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的彩色玻璃

教堂的彩色玻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某日,鄰居突然問我是不是教徒,我澄清自己並沒有宗教信仰,卻好奇為何被不熟稔的她誤認,她說曾看見我去教堂。我確實偶爾至教堂走走,借廁所或純觀光,很喜歡紅屋附近美麗的聖方濟教堂。

聖方濟教堂的外觀以白色為主,美麗莊嚴,若站在鬼門關橋上遠望,馬六甲河在附近蜿蜒流過,教堂襯著背後的朗朗晴空,足以入畫。報紙曾介紹葡萄牙知名的里斯本大教堂,建築風格與聖方濟教堂類似,可見聖方濟教堂是前殖民者留在馬六甲的少數印記。教堂外立著由日本人捐贈的聖方濟以及日本門徒塑像,碑文簡介聖方濟、馬六甲與日本的關聯。早年傳教士懷抱滿腔熱情,一批又一批來到遠方的陌生國度向異教徒宣教,我雖然沒接受基督,卻很佩服這些傳教士的勇氣和堅毅。

聖方濟教堂的彩色玻璃最令我驚豔。若只從教堂走過旁觀,它並未特別出色。彩色玻璃需要陽光普照的好天氣,走進寧靜的教堂,細細品味它的奇妙。彩色玻璃燦爛奪目難以形容,光影流動更增靈動鮮活,讓人驚嘆不已,流連忘返。題材看似耶穌神蹟或博愛世人的故事,若我熟悉聖經內容,應有深刻的體悟。儘管只是走馬看花,但教堂的壯麗宏偉顯現了信仰的堅貞崇高,我深信宗教能使人身心平靜。很可惜,不知是攝影技術太差或相機不好,這些彩色玻璃我拍了好幾次都沒成功,儘管鏡頭下依然鮮艷,卻沒留住陽光賦予它的隱隱生命力。還好教堂離我家不遠,得空不妨再去走走。

儘管從紅屋走到聖方濟教堂不到五分鐘,卻鮮少旅客參觀教堂,我每次去幾乎都空無一人。也好,再肅穆優雅的宗教場所,人一多,總不免吵雜喧鬧,安安靜靜比較適合這座美麗的教堂。身在多元種族的國家,對其他宗教、文化多一點認識總是好的。

avatar-img
YI Ping Chen的沙龍
21會員
35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I Ping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寶山亭附近有座堂皇美麗的錫克廟。據說它雖非全馬最古老的錫克廟,卻是最靈驗的一座。萍水相逢的華裔中年男子彭先生,為我們說明一個實例:某位男子與女友分分合合多年,不堪其擾。無意間來到這錫克廟朝拜,許願希望與女友斷個一乾二淨,誰知還沒走出廟門,就接到女友要求分手的電話,令人嘖嘖稱奇。不必認真追究這個傳說是
日前在網絡書群,發現年輕書友貼文,談談對於《挪威的森林》的想法,並歡迎大家推薦村上春樹的作品。我忍不住提及《地下鐵事件》、《約束的場所》,這是村上少數直視現實傷痕(東京地下鐵沙林毒氣事件)的紀實作品。 幾年前,地下鐵事件主嫌,奧姆真理教重要幹部一共十三位陸續伏法。村上投書媒體,坦言「在大部分的情況下
我們固定至圖書館借書。以往大多由家人挑書書,這回他表示不知該借什麽。沒問題,我找就是了。選定《解憂雜貨店》、《閃閃發光的人生》,留一本給家人。 我不大喜歡東野圭吾,花錢買書就免了。然而既然圖書館有書,倒是不妨借閱。《解憂雜貨店》橫掃東亞,在多國改編爲電視劇,顯然魅力非凡,我好奇到底有多精彩。 家人先
日前在打鐵街閒逛,先生突然說:「你看!」我抬頭一望,三多廟,有什麼特別嗎?先生強調:「那是黃遵憲題的字。」「三多廟」及門聯「三元掄景運,多福蔭同仁」,確實出自黃遵憲之手。我有點驚訝,從來沒想到,第一次看見黃遵憲手跡,居然是在馬六甲。光緒十八年是1892年,算來也有一百多年了,這廟名和門聯,也許是三多
初次造訪青雲亭的遊客,可能頗為失望:「好小喔。」大名鼎鼎的青雲亭小巧精緻,不似其他知名宗教建築宏偉壯觀,若只是匆匆一撇,或許覺得沒什麼好看的。這也是馬六甲老街的特色,精彩在於細微之處,假使觀光客無心推敲,一味走馬看花,可能空入寶山。 青雲亭大殿正中的對聯就大有來頭。以草書寫就「無事度溪橋,洗鉢歸來雲
隨手抽出《閒情偶寄—妖顏惑眾/重讀李漁叢書》,先生說這系列一共三冊,他當時隨手挑了這一本。我沒看過李漁的著作,只知道他是清代戲曲家,不瞭解戲曲的我,翻一翻長長見識也好。 余秋雨的長序簡介李漁的成就與《閒情偶寄》,便於讀者進一步瞭解李漁和李漁的成就。原來《閒情偶寄》一共六卷,卷一詞曲部、卷二演習部流傳
寶山亭附近有座堂皇美麗的錫克廟。據說它雖非全馬最古老的錫克廟,卻是最靈驗的一座。萍水相逢的華裔中年男子彭先生,為我們說明一個實例:某位男子與女友分分合合多年,不堪其擾。無意間來到這錫克廟朝拜,許願希望與女友斷個一乾二淨,誰知還沒走出廟門,就接到女友要求分手的電話,令人嘖嘖稱奇。不必認真追究這個傳說是
日前在網絡書群,發現年輕書友貼文,談談對於《挪威的森林》的想法,並歡迎大家推薦村上春樹的作品。我忍不住提及《地下鐵事件》、《約束的場所》,這是村上少數直視現實傷痕(東京地下鐵沙林毒氣事件)的紀實作品。 幾年前,地下鐵事件主嫌,奧姆真理教重要幹部一共十三位陸續伏法。村上投書媒體,坦言「在大部分的情況下
我們固定至圖書館借書。以往大多由家人挑書書,這回他表示不知該借什麽。沒問題,我找就是了。選定《解憂雜貨店》、《閃閃發光的人生》,留一本給家人。 我不大喜歡東野圭吾,花錢買書就免了。然而既然圖書館有書,倒是不妨借閱。《解憂雜貨店》橫掃東亞,在多國改編爲電視劇,顯然魅力非凡,我好奇到底有多精彩。 家人先
日前在打鐵街閒逛,先生突然說:「你看!」我抬頭一望,三多廟,有什麼特別嗎?先生強調:「那是黃遵憲題的字。」「三多廟」及門聯「三元掄景運,多福蔭同仁」,確實出自黃遵憲之手。我有點驚訝,從來沒想到,第一次看見黃遵憲手跡,居然是在馬六甲。光緒十八年是1892年,算來也有一百多年了,這廟名和門聯,也許是三多
初次造訪青雲亭的遊客,可能頗為失望:「好小喔。」大名鼎鼎的青雲亭小巧精緻,不似其他知名宗教建築宏偉壯觀,若只是匆匆一撇,或許覺得沒什麼好看的。這也是馬六甲老街的特色,精彩在於細微之處,假使觀光客無心推敲,一味走馬看花,可能空入寶山。 青雲亭大殿正中的對聯就大有來頭。以草書寫就「無事度溪橋,洗鉢歸來雲
隨手抽出《閒情偶寄—妖顏惑眾/重讀李漁叢書》,先生說這系列一共三冊,他當時隨手挑了這一本。我沒看過李漁的著作,只知道他是清代戲曲家,不瞭解戲曲的我,翻一翻長長見識也好。 余秋雨的長序簡介李漁的成就與《閒情偶寄》,便於讀者進一步瞭解李漁和李漁的成就。原來《閒情偶寄》一共六卷,卷一詞曲部、卷二演習部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