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地遊歷指南--訪丁柏晏 2017.6.1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台灣長久以來引進的主流日本漫畫若粗略以讀者年齡分成少年與青年漫畫兩種,那麼也許可說少年漫畫大多是類型化的娛樂作品,青年漫畫則帶有文史知識傳遞、社會寫實的性格;如此養分餵養出的創作者,自然少走側重心理描寫、探索精神暗面、追求形式革新的路線。
在這前提下,兩年前某客人主動向我們推薦的漫畫zine宛如一枚震撼彈。作品場景設定在太空,但著眼的不是史詩級的冒險,而是孤獨的包覆、無以逆轉的災變帶來的絕望與悖論式的解脫。雖然情節安排還有改善的空間,但想表達的概念非常清楚,畫風也相當有獨創性。後來得知作者丁柏晏當時是美術系的學生,研究所期間才受到「過去x未來多提無用」影響開始製作獨立刊物,畫漫畫與作刊物的經歷都很短,我們更是興奮:台灣終於也有自由進出漫畫與繪畫世界的新銳創作者了。其他漫畫家也許因為他挖掘到更多作畫(甚至編劇)方面的可能性,其他畫家也許會因為他一窺漫畫這形式特有的能耐,而不只是視之為畫風的取樣對象。
事實上,日本新銳藝術家寺本愛上個月才在推特上明白表示:「成長在這時代,動、漫畫在我們看來跟電線桿和味噌湯無異,都是沒什麼距離感的事物。所以我畫出來的人像才會是這樣吧,並不是因為我非常喜歡漫畫。」那麼丁柏晏又是怎麼看待漫畫的呢?他的漫畫與繪畫作品如何貫穿彼此?懷著種種好奇,我們趁這次個展機會進行了他的訪談,試圖為大家呈現他的創作觀。
訪談地點:Mangasick
提問人:老B,黃尖
訪談整理:黃尖

背景音

──我們合作對象大多以非學院出身的創作者為主,你是第一個在純藝術圈內活動的職業畫家,可以談談是怎麼走上這條路的嗎?
大學時代就對全職創作有憧憬,所以大四到研究所的幾年內都在投稿藝術獎。研究所畢業夕拿下的幾個獎項帶給我一些自信,包括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新人推薦區的入選,展覽期間也有作品銷售,就覺得應該可以走下去。
──我自己也是師範體系學校畢業的,看到「師」字的學校還是會想好奇地問:師範體系的環境對你的創作觀有什麼影響嗎?
創作方面的課程,主要是不同老師會帶來不同的影響,就看你上到什麼課。學校整體而言,我在學的時候,大家對高師大的看法是師範體系裡面比較前衛、當代的學校,很多教立體和觀念的老師都很厲害,後來他們陸續離開,我這屆畢展的立體、錄像作品的比例就下降了,下兩屆的畢展就幾乎都是平面作品。人的影響,老師的影響還是比較大。
──一天當中的日常作息大概是怎麼規劃呢?
其實自己還不算過得很精實。看一些同輩創作者的作息,會覺得至少應該要早睡早起、培養體力(笑)。看村上春樹的散文也會感覺到身體健康的重要。現在就是九點、十點起床,吃個早午餐到工作室待著,到晚上九點左右。這中間會處理雜務也會畫圖。目前還不會每天嚴格規定自己創作時間,不過希望朝這個方向去設定。
──在這段時間內,不論想不想畫都要提筆嗎?
我自己畫圖蠻容易碰到瓶頸的,有時候是因為太多慮了,硬逼自己去畫反而會有新的想法浮現。

──你接受「過去x未來多提無用」訪談的時候提到,漫畫和畫作對你來說是截然不同的形式。看到你這麼回答挺開心的,因為這代表你在掌握到兩者差異的前提下畫漫畫,不是畫漫畫「風」的作品。對你來說漫畫的魅力是什麼?
過去x未來多提無用的《我就是你的小火柴》聖誕特輯,丁柏晏讀了之後也自己開始作zine。
我從小時候就喜歡看漫畫了,不過看的作品不是真的很多,也沒有想要畫出連續分格作品的衝動。一直到研究所,讀到一些破格的作品,例如松本大洋的漫畫之後才被激起畫漫畫的念頭。從他之後才接觸越來越多分鏡很有電影感,或表現有詩意的漫畫。
至於漫畫的魅力,應該是在於它允許我投射自己到創造出來的角色上,透過一系列事件安排去拆解我現實中的壓力和困境。其實目前這幾本漫畫zine的故事都跟我自己的現實生活有強烈的對照,比方說剛開始就是一直猶豫到底該不該找份正職工作。
《Brian》也出現過求職的情節
──這樣聽起來,你好像是發現漫畫除了提供逃離現實的通道之外,也能以相對寫實的題材和表現手法創造出自己和現實之間的緩衝墊,所以才持續去畫。那畫漫畫時你會先想好故事嗎?
百分之八十都是邊畫邊想,只會把情境先想好,比方說第一本是可憐的工讀生在異星球上工作。有了情境再去想像那個時空裡有什麼事情會展開。不會先把整篇漫畫的草稿一次畫完再進行完稿,像是自己跟自己漫畫接龍。接下來會想畫動態表現比較突出的作品,例如松本大洋《乒乓》那種(笑)。
──對目前漫畫作品有什麼不滿和滿意之處呢?
自我接龍製造出的敘事方式有點制式吧,都是好幾個小事件的連環。不過,漫畫畫完的成就感真的很強。以前完成一張畫作,幾天後可能就會嫌它很爛,但漫畫完全不會給我這種感覺!
──雖然你說漫畫「當成調劑」就好,但我想你的意思應該是不需要以進入商業體系成為職業漫畫家為目標,以自己的步調創作即可。畢竟你投稿屏東縣政府舉辦的漫畫新秀獎得了首獎,也去了安古蘭國際漫畫節一趟。在那裡有什麼印象深刻的發現嗎?大家對你的漫畫有什麼看法?
嗯,大概是這樣,不太以職業漫畫家為目標,但如果有出版的機會其實還是會很高興。可能因為喜歡的創作者一部分是漫畫家,還是會下意識地想把漫畫畫好。「當成調劑」可能是一開始畫漫畫的契機,但是畫了之後我覺得它也變成自己想發展的一塊,但是目前其實還是畫高興的程度,哈。
得到屏東漫畫新秀獎真的很意外。(從來沒有得過可以出國的獎項......)去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很受震撼,活動內容讓我體會到歐洲真的是把漫畫放在視覺文學的位置。那裡可以涵蓋各種形式的漫畫,以各種年齡層為目標的作品,商業出版與獨立出版作品,大家都在同一個位置,覺得很棒。我的漫畫當時帶去只是寄賣,可能中文字算多,沒有什麼人買,哈......當時就覺得如果有畫一篇無文字的漫畫就好了!畢竟有東西畫出來(又是漫畫)就會希望跟人群有交流,雖然那時候有應急加一張翻譯,但我想有語言隔閡還是默默產生一道牆,現在有點後悔當時帶過去能讓對方認識自己的東西不夠多。

──繪畫方面,當初是什麼推動你從大學時代的風格切換到現在廣義的科幻路線?
當兵期間還是會透過藝術雜誌等管道去接觸各種類型的作品,那時候影響我特別深的是日本藝術家三宅信太郎。他的作品充滿童趣,有點像真珠子,沒那麼狂放,但還是有一種兒童繪畫的感覺。看了之後,想要換一套作畫方式的念頭就浮現了。所以研究所初期畫的東西是蠻順從原始衝動的,後來又漸漸收斂回來,因為接觸到漫畫。不過大體上來說,我是從追求比較老練的表現切換到比較自由、比較不去考慮解剖學正確度的畫法。
真珠子近作
──有許多漫畫的符號會進入到你的繪畫作品中,例如狀聲詞、流汗的符號。有時你也會直接把文字放在畫作中,看起來就變得像平面設計作品或漫畫的扉頁。可以談談這些表現嗎?
最早切換到這個風格時,做過用好幾張畫拼成類似漫畫分格的系列作。那時候就想要把一些漫畫元素帶進繪畫作品中,文字的使用應該也算是漫畫的影響。另外就是,想要跟前幾年流行過的動漫風繪畫做出一點區隔,所以才想到要直接放文字到畫作中。不過到後來,「以一系列畫作充當漫畫分格」的手法又變得比較少用了。
漫畫式的汗水符號。
Happy Houry字樣
──為什麼呢?我自己的猜測是:你發現展覽內的所有作品本來就可以形成一個共同的創作宇宙,加大畫作彼此的差異性但又讓概念貫穿全體是辦得到的,如此一來就不需要用時空非常鄰近的幾個畫格去呈現「系統」。你早期的分格式畫作像是膠捲上的鄰近幾格,或歐漫當中視角不變的幾個畫格。
可能吧。我在高雄展覽的時候曾經把零星的小作品全部聚集到一面牆上展出,它們不是我系統性畫出來的,但還是會有共通的性格。連續分格型的畫作將來還是會畫,不過希望有更縝密的計畫。
──這次展覽作品跟以往相較起來顏色的使用比較少,人物的形象也有改變,可以談談這部份嗎?
這次展覽的地點是以漫畫為重心,想說單色的表現可以多一點。而我畫布的作品都是彩色比較多,所以展出的畫紙作品比例就變高了。人物形象的改變,是我創作主題過渡期的顯現。接下來比較不想讓大家一看就聯想到太空跟科幻,但要直接跳脫又會不知道要畫什麼……
黑白為主的色調
──所以先採取一種折衷跟破壞的姿勢,在太空和科幻兩個字上打斜線。
就是想漸進式的改變。我把這些人影設定成星球上待太久的太空人,他們已經變成了幽魂或是木乃伊,但還是重複地從事某些作業。而那些「作業」跟我個人的生活還是有隱約的連結,有某種生活化的面向,而不是科幻類型作品中特有的行動。最終希望能自由地把各種喜歡的東西組合到作品中,不需要被特定類型綁住。重點還是持續,持續畫自然會催生變化。
──這次三十號作品畫的明明是手術場景,裡頭卻默默出現吉他音箱,我想應該就是一個自由組合的好例子(笑)。

想出吉他音箱的時候自己也是蠻開心的(笑)。

──稍微有在關注你的人想必都感覺得到你這兩年來完全沒有停滯,很期待你接下來的新方向。謝謝你今天接受訪問!
avatar-img
458會員
300內容數
真正的秘境不會有什麼文字足跡。 而我們希望給另類漫畫/視覺藝術的探險者些許助力。 2013年至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ngasick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混濁的霓虹,命運的交錯。山水裡有風塵,風塵具有羅曼蒂克的精神和社會版新聞的肉體,騎牆在濃縮的陳腔與的冷眼式的叛逆之間,不真正屬於哪一方。現實是:燈不亮也有人的。所以才有偵探小姐H. Z和何㿛出手的餘地。 平日她調查暗巷,今晚我們調查她的調查裝備。 繪本變異的漫畫
2019年涵洞 aka 鄧詠涵個展「流行涵的生活」期間訪談。
文 ◎ 黃尖 伺服器吐出這一切的起點。替我尋回我發現AUTO MOAI當晚所寫的文字: 而他的起點在那四個月前的首次個展「LOVE LETTER COMING FROM ME」。大學畢業後才感受到畫畫的衝動,提筆創作,並在一年後發表累積的作品。此後他邊工作邊畫圖,不曾斷筆,直到今天。
混濁的霓虹,命運的交錯。山水裡有風塵,風塵具有羅曼蒂克的精神和社會版新聞的肉體,騎牆在濃縮的陳腔與的冷眼式的叛逆之間,不真正屬於哪一方。現實是:燈不亮也有人的。所以才有偵探小姐H. Z和何㿛出手的餘地。 平日她調查暗巷,今晚我們調查她的調查裝備。 繪本變異的漫畫
2019年涵洞 aka 鄧詠涵個展「流行涵的生活」期間訪談。
文 ◎ 黃尖 伺服器吐出這一切的起點。替我尋回我發現AUTO MOAI當晚所寫的文字: 而他的起點在那四個月前的首次個展「LOVE LETTER COMING FROM ME」。大學畢業後才感受到畫畫的衝動,提筆創作,並在一年後發表累積的作品。此後他邊工作邊畫圖,不曾斷筆,直到今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次不想多說介紹、彩蛋跟影射的事件,很多介紹電影內容的文章都寫的非常詳細了,單純想以藤本樹的粉絲視角,把看完慕然回首後的感動和眼淚留下一些紀念。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篇文章探討了角色藤野與京本之間的關係,展示了他們在追逐漫畫夢想的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與成長。藤野的自負和京本的謙遜形成鮮明對比,最終兩人從競爭對手變為合作夥伴,共同創作漫畫。然而,京本的意外去世卻讓藤野重新反思自己畫漫畫的動機。透過這段故事,讀者可深刻感受到真正熱愛的意義以及成長過程中的自我發現。
Thumbnail
與藤本樹的第一次接觸,不是《鏈鋸人》,而是《驀然回首》。 就在幾天前,寫了一篇日記給自己,文字是這麼詢問的:「如果沒有才華,是不是也沒有夢想?」幾天後,就在電影院的黑漆漆中,找到心的鏡像。 誰都希望被看見、被肯定,每個創作者,都有這樣的願望。在這條注定孤寂的路上,願我們能在原點相逢。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都不是會看漫畫的人,但在電影上映前朋友強力建議我應該先把漫畫看過,於是乎花了半小時就看完漫畫了(一百多頁而已,大家可以嗑完再去看)。當時想法是這麼短篇卻後座力好強,分鏡圖也真的好神,在雨中雀躍的主角之一藤野超級浪漫、超級可愛!
Thumbnail
最近掀起一波討論熱潮的動漫, 好友間的相識、成長過程, 讓人思考所謂的才能與努力是怎麼一回事。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少女漫畫單行本《戀愛生存論》的創作心路歷程與靈感來源。漫畫融合了作者的個人經歷,探索愛情與自我選擇的主題,並透過兩位主角的故事展現了對於自由與真實意願的追尋。本作在少女漫畫的範疇中,呈現了一種不同的面貌,強調個人選擇的重要性。透過輕鬆幽默的筆觸,讓讀者感受到成長與抗爭的趣味。
Thumbnail
我曾憧憬過奇幻。在我擁有自己的奇幻世界後,我想將它們呈現出來。我想說故事。將虛構之物引導至現實,是我的使命──這是我一開始的答案。 想要成名也好,想要發洩也好,想要表現自我也好……所有慾望,都是為了自己。私心,是我們創作的起點。 剛開始,我們其實都是為了自己而創作。 這不是影評,因為我還沒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探討了當他的文字受歡迎而開始寫同人後,現在點閱率與原創一樣,不再堅持寫同人的好處。同時還分享了他的創作過程以及為何這種作圖本身會讓人激動和滿足。文章中還提到了他心中最愛的畫家之一鳥山明,在文章結尾,特別介紹了鳥山明的重要性,並指出應該紀念的並不是《七龍珠》作品本身,而是作者本身。
Thumbnail
鳥山明以他的創作「阿拉蕾」和「龍珠」成為漫畫界的傳奇。雖然他性格內向,喜歡農村生活,但他對於漫畫的熱愛使得他在業界取得巨大成功。透過堅持不懈的投稿以及對於創作的專注,他最終成為多數漫畫家的偶像,並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收入紀錄。
去年12月26日,看到一則藝文新聞,是台灣的漫畫家簡嘉誠的作品-《青空下的追風少年》 得到了日本第17屆國際漫畫獎金獎。 於是,我便到圖書館借了這本書。 很久沒看漫畫了,甚至可以說對台灣漫畫不熟,所以也沒有什麼期待。 故事的背景在二戰後期,就讀高中的主角尹立森很熱愛田徑,一天一個日本少年宮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次不想多說介紹、彩蛋跟影射的事件,很多介紹電影內容的文章都寫的非常詳細了,單純想以藤本樹的粉絲視角,把看完慕然回首後的感動和眼淚留下一些紀念。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篇文章探討了角色藤野與京本之間的關係,展示了他們在追逐漫畫夢想的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與成長。藤野的自負和京本的謙遜形成鮮明對比,最終兩人從競爭對手變為合作夥伴,共同創作漫畫。然而,京本的意外去世卻讓藤野重新反思自己畫漫畫的動機。透過這段故事,讀者可深刻感受到真正熱愛的意義以及成長過程中的自我發現。
Thumbnail
與藤本樹的第一次接觸,不是《鏈鋸人》,而是《驀然回首》。 就在幾天前,寫了一篇日記給自己,文字是這麼詢問的:「如果沒有才華,是不是也沒有夢想?」幾天後,就在電影院的黑漆漆中,找到心的鏡像。 誰都希望被看見、被肯定,每個創作者,都有這樣的願望。在這條注定孤寂的路上,願我們能在原點相逢。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都不是會看漫畫的人,但在電影上映前朋友強力建議我應該先把漫畫看過,於是乎花了半小時就看完漫畫了(一百多頁而已,大家可以嗑完再去看)。當時想法是這麼短篇卻後座力好強,分鏡圖也真的好神,在雨中雀躍的主角之一藤野超級浪漫、超級可愛!
Thumbnail
最近掀起一波討論熱潮的動漫, 好友間的相識、成長過程, 讓人思考所謂的才能與努力是怎麼一回事。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少女漫畫單行本《戀愛生存論》的創作心路歷程與靈感來源。漫畫融合了作者的個人經歷,探索愛情與自我選擇的主題,並透過兩位主角的故事展現了對於自由與真實意願的追尋。本作在少女漫畫的範疇中,呈現了一種不同的面貌,強調個人選擇的重要性。透過輕鬆幽默的筆觸,讓讀者感受到成長與抗爭的趣味。
Thumbnail
我曾憧憬過奇幻。在我擁有自己的奇幻世界後,我想將它們呈現出來。我想說故事。將虛構之物引導至現實,是我的使命──這是我一開始的答案。 想要成名也好,想要發洩也好,想要表現自我也好……所有慾望,都是為了自己。私心,是我們創作的起點。 剛開始,我們其實都是為了自己而創作。 這不是影評,因為我還沒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探討了當他的文字受歡迎而開始寫同人後,現在點閱率與原創一樣,不再堅持寫同人的好處。同時還分享了他的創作過程以及為何這種作圖本身會讓人激動和滿足。文章中還提到了他心中最愛的畫家之一鳥山明,在文章結尾,特別介紹了鳥山明的重要性,並指出應該紀念的並不是《七龍珠》作品本身,而是作者本身。
Thumbnail
鳥山明以他的創作「阿拉蕾」和「龍珠」成為漫畫界的傳奇。雖然他性格內向,喜歡農村生活,但他對於漫畫的熱愛使得他在業界取得巨大成功。透過堅持不懈的投稿以及對於創作的專注,他最終成為多數漫畫家的偶像,並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收入紀錄。
去年12月26日,看到一則藝文新聞,是台灣的漫畫家簡嘉誠的作品-《青空下的追風少年》 得到了日本第17屆國際漫畫獎金獎。 於是,我便到圖書館借了這本書。 很久沒看漫畫了,甚至可以說對台灣漫畫不熟,所以也沒有什麼期待。 故事的背景在二戰後期,就讀高中的主角尹立森很熱愛田徑,一天一個日本少年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