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筆記|《俘虜》也許,我們都錯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釋放無限光明的是人心,製造無邊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織著,廝殺著,這就是我們為之眷戀而又萬般無奈的人世間-悲慘世界

電影《俘虜》,也有人翻「《戰場上的聖誕快樂》。這讓我想起一戰時期,德英的聖誕節停火日。

那一年戰場上的平安夜,德英雙方的前線士兵,放下干戈,唱起聖誕頌歌,在戰壕擺上蠟燭,互道祝福、互贈所剩不多的珍貴香煙、酒、食物等小禮物。

那一夜戰火化為無形,世界一家。甚至還一起踢了場足球賽。

/

老實說我是因為電影主題曲,才認識這部片。

改編自南非作家Laurens van der Post(The seed and the sower)的反戰電影,劇中日本軍人原中士對英國戰俘勞倫斯說的那句:「Merry Christmas, Mr.Lawrence」,不僅成了享譽國際的同名樂曲,也隱含電影裡想要訴說的人性的善和對戰爭的反思。

主角坂本龍一負責這部電影的配樂及同名主題曲—《MerryChristmas,Mr.Lawrence》。

1983年上映後,獲得巨大矚目,也因此躍上國際,從此成為世界級的音樂大師。

厲害的電影配樂在於,即使單獨存在,也能自成一格,自帶精彩。音樂猶如心靈的語言,用心感受,飽滿的故事性何須言語!

/

故事發生在1942年。

二戰期間日軍在印尼爪哇島設置戰俘營,由日籍上尉余井(坂本龍一)、原中士(北野武)管理英軍中校戰俘勞倫斯(湯姆康堤)及英軍少校戰俘傑克(大衛鮑伊)等600多名戰俘。

勞倫斯因精通日語,故被賦予翻譯ㄧ職,兼負起大部分的溝通。

語言可以翻譯,根生蒂固的文化思想卻難以翻譯。

故事開場就是一幕令人震撼的文化衝擊。

荷蘭戰俘與韓籍獄卒做了件在當時無法見容於社會的肉體接觸。同性之愛在日本軍中是罪惡,也是足以毀滅一切的禁忌。

原中士喝令被打的體無完膚的兩人,只要在大家面前再示範一次那些骯髒事,就賜他切腹的權利。

「勞倫斯,你也想看吧,沒見過切腹,哪算見過日本人!」

勞倫斯急步上前阻攔!「我根本不想看,你想要我恨日本人嗎!」

自殘橋段也在片中出現多次:

犯下同性愛的獄卒切腹。

為了拉回余井上尉對傑克的異樣的情感,不惜背著長官行刺傑克,雖然最終失敗卻依然必須切腹謝罪。

原中士對勞倫斯說:「為什麼像你這樣優秀的軍官,可以忍受這樣的屈辱,你自殺的話,我會更敬佩你。」

希斯利上校對勞倫斯說:「如果我是你,我就自殺。」

前者的自殺是結束屈辱。

後者的自殺是懲罰背叛。

被視為高貴行為的切腹儀式,是日本文化中最能接近神的行爲。能洗淨一切污穢,帶走亙古流淌在血液裡的原罪。

▪️生存還是毀滅

余井與傑克的第一場相遇,是在軍事審判的法庭上。

面對即將判刑死罪的傑克,余井問:「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這句出自哈姆雷特裡的經典台詞,其實也是余井內心想求解的問題,但似乎正觸動傑克內心深處的隱痛。

兩個不同國籍、不同身分,同樣身處異國的兩人此刻有了相似的連結,卻也種下不可逆的變化!

1936年的226事件中,余井沒能和同袍們一起赴難,這件事一直是心中的沉痛。

傑克為了其他人的生命,犧牲自己,自己投降,是否觸動了余井曾經無法做到的悔恨?

傑克的不羈,桀驁不馴,是否也讓必須符合社會規範,出身高貴不容一絲犯錯的余井心生嚮往?

勞倫斯說:「他們覺得自己是神」

所以當心中的人性與效忠天皇的忠心產生抵觸,內心的痛苦糾結,必須靠著齋戒來去除精神上的懶惰,獲得平靜與釋放。個人性必須藏於群體規範內,以追求永恆的不變,形同枷鎖。

▪️我們都錯了嗎,Merry ChristmasMr.Lawrence

鏡頭轉到四年後,日本戰敗。

當年的角色互調,原中士成了階下囚。

勞倫斯收到原中士的訊息,急急趕來,隔天就是行刑日了。

「我不懂,我的罪行跟其他士兵沒兩樣,如果有,請你告訴我,好讓我能死得瞑目。」

勞倫斯痛恨難過這該死的認知,竟是如此的根生蒂固!

「那些自認是對的人害了你們,就像你們,也曾經以為自己是正確的。無庸置疑,沒人是對的。

就像傑克的死,在余井心中播下種子,而我們都跟著種子成長。有時,勝利讓人不勝負荷!」

原中士似乎明暸了什麼,他的眼神出現從所未有的清澈,在他那如猿猴ㄧ樣的臉上。

「勞倫斯,聖誕快樂!」

深深地朝勞倫斯ㄧ鞠躬,平靜的,彷彿他從未如此愉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子穎-avatar-img
2023/01/02
感謝分享!
ㄧ間心靈雜貨店-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1/03
不會喔☺️☺️
avatar-img
一間心靈雜貨店
4會員
37內容數
喜藝術、生活、電影、音樂、美學設計和一切有人味的故事。 這裡會放一些詳盡的書影評、藝文展及文化觀察
一間心靈雜貨店的其他內容
2023/11/30
#媽媽書單最愛三本育兒散文圖文書 ━━━━━━━━ 前一陣子在圖書館翻到日本插畫家窪彩子的作品《育兒百景》,以插圖方式畫下女兒從出生到兩歲的成長點滴,我幾乎是以笑中含淚的節奏看完。 紀錄從滿月出關開始,小生命在人生第二個家繼續運作。新手媽媽深知遺忘的速度永遠趕不上孩子的成長,所以將孩子的一舉一
Thumbnail
2023/11/30
#媽媽書單最愛三本育兒散文圖文書 ━━━━━━━━ 前一陣子在圖書館翻到日本插畫家窪彩子的作品《育兒百景》,以插圖方式畫下女兒從出生到兩歲的成長點滴,我幾乎是以笑中含淚的節奏看完。 紀錄從滿月出關開始,小生命在人生第二個家繼續運作。新手媽媽深知遺忘的速度永遠趕不上孩子的成長,所以將孩子的一舉一
Thumbnail
2023/11/23
━━━━━━━━ 曾聽過一個有趣的說法: “你的音樂品味決定了你是怎樣的人” 結論指出「流行音樂愛好者通常喜歡社交又誠實坦率」、「喜歡饒舌音樂?你可能相當活潑外向!」、「鄉村音樂的粉絲也許較為勤奮保守」、「金屬搖滾樂迷通常較不擅或不喜歡社交」⋯ 那麼喜歡古典音樂的人呢? 如果你聽到答案是「
Thumbnail
2023/11/23
━━━━━━━━ 曾聽過一個有趣的說法: “你的音樂品味決定了你是怎樣的人” 結論指出「流行音樂愛好者通常喜歡社交又誠實坦率」、「喜歡饒舌音樂?你可能相當活潑外向!」、「鄉村音樂的粉絲也許較為勤奮保守」、「金屬搖滾樂迷通常較不擅或不喜歡社交」⋯ 那麼喜歡古典音樂的人呢? 如果你聽到答案是「
Thumbnail
2023/11/15
❍❍ ❍❍ ❍❍ 喜歡圖文插畫的人應該都對《來喝下午茶的老虎》這本經典故事不陌生。 老虎來家裡下午茶的情節讀來有些不可思議,令人錯愕莫名,看到最後又不免讓人會心一笑。 也許繪本帶點童稚古樸的柔和畫風,多少淡化了老虎闖入家中的恐懼。從看著牠進門,坐在餐桌前,吃光桌上的點心、冰箱及廚櫃的零食,連水
Thumbnail
2023/11/15
❍❍ ❍❍ ❍❍ 喜歡圖文插畫的人應該都對《來喝下午茶的老虎》這本經典故事不陌生。 老虎來家裡下午茶的情節讀來有些不可思議,令人錯愕莫名,看到最後又不免讓人會心一笑。 也許繪本帶點童稚古樸的柔和畫風,多少淡化了老虎闖入家中的恐懼。從看著牠進門,坐在餐桌前,吃光桌上的點心、冰箱及廚櫃的零食,連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失去希望與溫度的人,都是戰爭中的俘虜。「聖誕快樂」,文化差異反而彰顯了文化之上,更貼近人心所共同渴望的,對「放下仇恨」的嚮往。戰事讓稀鬆平常的祝福成了禁忌,再沒人記得可以提起。
Thumbnail
失去希望與溫度的人,都是戰爭中的俘虜。「聖誕快樂」,文化差異反而彰顯了文化之上,更貼近人心所共同渴望的,對「放下仇恨」的嚮往。戰事讓稀鬆平常的祝福成了禁忌,再沒人記得可以提起。
Thumbnail
站在2023年觀賞1983年的俘虜(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電影,由京都法學畢業的大島渚執導,改編自Laurens van der Post在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日本戰俘的親身經歷著作The Seed and the Sower(種子與播種者)一書。其中將戰爭的殘酷
Thumbnail
站在2023年觀賞1983年的俘虜(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電影,由京都法學畢業的大島渚執導,改編自Laurens van der Post在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日本戰俘的親身經歷著作The Seed and the Sower(種子與播種者)一書。其中將戰爭的殘酷
Thumbnail
《俘虜》上映至今,反響不絕於耳,戰爭與愛這兩個最衝突的字眼融入了《俘虜》之中,而俘虜的靈魂就在於〈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每當聽見那陌生的甘美朗旋律,就想起在那遙遠的國度、不知名的戰場上,曾有個人深愛著另一個人。
Thumbnail
《俘虜》上映至今,反響不絕於耳,戰爭與愛這兩個最衝突的字眼融入了《俘虜》之中,而俘虜的靈魂就在於〈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每當聽見那陌生的甘美朗旋律,就想起在那遙遠的國度、不知名的戰場上,曾有個人深愛著另一個人。
Thumbnail
-釋放無限光明的是人心,製造無邊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織著,廝殺著,這就是我們為之眷戀而又萬般無奈的人世間-悲慘世界 電影《俘虜》,也有人翻「《戰場上的聖誕快樂》。這讓我想起一戰時期,德英的聖誕節停火日。 那一年戰場上的平安夜,德英雙方的前線士兵,放下干戈,唱起聖誕頌歌,在戰壕擺上蠟燭,互道祝
Thumbnail
-釋放無限光明的是人心,製造無邊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織著,廝殺著,這就是我們為之眷戀而又萬般無奈的人世間-悲慘世界 電影《俘虜》,也有人翻「《戰場上的聖誕快樂》。這讓我想起一戰時期,德英的聖誕節停火日。 那一年戰場上的平安夜,德英雙方的前線士兵,放下干戈,唱起聖誕頌歌,在戰壕擺上蠟燭,互道祝
Thumbnail
這部改編自《種子與播種者》的電影,一方面既然是改編作品,也就使得討論上更為困難。但原文書名卻也給了我們啟示和重點,畢竟電影的形式著重在視覺為主的外在事件;小說卻恰恰相反,主角或敘事者視角的內心陳述往往是內容的重點之一。
Thumbnail
這部改編自《種子與播種者》的電影,一方面既然是改編作品,也就使得討論上更為困難。但原文書名卻也給了我們啟示和重點,畢竟電影的形式著重在視覺為主的外在事件;小說卻恰恰相反,主角或敘事者視角的內心陳述往往是內容的重點之一。
Thumbnail
1942年爪哇群島的日軍戰俘營中,充斥著一觸即發的衝突性與未知感,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並非只有惡與恨。《俘虜》雖歸類為戰爭電影,但片中沒有坦克戰鬥機,連開槍對峙的畫面也幾乎全無,反而著重在戰火下人性的溫度與殘酷。
Thumbnail
1942年爪哇群島的日軍戰俘營中,充斥著一觸即發的衝突性與未知感,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並非只有惡與恨。《俘虜》雖歸類為戰爭電影,但片中沒有坦克戰鬥機,連開槍對峙的畫面也幾乎全無,反而著重在戰火下人性的溫度與殘酷。
Thumbnail
1942 年,在二戰的爪哇俘虜營背景下,大島渚通過「儀式」的莊嚴,消弭了戰爭的殺戮氣息,取而代之顯現的是人與人的同理之心,與瀰漫荒地上的曖昧之情。端看大衛鮑伊在第一次臨刑前假裝剃鬍、特寫遞給北野武香菸上的花紋,或坂本龍一輕輕剪下傑克的一撮金髮⋯⋯
Thumbnail
1942 年,在二戰的爪哇俘虜營背景下,大島渚通過「儀式」的莊嚴,消弭了戰爭的殺戮氣息,取而代之顯現的是人與人的同理之心,與瀰漫荒地上的曖昧之情。端看大衛鮑伊在第一次臨刑前假裝剃鬍、特寫遞給北野武香菸上的花紋,或坂本龍一輕輕剪下傑克的一撮金髮⋯⋯
Thumbnail
整部電影所帶來的衝擊,比我所預期的還大。開頭的諾曼第搶灘行動,也是D-DAY(1944年6月6日)這個關鍵的轉折點,也是最慘烈的一幕。海水被血染紅,那顏色濃郁的像是大海已變成了血海⋯⋯
Thumbnail
整部電影所帶來的衝擊,比我所預期的還大。開頭的諾曼第搶灘行動,也是D-DAY(1944年6月6日)這個關鍵的轉折點,也是最慘烈的一幕。海水被血染紅,那顏色濃郁的像是大海已變成了血海⋯⋯
Thumbnail
-沒有槍林彈雨的殘酷戰爭片-  戰場的殘酷在小地方顯現,我想1917就是在突顯這些小地方,比起看到槍林彈雨,戰後的屍衡遍野反而讓人更畏懼於戰場殘酷。 看的出來導演山姆曼德斯,很想強調戰爭下的無情,自己同胞中刀了,你要跟他說 : 「沒錯! 我想你真的快死了,」而不是說「你要挺過來,你會沒事的」。自己
Thumbnail
-沒有槍林彈雨的殘酷戰爭片-  戰場的殘酷在小地方顯現,我想1917就是在突顯這些小地方,比起看到槍林彈雨,戰後的屍衡遍野反而讓人更畏懼於戰場殘酷。 看的出來導演山姆曼德斯,很想強調戰爭下的無情,自己同胞中刀了,你要跟他說 : 「沒錯! 我想你真的快死了,」而不是說「你要挺過來,你會沒事的」。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