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底美國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對中國2026年攻台進行24次兵棋推演
4個兵推關鍵前提就是大問題:
1.台灣守住陣線。只要台灣選出親中和談總統,就不可能啊!
2.烏克蘭模式不能用在台灣。但是海島國家在沒有開戰下不可能被封鎖,在全面開戰後,更難執行封鎖啊!
3.美軍能夠使用在日本的基地。那在韓國、菲律賓的基地要不要用,這兩邊也是美軍,會乖乖看友軍挨中國打?不會被中國主動攻擊?
4.美軍能夠大量攻擊在中國領海外的中國艦隊。那在中國沿岸的打不打?台灣一定要源頭打擊才能贏,不打中國本土是要繼續玩韓戰越戰模式?連科威特都不如?
■■■■■■■■■■■■■■■■■■■■■■
兵推基礎設定:
國軍每個旅戰力少一個營,國軍後備旅戰力是常備旅的50%,國軍常備單位戰力是共軍的75%,後備戰力是共軍單位的38%。共軍航空戰力和美軍同等,共軍有主場優勢,有陸基和船艦的火力支援和掩護,可補足共軍的素質劣勢。這是單指在台灣海峽的中國側吧?如果跑出第一島鏈,中國海空軍就沒這個優勢了。
這邊很好玩的是,中國打台灣,台灣也有主場優勢,也有陸基和船艦的火力支援和掩護,卻不設定能補上國軍數量劣勢?如果台灣戰力設定跟中國一樣,甚至更高,那戰爭狀態是不是就一邊倒了?因為海空軍並沒有後備旅,這邊沒有把台灣海空軍跟陸軍戰力分開看,算是一個大Bug吧!
分支設定,美軍航空部隊有30%的戰力優勢,艦隊防空火力的單發攔截率是70%,可更低。JASSM能否打船有變數,可以的話反艦飛彈數量就暴增。
●JASSM:AGM-158A/B聯合空對面遙攻飛彈
作戰範圍:370公里以上 (230海浬) [JASSM]
超過1,000公里 (620海浬以上) [JASSM-ER]
●LRASM:AGM-158C遠程反艦飛彈
空射型作戰範圍930公里(580海浬)
●●●●●●●●●
兵推五種設定
★基礎設定,兵推三次
兩次:共軍前10天未能成功佔領台灣重要港口,共軍失敗。
一次:共軍佔領台南港,到D+21仍因被轟炸而無法使用。
結論:「僵局,趨勢不利中方」
三次共軍兩棲艦艇都損失90%以上,共軍成功登陸台灣37個營,但戰力剩30個營(3萬人),D+14平均佔領2700平方公里(台灣的7%)。美日聯軍大多數飛機都被摧毀在地面,所以都是被偷襲的,珍珠港再現?美軍損失270架,日軍損失112架,共軍損失155架
兩次共軍攻擊日本機場,一次只打關島沒打日本。
美軍損失兩艘航母和7~20艘巡洋艦/驅逐艦,平均美軍損失17艘艦艇,日軍損失26艘艦艇,共軍損失138艘艦艇。
台灣損失一半空軍,海軍全滅,陸軍平均傷亡僅3500人(約三分之一1200人陣亡)
基礎設定共軍渡海很快失敗,陸戰規模很小。共軍地面部隊平均傷亡7個營,1.5萬人在渡海中損失(7500人死亡),上岸的3萬共軍因為斷補而投降被俘。
兵推重點是美軍大量使用LRASM,但是庫存用盡,必須以JASSM-ER打船。
基礎設定看來是一開戰,中國就同時偷襲美國或日本以及台灣,而美日台都沒有足夠防備。但是開戰後,美日出動很快就扭轉局面。對台灣來說,只要一開戰中國主動攻擊美日,都可以算是樂觀設定。
●●●●●●●●●
★悲觀設定,兵推十九次
重點設定JASSM不能用來打船,美軍反艦能量大幅下降。
四次JASSM不能打船,十五次包含不同負面設定的交叉組合
(JASSM議題和另外兩種負面條件,每次共三個負面條件)
十二次,美軍動員、反應、參戰速度較慢
十二次,台灣軍方反應遲緩無能
三次,美軍禁止攻擊中國本土
一次,共軍有較多飛彈庫存
一次,日本自衛隊挨打也禁止積極進攻
共軍表現較佳,但依然沒有達成任何一次「勝利」
(勝利條件:共軍登島且控制港口和許多區域、上岸兵力有優勢)
三次,共軍直接失敗
其餘都沒有達成「勝利」或「失敗」條件(D+14~D+35,開戰兩周到一個月)
十三次僵局(三次共方有利,兩次平局,七次共軍不利)
中國獲得有利兵推戰況,佔領高雄、台南等縣市(南台灣,約三分之一的全島)。美軍與盟友持續轟炸共軍控制港口,共軍試圖修復港口設施。共軍在兵推尾聲已經用盡彈道飛彈,長程巡弋飛彈剩下1/3
如果純設定JASSM不能打船,一次是共軍完敗,兩次僵局、不利共軍。
共軍平均登陸60個營,扣除渡海損失剩43個營的戰力,兵推結束時平均佔領6240平方公里,但各次落差很大,平均兵推到D+21。
美軍平均損失484架飛機,日方161架,中方327架
(美軍損失90~774架,共軍48~826架)
美軍平均損失14艘船,日方14艘,中方113艘
因為JASSM不打船,美軍須仰賴飛機火力,使得美軍飛機損失大幅提高,共軍盡可能拿去打美日機場
共軍的艦艇損失普遍較低,但到後期依舊損失慘重,預期全滅
地面部隊方面,平均說共軍傷亡1.7萬,國軍傷亡2.2萬
其實悲觀設定完全不悲觀吧,只能算是更被動設定,也就是台美日都較遲緩應對中國的侵略攻勢,然後更像韓戰、越戰,不攻擊中國本土戰略目標,武器也沒有全丟下去,自己綁手綁腳就對了。
●●●●●●●●●
★樂觀設定,兵推兩次
一次加上四個正面條件
美國使用日本民間機場、共軍限制使用飛彈、艦艇防空較差、美軍預先從關島收縮以避免被打擊
一次加上七個正面條件
美日有更多機堡、美軍能使用日本民間機場、日本立即參戰、共軍兩棲能力低落、美軍五代機更強、美軍飛官更強、艦艇防空較差
(艦艇防空是各方同時調參數,但是共軍要登陸所以會影響較大)
兩次兵推都是共軍三天慘敗,僅能登陸3個兩棲旅和1~2個空降旅,後續只有個別幾個營
平均而言共軍登陸25個營,扣除渡海損失為22個營,共軍只能在灘頭,未能佔領土地
共軍登陸部隊傷亡約三個營,兩萬四千人受困(預期被俘)
台灣地面部隊傷亡約為共軍兩倍(多為共軍空襲導致)
樂觀設定下,美軍平均損失200架飛機,日方90架,共軍18架
美軍平均損失8艘艦艇,日方16艘,共軍129艘
因共軍船隊迅速被殲滅,美軍沒打共軍機場,共軍損失飛機多是被台灣防空擊落
共軍投入所有長程火力打擊日本和關島,但效果有限
兵推裡很少出現飛機空戰,多是遠程投射火力
樂觀設定就是一般正常反應吧,不受政治力影響就獲得戰果,而美日台也因為戰場優勢,迅速結束戰爭,沒有擴大打擊中國本土。
●●●●●●●●●
★台灣單挑設定
假定美國和盟友完全不介入的對照組,兵推結果共軍獲得成功,共軍三周佔領台南、高雄,並往北推進。第六周佔領台中,但因作戰緩慢,在花蓮開闢第二戰場,第十周佔領台北。兵推預估台灣可能更早就投降,不會如同烏克蘭堅持到底
國軍憑藉西部的河川防禦(類似二戰義大利戰役的德軍,海戰變成沖繩陸戰?),共軍裝甲單位正面攻擊,輕裝部隊迂迴。共軍登陸約230個營,國軍反艦飛彈火力未能摧毀大部分中國船隊,共軍成功修復港口設施。第十周佔領台北時,有165個營在台灣島上。
共軍有65個營失去戰力,傷亡7萬人(23100人陣亡)
國軍反艦火力擊沉17艘兩棲艦艇和17艘護衛艦艇(船團的16%)
共軍損失240架飛機(多為國軍防空擊落)
國軍海空軍全滅,地面部隊傷亡8.5萬人(2.8萬陣亡)
這個才是真正的悲觀+末日設定吧,不過兩邊交換比太奇怪,守方的優勢完全被壓低。但是兵推美日對上中國時,中國就算出了第一島鏈,依舊被算上防守優勢。基本上這是把國軍當成阿富汗政府軍的水準,才會有這種攻守損傷居然約是一比一的狀況。然後台灣完全守勢,沒有對中國本土進行任何戰略打擊,如果是選出親中和談總統,就有可能走這條路線,在中國部隊一登陸,就宣布停戰進行和談。
如果中國軍隊從台灣南部打上來,表示中國後勤補給會一路從高雄港、安平港、布袋港、麥寮港、台中港奪取,而台灣無法持續攻擊船團,連攻擊碼頭的能力也喪失。這就是我說的,台灣陸軍必須轉型成陸戰隊,要最大限度增加反艦與防空能力,而不是用步兵、裝甲師、傳統砲兵去做大部隊防禦。敵人從海上來,陸軍就要想辦法自己去打海上目標,從北打南,從南打北都需要,不管海空軍剩下多少都要陸軍自己還有辦法,才能維持陸軍的戰略優勢。
而且台灣陸軍的最大防衛優勢是,不像美日都要遠遠的打中國船團,要登陸台灣,中國兩棲艦艇就得靠近台灣海岸,這就給我們各種可以利用中近距離武器攻擊船艦的機會。所以無人艇、無人機、中短程反艦飛彈、精準導引火箭,都可以在台灣陸軍手上發揮最大效用,但在美日手上卻不一定是這麼好用的選擇。
另外,台灣周邊海域大戰兩個多月,對國際局勢的影響是?台積電高端晶片停止輸出,全球股價必然崩跌?蘋果股票首當其衝,其他使用台積電晶片的廠商急尋替代品。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之間的海空航運大受影響,繞遠路以及被誤擊損傷難以避免。美國、日本國內政情翻攪,對於要不要出兵形成政爭。中國也因為浙江到廣東航線全面阻斷,就算美日保持中立,最多進行經濟制裁,也會讓東南沿海經濟陷入更深的低潮。
台灣真正要努力的,是在台灣單挑模式下,讓中國付出兵推2倍以上的代價,並且強化陸軍中短程制空制海能力,不要等待打陸戰,要在海上、近岸就做決戰。
PS:台灣-烏克蘭模式設定
其實美軍還有一個模式沒設定,也就是烏克蘭模式。美日不直接以武力介入台中戰爭,但以維持公海航行權為由,在菲律賓海開闢飛行與航行中立區,由美軍與盟軍進行巡航保護,讓日韓、東南亞等各國商船、飛行器可以安全通過。路徑大約就是裴洛西從菲律賓往東出海,再往北朝宮古海峽前進的路線。在這個模式下,美軍可以用各式偵查手法,提供中國軍隊情資給台灣,協助反擊,並且保持運補台灣的路線安全,一如823砲戰運補金門的方式。這條路線因為也包括中國北方運輸船運需要,所以可能獲得美中維持共識,台灣軍方也不能攻擊這條線上的中國商船。
在中國不主動攻擊美日之前,美國會保持政治上的彈性,但譴責中國發動侵略戰爭,並且聯合北約、歐盟對中國進行經濟制裁,比照侵略烏克蘭的俄羅斯。因為美日中立,不少船隻仍可以藉由菲律賓海對台灣進行補給,並測試中國是否要挑戰美日與北約的紅線,反而可以突破基礎設定的第2點,台灣沒有烏克蘭模式,可以受到北約盟國的物資支援。同時中國自己的運輸路線,也會因為從廣東、福建到浙江外海,都在交火範圍,直接重挫東南沿海的出口貿易與原物料進口。
以中國的總攻擊能量,要同時能打擊台灣全島戰略要點、壓制澎湖,並且攻擊美日基地,以及太平洋上的美軍航艦群,最後還能同時封鎖台灣四面海洋?你說外星人做得到我才不意外吧。如果不給中國這種封鎖優勢,進行一次兵推看中國會怎樣,那才是最接近真實的兵推吧。
●●●●●●●●●
★末日設定,共軍一定勝利,只有美國參戰
設定日本嚴守中立,拒絕美軍從日本境內出擊,共軍成功阻止美軍使用長程轟炸機,假定美軍轟炸機缺乏戰鬥機護航,被共軍飛機在極遠距離擊落。共軍集中長程火力打擊關島,美軍只能靠核潛艦滲透到台海作戰。國軍反艦火力和美軍SSN打擊下,共軍損失約三分之一的船隊,仍成功穩固登陸和運補。美軍繼續投入29艘巡洋/驅逐艦、兩艘航母、十艘核潛艦,進行最後決戰遭共軍火力擊潰。美軍損失43艘巡洋/驅逐艦、四艘航母,最後決戰前已損失十艘SSN核潛艦。
這種設定感覺是兵推者對台海地形環境不熟悉,台灣海峽完全不適合核潛艦作戰,反而在菲律賓海與沖繩、巴士海峽阻斷中國船團進出,才是最有效率的戰法。如果真要中國一定勝利,最簡單就是設定台灣出現親中和談總統,美軍必須在台灣總統選擇投降之前,擊潰中國登陸部隊,這個才算是真末日兵推挑戰。
●●●●●●●●●
其他報告設定,共軍登陸前對台灣的海空封鎖非常嚴密,美軍空運一個旅到台灣,有兩個營被摧毀。設定美日台都不能在海上完全殲滅共軍,會有至少第一波兵力登陸上岸。兵推重點被放在美日台聯軍能否持續打擊中國船隊,並且破壞共軍佔領的機場和港口。
兵推中,共軍多次用空降部隊搶佔機場,但幾乎全部都失敗,看來是被俄烏戰爭影響,認定空降部隊太脆弱。但奇怪的是,又設定搶港口很容易?這又是一個對台灣地形不了解假設,烏克蘭的敖得薩就很難被俄羅斯拿下,而台灣中央山脈南北橫亙全島,苗栗新竹更是山脈直臨海邊,居高臨下的優勢卻完全被忽略。
共軍登陸時,必須仰賴空軍密接支援來壓制灘岸,阻止國軍增援,這個設定有沒有把中國空軍的妥善率算進去?可能組織跟波灣戰爭同等的空中武力規模,然後被台灣防空飛彈抵銷後,看中國還能不能做到,或者變成下一個俄羅斯。在高強度與高消耗的作戰下,空軍一定是第一個必須減弱攻擊強度的軍種,俄羅斯如此,中國會好到哪邊?更別說台灣的天弓+愛國者,以及陸劍二+刺針、標二+海劍二的布陣,都會在2026年前持續加強。美軍近30年的戰爭,第一要務都是確保空中武力在一定水準以上,不然就不會進行大規模作戰。
中國扮演者認定無法直攻北台灣的46%國軍兵力,所以兵推24次裡21次都從南台灣登陸。兵推判斷中國兩棲船隊主力有28艘LST,18艘LHD/LPD,20艘LSM,30艘大型民用RORO,總計96艘船,另外還有305艘登陸艇。
這邊又是一個大Bug,台灣陸軍能擊毀多少這些兩棲船隊?還是完全眼睜睜看中國船艦來來去去?北台灣46%國軍兵力,就算應對北部的佯攻登陸,也會有餘力掩護中部,讓中部的軍力從側面打擊中國登陸部隊。這個簡單的戰法,中國會用,台灣更會用啊。只要各種船隻的耗損提高,中國登陸運補能量就會大幅下降,已登陸部隊越多,缺彈缺糧缺油電的狀況就會更嚴重。然後兵推卻設定有如諾曼第大登陸,德軍反擊無力,盟軍後勤補給都湧上歐洲,然後再慢慢從南往北打?沒道理美日參戰都會打船,台灣自己作戰卻不打,尤其是台灣守軍更有地形與防衛優勢。
共軍扮演者在三次兵推中試圖攻佔澎湖作為跳板,但攻佔澎湖前後共軍船隊都會受到台灣本島的火力掩蓋,損失慘重,所以兵推認為中國先打澎湖對於短期攻台來說是自殺決策。那如果不打澎湖,或者消耗光澎湖守軍的火力,中國就直接進攻台灣本島,不是會被澎湖火力從側腹偷襲嗎?澎湖、台中、台南這個黑水溝三角地帶,可以玩的戰略遊戲是很多的。
此外,攻打金門、馬祖、東沙、太平島,就會是比打澎湖更笨的手法,因為就算輕鬆拿下,後續要打美日或澎湖、台灣,都已經沒有偷襲珍珠港的效應。除非中國領導人只想要克里米亞模式,那倒也是一種政治性的選擇。
總結,如果中國對美日發動積極攻勢,美軍幾乎每次都會損失部署戰區的第一艘航母,不過中國的飛彈庫存很快就會用光,然後台海戰況很早就分出勝負。這也是我說的,只要中國一同攻擊美日,都算是樂觀設定,而悲觀設定是美日要等中國進攻台灣一定時間,被再一次偷襲珍珠港才願意參戰,那戰況就會因為台灣的政治因素而倒向對中國有利。末日設定則是中國台灣兩國單挑,美日連軍援台灣都不做,也沒有劃設航行中立區,那就真的超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