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山城的秘密景點:九份輕便路與礦坑探尋

2023/10/2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九份是眾所皆知的金礦聚落,早在清代就吸引許多淘金客前來,一時之間人聲鼎沸,好不熱鬧。日本接管台灣之後開始建立礦區開採與登記制度,如藤田組等不少日本資本家紛紛投入瑞芳地區的金礦開採。拍完上午的605次復興號之後還有點時間,我便朝向九份覓食與散步。忽然想到平常大家逛的老街周圍其實有不少礦業遺跡,立刻拿出手機按圖索驥來找找附近的礦坑在哪裡。

說起九份的歷史就不能不提到顏雲年。日本資本家雖然擁有現代化採礦技術,但開採的效率卻始終不如預期。出身瑞芳的顏雲年承包了瑞芳地區許多礦區的開採作業,憑藉著他八面玲瓏交際手腕及優秀的勞務管理,獲得藤田組等日本資本家的信賴並累積大量財富,基隆顏家因而被後世稱為臺灣五大家族之一。在今日的九份市區附近的頌德公園內,還可以看到立於1917年讚頌藤田組及顏雲年的頌德碑,當時這座碑還是在顏雲年有生之年所立,更可見其人望之高。

頌德碑共有四面,傳頌顏雲年與藤田組對地方的貢獻

頌德碑共有四面,傳頌顏雲年與藤田組對地方的貢獻

1910年代,藤田組看上了石底煤田的優良煤礦,1918年便與顏雲年合資成立台北炭礦株式會社,著手鋪設從三貂嶺到菁桐坑的石底鐵道。台北炭礦株式會社雖然由藤田組占有多數股份,但實際經營還是以顏雲年為主。不過好景不常,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導致國際銅價崩跌,一直以來和顏雲年關係良好的藤田組不得不緊縮金銅礦開採事業,連台北炭礦的股份也一起釋出,自此退出台灣。雖然顏雲年的雲泉商會因此獲得機會吃下位於九份的「瑞芳金礦」的礦權,但緊接著等著他的是已經開工的石底鐵道馬上面臨重大資金缺口,讓顏雲年不得不將台北炭礦增資改組為「台陽礦業株式會社」,瑞芳金礦因此成為台陽礦業旗下資產。

現今留存的台陽公司瑞芳辦事處是在1937年建築的礦務事務所,統籌管理瑞芳金礦區的種種業務。建築外觀呈現當時流行的現代主義式樣,水平簡潔之外,又附有溝面磚作為裝飾。前庭視野極佳,天氣好時可以眺望遠方的深澳灣與基隆嶼。可惜的是探訪當日大門深鎖,無法進入;但奇怪的是裡頭不僅傳出人聲,後門還敞開著,似乎在向我這個觀光客傳達非請勿入的聲音。

外觀十分簡潔的辦事處,門前步道還正對著基隆嶼

外觀十分簡潔的辦事處,門前步道還正對著基隆嶼

不過即便礦產再優良,沒有交通運輸的話貨送不出去,自然也就無法發大財,顏雲年因此相當熱中於交通建設與運輸服務,在眾多礦業主中是極少數的存在。承包九份的瑞芳金礦期間,顏雲年與蘇源泉在1902年合作闢建了九份與瑞芳之間的聯外道路。1910年顏氏也和木村久太郎等14位發起人創立的基隆輕鐵株式會社,除了作為久年炭礦的兩處煤場的運煤路線之外,更兼辦瑞芳到基隆的客貨運服務,運輸量之大甚至建成手押台車軌道少見的雙線規模,成為宜蘭線通車前基隆河中上游地區主要的聯外交通工具。

九份大部分的路都像豎崎路一樣上上下下

九份大部分的路都像豎崎路一樣上上下下


為了加強瑞芳與九份之間的運輸能量,顏雲年的弟弟顏國年承襲兄長的經商之道,成立瑞芳輕鐵進行自瑞芳到九份、金瓜石的金瓜石線鋪設(後來被基隆輕鐵併入),1931年完工後確立了從九份經瑞芳到基隆的運輸廊帶。這條金瓜石線大致是沿著今日的琉榔腳(從流籠腳一詞演變而來)觀光步道後,再沿著輕便路穿越九份市區。當你沿著輕便路走會發現這條路和老街裡其他條路很不一樣,地形起伏非常平緩,而在觀光客一定會拍照打卡的昇平戲院前,曾經就是這條台車軌道的車站所在。

昇平戲院是九份繁華區域的中心

昇平戲院是九份繁華區域的中心

從昇平戲院出發,首先會遇到此行第一座礦坑──五番坑。雖然坑口仍維持著紅磚外觀,但周邊環境經過改建後已經不見當年樣貌;坑口上方的門額寫著「大竿林五番坑 九大鑛業有限公司」,似乎暗示著二戰後採礦權曾經易主或是轉租。

五番坑

五番坑

繼續沿著輕便路往瑞芳方向走到盡頭,可以看到一座外觀以石砌的低矮隧道,這是這條台車軌道上所剩不多的遺跡之一。隧道內部非常狹小,只能勉強供一輛小客車通行,內部則是素掘而成的內壁,因著豐沛的地下水而在隧道內部下著小雨。穿過隧道沿著一段道路來到琉榔腳觀光步道的頂端起點,現今已改建為石階步道的是過去伏地索道經過的路線。伏地索道是在兩條軌道之間利用鋼索與捲揚機牽引台車車輛,好讓台車可以爬上陡峭的山坡來到九份,因而曾被稱作「流籠」。這條伏地索道路線也不是一路到底,沿途仍須挖鑿地塹與隧道,才能到達山腳下的柑子瀨。

輕便路上的隧道狹小只能容許一輛車通行

輕便路上的隧道狹小只能容許一輛車通行

琉榔腳觀光步道上的唯一一座隧道在地塹之中,內部的石階隨坡度陡下(攝於2023.9.)

琉榔腳觀光步道上的唯一一座隧道在地塹之中,內部的石階隨坡度陡下(攝於2023.9.)

在輕便路的隧道前恰好看到有步道指標指示沿著階梯往下,跨越汽車路之後就可以到七番坑。七番坑位於瑞金公路的下方,外頭以白鐵柵門封閉,裡頭不斷有湧水流出,不知道的話還以為是道路下方很一般的涵洞,但一旁的小小土地公廟仍是為我指出了他是礦坑的身分。對於礦工來說,每天上工都不一定能夠安全回家,因此在礦坑旁多半會設置土地公廟作為礦工的心靈寄託,也就成為踏查礦坑的重要參考物。

坑前積滿水的七番坑,照片左邊有一座小土地公廟

坑前積滿水的七番坑,照片左邊有一座小土地公廟

根據部落格《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的記述,七番坑旁的金山寺旁有一條九份舊步道,可以到台陽合金公司內的九番坑。不過才往下走,我就被步道上長滿茂盛的植物擋住去路,只好沿著汽車路爬回辦事處附近尋找另一處八番坑。八番坑的位置頗為神秘,場長記得以前來九份的時候曾經看過,但不知為什麼就是遍尋不著記憶中的畫面。按照Tony的記述,我來到台陽公司瑞芳辦事處上方的福德宮,從矮牆邊往下看這才終於找到了八番坑。原來八番坑的前面被一間合菜餐廳擋住,也經過整理鋪上了鐵道意象,難怪找不到記憶中雜草叢生的荒廢感。

八番坑開坑於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是九份開發初期開鑿的礦坑,距今已超過兩甲子的歷史。坑口為磚石合造砌成,整體保存狀況相當完整,不過坑口前卻有奇怪的軌道意象,分歧的軌道其中一條甚至還會去撞坑口右邊的擋土牆,實在是意義不明。

八番坑裡頭還有一輛小鑛車意象。坑門額上寫是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開坑

八番坑裡頭還有一輛小鑛車意象。坑門額上寫是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開坑

為了找舊礦坑爬上爬下真的累人,不知不覺手上的計步器就提醒我一天的運動量達標了。拖著肚子咕咕叫的身軀,我趕緊回到老街上覓食,最後買個排隊名產就下山結束這趟探險之旅。

參考資料:
1.黃智偉,《台陽公司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4)
2.古庭維、鄧志忠,《台灣舊鐵道散步地圖》(晨星,2010)
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0293)九份.八番坑
(1186)[新北市瑞芳].九份舊步道.七番坑.九番坑.八番坑

探訪時間:2022.3.
完稿時間:2022.4.
更新時間:2023.10.
本文原刊於時光土場Blogger

31會員
105內容數
隨著日本進入令和時代,日本國鐵分拆民營化已超過三十年的歲月。這段期間不少國鐵時代的路線與車輛一一退場,成為我這個平成人類未曾參與到的旅行經驗。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日本旅行,我希望能在旅途中回味那些逝去的鐵道元素,抓住過去的鐵道風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