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輕鬆愉快的和投資作者交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

我是一個常閱讀的投資人,但自己文章寫多了,也變成「半個」作者。
我知道大家身為讀者或潛水員,有時候遇到問題不敢開口,只能把疑惑藏在心裡。
所以,我寫了一篇「交流指南」,供各位聯繫作者的時候參考。

我們可以粗略把作者分成三種,寫教學文章的、寫書的、寫論文的。


1. 第一類,寫教學文章的坊間創作者。

這絕對是最恐怖的一群人,大家想找他們之前,最好先把防彈衣穿好。

在這個圈子內包含各路「老師」,也是民眾最常接觸到的領域,所以百家爭鳴,程度也參差不齊。
除了一般論壇以外,FB、IG、Line群、YouTube、部落格、各式課程平台都是這些作者喜歡出沒的地方。
由於此類創作者多專注於將流量變現,重心在開會員、收學生、賣講義,所以理論上民眾和他們的交流應該沒有障礙。
可是實際上,他們需要顧及信徒忠誠度,以及表面上的專業度和含金量,往往會拒絕回應特定問題。
至於不收費的族群,也不一定喜歡回答或接受指正,因為這和作者個性有關。

好消息是,不管創作者是否收費,通常都有固定寫作方向,而且也會有配套的社團,所以妳想找答案也不會太難。
你要做的是公開提出和主題「相符」的問題,在給他表演舞台的同時,自己也得到答案。

「狂徒,要是我就想踢館,怎麼辦?」
那妳有很高機率先被踢掉。


2. 第二類,書籍作者。

書籍作者和坊間創作者雖然有一部份重疊,不過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因為有非常多書籍作者平常並不會發表文章。
根據我的經驗,寫書的作者比較常避免「犯錯」,而面對讀者疑慮時,普遍有三種反應。

有一種是「不知錯」,因為他從頭到尾都認為自己是對的。
如果妳問了書中內容,作者可能會欣然回答;但如果你問了超出範圍的課外題,他就可能開始敷衍你。

有一種是「不能認錯」,即使他發現自己說錯了,考慮到信眾心理,他最終只能撐著。
在這種狀況下,除了公開提起外,你可以試著私下詢問,有機會得到作者標準答案之外的真實想法。
我就剛好聽聞某知名作者表面上毫不在意,其實很早就知道自己因為知識不足而說錯,但又沒有勇氣自我更正,只能期待時間將它淡化。

還有一種作者自我要求嚴格,也樂於改正。
如果妳提問,他不見得會詳細講解,可是如果妳指出他哪裡出錯,他會非常開心。
我親身遇過幾個作者都屬於這類型,因此交流起來也十分愉快。

如果你因故聯繫不上作者,還有一招就是找「出版社編輯部」。
大部分的狀況下,編輯遇到妳針對內容提出的疑問,會直接幫妳去找原作者。
編輯部本身會有人事異動,而且編輯對內容細節也不一定清楚(這很常見),他沒必要自己跳出來解釋讀者疑問,直接丟給作者反而才省事。
當然這前提是編輯不想被客訴,妳問的問題也是針對書中內容,如果妳想找作者告白就另當別論了。


3. 第三類,寫論文的作者,通常在學界或業界。

這大概是被誤解最深的一塊,我就慢慢講。

嚴格來說,學界和業界是兩個不同的領域,畢竟一個研究一個賺錢,但實際上業界也會有研究機構,學界也常到業界挖人才(反之亦然),還有很多名人在兩界都混得風生水起,所以整體而言區別不大。

當然,細分的話,業界通常發論文是為了「火力展示」,小到看起來就是實習生寫的報告,大到能改變整個行業風向的開創性論文,多少都會有展現自己研究能量和領先地位的用意。學界發論文比較偏向「個人成就」,先排除那些趕著畢業的論文(各領域都有,有些明顯是抄襲或找人代寫),很常出現直接點名單挑或翻案的論文,也有當下冷門但後來爆紅的作品,還有一堆內容優良但引用數很低的文獻。另外,有一種綜合的協會出版品,有點像報告加上白皮書,風格也介於兩者之間。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可以期待得到對方略為不同的回應。舉個例子,我寫信給學界的時候,通常都會得到簡短快速的回答,有些甚至讓人無法當下看懂,但是解答效率很高。我聯繫業界作者的時候,多半能得到比較詳細的回覆,通常十分樂意我繼續提問,我甚至遇到一些直接點出我哪裡錯誤和不精確的作者。當然也有好笑的案例,像是我和對方聊到最後,他以為我是業界的,還一度以為我要投資同行。

現在有個重點。在坊間有些作者不可一世,所以發展出來一種「大大」、「老師」文化,連作者間也常這樣稱呼。而且越是卑躬屈膝成長起來的,越喜歡後輩諂媚,一種多年媳婦熬成婆的概念。至於我怎麼知道的也不重要,反正我從不玩這一套。

如果面對學界和業界作者,妳最好把這種陋習改掉,因為交流最忌諱「繁文縟節」。倒不是大家都仙風道骨、不食人間煙火,而是妳的信一堆廢話,只是在浪費對方時間。如果妳平常就工作繁忙,看到一封信30秒鐘後都還不知道主題是什麼,妳最有可能做的是直接刪掉或跳過,而不是享受著有人說好聽話的愉悅。事實上,有實力的人從不會說自己有含金量,有錢的人不會強調財務自由,有自信的人喜歡接受質疑,強者都清楚知道哪些人比他厲害,這現象在哪個領域都一樣,作者自己知道他的實力和地位。所以,除非妳真的很喜歡某個作者,也有一定交情,否則「就事論事」、一針見血,才是最有效率的溝通方式。

我再說一個有趣的領域,那就是「索取論文」。有些人會以為和作者要論文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然後就刻意講一堆讚美,隱晦的表達來意,但這只是在降低成功率。事實上,不管是火力展示或個人成就發表,他既然已經想公諸於世,當然樂意把文獻傳播出去。妳要做的不是講一堆像「妳好厲害」的廢話,而是直接點出妳要哪一篇論文,附上名稱、DOI和連結,以及想拿論文的原因。

舉個例子,有一次我在看某論文期刊的簡介,其中一篇「因子投資」,我認為絕對有轟動性。由於我當下沒有期刊的權限,所以我直接找作者群詢問,信中沒有一句多餘的話。(他們帶頭老大造型像薩諾斯,在因子投資領域一直都有影響全世界的能力,妳不知道是誰就當我沒說。) 對方沒有直接把檔案給我,但她指點我一條明路,讓我可以直接看完整內容。所以,我從看到期刊到聯繫作者、收到回信,再到了解論文內容細節,花不到4小時,這就是效率。各位也不用擔心版權問題,簡單說有一群人抵制版權蟑螂,所以現在基本上都是作者自己說的算了,只要妳不拿去賣就不會有事。我當然是運氣好,但也得用對方法才能成功。

我沒有半句客套話,也不浪費對方半秒,這不是輕鬆愉快?


不管妳遇到哪種作者,都可以主動聯繫。
如果妳的疑惑得到解答,那就是種收穫。
就算對方回答沒營養,妳也能看清楚他的實力,
總而言之,想要快速提升投資方面的知識,除了研究理論和實際操作之外,交流就是最好的方式,輕鬆愉快。


老規矩
踢館的,歡迎
https://www.facebook.com/CapMadX




註: 以上內容根據我的經驗整理,整體作者也以英語系為主,我的感想不保證適用於你的狀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不不不,你讓我認識了另一個新世界 XD
找出版社編輯,向書籍作者告白! 你開啟了一道通往XXX的大門~ XDD
狂徒-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2/16
你感覺也老江湖了XD
avatar-img
狂徒的沙龍
500會員
108內容數
我喜歡研究和挑戰艱澀的學科,也喜歡用易懂的人話分享知識。
狂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02
有追蹤者朋友讀了《投資金律》,在狂徒社群問我問題。 我決定說幾個簡單故事,只會用到高中數學,讓各位都能輕鬆了解,什麼是複利和72法則。
Thumbnail
2024/03/02
有追蹤者朋友讀了《投資金律》,在狂徒社群問我問題。 我決定說幾個簡單故事,只會用到高中數學,讓各位都能輕鬆了解,什麼是複利和72法則。
Thumbnail
2022/12/25
我是狂徒,一直以來我都是用讀者視角寫書評。 不過現在我要以共同作者身分,介紹一本指數投資領域的著作,《穩定致富》。
Thumbnail
2022/12/25
我是狂徒,一直以來我都是用讀者視角寫書評。 不過現在我要以共同作者身分,介紹一本指數投資領域的著作,《穩定致富》。
Thumbnail
2022/12/13
「報酬和波動有什麼關係呢?」 狂徒邊想邊走,來到一處峽谷。
Thumbnail
2022/12/13
「報酬和波動有什麼關係呢?」 狂徒邊想邊走,來到一處峽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因為我都是在寫職場文章,而且主要寫的方向是歸納職場的現象,然後再提出解法。再加上我還有寫土木工程的專業文章,所以覺得自己應該歸類為知識型創作者。所以寫這篇文章來聊聊知識型創作者的誤區,並提醒自己有不能踩到知識型創作者的陷阱。 知識型創作者最重要的是要有非常清楚的自我定位,這個會比研究商業模式以及如何
Thumbnail
因為我都是在寫職場文章,而且主要寫的方向是歸納職場的現象,然後再提出解法。再加上我還有寫土木工程的專業文章,所以覺得自己應該歸類為知識型創作者。所以寫這篇文章來聊聊知識型創作者的誤區,並提醒自己有不能踩到知識型創作者的陷阱。 知識型創作者最重要的是要有非常清楚的自我定位,這個會比研究商業模式以及如何
Thumbnail
我是一個常閱讀的投資人,但自己文章寫多了,也變成「半個」作者。
Thumbnail
我是一個常閱讀的投資人,但自己文章寫多了,也變成「半個」作者。
Thumbnail
這陣子,到某小說網站的交流區去繞繞,看到許多新人們互相交流取暖、打氣,明明是一個正能量的活動,但我心中卻突然冒出疑問。 有那麼多人喜歡創作,因為不想被淹沒在茫茫人海之中,所以努力推廣,算是一件正向的事情,但問題是,像這樣在小圈子裡面互相洗人氣,也許短期來說數字增加了,但長遠而言,真的有意義嗎?
Thumbnail
這陣子,到某小說網站的交流區去繞繞,看到許多新人們互相交流取暖、打氣,明明是一個正能量的活動,但我心中卻突然冒出疑問。 有那麼多人喜歡創作,因為不想被淹沒在茫茫人海之中,所以努力推廣,算是一件正向的事情,但問題是,像這樣在小圈子裡面互相洗人氣,也許短期來說數字增加了,但長遠而言,真的有意義嗎?
Thumbnail
身爲創作者,我們應該忠於自己,寫自己想寫但不一定有人想看的文章,還是刻意貼合觀衆的需求,寫一些能幫助讀者的文章呢?有些觀點或看法未必能幫到讀者,但是難道就不值得被發掘嗎?難道必須能幫到讀者的才算是「作家」嗎?明明有很好的觀點,卻因爲沒有人看下去,便只能繼續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作者?
Thumbnail
身爲創作者,我們應該忠於自己,寫自己想寫但不一定有人想看的文章,還是刻意貼合觀衆的需求,寫一些能幫助讀者的文章呢?有些觀點或看法未必能幫到讀者,但是難道就不值得被發掘嗎?難道必須能幫到讀者的才算是「作家」嗎?明明有很好的觀點,卻因爲沒有人看下去,便只能繼續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作者?
Thumbnail
從正式在網路發表文章至今應該也要邁入第四年。這四年來,我的文章從沒沒無聞到逐漸有人看,再到開始有留言與轉貼文章連結的評論,對我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既然有回饋,就表示你的文字確實有被送到預期之外的讀者面前,並能夠激起思辨。 讀者與文字的連結模式存在謬誤嗎? 答案是:都有可能。
Thumbnail
從正式在網路發表文章至今應該也要邁入第四年。這四年來,我的文章從沒沒無聞到逐漸有人看,再到開始有留言與轉貼文章連結的評論,對我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既然有回饋,就表示你的文字確實有被送到預期之外的讀者面前,並能夠激起思辨。 讀者與文字的連結模式存在謬誤嗎? 答案是:都有可能。
Thumbnail
  其實我也不太擅長宣傳,以往都是貼了文章就跑了,反正不管又沒有人回響我都會貼文,也不太會到其他地方串門子,但若真的碰到有趣的文章也是會留言的,不過,基本上不會為了「互相洗人氣」為目的而交流。   啊,不過這是題外話,先把話題拉回來。 是說開始陸續錄製商業小說相關攻略(?) 每週四晚上八點會更新
Thumbnail
  其實我也不太擅長宣傳,以往都是貼了文章就跑了,反正不管又沒有人回響我都會貼文,也不太會到其他地方串門子,但若真的碰到有趣的文章也是會留言的,不過,基本上不會為了「互相洗人氣」為目的而交流。   啊,不過這是題外話,先把話題拉回來。 是說開始陸續錄製商業小說相關攻略(?) 每週四晚上八點會更新
Thumbnail
其實這段話還有下聯:搞行銷的人太多,認真幹的人太少。 在你開始看(謾罵)之前,別誤會我,我不是鄙視行銷,而是認為太多的人只搞行銷卻不扎實學習,只顧著行銷,內容卻十足空泛(業配),想批評我的至少看完全文再說!
Thumbnail
其實這段話還有下聯:搞行銷的人太多,認真幹的人太少。 在你開始看(謾罵)之前,別誤會我,我不是鄙視行銷,而是認為太多的人只搞行銷卻不扎實學習,只顧著行銷,內容卻十足空泛(業配),想批評我的至少看完全文再說!
Thumbnail
要求寫一篇專屬文章讓彼此之間的關係更穩固,也是一種「賣人情」的做法,讓愛發揚光大。但不論是讀者還是作者,在沒有拿到錢以前你們都不存在雇傭關係,任何無償的付出都是「非義務、非必要」的,不論對哪一方都是如此,除非對彼此的愛真的凌駕一切。 但如果今天跳出來要求的是陌生人,那抱歉,真的只能對你說一句「謝謝」
Thumbnail
要求寫一篇專屬文章讓彼此之間的關係更穩固,也是一種「賣人情」的做法,讓愛發揚光大。但不論是讀者還是作者,在沒有拿到錢以前你們都不存在雇傭關係,任何無償的付出都是「非義務、非必要」的,不論對哪一方都是如此,除非對彼此的愛真的凌駕一切。 但如果今天跳出來要求的是陌生人,那抱歉,真的只能對你說一句「謝謝」
Thumbnail
作者如何看待的作品,跟一個讀者如何看待作品,其實是兩個不同的考慮。 試想想,很多人也會說到,作者本身也是讀者,所以平台不會缺乏讀者人數。 但請細心一想,你身為作者的時候,又是否真的會從讀者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作品? 這一點跟出版或商業考慮無關,在於態度。 「嚴以待人,寬以律己」是一種態度... //
Thumbnail
作者如何看待的作品,跟一個讀者如何看待作品,其實是兩個不同的考慮。 試想想,很多人也會說到,作者本身也是讀者,所以平台不會缺乏讀者人數。 但請細心一想,你身為作者的時候,又是否真的會從讀者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作品? 這一點跟出版或商業考慮無關,在於態度。 「嚴以待人,寬以律己」是一種態度...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