca.com

雲端展場|​https://reurl.cc/L7R57L



raw-image

Pei do Nothing 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

Peiwen.k 攝影,插畫,文字創作者。

【 小聊 】:現在已經半夜12:18了,展覽快結束才生出來,因為很有意思的展。還有許多沒介紹到,希望你也可以親眼觀展感受,12/30結束把握機會。


Pei do Nothing 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 會長 的出沒地點

FB : 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 IG : peidonothing 看到很愛書本的語句都會分享在限時動態

藝文創作生存實屬不易,如果喜歡我的內容,歡迎追蹤我的專題或是FB及IG,或是按一下拍手或給愛心,也都是讓我能持續下去的動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eiwen K的沙龍
848會員
99內容數
無所事事盡情,讀書、寫字、畫畫、攝影、聽音樂 看似無用的興趣,卻能填補心中的缺口。過度理想浪漫主義的靈魂,無從抒發的情感。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用影像書寫情感,勾勒出一則一則的故事。主角可能是我,也是你,或是那個你也想著的那個人。喜歡的、討厭的、乖張的、壓抑的,放在這裡等待風乾。 #用影像書寫情感
Peiwen 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28
葉石濤的名言:「臺南,是一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 這次去南美術館是為了看『春源畫室』潘麗水的門神作品,看葉石濤紀念館,順遊文學館卻又想起袁哲生。 最後再到第一間廟宇設置的文物館:普濟殿文物館觀看潘麗水的門神畫作的修復展示。 兩天六個展覽,完美達成。
Thumbnail
2023/12/28
葉石濤的名言:「臺南,是一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 這次去南美術館是為了看『春源畫室』潘麗水的門神作品,看葉石濤紀念館,順遊文學館卻又想起袁哲生。 最後再到第一間廟宇設置的文物館:普濟殿文物館觀看潘麗水的門神畫作的修復展示。 兩天六個展覽,完美達成。
Thumbnail
2023/12/25
台南被譽為眾神之都的台南具有歷史人文的博物館、文學性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本文介紹了台南歷史博物館和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並提供了大眾運輸交通規劃和用餐建議。想讓您的週末台南之旅更充實嗎?不妨參考這篇文章,體驗一次看完六個展館的文化之旅!
Thumbnail
2023/12/25
台南被譽為眾神之都的台南具有歷史人文的博物館、文學性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本文介紹了台南歷史博物館和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並提供了大眾運輸交通規劃和用餐建議。想讓您的週末台南之旅更充實嗎?不妨參考這篇文章,體驗一次看完六個展館的文化之旅!
Thumbnail
2023/10/20
I普及後,人要如何更有價值能不被AI取代?上次去某個電商場合,有學員用AI寫社群貼文,讓我倒抽一口氣。這樣文學作品會被取代嗎? 問問你,還在工作嗎?
Thumbnail
2023/10/20
I普及後,人要如何更有價值能不被AI取代?上次去某個電商場合,有學員用AI寫社群貼文,讓我倒抽一口氣。這樣文學作品會被取代嗎? 問問你,還在工作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 前陣子腳扭傷,因無法走遠,宅到頂點,也悶到爆,好多想看的展覽都錯過了。 好不容易腳稍微好一點,忍著痛選擇了這個快下檔又令人極度好奇的展覽。 不得不說,該展看得我毛骨聳然… 超寫實的雕塑作品,塑造出數位時代、基因變異,以及環境影響可能出現的「後人類」,真實與虛假的界線也逐漸模
Thumbnail
【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 前陣子腳扭傷,因無法走遠,宅到頂點,也悶到爆,好多想看的展覽都錯過了。 好不容易腳稍微好一點,忍著痛選擇了這個快下檔又令人極度好奇的展覽。 不得不說,該展看得我毛骨聳然… 超寫實的雕塑作品,塑造出數位時代、基因變異,以及環境影響可能出現的「後人類」,真實與虛假的界線也逐漸模
Thumbnail
冰川是冷豔太陽則是暖色的對比,台北市立美術館的美術專題「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旅人穿梭於馬路上,宛如千萬種問號相接世紀時空,最終孕育出相對論的關係。 一位旅人問沒有標示的地點怎麼報、詢問,雕塑作品的相對論做出發點、觀察,替「未來身體」的社會記憶,相互重疊出影、物影的時空情境,以作品寫照出客體關係。
Thumbnail
冰川是冷豔太陽則是暖色的對比,台北市立美術館的美術專題「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旅人穿梭於馬路上,宛如千萬種問號相接世紀時空,最終孕育出相對論的關係。 一位旅人問沒有標示的地點怎麼報、詢問,雕塑作品的相對論做出發點、觀察,替「未來身體」的社會記憶,相互重疊出影、物影的時空情境,以作品寫照出客體關係。
Thumbnail
久違地北上,去了一趟臺北市立美術館。 《在夾縫中行走》 策展論述的思考漫遊已接近迷走,置身其中常摸不著頭緒,對參觀者來說,無疑也是在夾縫中行走,思路運行舉步維艱。
Thumbnail
久違地北上,去了一趟臺北市立美術館。 《在夾縫中行走》 策展論述的思考漫遊已接近迷走,置身其中常摸不著頭緒,對參觀者來說,無疑也是在夾縫中行走,思路運行舉步維艱。
Thumbnail
【微精神・在潮流之內逆流而上】 10位五年級藝術家在新舊世代交界逆流而上。 此次特展覽共邀10位藝術家參展,藝術家為方偉文、林偉民、張惠蘭、莊連東、陳昱儒、黃文勇、楊上峰、蔡文汀、蔡獻友、謝其昌,分別以平面、立體創作與裝置藝術等創作形式,呈現1960世代的藝術獨立觀點與自主思維。
Thumbnail
【微精神・在潮流之內逆流而上】 10位五年級藝術家在新舊世代交界逆流而上。 此次特展覽共邀10位藝術家參展,藝術家為方偉文、林偉民、張惠蘭、莊連東、陳昱儒、黃文勇、楊上峰、蔡文汀、蔡獻友、謝其昌,分別以平面、立體創作與裝置藝術等創作形式,呈現1960世代的藝術獨立觀點與自主思維。
Thumbnail
2022 與祢畫話 /161/阿德 心系列 20220309 領受:景境 主題: 鏡景 世界一直在變動 沒有人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是否你的心被影響呢 我們需要平安安穩 深呼吸 吐口氣 心如止水 我們都需要平安 平安 #喜歡歡迎追蹤 #不喜歡滑過去就好 #畫話福音 #你的畫風就是你的畫風
Thumbnail
2022 與祢畫話 /161/阿德 心系列 20220309 領受:景境 主題: 鏡景 世界一直在變動 沒有人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是否你的心被影響呢 我們需要平安安穩 深呼吸 吐口氣 心如止水 我們都需要平安 平安 #喜歡歡迎追蹤 #不喜歡滑過去就好 #畫話福音 #你的畫風就是你的畫風
Thumbnail
常問問自己,拍這些展覽的意義為何,對我自身而言,藉由寫作磨練自己的觀點,或是藉由攝影訓練自己觀看的角度。 而對他人的意義又是如何? 除了在展期分享推廣藝文活動以外,又有什麼幫助? 世上藝術作品極多,當展覽結束後,也許再也沒機會看到這些作品,那這些展覽紀錄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
常問問自己,拍這些展覽的意義為何,對我自身而言,藉由寫作磨練自己的觀點,或是藉由攝影訓練自己觀看的角度。 而對他人的意義又是如何? 除了在展期分享推廣藝文活動以外,又有什麼幫助? 世上藝術作品極多,當展覽結束後,也許再也沒機會看到這些作品,那這些展覽紀錄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
複調神話如同變調的神話,也許前一世都人類都是犯了罪的天使,天神逞罰將我們變成了人類,承受者生老病死輪迴之苦,不斷遊歷在人間,而這些痛苦,在藝術家的轉化,成為作品。
Thumbnail
複調神話如同變調的神話,也許前一世都人類都是犯了罪的天使,天神逞罰將我們變成了人類,承受者生老病死輪迴之苦,不斷遊歷在人間,而這些痛苦,在藝術家的轉化,成為作品。
Thumbnail
複調神話,這是一個無法定調的展覽。 定名為複調神話的大台北當代藝術雙年展。策展的藝術形式多元。攝影、繪畫、雕塑、裝置。展品傳達的議題多元分散。 展品存在的空間如星塵發散性的遍佈。 花了三次筆者慢慢將展品看完,節錄部分有興趣的與你分享。 ​
Thumbnail
複調神話,這是一個無法定調的展覽。 定名為複調神話的大台北當代藝術雙年展。策展的藝術形式多元。攝影、繪畫、雕塑、裝置。展品傳達的議題多元分散。 展品存在的空間如星塵發散性的遍佈。 花了三次筆者慢慢將展品看完,節錄部分有興趣的與你分享。 ​
Thumbnail
如題,上上週六(17)看了一整天的展……沒啦就一下午。但真的適合花費一整天去看,需要學習、消化的東西比原本預計的要來得多,體感滿好的。(一個有吸收到養分的概念)
Thumbnail
如題,上上週六(17)看了一整天的展……沒啦就一下午。但真的適合花費一整天去看,需要學習、消化的東西比原本預計的要來得多,體感滿好的。(一個有吸收到養分的概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