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底煤礦與楊逵的〈增產之背後〉

2023/01/1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地點:石底大斜坑口,位於新北市平溪區、台鐵平溪線菁桐站上方山坡;山神宮與石底坑場殉職者招魂碑位於白石里,白石市民活動中心對面山坡。
攝影日期:2017年11月16日
石底煤礦大致分佈在平溪的菁桐、白石及薯榔三個聚落,日本殖民統治的大正年間,由合名會社藤田組開始開採。大正9(1920)年,顏氏兄弟成立「台陽鑛業株式會社」,接手石底煤礦;次年,台陽鑛業株式會社石底線(今平溪線)通車。石底煤礦後來發展到一坑至六坑,昭和12(1937)年,台陽於菁桐車站上方的山坡開鑿石底大斜坑,耗時兩年貫通各坑,此後煤炭集中由大斜坑出坑,各坑改為風坑。大斜坑口標高254.05公尺,開採至海平面以下700公尺,總深度達954.05公尺,是全台灣工作面最廣、最深之礦區,也曾是產煤量最大的礦坑。民國64(1975)石底大斜坑收坑,二坑及五坑繼續開採至1996年。
石底大斜坑7
石底煤礦卸煤櫃
菁桐老街外的平菁橋頭,有一座礦工紀念雕塑;與菁桐車站隔基隆河相望的白石社區,則有山神宮一座。山神宮原位在薯榔的一坑口,1955年遷移至白石腳,並於隔年8月豎立「石底坑場殉職者招魂碑」,以悼念石底煤礦殉職的礦工──這是筆者所知,台灣三座礦工的工殤紀念碑之一。
平菁橋頭的礦工紀念雕塑
山神宮與石底坑場殉職者招魂碑
讓我們把時序拉回戰雲籠罩的1940年代。昭和15(1940)年10月,日本本土的「大政翼贊會」成立;次年的4月19日,在台灣組織「皇民奉公會」;稍後的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發,太平洋戰爭正式拉開序幕。1943年4月,「台灣文藝家協會」被改組為「臺灣文學奉公會」;1944年5月,當時兩份主要的文學刊物《文藝台灣》與《台灣文學》均被迫停刊,取而代之的是「臺灣文學奉公會」的機關誌《臺灣文藝》。
1944年間,在臺灣總督府情報課的派遣之下,13名台、日作家分別被派往農、林、工、礦等生產前線參觀,從事戰地報導文學的創作,「如實地描寫要塞臺灣戰鬥之姿,以資啟發島民,並為鼓舞激勵產業戰士之糧」,來呼應日本帝國之南進政策。在當時的政治壓力之下,包括楊逵、呂赫若、張文環及龍瑛宗等,都不免要加入,而以擦邊球的方式來從事文學創作。這些作品大多發表在《臺灣文藝》,並集結為《決戰臺灣小說集》乾、坤兩卷。
楊逵被派遣前往的地點,就是石底煤礦,他在當地停留了一個星期,後來寫作出〈增產之背後:老丑角的故事〉。這篇作品通常被認為是小說,但因其主旨而帶有很濃厚的報導文學色彩,內文以第一人稱的方式進行:主人公我受到總督府安排前往礦區,在大斜坑坑口遇到一名礦工,是曾經在我的農場工作過的張君,張君帶我前往工人的宿舍區,結識一名日本老頭佐藤金太郎,他負責工寮的維護管理。佐藤老頭跟本島礦工及家屬相處地非常融洽,盡心盡力在維護會漏雨的工寮屋頂、反而自己淋成落湯雞,工寮區的小孩都稱呼他為爺爺;佐藤還認了一名當地少女為女兒,提供她受教育的環境並為她促成良緣。
〈增產之背後〉藉由我與張君的對話,埋設若干隱藏的暗示,例如我自嘲說:「小說嘛,本來就是捏造的」;而我問張君為何跑來挖礦時,張君則回答說:「是紅紙的徵用令啦」。論者有謂,這是楊逵藉小說人物之口,自陳其受到徵用,而不得不來奉公宣揚增產;再者,〈增產之背後〉的人物設定也有深意,文中的佐藤老頭,讓人想起〈送報伕〉中的田中君。佐藤老頭雖然是日本人,然而與台灣人生活在一起、融為一片,表面上看起來是在讚美「內臺融合」、「臺日友好」,但其中的深意也可以解釋為:勞動者間的連帶,可以打破民族的分野界線。
小說中的我,在進入礦坑實際探訪時,因視線不佳,注意腳邊時額角就撞上、留心頭上時腳就會踢到,後來被一塊落石打昏,還是被在坑內工作的女礦工所救起。楊逵以文人的蒼白窩囊來對比於勞動者的辛勤危險,總督府的派遣,意外造就台灣文學史上第一篇關於礦業勞動的報導文學。
參考資料:
  1. 楊逵〈增產之背後:老丑角的故事〉,收錄於張恆豪編《楊逵集》,台北:前衛。
  2. 尾崎秀樹〈決戰下的台灣文學〉,收錄於《舊殖民地文學的硏究》,台北:人間。
  3. 簡乃韶〈戰時體制下的文學雜誌:以《臺灣文藝》(1944-1945)為探討對象
  4. 李文卿〈穿越皇民化運動時期的動員表象:《決戰台灣小說集》編輯結構析探
  5. 「放羊的狼」部落格〈990905平溪-菁桐車站、石底大斜坑、青桐煤礦、一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會員
33內容數
在地的社會與歷史記憶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