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西涼篇-立義將軍龐德】

2022/12/25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應該要很紅但是沒人想理他的「龐德」。
不是詹姆士。
其實他的名字寫做「龐悳」。
裴松之做三國志時寫下:【悳音德】。老裴自己注音都寫反切的,直音通常是什麼西晉孫盛他們標的。
說文解字曰:「悳:外得於人,內得於己也。从直从心。」
清朝人表示「悳」是古字,小篆加上ㄔ,但其實跟德「本來不是同一個字」。真要說起來,悳跟直的意思才是一樣的。
即孔子所稱「以直報怨」。
有個版本的論語好像真的是寫「以悳報怨」
你現在知道為什麼有軍閥說,孔夫子叫我們以德報怨了吧。
不過後來積非成是(康熙字典說的,不要來指我鼻子罵),就當他是德吧,寫龐德也方便點。今本三國志也是有些地方直接寫龐德的。
龐德字令明,南安狟道人。
你看這樣他的表字就難懂,其實本來是「心直令明」。
這套名字是管理學類型,龐德的家族應該本來就是地方官。即使原本是部落酋長,他爸肯定也是從漢儒手上拿到這個名字的。
講這幹嘛,這裡其實就顯示出,龐德是儒教弟子。
你拿去對應他怎麼死的,就更清楚了。
南安狟道在天水附近,狟,有人說就是大狗。康熙字典又出來說放你的狗屁。就不再細細分解,簡單說,狟是一種臉跟猩猩長得有點像的狸。
狸啊,貉啊,其實中國人也用來借代蠻夷的。
你知道,羌都是種動物啊。
其實正常看到應該就有感覺了:南安狟道一看就不是漢人居住地。所以上面才說龐德家裡可能是部落領袖之類的。
而用「狟」,就更有一種雖然是蠻夷,但又比野番更接近漢人一些的感覺。
身為地方豪族(酋長)的孩子,龐德還沒十三歲就在郡裡辦事,更升州從事也是很合理的。
「初平中,從馬騰擊反羌叛氐。數有功,稍遷至校尉。」
不要看陳壽寫得很簡單,這裡很難的。
馬騰一開始是涼州刺史耿鄙招募的義勇軍,多立功勳,升上了軍從事,開始帶兵打仗。但馬騰再升上去成為軍司馬之後,就叛變了,決定跟地方豪帥「王國」一起反漢。
接下來一直要到董卓火燒洛陽之後,召請韓遂馬騰來長安支援,馬騰的身分才變回東漢的將軍。
這裡才是「初平」,漢獻帝劉協的年號。
龐德的漢士風骨,這裡是第一次展現。
理論上,這邊讓我偷個懶,耿鄙之後到馬韓配掌涼州應該都沒有涼州刺史的。
意思是,龐德原本跟馬騰算是同事,不過他應該比較年輕啦。重點是他並沒有跟著馬騰加入叛軍,而是馬騰拿到大漢董相國的冊封之後才加入。
這時候幫馬騰討平不服,龐德就沒有心理障礙了,很快升官得到重用。
下一次記錄,就是高幹叛變的時候了。
這個簡單說就是曹操打完官渡之戰在追擊袁尚袁譚的時候,袁紹的外甥高幹發起了叛亂。
幹哥挺有腦的,他打算先拿下河東,進取關中,以為根據地。
幾百年後,李淵就是以同樣的戰略建立了唐朝。不過高幹比較倒楣,他本來是勾結在關中駐紮的馬騰韓遂要一起玩。結果關中大將鍾繇說服了馬騰,派出馬超跟龐德去跟高幹會合,陣前倒戈弄死他。
這種事對我們馬超自然是易如反掌,不過龐令明可不是。
所以他們最後沒去高幹那邊,對付的是另一個叛將:郭援。
這郭援其實是鍾繇的外甥,據說龐德帶著一堆人頭去跟鍾繇回報時,發現鍾繇看到其中一個人頭就大哭了。
龐德知道自己殺了鍾繇的親人,當場就跟鍾大師道歉。
大師也是有風範的:「這個雖然是我外甥,但是國賊啊,你不需要覺得抱歉的。」
裴松之這個註解下得十分巧妙。
看上去,鍾繇便因此功,推薦龐德為【中郎將,封都亭侯】。
妙在哪?妙在此時,龐德的官爵比馬超更大。
東漢末中郎將是一個直屬朝廷,可以在地方徵兵指揮的官職。
龐德不在許昌,意思就是光以職位而言,關中當時基本上就是鍾繇,馬騰等級(征東),再下來就是龐德了。
「張白騎叛於弘農,悳復隨騰征之,破白騎於兩殽閒。」
「每戰,常陷陣却敵,勇冠騰軍。」
張白騎不算是人名,典略有註。
「黑山、黃巾諸帥,本非冠蓋,自相號字,謂騎白馬者為張白騎,謂輕捷者為張飛燕,謂聲大者為張雷公,其饒鬚者則自稱于羝根,其眼大者自稱李大目。」
簡單說就是又有黑山黃巾賊叛亂啦。
那我們也看到,龐德雖然已經可以為獨立軍職,但他仍是接受馬騰指揮。
陷陣剛好最近讀了孟德兵法,其實是騎兵先鋒的意思。跟入城先登的步兵算是一個對比。
這是龐德的忠義。明明可以自己獨立出來,但並沒有甩開前上司,坦白說三國時代這種忠義等級,直逼關羽。(所以才畫那麼像?)
「後騰徵為衞尉,悳留屬超。」
龐德的忠義,到一個驚人的地步。因為這個時候,他的都亭侯被拔了,改封給了馬超。
「騰與韓遂不和,求還京畿。於是徵為衞尉,以超為偏將軍,封都亭侯,領騰部曲。」
這件事該怎麼看?陳壽筆誤?都亭有很多?
曹操若是對馬騰父子不放心,又為什麼要在此時加高馬超的官爵?
我認為,當我們知道龐德的忠義,與龐德次於馬騰高於馬超的身分,就可以這樣解釋。
龐德在幫馬超做保。保證馬超可以留在關中,不會有二心。
那麼,當馬超決定討伐曹操時,你想想龐德的內心該有多煎熬啊。
事實上,「陷陣却敵,勇冠騰軍」的龐德,在整場曹操討伐戰中,完全沒有畫面。
他只被記錄了:【太祖破超於渭南,悳隨超亡入漢陽,保兾城。後復隨超奔漢中,從張魯。】
龐德可能根本沒參加馬超的叛亂。
但馬超失敗後,龐德仍決定要保護他離開。
戲肉又來了。
保兾城】。
馬超退回隴西後,再次召集兵馬。
從多方記錄中都顯示:兾城不從。馬超強攻而下。
很顯然,這時候馬超就把城交給了龐德。
不過,城內有一群人,包含玩遊戲也會認識的奇女子王異,聯合起來奪取了兾城的管理權,配合夏侯淵驅逐了馬超。
龐德有忠義,有勇力……但似乎人不如其名,在管理上很掉漆啊。
王異我們下次聊,這場兾城奇謀也是很有看頭。也許到時候可以更深一層認識龐德。
總之,沒意外的話,應該就是因為龐德丟失了兾城,同時也丟失了馬超對他的信任。不是每個老闆都能像劉備對張飛那樣信任的。
所以當馬超離開漢中轉投劉備時,軍中並無龐德。
反而是攻下漢中的曹操,把這個「大漢純臣」收回來了。
「太祖素聞其驍勇,拜立義將軍,封關門亭侯,邑三百戶。」
如果沒有前面的故事,那自然就會認為,龐德在潼關之戰中大有表現。事實上,光是鍾繇的報功,龐德在「未曾蒙面」的曹操眼中,就是一位名將了。
但蜀中不只有馬超,更有龐德的兄長龐柔。
曹操接著把龐德調走,供荊州方面的曹仁運用驅策,也算是情理之中。
可曹仁的部將仍是表示,龐德只怕不可信任。
龐德就說:「我受國恩,義在效死。我欲身自擊羽。今年我不殺羽,羽當殺我。
他騎著白馬,與關羽單騎交鋒,更曾射中關羽的頭盔。
水淹七軍的時候,龐德也是親自持弓跟關羽水軍對射,箭不虛發。
其實魏方的記錄都是「剛好下大雨,剛好關羽乘船來攻」。就像赤壁之戰是剛好大家都生病才成就了周瑜小兒威名。
接下來我想看原文就夠精彩了,稍微修一下就好。
將軍董衡、部曲將董超等表示不如投降,龐德直接叫人把他們推出去斬了。
從日出力戰到下午,關羽軍的攻勢絲毫不緩,而龐德這邊的箭矢,已經用完了。
關羽也算是一條漢子,命令士兵下船,跟龐德軍短兵交戰。
其實就是人家躲著你射箭也沒啥意義。
龐德跟督將說:「吾聞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毀節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
孟德兵法也有說過,曹操軍部隊都會附督將(督軍是督曹仁的),如果有不從命令,督將可以殺龐德的。
所以老實說這個表態是必要的。
龐德越戰越猛,但水也越淹越高。
忘了說,他們其實是退到堤防上跟關羽軍交戰的,不是城內。打著打著大概就變孤島,甚至無立足之地。
大家都投降了,只有龐德跟一個副將,兩個伍長還在頑抗。他們奪了一艘關羽軍的登陸小艇,打算退走。這時一個大浪打來,龐德就此翻船。
身為一個西涼騎將,龐德再也無計可施,為軍兵所擒。
被押送到關羽面前的龐德,立而不跪。
關羽說:「你兄長在漢中,我也願意讓你繼續當將軍,為何不趕快投降?」
那個,關羽這些心戰是內行的,這段話表示他早就私下勸降過龐德了。
龐德在那樣的情況下,努力自清,更決定抵抗到最後一刻。
豎子,何謂降也!魏王帶甲百萬,威振天下。汝劉備庸才耳,豈能敵邪!我寧為國家鬼,不為賊將也。
然後他就死掉了。
立義將軍龐德的故事,我們就說到這裡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24會員
80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