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無心插柳學琴之路

我的無心插柳學琴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年的日式老房早已不復存在,這是幽靜的青田街一角,給我一種日式懷舊感。

當年的日式老房早已不復存在,這是幽靜的青田街一角,給我一種日式懷舊感。

我心深處儲存著一段畫面,在陪伴孩子學鋼琴後,這段塵封已久的畫面,又變得鮮明起來。


那是一棟兩層樓的日式房子。走進大門,先看到的是一片庭院,走進第二個門,有玄關。踏上兩三個階梯後,就正式進入房子。在深處的一個走廊旁,有一小片日式中庭。房子裡的裝潢和擺設,有一種典雅的懷舊風,長大後我才知道,這就是所謂的「昭和風情」。


我,一個八歲多的小女孩,在起居室裡忘我地彈著鋼琴。鋼琴旁有個書櫃,擺了一套中英對照的世界名著,彈完琴的我,就會去拿一本出來看。在這裡,我走進了音樂和文學的世界。這不是我家,而是我同學的家。至於我為什麼會進出我同學的家,彈著她家的鋼琴?這就要說到我學琴的故事了。


當時我媽媽在這個房子裡工作,用日式說法就是「家政婦」,屋主的女兒是我同班同學。為了激勵同學認真練琴,同學的媽媽向我媽媽提議,讓我和同學一起學琴,也承諾家中沒鋼琴的我,可以在我媽媽工作時段去她家練琴。就這樣,開始了我的學琴之路。


但是,同學對練琴的熱情沒有因此增加,她的鋼琴幾乎都是我在彈。當時我年紀小,單純喜愛鋼琴,不知道自己「喧賓奪主」了!大約一年後,鋼琴老師被邀請至新加坡教學,我不得不換老師。自那之後,同學不學了,而我也改到鋼琴教室租琴房練琴和上鋼琴課。


雖然因某些因素,再半年多後,我的學琴生活嘎然而止。之後,媽媽換了工作,同學也去了日本。但是,這段過程給了我音樂基礎,也讓我確立自己的喜好。音樂和文學,成為了我的精神夥伴,直到現在。


後來我和我媽媽陸續成為基督徒,我們聊起這段往事時,都感謝同學的媽媽,同時也都覺得是上帝的恩典。我媽媽的說法是:她當時不知道哪來的動力,雖然不容易,卻莫名堅定支持我學琴;而我則是覺得,怎麼會有人主動邀請我自由進出她家練琴,並剛好就是請了個好老師,成為我的啟蒙老師?!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雖然當時我還沒認識上帝,但上帝早已愛我、認識我!不知道是否能這麼說:上帝為我的人生超前部署,使長大後、認識祂之後的我,得以敬拜祂、服事祂?至少,我主觀的感受是如此。


我的無心插柳學琴之路,回想起來,就像是一條恩典之路。


*我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6557176817&mibextid=ZbWKwL

avatar-img
兩寶媽讀生活寫生活
5會員
107內容數
我是平凡的二寶媽、基督徒。婚後的備孕之路遠比想像的艱難與漫長,因著上帝的恩典,我分別在38歲及41歲時生了兒子和女兒,開始了高齡育兒之路。 願和您分享我和孩子、先生及上帝一起成長的小故事,讓人生不只是「過生活」,更像是「讀生活」。 歡迎您來逛逛,一起發現生活中的小故事、小啟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隨著各國與病毒共存,開放邊境,我看到越來越多人開始出國旅遊。 於是,我在心裡幻想著:若有機會再出國,想去哪裡?單就亞洲來說,許多台灣人喜歡去的日本,也是我的首選。更何況,兒子有一個親眼目睹富士山風采的心願。另外一個我想再訪的國家,是新加坡。
女兒說:「媽媽!我把我們家取了一個名字,叫『溫暖的小家』。」這把我逗笑了!我問她為何取這名字,她回:「因為在這裡,每個地方我都覺得很舒服!」
這天是女兒拍幼兒園畢業照的日子,老師特別交代,不用預先自己造型、上髮膠等,這我可以理解。 昨天女兒叮嚀我:「媽媽!明天也不用綁頭髮喔!」我說:「那拍完照老師會幫你綁頭髮嗎?」女兒說不會。我直覺反應地說:「那怎麼辦?」女兒回:「就披頭散髮一整天啊!」突然聽到「披頭散髮」四個字,我心驚了一下。
今早看到一段話,很喜歡! 「琴鍵跟琴鍵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 琴鍵跟音樂之間的距離,叫做練習。 我們跟音樂之間的距離,沒有距離。」 出自Yamaha音樂教室的臉書。
最近,女兒就寢前都要抱我的手好一會兒。 有次她說:「媽媽的手很溫暖。」有次卻說:「媽媽的手好臭!有煮菜的味道。」我不解,那為何還要抱媽媽的手? 有一天,我終於問她了。
醫院,是大多數人敬而遠之的地方,我也作如是想。不過,回想這幾年來的就醫經驗,竟有好幾個暖心的故事。
隨著各國與病毒共存,開放邊境,我看到越來越多人開始出國旅遊。 於是,我在心裡幻想著:若有機會再出國,想去哪裡?單就亞洲來說,許多台灣人喜歡去的日本,也是我的首選。更何況,兒子有一個親眼目睹富士山風采的心願。另外一個我想再訪的國家,是新加坡。
女兒說:「媽媽!我把我們家取了一個名字,叫『溫暖的小家』。」這把我逗笑了!我問她為何取這名字,她回:「因為在這裡,每個地方我都覺得很舒服!」
這天是女兒拍幼兒園畢業照的日子,老師特別交代,不用預先自己造型、上髮膠等,這我可以理解。 昨天女兒叮嚀我:「媽媽!明天也不用綁頭髮喔!」我說:「那拍完照老師會幫你綁頭髮嗎?」女兒說不會。我直覺反應地說:「那怎麼辦?」女兒回:「就披頭散髮一整天啊!」突然聽到「披頭散髮」四個字,我心驚了一下。
今早看到一段話,很喜歡! 「琴鍵跟琴鍵之間的距離,叫做音程。 琴鍵跟音樂之間的距離,叫做練習。 我們跟音樂之間的距離,沒有距離。」 出自Yamaha音樂教室的臉書。
最近,女兒就寢前都要抱我的手好一會兒。 有次她說:「媽媽的手很溫暖。」有次卻說:「媽媽的手好臭!有煮菜的味道。」我不解,那為何還要抱媽媽的手? 有一天,我終於問她了。
醫院,是大多數人敬而遠之的地方,我也作如是想。不過,回想這幾年來的就醫經驗,竟有好幾個暖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