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室友梅根 帶我們看見科技無法取代的感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個舉止進退得宜的AI機器人和想法固著的人類,到底誰才是這部電影中的機器人?怎麽樣才算是人?和以往的一些機器人電影一樣,也不免俗的希望我們去思考這些議題。但這部電影中也藉由機器人這項先進的科技帶出了一個更重要的問題:

科技取代人力之餘,若是連孩子照顧者的角色都取而代之呢?

劇中的靈魂人物—心理師的每一句話都發人深省:

就是日常這些小小的提醒一點一滴累積起了好的習慣、和深厚的情感。今天若是連這個都丟給AI,那父母要怎麽去和孩子培養感情?

父母與孩子有自己的親子課題,孩子會藉由與父母的相處去學習怎麽去與人進退應對、學習怎麽成長成為大人。也藉由這個過程去加深自己與父母的關係。

今天若是AI取代了父母的角色,首先,誰去教導孩子成為大人?最終會淪為:

孩子永遠都只能是孩子,他們沒有辦法長大。

同時因為AI機器人永遠都會配合他,滿足他的要求,因此他也無法學會人與人之間的進退應對,他只會學到「大家都要讓著我。」但若是一個人如此、兩個人如此,對社會已經造成很大的傷害,很多人都如此並且覺得這一切理所應當呢?這個世界將充滿自私,少了很多替別人著想,充滿惡意。

孩子也再也無法離開機器人,因為孩子會陷入「只有他能懂我,其他人都不懂」的信念之中,而更難去與外界的世界交流。

當父母的角色被取代,也不再需要「親子」這層關係存在了。因此世代與世代之間的區別就消失了,人們不用為了後代再繁衍,而是創造更多機器人就好了。畢竟機器人事事順著自己,還不用花心力去應付別人,人們會開始目空一切、開始變得殘忍,像機器人一樣「為了自己,也能夠去殺人」。這些都是在這部電影中想要告訴我們的。

感情是源於相互理解,我有我的樣子,你也是。在有不同想法的時候會產生碰撞,於是我試著站在你的角度,你也試著站在我的角度,我們一起找出一個一個最適合彼此的解答。而這些,都是誰也不能取代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水嫣然的沙龍
4會員
18內容數
水嫣然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5
今天想討論的是,網路小說中的愛情。 為什麼討論「網路小說」?因為最近廣告實在太多了,讓人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Thumbnail
2025/02/25
今天想討論的是,網路小說中的愛情。 為什麼討論「網路小說」?因為最近廣告實在太多了,讓人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Thumbnail
2023/08/26
想要過的多采多姿,好似那些火花能碰撞出人生的意義。
Thumbnail
2023/08/26
想要過的多采多姿,好似那些火花能碰撞出人生的意義。
Thumbnail
2023/03/16
理所當然與感激
Thumbnail
2023/03/16
理所當然與感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發現現在是個很講求理性的世界,甚至與家人相處也是如此,好像一個人若按照社會的安排下成長,成功的話,他將會成為一個很理性的機器,但正是我們有的感性與動物性,我們才能與機器、AI區分開來。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在我印想以來,和我的父親分享我做到的事情,通常獲得的不會是鼓勵的擁抱,也不會是對方快樂的表情
Thumbnail
我發現現在是個很講求理性的世界,甚至與家人相處也是如此,好像一個人若按照社會的安排下成長,成功的話,他將會成為一個很理性的機器,但正是我們有的感性與動物性,我們才能與機器、AI區分開來。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在我印想以來,和我的父親分享我做到的事情,通常獲得的不會是鼓勵的擁抱,也不會是對方快樂的表情
Thumbnail
帶孩子閱讀的「冒牌機器人」,連續五週,終於結束。我們的讀書會是要寫讀後心得的。 . 故事已完結,而我們仍持續前進。回顧一下這本書,在故事的設定中,一位少女因為生病即將死亡,被身為科學家的父母改造成具有人類意識,身體是機器的人,引發「你是否會想要變成機器人」的問題。截至目前為止,在我們的世界並未出
Thumbnail
帶孩子閱讀的「冒牌機器人」,連續五週,終於結束。我們的讀書會是要寫讀後心得的。 . 故事已完結,而我們仍持續前進。回顧一下這本書,在故事的設定中,一位少女因為生病即將死亡,被身為科學家的父母改造成具有人類意識,身體是機器的人,引發「你是否會想要變成機器人」的問題。截至目前為止,在我們的世界並未出
Thumbnail
今天六點多,爸爸回來之後,趁著確診這幾天都先躲進房裡,不知不覺的睡著。夢裡我在與一些朋友吃燒烤,夢裡的尾聲,我抱著我的朋友跟他講在未來我會被量產成機器人,而這些被量產的機器人會統一規格化,像我這類型的會被歸類在打掃機器人上...
Thumbnail
今天六點多,爸爸回來之後,趁著確診這幾天都先躲進房裡,不知不覺的睡著。夢裡我在與一些朋友吃燒烤,夢裡的尾聲,我抱著我的朋友跟他講在未來我會被量產成機器人,而這些被量產的機器人會統一規格化,像我這類型的會被歸類在打掃機器人上...
Thumbnail
一位年輕記者說:妳這種論點,難道不是在剝奪機器人成真的權利嗎?
Thumbnail
一位年輕記者說:妳這種論點,難道不是在剝奪機器人成真的權利嗎?
Thumbnail
科技取代人力之餘,若是連孩子照顧者的角色都取而代之呢?
Thumbnail
科技取代人力之餘,若是連孩子照顧者的角色都取而代之呢?
Thumbnail
坦白說我對窒友梅根(Megon)最後的結局處理是失望的,早在1989年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說禁入墳場被改編為電影上映以來,人類對個人永生不老以及人形外觀永存的渴望就屢屢出現在關於喪屍、吸血鬼以及未來機器人等題材的電影裡,哪怕當街被車輾個稀巴爛還是遭遇爆炸導致軀幹四肢俱裂,若看上去還能有個人樣,那也不過就
Thumbnail
坦白說我對窒友梅根(Megon)最後的結局處理是失望的,早在1989年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說禁入墳場被改編為電影上映以來,人類對個人永生不老以及人形外觀永存的渴望就屢屢出現在關於喪屍、吸血鬼以及未來機器人等題材的電影裡,哪怕當街被車輾個稀巴爛還是遭遇爆炸導致軀幹四肢俱裂,若看上去還能有個人樣,那也不過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