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連載|真實故事未改編| 2023/01/07投稿方格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從神秘到明朗,或許會伴隨:混淆、渾亂、單純、白吃。
我的生活因為17歲的事件造成我在生存上的困難:我的生活反應。
再加上2013年的追加事件,又造成我的生活反應在生存上更困難:昏迷;不排除服藥傷腦(體內殘留毒素若清除或許可以證明)。
就有了兩次死亡經歷:17歲心靈死亡、2013年身體瀕死。
(生活是一個概念詞,它裡頭包含:睡覺、進食、玩樂、工作、進修、幫助、確幸。)
p10
在2015~2019年,有一段支線:去了台南。
開門見山,台南那裡有修為者指引善男信女去精神科看診。奇怪,精神科是毒品集團暴力集團,怎麼已經有果位了會這麼做!?「答案在『歷史』」,歷史找得到答案。
(信仰上請勿先入為主貼標籤)
p11
從2011~2019年我進出精神科病院有10次左右。進出精神科診間超過百次。
在精神科病房裡的保全們盛傳一句話,這個人只要進來過一次,之後還會在進來;並且他們知道這裡不是什麼好地方。
曾經有位保全說:那個病人自從換了醫生,他的狀況就變得更不好,不知道為什麼…。
在精神科病房牢獄裡有位畢業於地方學府第一高中的男同學問精神科醫生:我吃了10年的藥都沒感覺好轉,為什麼?精神科醫生回:你的藥量要再增加。當他那次出院後下一次在住院的時候他是喝農藥自殺未成功進來的。「就算不是被藥物副作用逼死的,也會被標籤化的心理折磨逼死!」
(保全|同學)那兩段都發生在2018年:狗年。犯太歲:『歷史』。什麼是犯太歲!?答案在『歷史』。
p12
下一節https://vocus.cc/article/63b7e7fafd897800019c0454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會員
3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琳達胡(一臉認真地走進李天明的辦公室,輕敲門後說):「李總,我有件事要向您報告。新加坡即將舉辦一個消費性電子展覽,我覺得我們的醫療和修護系統,特別是醫師會診系統,可以在東南亞市場大力推廣。所以我想參加這次展覽。」 李天明(停下手中的工作,思索片刻,然後點點頭):「嗯,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Thumbnail
到了晚上,李天明決定再進行一次治療。他使用膚質監測系統,將紅外線的敏感度調整到適當的水平,進行最後的照射治療。經過15分鐘的照射後,李天明再次使用醫療看護系統對高惠妹的臉部進行檢測,發現原本存在的紅痘和黑點已經完全消失,皮膚看起來恢復了光滑和健康。 高惠妹看到這一結果,滿心歡喜。她興奮地又
Thumbnail
隨著天網公司的業務擴展和系統需求的增加,現有的台北資料中心逐漸無法滿足公司對於存儲和計算資源的需求。特別是隨著企業小幫手、餐飲點餐系統及外送平台的數據增長,以及11醫療會醫療看護系統和醫師會診系統的數據擴張,通霄資料中心的建設變得尤為重要。然而,面對這一挑戰,還有其他重要問題需要解決,特別是圖形晶片
Thumbnail
突然,麻生小姐的手機響了起來。她看到來電顯示是次郎警官,便抱歉地對李天明說:「不好意思,我需要接個電話。」她起身走到一旁,接起了電話。次郎警官的聲音從電話那頭傳來,語氣中透著一絲緊張:「麻生小姐,我們這邊有點狀況。剛剛經過清點後,我們發現少了五部醫療看護系統的偵測設備。」 麻生小姐
    回想六年前的農曆七月,突然發作故事,我扯著嗓子大吼大叫、劈頭撒髮,開始不認識家庭成員,見人就咬就打,家中所有銳器皆被藏起來,於是,喜得急性精神病房四人歡樂房!喔YA!展開本人逆轉人生!    剛清醒時,整個人被綠色布條綁緊(約束帶),在一間充滿軟墊房內,怎麼用頭撞或嘶吼,甚至大小便失禁也不
Thumbnail
一個星期三的早上,醫院中ICU的301病房出現了異常警告。醫療小幫手系統突然發出警報,提醒值班護士前往查看。 小劉護士接到警報後,立刻趕往301病房。她仔細檢查了一遍病人的各項指標,但一切看起來都很正常。她有些困惑,心想:「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醫療小幫手會發出警告?」 這時,同事小張
你壓力大嗎? 你的精神算正常嗎? 你能控制你過多情緒嗎? 現在的你,有在按時吃藥嗎? 你知道一旦....你開始去看身心科,也許你就是被拒保的那個人嗎? A:我其實持續吃藥很多年了,醫生說我很嚴重,所以我每個月都要回診拿藥,醫生還說...我比妹妹嚴重,妹妹可以3個月拿要一次。 B:那你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病患在醫院遇到各種測試和掙扎的故事,從失去社會角色到對加護病房的害怕以及面對不斷的測試。作者分享了他在病房裡的種種心得與感受。
2012年11月,有次去精神科回診,看完診非常沮喪。 當時精神科醫生不能理解,我的時間都花在教會和準備多益考試(為了通過畢業門檻),覺得我的生活沒重心。 他問了我:「妳是真的想做記者嗎?否則怎麼現在沒找個相關工作來做。」 當下我真不知道該説什麼? 的確,這本來就是我過去一直擔心的問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琳達胡(一臉認真地走進李天明的辦公室,輕敲門後說):「李總,我有件事要向您報告。新加坡即將舉辦一個消費性電子展覽,我覺得我們的醫療和修護系統,特別是醫師會診系統,可以在東南亞市場大力推廣。所以我想參加這次展覽。」 李天明(停下手中的工作,思索片刻,然後點點頭):「嗯,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Thumbnail
到了晚上,李天明決定再進行一次治療。他使用膚質監測系統,將紅外線的敏感度調整到適當的水平,進行最後的照射治療。經過15分鐘的照射後,李天明再次使用醫療看護系統對高惠妹的臉部進行檢測,發現原本存在的紅痘和黑點已經完全消失,皮膚看起來恢復了光滑和健康。 高惠妹看到這一結果,滿心歡喜。她興奮地又
Thumbnail
隨著天網公司的業務擴展和系統需求的增加,現有的台北資料中心逐漸無法滿足公司對於存儲和計算資源的需求。特別是隨著企業小幫手、餐飲點餐系統及外送平台的數據增長,以及11醫療會醫療看護系統和醫師會診系統的數據擴張,通霄資料中心的建設變得尤為重要。然而,面對這一挑戰,還有其他重要問題需要解決,特別是圖形晶片
Thumbnail
突然,麻生小姐的手機響了起來。她看到來電顯示是次郎警官,便抱歉地對李天明說:「不好意思,我需要接個電話。」她起身走到一旁,接起了電話。次郎警官的聲音從電話那頭傳來,語氣中透著一絲緊張:「麻生小姐,我們這邊有點狀況。剛剛經過清點後,我們發現少了五部醫療看護系統的偵測設備。」 麻生小姐
    回想六年前的農曆七月,突然發作故事,我扯著嗓子大吼大叫、劈頭撒髮,開始不認識家庭成員,見人就咬就打,家中所有銳器皆被藏起來,於是,喜得急性精神病房四人歡樂房!喔YA!展開本人逆轉人生!    剛清醒時,整個人被綠色布條綁緊(約束帶),在一間充滿軟墊房內,怎麼用頭撞或嘶吼,甚至大小便失禁也不
Thumbnail
一個星期三的早上,醫院中ICU的301病房出現了異常警告。醫療小幫手系統突然發出警報,提醒值班護士前往查看。 小劉護士接到警報後,立刻趕往301病房。她仔細檢查了一遍病人的各項指標,但一切看起來都很正常。她有些困惑,心想:「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醫療小幫手會發出警告?」 這時,同事小張
你壓力大嗎? 你的精神算正常嗎? 你能控制你過多情緒嗎? 現在的你,有在按時吃藥嗎? 你知道一旦....你開始去看身心科,也許你就是被拒保的那個人嗎? A:我其實持續吃藥很多年了,醫生說我很嚴重,所以我每個月都要回診拿藥,醫生還說...我比妹妹嚴重,妹妹可以3個月拿要一次。 B:那你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病患在醫院遇到各種測試和掙扎的故事,從失去社會角色到對加護病房的害怕以及面對不斷的測試。作者分享了他在病房裡的種種心得與感受。
2012年11月,有次去精神科回診,看完診非常沮喪。 當時精神科醫生不能理解,我的時間都花在教會和準備多益考試(為了通過畢業門檻),覺得我的生活沒重心。 他問了我:「妳是真的想做記者嗎?否則怎麼現在沒找個相關工作來做。」 當下我真不知道該説什麼? 的確,這本來就是我過去一直擔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