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空間──作品陳列與規劃 1-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作品陳列是影響展示空間之品質,參閱章程第17條「參展者對其作品之陳列位置,或搭配位置等事,宜不得提出異議。」明訂評選後脫穎而出的作品,交由主辦單位進行布展作業,此是最重要的環節,對參展者有更大範圍的宣傳推廣,是建構參展者與參觀者之橋樑,增進彼此鑒賞與交流。

檢視「歷回台、府展之展出件數與地點」(表7);「台展」方面:第7回(1933)153件最多,第5回(1931)96件最少,差距57件;東洋畫部第7回(1933)65件最多,第2回(1928)33件最少;西洋畫部第4回(1930)95件最多,第5回(1931)58件最少。「府展」方面:第5回(1942)134件最多,第4回(1941)115件最少,差距19件;東洋畫部第6回(1943)44件最多,第1回(1938)35件最少;西洋畫部第5回(1942)94件最多,第3.4回(1940.1941)75件最少。兩畫部比較總件數,計台展10回共1,268件(東469件,西799件);計府展6回共743件(東241件,西502件),每回平均展出約120餘件(東約40餘件,西約80餘件)。

統計顯示西洋畫展出件數較東洋畫多,甚達到倍數以上;究其原因,可能東洋畫多為大幅畫作,而減少入選數量,雖歷回台、府展畫冊皆未標明尺寸,但依據學者蕭瓊瑞(2010:188-209)〈台府展作品現存狀況調查〉,現存作品尺寸統計,東洋畫部5-6尺(150-180cm)居多,其次為6尺以上;相反西洋畫部50號(116.5-91cm)較多,其次為50號以下。

在作品題材與風格:東洋畫部:根據李進發(1993:280)於《日據時代台灣東洋畫發展之研究》文中統計:「花鳥居多、風景、人物次之。」同松林桂月曾擔任第2、3、8回(1928、1929、1934)「台展」及第2回(1939)「府展」審查員說道:「整體以取材自花鳥最多,人物次之,少數動物。」[1]在風格上多偏重單純的實景描繪,如「台展」第5回(1931)一記者[2]、鷗亭生[3];第6回(1932)「台展」一記者[4];第8回(1934)松林桂月(審查員)[5];第10回(1936)評論[6]等,皆提及作品過度講求技巧、細密複雜構圖與濃厚色調等。

西洋畫部:據南薰造擔任第4回(1930)「台展」審查員,及藤島武二擔任第8回(1934)審查員皆認為:「風景最多,靜物次之,人物最少。」[7]在風格上則呈現多樣化發展,如首回(1927)台展評論家區分為「印象派」、「後期印象派」、「學術派」及「寫實派」。[8]及第7回(1933)評論家永山生將分為「審查員派」、「美術學校派」、「歸朝派」、「免審查派」及「幸運派(或稱夏季講習會派)」[9]

據上述,歷回官展陳列件數約百餘件上下,西洋畫數量較東洋畫多,但東洋畫尺寸較西洋畫大,西洋畫風呈現豐富多元,東洋畫風則單純細密;檢視16回官展均借用社教機構會場,在布展事務上,無前例可尋,必需自行摸索、累積經驗、或參考其它案例來執行,以下回溯當年媒體報導、評論者對於空間之觀察、及現場圖片做為探討。

raw-image
raw-image

參考書目

蕭瓊瑞,2010。〈台府展作品現存狀況調查〉,《日治時期台灣官辦美展(1927-1943)圖錄及論文集》,頁:188-209。台北,勤宣文教基金會。

李進發,1993。《日據時代台灣東洋畫發展之研究》,頁:217;280;463-464。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資料來源

[1]《臺灣日日新報》1934年10月23日夕刊第2版。〈驚訝於一般技巧的進步/鄉土取材的作品居多/東洋畫松林審查主任〉。《臺灣日日新報》1939年10月25日第7版。〈特選之變種/初次入選之女流與遺作〉。

[2]《臺灣日日新報》1931年10月25日夕刊第4版。一記者〈第5囘臺展我觀(上)〉;1931年10月26日第4版。一記者〈第5囘臺展我觀(下)〉

[3]《臺灣日日新報》1931年10月26日第3版。歐亭生〈投向臺展洋畫部的炸彈—評小澤審查員的作品〉;1931年10月31日第4版。鷗亭生〈臺展評/物足らぬ東洋書の諸作/頭の出來た作家が少い【1】(臺展評/無法令人滿意的東洋畫作品/少有用心思考的畫家【1】)〉。

[4]《臺灣日日新報》1932年10月25日夕刊第4版。一記者〈臺展會場之一瞥(上)〉。1932年10月25日第8版。一記者〈臺展會場之一瞥(下)〉。

[5]《臺灣日日新報》1934年10月23日夕刊第2版。〈驚訝於一般技巧的進步/鄉土取材的作品居多/東洋畫松林審查主任〉。

[6]《臺灣日日新報》1936年10月22日第12版。〈臺展東洋畫/拉雜談〉。《臺灣日日新報》1936年10月25-日第6版。〈臺展第10回評論/漫步觀西洋畫〉。《臺灣日日新報》1936年11月4日第3版。〈パイプを口にして/臺展無馱話〉。

[7]《臺灣日日新報》1930年10月21日第4版。〈變化甚乏/望更充實內容/西洋畫南委員談〉。及1934年10月23日夕刊第2版。〈風景、靜物居多/地方色彩濃厚/精選不刺眼/西洋畫藤島審查主任〉。

[8]《臺灣日日新報》1927年10月28日第5版。某美術家談話〈臺展を見て〉。

[9]《臺灣日日新報》1933年11月2日第2版。永山生〈本年的臺展/西畫類具書生氣令人矚目的四大派〉。1933年11月3日第2版。永山生〈本年的臺展/美校派及歸朝派/未見優秀作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mita的沙龍
1會員
27內容數
1895年日本殖民台灣,帶領著台灣邁入現代化,其中西方美術展覽會的引進,帶動畫會、畫展的成立,奠基滋長,是重要的里程碑。特別的是行政官方以西方的經營思維,結合社會資源、政商界及藝文人士,將展覽會提升為社交、休憩、教育之文化場域,吸引各階層民眾的參與,開拓台灣社會對藝術欣賞之風氣,是戰前美術行政研究中不可欠缺的一塊。
Amit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09
日治時期首創的官辦美展,雖由政治政策而發展,卻標誌著台灣美術展覽會時代的來臨,僅短短16年,從創設經不斷行政改革,奠定展覽會形式,其中雖有不足之處,但也有值得現今展覽會參考,本文僅從行政人員組成、與參與者之間實務運作、展示布置與空間規劃,梳理其發展脈絡,希冀作為相關研究之基礎
Thumbnail
2023/02/09
日治時期首創的官辦美展,雖由政治政策而發展,卻標誌著台灣美術展覽會時代的來臨,僅短短16年,從創設經不斷行政改革,奠定展覽會形式,其中雖有不足之處,但也有值得現今展覽會參考,本文僅從行政人員組成、與參與者之間實務運作、展示布置與空間規劃,梳理其發展脈絡,希冀作為相關研究之基礎
Thumbnail
2023/02/07
展覽的入口處,是門面、是給觀眾的第一印象,代表展覽會的來臨;或許每回「台展」主題版有不同的設計樣式,目前僅尋得3回的圖像來討論;首回(1927)「台展」的入口處,即以外圍半弧形與內部正方體的合體設計,搭出拱門,上方主體字的排列,搭配曲線,在視覺上相當強眼,令人有參與園遊會的熱鬧
Thumbnail
2023/02/07
展覽的入口處,是門面、是給觀眾的第一印象,代表展覽會的來臨;或許每回「台展」主題版有不同的設計樣式,目前僅尋得3回的圖像來討論;首回(1927)「台展」的入口處,即以外圍半弧形與內部正方體的合體設計,搭出拱門,上方主體字的排列,搭配曲線,在視覺上相當強眼,令人有參與園遊會的熱鬧
Thumbnail
2023/02/07
官方在籌辦徵件時,即顧慮到展出之視覺性,如章程第16條:「參選作品中,東洋畫必須固定裝框,並加上適當的裝幀。西洋畫則限定為有邊飾之裝潢。」也在第1回(1927)徵件時宣導:「為使參觀者在欣賞時有整體感,才規定展出作品的統一裝幀樣式……從畫家看來,掛畫若沒掛置於壁龕,作品亦會相形見絀而無
Thumbnail
2023/02/07
官方在籌辦徵件時,即顧慮到展出之視覺性,如章程第16條:「參選作品中,東洋畫必須固定裝框,並加上適當的裝幀。西洋畫則限定為有邊飾之裝潢。」也在第1回(1927)徵件時宣導:「為使參觀者在欣賞時有整體感,才規定展出作品的統一裝幀樣式……從畫家看來,掛畫若沒掛置於壁龕,作品亦會相形見絀而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官辦美展象徵著國家最高榮耀,審查員則代表藝壇的地位與成就,由官方邀自內地的審查員,多委託東京美術學校推薦該校的教員、或具文展、帝展、新文展之審查資格者擔任,具舉足輕重之權威性。同時官方亦把握內地審查員來台之機會,舉辦座談會、參訪活動或委託創作等,藉由相互的交流與對話,供創作者增長見識及開拓視野。
Thumbnail
官辦美展象徵著國家最高榮耀,審查員則代表藝壇的地位與成就,由官方邀自內地的審查員,多委託東京美術學校推薦該校的教員、或具文展、帝展、新文展之審查資格者擔任,具舉足輕重之權威性。同時官方亦把握內地審查員來台之機會,舉辦座談會、參訪活動或委託創作等,藉由相互的交流與對話,供創作者增長見識及開拓視野。
Thumbnail
首回官展在總督府強力的運作下,成功凝聚藝文人士的參與,展出後頗受好評,也讓中南部的藝術愛好者,期盼能一賭風華,即有台中與台南的地方教育會建議舉辦巡迴展
Thumbnail
首回官展在總督府強力的運作下,成功凝聚藝文人士的參與,展出後頗受好評,也讓中南部的藝術愛好者,期盼能一賭風華,即有台中與台南的地方教育會建議舉辦巡迴展
Thumbnail
在台展規劃之初,官方亦有考量到台灣美術發展的不足,而從日本商借帝展作品,引薦殖民母國的藝術發展,作為參考展出,卻衝擊了台灣保守的傳統美術生態,間接地觸動畫壇的吸收與融合。
Thumbnail
在台展規劃之初,官方亦有考量到台灣美術發展的不足,而從日本商借帝展作品,引薦殖民母國的藝術發展,作為參考展出,卻衝擊了台灣保守的傳統美術生態,間接地觸動畫壇的吸收與融合。
Thumbnail
由於官展展出日程短,未有多樣的開發商品,僅一般性的文宣品:如1. 展覽目錄,供入場觀眾自由索取。2. 展覽圖錄:由台灣教育會與台灣日本畫協會合作出版《台灣美術展覽會畫冊》[1],除第1回外,圖錄封面皆選自審查員之作品來搭配,以鮮豔的珂羅版印刷,發行份數為5百本(1本定價3圓)販售
Thumbnail
由於官展展出日程短,未有多樣的開發商品,僅一般性的文宣品:如1. 展覽目錄,供入場觀眾自由索取。2. 展覽圖錄:由台灣教育會與台灣日本畫協會合作出版《台灣美術展覽會畫冊》[1],除第1回外,圖錄封面皆選自審查員之作品來搭配,以鮮豔的珂羅版印刷,發行份數為5百本(1本定價3圓)販售
Thumbnail
日治時期首創的官辦美展,雖由政治政策而發展,卻標誌著台灣美術展覽會時代的來臨,僅短短16年,從創設經不斷行政改革,奠定展覽會形式,其中雖有不足之處,但也有值得現今展覽會參考,本文僅從行政人員組成、與參與者之間實務運作、展示布置與空間規劃,梳理其發展脈絡,希冀作為相關研究之基礎
Thumbnail
日治時期首創的官辦美展,雖由政治政策而發展,卻標誌著台灣美術展覽會時代的來臨,僅短短16年,從創設經不斷行政改革,奠定展覽會形式,其中雖有不足之處,但也有值得現今展覽會參考,本文僅從行政人員組成、與參與者之間實務運作、展示布置與空間規劃,梳理其發展脈絡,希冀作為相關研究之基礎
Thumbnail
展覽的入口處,是門面、是給觀眾的第一印象,代表展覽會的來臨;或許每回「台展」主題版有不同的設計樣式,目前僅尋得3回的圖像來討論;首回(1927)「台展」的入口處,即以外圍半弧形與內部正方體的合體設計,搭出拱門,上方主體字的排列,搭配曲線,在視覺上相當強眼,令人有參與園遊會的熱鬧
Thumbnail
展覽的入口處,是門面、是給觀眾的第一印象,代表展覽會的來臨;或許每回「台展」主題版有不同的設計樣式,目前僅尋得3回的圖像來討論;首回(1927)「台展」的入口處,即以外圍半弧形與內部正方體的合體設計,搭出拱門,上方主體字的排列,搭配曲線,在視覺上相當強眼,令人有參與園遊會的熱鬧
Thumbnail
作品陳列是影響展示空間之品質,參閱章程第17條「參展者對其作品之陳列位置,或搭配位置等事,宜不得提出異議。」明訂評選後脫穎而出的作品,交由主辦單位進行布展作業,此是最重要的環節,對參展者有更大範圍的宣傳推廣,是建構參展者與參觀者之橋樑,增進彼此鑒賞與交流。
Thumbnail
作品陳列是影響展示空間之品質,參閱章程第17條「參展者對其作品之陳列位置,或搭配位置等事,宜不得提出異議。」明訂評選後脫穎而出的作品,交由主辦單位進行布展作業,此是最重要的環節,對參展者有更大範圍的宣傳推廣,是建構參展者與參觀者之橋樑,增進彼此鑒賞與交流。
Thumbnail
官方在籌辦徵件時,即顧慮到展出之視覺性,如章程第16條:「參選作品中,東洋畫必須固定裝框,並加上適當的裝幀。西洋畫則限定為有邊飾之裝潢。」也在第1回(1927)徵件時宣導:「為使參觀者在欣賞時有整體感,才規定展出作品的統一裝幀樣式……從畫家看來,掛畫若沒掛置於壁龕,作品亦會相形見絀而無
Thumbnail
官方在籌辦徵件時,即顧慮到展出之視覺性,如章程第16條:「參選作品中,東洋畫必須固定裝框,並加上適當的裝幀。西洋畫則限定為有邊飾之裝潢。」也在第1回(1927)徵件時宣導:「為使參觀者在欣賞時有整體感,才規定展出作品的統一裝幀樣式……從畫家看來,掛畫若沒掛置於壁龕,作品亦會相形見絀而無
Thumbnail
徵件內容是涉及展覽制度之公平性,依據章程第2章第11條:「參展作品為『東洋畫』與『西洋畫』兩部。」第2回(1928)增訂第13條:「參展人應居住於台灣或與台灣有關係之人士。」第14條:「參展作品1人3件為限,須1年內完成之作品。」「府展」時放寬1人各部3件以內,2年內完成之作品
Thumbnail
徵件內容是涉及展覽制度之公平性,依據章程第2章第11條:「參展作品為『東洋畫』與『西洋畫』兩部。」第2回(1928)增訂第13條:「參展人應居住於台灣或與台灣有關係之人士。」第14條:「參展作品1人3件為限,須1年內完成之作品。」「府展」時放寬1人各部3件以內,2年內完成之作品
Thumbnail
經典再現--臺府展現存作品特展,看展心得感想。2020~2021 國立美術館。
Thumbnail
經典再現--臺府展現存作品特展,看展心得感想。2020~2021 國立美術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