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刊登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不在意取悅了誰。—《紐約客》總編輯威廉.蕭恩(William Shawn)
《無聲的閃光》是一篇寫給媒體從業者的歷史故事。
1945年8月,美軍在日本廣島與長崎分別投下「小男孩」與「胖子」兩枚原子彈,兩枚可怕的毀滅性武器使日本兩座城市瞬間化為瘡痍,官方保守預估至少十萬人死於這場災難,實際死亡人數至今無法計算。
為了防止國內輿論,美國政府實行新聞管控,並刻意淡化日本災情。《紐約客》記者約翰.赫西(John Hersey)看見了原子彈對日本民眾怵目驚心的傷害,因而違背美國政府所希望展示的戰爭樣貌,以6位倖存民眾切入事件報導,描述他們原爆當下與往後的經歷,揭露原爆的殘忍現實。
「每個人都有名字,不是冰冷的數字。」這是赫西報導的初衷。
可以想像,從古至今皆是權力掌握了話語權,每個時代的當權者會為了各項利益進行新聞管控,進而掩蓋真相。當年美國投下原子彈後,揭示給民眾的僅是那張蕈狀雲衝破天際與廣島夷為平地的照片,並歡騰地、去人性化地,向人民展演政府戰勝的喜悅。然而美國人民不知道的是,這場原爆所造成的恐怖後續。
美國大眾沒看到的,是廣島、長崎各醫院被爆炸倖存者的屍體所圍繞的照片,這些倖存者步履蹣跚地來到醫院尋求醫療援助,卻倒臥門前的階梯痛苦死去;美國大眾沒看到火葬場火化成千上萬名受難者遺體的畫面,也沒看到遭火焚身的婦女與兒童頭髮一把把脫落的照片。
或許大多數人只是太過懼怕,不敢正面挑戰總司令部的種種限制、阻礙與威脅。然而,正如戰時的媒體將種族主義的宣傳內化一樣,許多記者與編輯在轟炸後的這幾個月內,似乎也或多或少地接受了政府的說詞,即原爆後遭到過度的誇大與炒作。
《無聲的閃光》記錄赫西的報導:〈廣島〉(Hiroshima)的採訪經歷,以及他與紐約客編輯團隊如何把握心中尺度運用第四權將原爆事實說出。文章描述赫西採訪時期的社會環境,包括美國政府嚴格控管記者進入廣島的一言一行,所有的文章都需要受到戰爭部門的審核才能刊登,美國政府也向記者宣揚自己驚人的科技成就,鼓勵他們撰寫相關事件以彰顯其強權形象。赫西偽裝秘密潛入廣島,訪談寡婦、職員、兩位醫師、一位神父和一位牧師,這些人都是獨自的個體,他們有名字、有過往的成長經歷,以平民的視角,讓美國讀者能夠感同身受。
當稿件返回編輯台,赫西與《紐約客》創辦人兼總編輯哈洛德.羅斯(Harold Ross)和副總編輯威廉.蕭恩(William Shawn)進行秘密編輯作業,保密程度甚至擴及整個雜誌社。少數幾人除了針對文章潤飾,每個詞句都以最為嚴謹的態度推敲與斟酌,此外,刊登說起來容易,但當年有著嚴苛的戰時新聞規範存在,若直接刊登,可能面臨嚴重刑責,〈廣島〉(Hiroshima)編輯團隊遭受的壓力非常考驗勇氣。最後當〈廣島〉(Hiroshima)刊登後,也成了敲醒世人使用核武的一記警鐘,激起全球核武威脅的擔憂。
「一九四五年以來,讓世界免於核彈災難的,是對廣島浩劫的記憶。」
媒體扮演政府與民眾的溝通橋樑,在資訊不對稱的社會中,當權者以華麗的詞藻蒙蔽人民的雙眼,將言論導向利益的端點,記者的重要性就在於調查事實的真相,記錄事件發生,還予人民知的權利。媒體工作對我而言是神聖而令人敬佩的,在資訊大爆炸的時代,每天被迫獲取各種無關緊要的訊息,或真或假更是無人在意,《暴政》中鼓勵人民支持付費媒體,這是讓這些媒體得以無後顧之憂地獨立於政府之外,專注調查各個社會事件,制衡政府也多元發聲,讓人民保持警惕,進而改變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