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前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日治時期台灣美術展覽會入口主題意象
論及官方美術展覽會的開端,可溯源自1667年法國「法蘭西皇家美術學院」於羅浮宮內的阿波羅藝廊,舉行第1屆沙龍展(楊墀,2006:236-238);自此之後,經歷了主辦單位的更迭,評審制度、參賽資格、獎勵辦法及開放參觀服務等改革發展(Dominique Lobstein,2006:12-39);而學習自法國的日本於1907年始創官辦美展,即「文部省美術展覽會」(以下簡稱「文展」),之後面臨保守派獨霸,於1919年進行改革,由文部省設立「帝國美術院」主辦,更名為「帝國美術院美術展覽會」(以下簡稱「帝展」),再經歷十多年,留洋歸國者及畫會團體的成立,如「二科會」、「春陽會」、「1930年協會」及「獨立美術協會」等,促使各類藝術思潮的引進,又1937年「帝國美術院」改制「帝國藝術院」,擴大包含美術及其他藝術等領域,但主辦權再回歸文部省,稱之「新文展」(王秀雄,2000:122-191)。
由此觀之,法國與日本的官展設立,雖差距2百多年,但可以發現藝術思潮的演進,是催促官展改革之重要力量。回顧台灣,在清領時期並無西方美術概念,直至1895年受到日本殖民後,開始接受教育體制下之美術學科,在經歷三十多年的經營,投身美術者日漸增多,已凝聚出一股新勢力(轉引李進發,1993:217),[1]且受到日本於1922年創辦「朝鮮美術展覽會」之影響,台灣當政者在社會輿論及藝術界的迫切下,鼓吹了官辦美展的舉辦。
這時期日本官辦美展已發展20年,治台已30年,當政者也期望藉由展覽會,來推動台灣觀光及風土文化,1926年始有舉辦展覽會的想法,[2]1927年在新任文教局局長石黑英彥的主導下創設「台灣美術展覽會」(以下簡稱「台展」),共10回(1927-1936),由半官方的台灣教育會掛名主辦;1937年因中日戰爭爆發而停辦1年;1938年重啟舉辦,共6回(1938-1943),改由台灣總督府文教局主辦(以下簡稱「府展」);後因戰事無暇再經營展覽會,1945年日本結束對台的統治。
閱覽16回歷程中,可謂「台展」的萌生期,有諸多展覽行政仿傚自日本官展,雖僅侷限於「東洋畫」與「西洋畫」兩部展出,仍有許多相同運作規格,是值得研究之議題;往昔學者在論述上,著重官展對美術發展之影響,甚少討論展覽之行政實務,其所扮演著推手角色,是建構創作者及參觀者的重要媒介。
參考書目
王秀雄,2000。《日本美術史(下冊)》,頁:122-191。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李進發,1993。《日據時代台灣東洋畫發展之研究》,頁:217;280;463-464。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楊墀,2006。〈法國官方沙龍展暨學院派相關記事年表〉,《榮耀之門:19世紀法國巴黎官方沙龍展》,頁:236-238。台南:財團法人台南市奇美文化基金會。
參考資料
[1]臺灣總督府文教局文告〈臺灣美術展覽會開辦趣旨〉,「歸于皇化已有30年的臺灣本島,在藝術上也和其他文化同樣具有發展的事實。近來居住本島對於藝術的愛好者已有增加的趨勢。本島青年有來自東京美術學校的畢業生及在校學生,其中不乏善於繪畫、雕刻且榮獲入選帝展者,其他美術方面之志願者也漸次增加。此乃賜予本島精神界各方面得以參與並相互勉勵,進而帶動提升藝術的一種事實現象。依此良好機會,應乘勝追擊,對於本島之藝術特有長處能夠有所發揮的設施,作為促進本島文化更進一步的優先工作目標。」《臺灣時報》1927年11月。
[2]《臺灣日日新報》1927年10月28日第4版,〈臺灣美術展覽會號/臺灣美術展が生れ出る迄の經緯〉。
avatar-img
1會員
26內容數
1895年日本殖民台灣,帶領著台灣邁入現代化,其中西方美術展覽會的引進,帶動畫會、畫展的成立,奠基滋長,是重要的里程碑。特別的是行政官方以西方的經營思維,結合社會資源、政商界及藝文人士,將展覽會提升為社交、休憩、教育之文化場域,吸引各階層民眾的參與,開拓台灣社會對藝術欣賞之風氣,是戰前美術行政研究中不可欠缺的一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親愛的各位,謝謝大家一起陪我走過了這4年,就如同我完結【泥濘中的成長筆記】的理由一樣,因為我人生要進入另外一個階段,對於自我跟人生的框架也已經不是當我在創立這個專題的狀態,所以我決定要把這個專題完結。所以現在可以用一次333的價格一次把所有我這個專題的文章買下來永久閱讀。 如果有在其他社群追蹤我的
之前一直不太確定我想寫的是什麼,寫的大多數是我日常生活中的心得感想,現在到了尾聲了,我決定要寫成一個真正能夠幫助到大家的內容。 我長年在研究能量的方面,因為一個人生活的質量和能量水平關係很大。 我這一生中,得到了很多我想要的東西,我總是覺得我運氣非常好,到了關鍵時刻,老天爺就會幫我開門,然後我就
這篇文章主要是以《畢業製作其實是門管理課》這本書所提到的概念,讓設計系學生能有不同的角度看待專題製作、畢業製作課程,並提供一些執行上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台灣精神科就診人數激增,自殺率不減反增,兒童自殺通報數量在近年大幅上升。這篇文章探討精神科診斷與治療當中,病患無法自主決定的現實,以及人權遭到侵犯的問題。透過受害者的真實故事,文章呼籲關注精神健康問題,並提出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以保護病患的尊嚴和權利。這是一場捍衛人權的行動,值得我們每個人反思和關注。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發生於20世紀上半葉的臺灣日治時期,是由新民會發起,向日本帝國議會爭取在臺灣設置自治議會的政治運動;該運動是臺灣對日本統治從武力反抗轉為近代式政治運動的轉捩點,也是日治時期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政治運動。其起源可追溯至1918年的《六三法》撤廢運動,但林呈祿
文官總督時期 隨著民族自決的風潮與日本進入「大正民主」時代,1919年後,台灣總督可由文官擔任,軍權另設台灣軍司令官掌管,治理台灣的策略也改為同化政策。臺灣在許多方面與日本逐漸接軌。1922年,《臺灣教育令》通過,臺灣實行與日本相同的學制。1921年,日本國會通過《法三號》,修正部分六三法的內容,
Thumbnail
此次展覽的特色? 泰德現代美術館睽違六年再次移師高雄美術館,並與國巨基金會聯合展出。 展品多是20世紀初到近年的作品,而展品不全以傳統繪畫呈現,而有攝影、樹皮和網路印刷技術等不同風格來呈現創作者的表述。 本展援引蘇珊.桑塔格之語:「畫家創造世界,攝影師揭露世界。」來提示近代藝術史中兩者重要的動
Thumbnail
顏水龍(1903.06.05日—1997.09.24)是臺灣老一輩知名畫家中極為突出的一位。顏水龍是臺灣邁向現代工藝及近代美術設計的奠基者與推動者,也是描繪台灣原住民文化的先驅者。
Thumbnail
地方創生雖然是2014年才出現的新名詞,不過更早之前台灣就已經種下了地方創生的根。自1990年代起,台灣經歷了不同階段的地方創生(在台又可稱社區總體營造),究竟台灣的本土脈絡為何,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親愛的各位,謝謝大家一起陪我走過了這4年,就如同我完結【泥濘中的成長筆記】的理由一樣,因為我人生要進入另外一個階段,對於自我跟人生的框架也已經不是當我在創立這個專題的狀態,所以我決定要把這個專題完結。所以現在可以用一次333的價格一次把所有我這個專題的文章買下來永久閱讀。 如果有在其他社群追蹤我的
之前一直不太確定我想寫的是什麼,寫的大多數是我日常生活中的心得感想,現在到了尾聲了,我決定要寫成一個真正能夠幫助到大家的內容。 我長年在研究能量的方面,因為一個人生活的質量和能量水平關係很大。 我這一生中,得到了很多我想要的東西,我總是覺得我運氣非常好,到了關鍵時刻,老天爺就會幫我開門,然後我就
這篇文章主要是以《畢業製作其實是門管理課》這本書所提到的概念,讓設計系學生能有不同的角度看待專題製作、畢業製作課程,並提供一些執行上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台灣精神科就診人數激增,自殺率不減反增,兒童自殺通報數量在近年大幅上升。這篇文章探討精神科診斷與治療當中,病患無法自主決定的現實,以及人權遭到侵犯的問題。透過受害者的真實故事,文章呼籲關注精神健康問題,並提出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以保護病患的尊嚴和權利。這是一場捍衛人權的行動,值得我們每個人反思和關注。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發生於20世紀上半葉的臺灣日治時期,是由新民會發起,向日本帝國議會爭取在臺灣設置自治議會的政治運動;該運動是臺灣對日本統治從武力反抗轉為近代式政治運動的轉捩點,也是日治時期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政治運動。其起源可追溯至1918年的《六三法》撤廢運動,但林呈祿
文官總督時期 隨著民族自決的風潮與日本進入「大正民主」時代,1919年後,台灣總督可由文官擔任,軍權另設台灣軍司令官掌管,治理台灣的策略也改為同化政策。臺灣在許多方面與日本逐漸接軌。1922年,《臺灣教育令》通過,臺灣實行與日本相同的學制。1921年,日本國會通過《法三號》,修正部分六三法的內容,
Thumbnail
此次展覽的特色? 泰德現代美術館睽違六年再次移師高雄美術館,並與國巨基金會聯合展出。 展品多是20世紀初到近年的作品,而展品不全以傳統繪畫呈現,而有攝影、樹皮和網路印刷技術等不同風格來呈現創作者的表述。 本展援引蘇珊.桑塔格之語:「畫家創造世界,攝影師揭露世界。」來提示近代藝術史中兩者重要的動
Thumbnail
顏水龍(1903.06.05日—1997.09.24)是臺灣老一輩知名畫家中極為突出的一位。顏水龍是臺灣邁向現代工藝及近代美術設計的奠基者與推動者,也是描繪台灣原住民文化的先驅者。
Thumbnail
地方創生雖然是2014年才出現的新名詞,不過更早之前台灣就已經種下了地方創生的根。自1990年代起,台灣經歷了不同階段的地方創生(在台又可稱社區總體營造),究竟台灣的本土脈絡為何,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