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未來:動漫在通俗娛樂外的新感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陳普作品,以及展覽一隅
本文寫於2021年9月

美日之外,台灣漫畫的第三條路

前陣子來到松菸誠品的誠品藝廊,參觀了「動漫未來」的展覽。
這個展覽讓我想到兩年前,受到委託,採訪了大辣出版社的總編輯黃健和先生。那時黃健和正準備籌辦「圖像小說祭」來推廣台灣漫畫,所以透過專訪來闡述台灣漫畫的發展。
當時黃健和說,全球漫畫產業以美國和日本為主流大宗。儘管這些年來美國英雄電影紅紅火火,但其實美國的漫畫產業也在衰退,是靠著電影產業的結合,才讓他們重新找到舞台。但台灣的影視產業並不像美國那樣蓬勃,要帶動台灣漫畫發展也不是那麼容易。
而影響台灣漫畫最深的,其實是日本漫畫。日本漫畫產業蓬勃,從作者、編輯、出版社、到市場,都自有一套完整體系,然而台灣的市場有限,漫畫產業在90年代末期就開始萎縮了,因此黃健和認為日式的發展路線恐怕也非台灣短期能走的路線。
大辣出版社總編輯黃健和
黃健和說,台灣直到2013年開始,陸續有人參加了法國的「安古蘭漫畫節」後,才發現台灣其實在美日外,還有第三條路可以走。在歐洲,漫畫是被當作繼電影之後的「第九藝術」來看待,漫畫不僅是通俗娛樂,更可以像文學作品一樣登上大雅之堂。
因此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台灣漫畫家走向精緻化、文學化、藝術化的創作模式,以凸顯自己的風格。黃健和說,台灣創作者在參加歐洲的漫畫展時發現,越能展現自己的風格、越能展現台灣特有的故事,就越能在國際展中被人看見。

當動漫與藝術之間的界線開始模糊 新體驗開始誕生

這個台漫的新走向,黃健和將之與電影的新浪潮運動做比擬,認為台灣漫畫逐漸走向「作者論」的趨勢,讓漫畫家不只是娛樂生產的畫匠,更是創作故事的文藝創作者。
而這漫畫種精緻化、藝術化的趨勢,也產生了幾個現象,例如,漫畫、插畫、繪本、藝術繪畫,我們發現他們彼此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了。事實上,這次誠品藝廊策劃的就很能看得出這樣的現象,我們看得出動漫平面的元素,但卻又同時有著藝術設計的思維揉合在裡面,將之視為新一代的藝術風格作風也不過份。
葉長青作品
我覺得展覽中,葉長青的作品是很具代表性的。他的作品然看得出濃厚的漫畫形式,但每個框格、每頁的圖單一拿出來看,卻又很具有插畫、藝術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他漫畫的內容是以達悟族、復活島等南島民族的故事為本,進而創作出的奇幻故事。這樣的風格和創作歷程,很完整符合了前述台灣漫畫的發展新路線。
低級失誤作品
低級失誤作品
低級失誤的作品,看得出很有日漫平面的風格,但她更融合了設計的佈局與思維,讓作品整體不單單只是通俗娛樂的功能而已。
桑拿大可作品
林俊良作品
陳普作品
這次「動漫未來」的展覽中,我個人最喜歡的作品之一,就是桑拿大可一系列的畫作。桑拿大可從網路擷取了時尚穿搭的資訊,把他變成作品的主題。而畫作中角色的神態、搭配的文字,其透露出的幽默感,其實還蠻像單格漫畫的,但整體作品以壓克力顏料繪畫,文藝風格濃厚。
展覽中很多作品都有類似手法。例如林俊良透過將超級英雄破碎化、陌生化後,產生藝術感,再搭配上「Madness is like gravity」的對白,畫龍點睛。喜歡陳普將哥吉拉(?)古地圖化,讓動漫元素因混和古意而產生了新的欣賞體驗。
U-die作品
U-die作品
身為Michael Jackson的死忠歌迷,看到日本藝術家U-die的作品,覺得驚艷。作品遠看是MJ拍攝經典作品Thriller時的肖像,近看竟是一格一格的漫畫所組成。真是名副其實的藝術與漫畫的水乳交融。
篇幅關係,很多厲害的創作者、有趣的作品沒辦法一一介紹陳述。但大體來說,小小一間展廳,卻能讓觀賞者很舒服地欣賞得津津有味,真的可以說是成功的展覽。
陳普作品,以及展覽一隅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7會員
87內容數
洪七 隨意系部落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最近掀起一波討論熱潮的動漫, 好友間的相識、成長過程, 讓人思考所謂的才能與努力是怎麼一回事。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2023年時就在說「今年強的很多喔」,期待名單裡出現一片美麗的廝殺,不過感覺今年的金漫獎與其說關注在漫畫本身,不如說關注漫畫的價值性,讓人有種「總體該從何評選比較」的艱困選擇障礙。   金漫獎的精神是什麼呢──或許已經是時候近一步去問了:如果我們撕下臺灣產製的標籤,對臺灣來說,漫畫是什麼呢?
Thumbnail
最近發現越來越多「圖文小說」出現了。有一點不太理解「圖文小說和漫畫有什麼差別」。上網做了一些功課,整理如下。 . 圖文小說(Graphic Novel)和漫畫雖然在表面上看起來相似,但它們在形式和內容上有一些重要的區別。 . 一、敘述方式 漫畫:主要以圖像為敘述的主軸,插入對話和文字框作為
Thumbnail
如果去搜尋台灣動畫,看到的或許是動畫電影代工,3D建模技術成熟等等。 但要提出台灣的動畫作品,又有多少作品能留下如此鮮明的印象? EP.1【2024年的《八戒》】 EP.2【角色的還原度呈現】 EP.3【文化造就的差異性】
Thumbnail
這次想介紹的,便是一本同樣令我「好想收單行本!」的台灣漫畫──在CCC追漫台(前身CCC創作集)連載完結,茜Cian繪製的《台灣特有種》。 我是非常後期才跟上進度的讀者,但對這部漫畫幾乎是一見鍾情。墜入情網的契機沒什麼特別,無非裡面那些軟萌又心善的小學生們,真的、真的畫得太可愛了……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探討了當他的文字受歡迎而開始寫同人後,現在點閱率與原創一樣,不再堅持寫同人的好處。同時還分享了他的創作過程以及為何這種作圖本身會讓人激動和滿足。文章中還提到了他心中最愛的畫家之一鳥山明,在文章結尾,特別介紹了鳥山明的重要性,並指出應該紀念的並不是《七龍珠》作品本身,而是作者本身。
Thumbnail
近年,日、韓漫進入臺灣人生活,細緻畫風與高潮迭起的劇情,圖像敘事不僅成為我們的日常,更帶動相關商機、活動舉辦。讚嘆日韓漫的同時,臺灣有自己的漫畫嗎?臺漫,又走出了什麼路?來到「國家漫畫博物館」(主場館尚未完成),目前全區劃分為13區,自臺灣漫畫的歷史、發展再到多元題材等,一同閱讀體驗「臺漫」新氣象。
Thumbnail
臺中漫畫博物館致力於展示臺灣漫畫的發展史與商業現況,並提供豐富的展覽元素,包括歷史性漫畫、得獎作品、漫畫家工作室展示等。除了展覽,園區內還有賣甜點與餐點的小店,環境優美且溫暖適合各年齡層的遊客。週末有雷射燈光秀,未來主場館開放後將提供更多展覽空間。地址:臺中市西區林森路33號。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於文學創作的新認識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最近掀起一波討論熱潮的動漫, 好友間的相識、成長過程, 讓人思考所謂的才能與努力是怎麼一回事。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2023年時就在說「今年強的很多喔」,期待名單裡出現一片美麗的廝殺,不過感覺今年的金漫獎與其說關注在漫畫本身,不如說關注漫畫的價值性,讓人有種「總體該從何評選比較」的艱困選擇障礙。   金漫獎的精神是什麼呢──或許已經是時候近一步去問了:如果我們撕下臺灣產製的標籤,對臺灣來說,漫畫是什麼呢?
Thumbnail
最近發現越來越多「圖文小說」出現了。有一點不太理解「圖文小說和漫畫有什麼差別」。上網做了一些功課,整理如下。 . 圖文小說(Graphic Novel)和漫畫雖然在表面上看起來相似,但它們在形式和內容上有一些重要的區別。 . 一、敘述方式 漫畫:主要以圖像為敘述的主軸,插入對話和文字框作為
Thumbnail
如果去搜尋台灣動畫,看到的或許是動畫電影代工,3D建模技術成熟等等。 但要提出台灣的動畫作品,又有多少作品能留下如此鮮明的印象? EP.1【2024年的《八戒》】 EP.2【角色的還原度呈現】 EP.3【文化造就的差異性】
Thumbnail
這次想介紹的,便是一本同樣令我「好想收單行本!」的台灣漫畫──在CCC追漫台(前身CCC創作集)連載完結,茜Cian繪製的《台灣特有種》。 我是非常後期才跟上進度的讀者,但對這部漫畫幾乎是一見鍾情。墜入情網的契機沒什麼特別,無非裡面那些軟萌又心善的小學生們,真的、真的畫得太可愛了……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探討了當他的文字受歡迎而開始寫同人後,現在點閱率與原創一樣,不再堅持寫同人的好處。同時還分享了他的創作過程以及為何這種作圖本身會讓人激動和滿足。文章中還提到了他心中最愛的畫家之一鳥山明,在文章結尾,特別介紹了鳥山明的重要性,並指出應該紀念的並不是《七龍珠》作品本身,而是作者本身。
Thumbnail
近年,日、韓漫進入臺灣人生活,細緻畫風與高潮迭起的劇情,圖像敘事不僅成為我們的日常,更帶動相關商機、活動舉辦。讚嘆日韓漫的同時,臺灣有自己的漫畫嗎?臺漫,又走出了什麼路?來到「國家漫畫博物館」(主場館尚未完成),目前全區劃分為13區,自臺灣漫畫的歷史、發展再到多元題材等,一同閱讀體驗「臺漫」新氣象。
Thumbnail
臺中漫畫博物館致力於展示臺灣漫畫的發展史與商業現況,並提供豐富的展覽元素,包括歷史性漫畫、得獎作品、漫畫家工作室展示等。除了展覽,園區內還有賣甜點與餐點的小店,環境優美且溫暖適合各年齡層的遊客。週末有雷射燈光秀,未來主場館開放後將提供更多展覽空間。地址:臺中市西區林森路33號。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於文學創作的新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