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適應新環境的方法:無痛從北搬到南,從溫暖氣候搬到寒冷氣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背景:今年很密集的搬遷到了兩個截然不同的新環境,基本上我是資深台北人,我也很想寫個〈台南女子圖鑑〉的故事,不過那得再等等了。今年在同一年內經歷了兩次適應新環境的歷程,第二次果然比較快速,在此與各位格友分享快速適應新環境的心法。

我的路程是這樣的
2022年1月 台北 -> 台南
2022年10月 台南 -> 日本仙台

raw-image

以下分成食、衣、住、行、育、樂來介紹,歸納了30招:

1. 一開始當觀光客的時候可以去品嘗當地美食,不過每天都當觀光客的話,荷包也會空的很快,觀光客模式在搬到異地的第一個星期之內就可以結束了。

2. 不用勉強自己像當地人一樣吃東西,先從自己喜歡的東西開始。

3. 找到從自家到職場(或學校)的路途中,最便宜又划算的食物

4. 逛逛當地超市(或菜市場),了解當地常見的食材。

5. 自炊的時候用自己熟悉的方式煮出自己熟悉的味道 (學會家裡常吃的那道菜怎麼做)

6. 找到讓自己有家鄉感的食物,偶爾品嘗可一解思鄉之情

7. 不用攜帶太多自己的衣服,帶自己真正喜歡,又比較貴的衣服就夠了

8. 衣服可以在當地買,最適合當地的氣候 (尤其是便宜的衣服)

9. 在路上觀察路人怎麼穿衣服,他們的穿法通常很適合當地

10. 購入當地人常用的小單品,瞬間讓自己有當地感不像外地人

11. 衣服先不要買太多,在還不知道當地適合什麼樣的衣服之前

12. 第一次居住先選擇交通方便的地方

13. 先不要累積太多消耗品 (洗浴用品、保養品等),因為不在當地生活過不知道什麼好用

14. 太冷就開暖氣、太熱就開冷氣,畢竟自己不是當地人,還沒適應那麼快。

15. 多出門走走,就會習慣當地氣候。

16. 保持充足的睡眠,適應新環境對於身體而言確實是個負擔,需要休息

17. 一開始一定會迷路、走錯路,這是必經的過程

18. 決定自己的日常交通工具,第一~二個星期若可以先租用或是嘗試的話也很好

19. 強迫自己在路上不使用Google Map,很快地就把路記起來了

20. 在家裡可以看Google Map,了解各個地方和場所的相對位子

21. 如果可以騎自行車、機車、開車的話,比起公車和地鐵可以更快記住路線

22. 多利用不同的交通工具或路線通勤,久了可以找到最佳方案

23. 如果平常有在上英文課、瑜珈課等等各種課程,可以在當地找相關的課,維持自己原本的routine可以幫助自己進入狀況。

24. 了解圖書館、博物館等機構的所在地,到那些地方可以取得很多當地的藝文活動及各類資訊

25. 去博物館參觀,除了讓自己有目的的出門(而且博物館類的社教機構通常不貴),也可以學東西,增加自己在當地的成就感

26. 觀光客模式可以在一個禮拜內結束,如果一直當觀光客,荷包很快就空了

27. 不一定要去觀光客會去的地方,就像台北人也不一定都去過101展望台

28. 找到自己覺得真正有意思又不會太花錢的娛樂,例如咖啡、料理、散步、攝影、兜風等

29. 去類似於自己家鄉的地方走走,感受有點相似卻又不同的感覺

30. 去有人的地方走走,剛到新環境,孤身一人的話尤其需要去走!人是群居性相當高的動物,將能帶來安全感


raw-image

總結

生活總是要過下去,換到了新環境之後,收入可能也會變得不同,因此也可能需要根據收入來進行生活方式的調整。移居異地生活雖然乍聽之下很浪漫,但真的不比觀光旅遊,旅遊者的視角和當地生活者的視角畢竟還是不同。

此外,熟悉使用當地語言,也能幫助自己快速融入一個地方,在台南不說台語,在日本不說日語,都會在當地少了一味。面對新的事物,也都先用開放的視角來接受。慢慢的,才會真的發現異地生活的浪漫之處在哪裡。

關於生活的總總,也可以透過記帳、寫日記的方式來了解自己進入新環境之後的生活圖像。現在很多手機的記帳軟體都會幫忙歸納各個支出類別,也可以讓自己很快地了解到異地生活之後,支出主要都在哪些部分,透過跟當地的一些調查資料來交互觀察,也可以檢視自己的生活方式。

後續再提供日本東北的花費以及留學生的花費給各位參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fe Notes | Guan-Yun Wang
125會員
155內容數
高中時候夢想成為一位「文人」,至今依舊。雜食性熱愛學習,念過中文系、心理所、資訊所。古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願以文字為核心,建立我的六藝。這是我的沙龍,包含文學、心理學、AI、資訊工程,還有很多雜七雜八。透過書寫持續成長,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好,散發正能量。E-mail: gywang.tp@gmail.com
2025/04/26
幾天前在Podcast上面聽了兩集有趣的訪談: 【易師易友】EP15 被物理耽誤的「歷史」博士 (1/2) ft. 劉立中 物理博士 有趣的點在於分享者說的內容提到的大學故事跟我是同一所大學,有蠻多內容都讓人產生了想當年的既視感。後來我也又再去聽了這系列podcast的別集節目,一樣也很精采,非
Thumbnail
2025/04/26
幾天前在Podcast上面聽了兩集有趣的訪談: 【易師易友】EP15 被物理耽誤的「歷史」博士 (1/2) ft. 劉立中 物理博士 有趣的點在於分享者說的內容提到的大學故事跟我是同一所大學,有蠻多內容都讓人產生了想當年的既視感。後來我也又再去聽了這系列podcast的別集節目,一樣也很精采,非
Thumbnail
2025/04/13
上個星期結束了期中考週,總算撐完了半個學期的課程。印象中好像在念研究所當TA的時候曾經有幫老師出過考題,不過實在不太記得要怎麼出考題,所以光是出題目也花費了不少時間。 在期中考前考了一次小考,全班平均50分,也讓我有點擔心同學們期中考以及之後學期總成績的表現,考前也有多多提醒同學考點,並且給了同學
Thumbnail
2025/04/13
上個星期結束了期中考週,總算撐完了半個學期的課程。印象中好像在念研究所當TA的時候曾經有幫老師出過考題,不過實在不太記得要怎麼出考題,所以光是出題目也花費了不少時間。 在期中考前考了一次小考,全班平均50分,也讓我有點擔心同學們期中考以及之後學期總成績的表現,考前也有多多提醒同學考點,並且給了同學
Thumbnail
2025/04/05
今年的AI EXPO Taiwan在3月26日至28日於台北圓山花博爭豔館舉辦,因為排課的關係,我在最後一天的時候前往參觀。雖然這場展覽主要是一個B2B的展覽,不過,由於有以前當工程師的經驗,有些議題我也還是蠻感興趣,而如果能收集各種情報,或者能有一些可以從學界出發掌握的機會,我想也是很不錯的。
Thumbnail
2025/04/05
今年的AI EXPO Taiwan在3月26日至28日於台北圓山花博爭豔館舉辦,因為排課的關係,我在最後一天的時候前往參觀。雖然這場展覽主要是一個B2B的展覽,不過,由於有以前當工程師的經驗,有些議題我也還是蠻感興趣,而如果能收集各種情報,或者能有一些可以從學界出發掌握的機會,我想也是很不錯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來到小鎮,就是要放下在台北緊湊的腳步,什麼事都非要盡快完成不可,然後按表操課,完成每日的作息。既然是遠離了生活圈,就是要過不同的生活,吃著不同的食物。或許只是在附近散散步也可以,欣賞一下滿天的星星。比起台北,光害也沒有那麼嚴重。就算連續多天吃當地的美食還是吃不慣,那也有便利商店可以補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來到小鎮,就是要放下在台北緊湊的腳步,什麼事都非要盡快完成不可,然後按表操課,完成每日的作息。既然是遠離了生活圈,就是要過不同的生活,吃著不同的食物。或許只是在附近散散步也可以,欣賞一下滿天的星星。比起台北,光害也沒有那麼嚴重。就算連續多天吃當地的美食還是吃不慣,那也有便利商店可以補
Thumbnail
背景:今年很密集的搬遷到了兩個截然不同的新環境,在同一年經歷了兩次適應新環境的歷程,第二次果然比較快速,在此與各位格友分享快速新環境的心法。 我的路程是這樣的 2022年1月 台北 -> 台南 2022年10月 台南 -> 日本仙台 以下分成食、衣、住、行、育、樂來介紹,歸納了30招:
Thumbnail
背景:今年很密集的搬遷到了兩個截然不同的新環境,在同一年經歷了兩次適應新環境的歷程,第二次果然比較快速,在此與各位格友分享快速新環境的心法。 我的路程是這樣的 2022年1月 台北 -> 台南 2022年10月 台南 -> 日本仙台 以下分成食、衣、住、行、育、樂來介紹,歸納了30招:
Thumbnail
文 / 張金鶚 過去因為大學教授有固定休假研究或出國客座訪問機會,經常出國長住(long stay)一年、半年或數月。不但可藉此與國外學者學術交流合作研究,還可以體驗國外不同的生活經驗,豐富自我人生的住房及旅遊閱歷。 延伸閱讀 從養兒防老到以房養老!長者該如何退休樂活? 首先,天氣大不同 延伸閱讀
Thumbnail
文 / 張金鶚 過去因為大學教授有固定休假研究或出國客座訪問機會,經常出國長住(long stay)一年、半年或數月。不但可藉此與國外學者學術交流合作研究,還可以體驗國外不同的生活經驗,豐富自我人生的住房及旅遊閱歷。 延伸閱讀 從養兒防老到以房養老!長者該如何退休樂活? 首先,天氣大不同 延伸閱讀
Thumbnail
十八歲成年後,開始可以自助旅行,愛上了獨自背起背包,沒有安排任何行程的旅行。
Thumbnail
十八歲成年後,開始可以自助旅行,愛上了獨自背起背包,沒有安排任何行程的旅行。
Thumbnail
        很         很久沒那麼早起了,偶爾5.6點吃個早餐,看風景心情反而不錯,這是我第一次一人旅行,可能太悶了,煩事接踵而來 於是我在4天前就下決定去台南兩天,先訂民宿在定高鐵,打算下車就租機車去繞一繞鬧區 這時我才發現火車站反而離鬧區近,而高鐵卻遠到不敢相信,所以花了很多時間在
Thumbnail
        很         很久沒那麼早起了,偶爾5.6點吃個早餐,看風景心情反而不錯,這是我第一次一人旅行,可能太悶了,煩事接踵而來 於是我在4天前就下決定去台南兩天,先訂民宿在定高鐵,打算下車就租機車去繞一繞鬧區 這時我才發現火車站反而離鬧區近,而高鐵卻遠到不敢相信,所以花了很多時間在
Thumbnail
從「在家裡」的日常現狀,無痛轉換到「在路上」的未知生活,免不了要有一張無家可歸前的 to do list
Thumbnail
從「在家裡」的日常現狀,無痛轉換到「在路上」的未知生活,免不了要有一張無家可歸前的 to do list
Thumbnail
也發現到吸引眼球注意的不再是打卡景點或是長長排隊的美食,轉而吸引我的是這城市,這鄉鎮的生活機能。郵局,超商,醫院,市場,農會超市它們都分布在哪裡 ? 如果住在這,我的生活動線可以怎麼規劃 ?
Thumbnail
也發現到吸引眼球注意的不再是打卡景點或是長長排隊的美食,轉而吸引我的是這城市,這鄉鎮的生活機能。郵局,超商,醫院,市場,農會超市它們都分布在哪裡 ? 如果住在這,我的生活動線可以怎麼規劃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