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家父 建濤 不該被埋沒的記憶(1922~2006)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定海建濤的前半生

在整理家父珍藏的過往資料中,這一本紅色皮面,黃色緞帶穿線裝訂的海軍軍官學校軍官訓練隊 補訓四隊同學錄保存得特別好,我相信家父應該也特別懷念這一段歲月吧,從當時的總司令桂永清 在同學錄中所寫的訓詞,可以得知這一批補訓同學都是來自上海海校第一期到第五期的各屆同學。 根據史料所載:「一九四○年至一九四五年間,汪精衛在上海所成立的淪陷區國民政府興辦的海 軍學校,在日本教官的訓練下無論軍紀與專業能力都不錯,但在戰後蔣介石政府接收海校但卻不願 接納這批學生而將之遣散。

事實上這批學生中有許多人改名不換姓又回到國府海軍中,後來還有些晉升到相當高位呢!當然當事人是不會承認的了。」這五年期間,汪精衛上海政權下的上海海校也剛好培養了五期的學員 ;一九四○年四月,家父時值十九歲正式進入該海校成為第二期學員,於一九四二年畢業;並在汪 精衛上海政府的海軍中任海興軍艦、海祥軍艦分隊長與江平號砲艇艇長(據了解江平號砲艇是汪精衛上海政府首艘同級砲艇),家父的日文也是在當時的上海海軍官校中熟稔的。 一九四三年,家父被國民黨在上海地區的中美合作外圍情報組織「忠義救國軍」所吸收,進行上 海地區國共武裝鬥爭的任務,而戴笠與桂永清正是該組織的兩大頭頭,也種下了家父日後再度進入 海軍服務的機會。

一九四五年,家父轉任陸軍總部調查室組員在陸軍總司令部調查室主任兼軍統南京辦事處主任李人士麾下,進行諜報工作。一九四六年,戴笠遇刺身亡。 桂永清將軍比家父年長約十歲左右,可以說是家父在軍中的大哥,一九四七年家父應剛兼任海軍 總司令不久的桂永清將軍提拔下,將熟稔日文及日艦艇作業的家父從上海敵後工作部門緊急召回調 往青島任成安艦(海防艦)(原日名海防40)(排水量900噸)航海官兼副艦長、武彝艦(運 輸艦)(原日名輸16)(排水量2300噸)保管組長以便順利進行日軍降艦接艦任務,爾後家 父遂與峨眉等13艘艦艇,一同擔任撤運青島守軍的任務,也是家父重新進入「三民主義新海軍」的開始。

真正的英雄不應從他的官階與職位來論定;再卑微的人也有偉大的故事,家父雖未像其他海軍先 進有著留德、留美的經歷,但是家父從未妄自匪薄。一九五七年,家父以海灘總隊灘勤大隊少校大 隊長的身份,參與金門的八二三砲戰。累計家父所得過的獎勛計有十面各類獎章、勛章。家父在營 深受各級長官如陳振夫、黎玉璽等長官賞識,原有機會升上少將,卻因政戰系統作梗而無法如願。

歸入基督的後半生

家母在還沒認識家父前,就早由高雄左營梁女士的帶領認識救主,並在岡山地區加入劉汝霖牧師 主領的聖公會受洗成為教友,後又加入周建中牧師所服事的岡山浸信會。家母自從認識居住在左營 自立新村的家父後,在兩人交往的期間,家母更積極的向家父傳福音,家父並不反對家母的信仰。

一九六一年家父從左營調到台北海軍總部擔任台北勤務處管理科科長,由軍方配給影劇五村房舍 居住,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家父與家母正式結為夫妻,約一九六三年家母則在內湖基督教 改革宗長老會東光教會聚會認識艾姐妹,透過艾姐妹的介紹,家父在貴格會周青選牧師的邀請下。 在大直貴格會接受慕華牧師的洗禮,成為第一批在大直貴格會受洗的弟兄之一,並成為第一批設立於影劇五村的內湖貴格會慈光堂開工同工。

受洗後不久 我也出生了,顯然對家父跟家母來講,我的降生就好像是上帝所賜下的禮物。當時家父已調至三軍聯合參謀大學擔任上校教官。 父親於一九六八年退伍,曾在基隆與友人合作從事廢船與鋼鐵事業,一九七○年全家由內湖搬遷至松 山虎林街。由於該地區當時除了國泰建設所建的公寓之外,幾無其他建築物,可以說是很像現在的 桃園南坎一帶的光景;於是家父初期會開放自家舉行家庭禮拜,像鄭家常長老、范大陵長老、吳勇長老經常是家庭聚會邀請的對象。

後與弟兄姐妹及美仁里教會劉宋淑賢師母一同建造虎林街浸信會,從第一間教會的建堂到現在的教會購地與建堂都可以看得到家父的身影。 回憶家父在虎林街浸信會服事期間,許多與家父年紀相當的長輩,如張蘇曼程、王敬昌、陳東吳 、任中賢、劉特如,均先後過世,但家父並不感到孤單,因為教會的中生代,如俞成業、柳煌等的 參與配搭,晏子年牧師的參與牧會,即使弟兄之間或有不同的意見,也都能順利化解,共同興旺福音。

家父先後擔任財團法人台北市基督教虎林街浸信會,執事會主席、董事會董事長,參與推動的事 工有煙毒勒戒所事工、老人事工,廣慈博愛院事工、大陸福音事工、新竹福音中心植堂事工等。家 父或對各福音事工的推動細節與經費用途多有自己的見解,但家父對福音事工根本上是從不攔阻的。

靈裡的追求

面對許多的不如意,不論是在金錢上的、疾病上的、親子關係上的 、教會管理上的,家父始終認為那是主藉著環境對他的一種試鍊,這可以從家父的靈修日記中看出 來,也可以看得出來家父的內心,是多麼的依靠主。「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 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哥前 13:1-8a)」這段經文是家父最常勉勵自己的一段經文。

尤其是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特別是 家父最常在日記中提及的。尤其在一九九一年前後,郭明秀、申耀斌、更是家父常在靈修日記中禱告記念的兩位教會同工。 家父在醫院病床上近兩年的時間,我曾多次在周日早上以輪椅推父親到現在大家所在的位置「南 港恩慈堂」,他每一次都很開心尤其很多弟兄姐妹跟他問好時,在唱「三一頌」時,家父雖無法發出聲音,卻會開口以嘴型跟著唱。 我常以「喜樂是醫病的良藥,悲傷的靈使骨枯乾」告訴臥病中的家父,家父也常點頭表示,他雖然在病床上但仍依靠主,我相信家父雖不能言語,但是跟主的距離應該也越近。

家父的生死觀

  面對生死,父親在他的靈修日記中特別這樣寫著,「人受造 身由土成,靈由神噓 創世紀2:7 人受死 身歸於地 靈歸於神 傳12:7」傳道書十二章七節的經文原為「塵土仍歸于地,靈仍歸于賜靈的上帝。」 家父過去在教會經常參與不同教會會友的追思禮拜,或讀經,或禱告,他是這麼去勉勵處在悲傷 中的弟兄姐妹,他自己也相信,死後的去處是到父那裡去,面對這突來的肉體禁錮,他雖感到難過 ,也對家人放心不下;但也將這樣的處境視作神給他的另一個試鍊,神愛家父所以給家父兩年的時 間做準備,這是一場屬靈的功課,是一個進入天國的預備考試,現在家父完成了這兩年的天國先修班,天國為家父敞開大門,感謝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定陸的沙龍
2會員
57內容數
從台灣奇摩站創建至奇摩站賣給雅虎,時任奇摩站首任企劃經理李定陸的回憶錄。歡迎贊助。台灣奇摩站係現在Yahoo奇摩站的前身,是台灣網路史的先驅。李定陸亦曾是台灣奇摩站小股東之一。故事雖然是25年前的故事,但在台灣網路歷史上,仍有參考價值,且相關人物皆健在,歡迎考證。離開奇摩站後,李定陸曾短暫創業失利後,轉戰哲學宗教研究。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定安號(韋氏拼音:Ting An)(1903-1942),1903年建成於德國霍華德造船廠,原為德國捷成洋行商船成功號。在一戰期間改名華壬艦。1924年改名定安,是為中華民國海軍所屬運輸艦。1930年曾做為水上飛機母艦使用,但很快就恢復運輸艦一職。1942年沉沒於長江三峽。
Thumbnail
定安號(韋氏拼音:Ting An)(1903-1942),1903年建成於德國霍華德造船廠,原為德國捷成洋行商船成功號。在一戰期間改名華壬艦。1924年改名定安,是為中華民國海軍所屬運輸艦。1930年曾做為水上飛機母艦使用,但很快就恢復運輸艦一職。1942年沉沒於長江三峽。
Thumbnail
保安堂現址混雜了台日兩地的信仰與文化,這樣的拼貼添加了許多昔日被整合在日本皇權統治下的神道元素,再加上廟內供奉的「海府大元帥」,乃是大日本帝國海軍陣亡的艦長,更使得保安堂在作為信仰處所之外,有更多軍國武威與八紘一宇色彩。豎立安倍晉三的紀念銅像之後,此處比以往更成為台日兩地某些政治人物喜歡造訪的地點。
Thumbnail
保安堂現址混雜了台日兩地的信仰與文化,這樣的拼貼添加了許多昔日被整合在日本皇權統治下的神道元素,再加上廟內供奉的「海府大元帥」,乃是大日本帝國海軍陣亡的艦長,更使得保安堂在作為信仰處所之外,有更多軍國武威與八紘一宇色彩。豎立安倍晉三的紀念銅像之後,此處比以往更成為台日兩地某些政治人物喜歡造訪的地點。
Thumbnail
沉默的艦隊與沉默的官兵,都深埋在台海的海底。固然敗軍不可言勇,但堅守崗位拼鬥到最後一刻倒下的陣亡官士兵,他們的犧牲換來層峰終於任命放棄反攻大陸。
Thumbnail
沉默的艦隊與沉默的官兵,都深埋在台海的海底。固然敗軍不可言勇,但堅守崗位拼鬥到最後一刻倒下的陣亡官士兵,他們的犧牲換來層峰終於任命放棄反攻大陸。
Thumbnail
第二十章 賴參謀總長第二次視察二膽島 日本與共匪於9月29日建立外交關係,並發佈聯合公報,我國政府也在同時刻與日本斷絕外交關係,並將於近日內關閉大使館。從晚上起便觀測到廈門大學與鼓浪嶼沿海岸到處都裝上霓虹燈,並於二處掛有「毛主席萬歲」五個大字,四周裝上燈泡一閃一閃,是為了10月1日匪方國慶日。
Thumbnail
第二十章 賴參謀總長第二次視察二膽島 日本與共匪於9月29日建立外交關係,並發佈聯合公報,我國政府也在同時刻與日本斷絕外交關係,並將於近日內關閉大使館。從晚上起便觀測到廈門大學與鼓浪嶼沿海岸到處都裝上霓虹燈,並於二處掛有「毛主席萬歲」五個大字,四周裝上燈泡一閃一閃,是為了10月1日匪方國慶日。
Thumbnail
總理衙門 英法聯軍後,為了緩和中外衝突,於1861年在紫禁城東邊設置總理衙門。總理衙門的設置標誌著洋務運動的開始,它不但是外交機構,更是洋務運動的指揮中心,負責推動洋務措施的南洋大臣和北洋大臣都隸屬於總理衙門,洋務相關的事務,如通商、海防、關稅、礦務、郵電、留學等,都由總理衙門管理。
Thumbnail
總理衙門 英法聯軍後,為了緩和中外衝突,於1861年在紫禁城東邊設置總理衙門。總理衙門的設置標誌著洋務運動的開始,它不但是外交機構,更是洋務運動的指揮中心,負責推動洋務措施的南洋大臣和北洋大臣都隸屬於總理衙門,洋務相關的事務,如通商、海防、關稅、礦務、郵電、留學等,都由總理衙門管理。
Thumbnail
我從小都一直聽到曾經被徵召到南太平洋參戰的家族長輩們一再強調,戰爭是泯滅人性的行為。當然,這些人也因為曾經有搭船出國及乘船回台灣的經驗,儘管1946年後在天下太平的福爾摩沙,萬金河的這些同袍們,始終都一直存在著居安思危的意識。
Thumbnail
我從小都一直聽到曾經被徵召到南太平洋參戰的家族長輩們一再強調,戰爭是泯滅人性的行為。當然,這些人也因為曾經有搭船出國及乘船回台灣的經驗,儘管1946年後在天下太平的福爾摩沙,萬金河的這些同袍們,始終都一直存在著居安思危的意識。
Thumbnail
是說日前中華民國部隊撤退到台灣的這段歷史,又因政治因素而受到討論,有媒體引用國史館的史料,說明中華民國部隊在國共內戰失利後的慘況,指出「1950年的國軍陸軍部隊(共有12個軍部丶40個師丶1個裝甲兵旅及5個砲兵團),人數為40萬餘人,但步槍僅有12萬3千餘枝丶火砲及戰鬥車輛數量嚴重短缺......
Thumbnail
是說日前中華民國部隊撤退到台灣的這段歷史,又因政治因素而受到討論,有媒體引用國史館的史料,說明中華民國部隊在國共內戰失利後的慘況,指出「1950年的國軍陸軍部隊(共有12個軍部丶40個師丶1個裝甲兵旅及5個砲兵團),人數為40萬餘人,但步槍僅有12萬3千餘枝丶火砲及戰鬥車輛數量嚴重短缺......
Thumbnail
一些家族史與四處岔出的台灣、東亞歷史線索
Thumbnail
一些家族史與四處岔出的台灣、東亞歷史線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