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故事

2023/11/2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對我而言,很多事情都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就拿音樂來說,我最早的音樂啟蒙是台語老歌,什麼文夏、洪一峰的歌曲是耳熟能詳,因為我的母親就是台語老歌的愛好者。

他是屬於那個年代,我則是又跨越一個年代,在耳濡目染之下也喜歡上這些歌曲,或許這也是我和母親為數不多的連結吧!

小時候港劇「楚留香」風靡全台,萬人空巷就為了準時觀看這齣連續劇,那時我也喜歡上了主題曲,想用樂器將歌曲的感覺給給複製出來,於是我買了一個便宜的玩具塑膠口琴來吹。

什麼樂理我也不懂,Do Re Me Fa So也不認識我,我就這樣一個音一個音的試錯,最後終於讓我找到所有的音符,並且吹了起來,這也是我學音樂的開始。

其實我對鋼琴比較有興趣,不過家裡沒錢買,也不可能讓我去補習,有時看到一些同學會彈鋼琴,坐在鋼琴前面,心裡總是感到有些惆悵。

後來民歌時代出現了,我第一首聽到的是「蔡琴」的「恰似你的溫柔」,心裡很羨慕這些大學生能夠抱著吉他唱自己的歌,覺得很自在,像是擺脫了某種約定俗成的角色或框架,心中隱隱間升起了想和他們一樣的自我期許。

不過我開始自學吉他是在高中時,那時一個同學在我面前秀他的吉他技巧,有些看不起人的意味,於是我也去買了一把最便宜的吉他,看著吉他書就自學了起來。

高三時我到基督教會,剛好他們缺一個司琴,我只好趕鴨子上架擔任伴奏,在這樣現學現賣之下,技巧大有進步,自彈自唱就不是問題了。

到了大學,同學聚會需要吉他,我也可以幫忙伴奏,我還曾經跑到女生宿舍前面抱著吉他唱歌,就為了讓認識的女同學尷尬一下。

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我後來報名參加校內的民歌比賽,第一次上台演唱自己寫的歌曲,全程緊張、不知所「唱」,結果當然是名落孫山、鍛羽而歸。

大二時認識了我現在的老婆,那時一肚子的詩情畫意,寫了很多歌曲錄在錄音帶裡面,就送給我老婆,我們兩個相隔兩地,一個在宜蘭、一個在台北,當時交通不方便,車票也貴,電話費也不便宜,寫信變成比較實際,一兩個禮拜回宜蘭一次則是常有的事,而我所錄的專屬專輯這時就可以聊慰相思之苦了。

說來我們兩個也是好事多磨,大學畢業去當兵,我的兵運還不錯,抽到外島,飄洋過海就到了馬祖,而且只有兩次返台假,她就只好聽我為他所錄製的專輯等到重逢的那一天了。

當兵回來當然就修成正果了,我想我的音樂之路大概就到此為止了,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在教會服事時,常常聽到一些歌曲缺少感動人心的力量,加上一大堆所謂版權的問題,後來我就開始寫福音歌曲,然後利用混錄音軟體錄製成CD,送給人意思是要傳福音,還將一首歌的Demo寄到福音電視台,最終在電視上發表,演唱自己寫的歌曲,另外還去參加一個情歌創作比賽,得到了第二名和一筆獎金。

只是在這條音樂之路上,我一直很心虛的是,我的音樂技巧沒有正統訓練,基礎不夠紮實,後來就遇到了挑戰。

一個是來自教會的一個弟兄,用隨機即興的吉他技巧在我面前證明自己的功力,另一個則是音樂「不」同好,抱著正統的角度覺得我的不入流,最後一個則是樂器社的老板,言談間以為我沒辦法用封閉和弦來演奏。

我也不是生氣,只是覺得受到了刺激,然後就開始從吉他的每一個音、每一個和弦開始學起,那些酷炫的技巧我沒人教所以不會,可是我卻練到可以不用看譜的「無歌本演奏」,大家互有長短,到這個境界以後,你有你的山頭,我有我的江湖,大概也就不用比了。

後來我到咖啡館、市集和民宿自彈自唱,順便訓練自己的歌聲,接著又將鋼琴從頭學起,反正對一個喜歡學習的人來說,學習的時間絕對是夠用的。

去年我拿到了街頭藝人證照,即使有人邀請,卻一直沒有強烈動機想去街頭唱歌,回首我整個音樂之路,該有的經歷我都有了!也因為這些經歷,我知道我不用去證明自己,至於分享,或許已經過了那個年紀,而真正的原因也許是少了真正的知音吧!

22會員
204內容數
希望將自己生命中所發生的重要事件,整理成智慧,分享給讀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