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念佛不揖恭;臨終白做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念佛不揖恭;臨終白做工?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念佛不揖恭;臨終白做工?

《團結信賴禮儀熱情鬥志》
《瞻禮讚嘆稱名供養正觀》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功”的基礎就是武術中力量、速度、柔韌等,不論學什麼搏鬥技巧,都必須有這些必要的基本功訓練,沒有力量就沒有傷害力度。沒有速度就沒有進攻效率。沒有柔韌性就不能完美詮釋招式的作用。人年紀大時,沒有這些基本的功底為根本,一切都是空談。
手到腳不到;鬼也打不到?
手腳一齊到,金剛也跌倒。

「念佛不揖恭;臨終白做工?」
“功”的基底;如是修行者善根、福德、因緣等~,不論是任何學佛宗門,(恭敬;真誠)都必須有這些必要的基本功(態度)來淬練,沒有“因”就沒有“緣”延續至“果”(續佛慧命)。沒有精進就沒有清淨明白的心。沒有慈悲心就不能完美詮釋修行的作用。人臨致命中時,沒有這些基本的功底為根本,沒有佛菩薩的授記、加持、護念一切都是空談。
修行不念佛;授記未知否?
讀經又念佛,修羅也成佛。

學佛修行本來就是一門深奧的功夫!要能念佛;功夫成片:
一日練拳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鬆,
久練為功,擱下稀鬆。
VS:
一日修行一日鍾,一日不修百年空,
久修為宗,擱下不通。

沒手沒眼不成拳,沒有身法難近前,
步法不活自己亂,腿腳不精莫爭先。
VS:
沒信沒證不俱功,沒有恭敬更迷蹤,
清淨不明聞思爭,精進般若莫閑空。

活到老學到老,學到八十仍嫌少。
還有三分沒學好。若要功夫好,
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早。
有“恭敬心”的人就有“真誠”!這是學佛、修行、念佛的第一要務!

千金難買早知道;
萬法難緣心歸一。
我今勝得慈悲渡;
共隨彌陀法船回。
善根、福德、因緣,當從布施因緣開始說起:布施可分為3種:財施、法施、無畏施!在娑婆世界當中,學佛修行當應以「觀」為修行“功”的基底根本!我們可以回溯從歷史中觀察:
「財施」:代表“智慧”!
根據歷史上的記載,在南北朝時期梁國有一位開國的君主名:蕭衍(464年-549年),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中都里人,即是在位四十八年的武皇帝,也就是南朝佛教最興盛時期的一國之尊-梁武帝(俗稱萬歲爺)。被譽為「中國的阿育王」。
在宗教方面,今日漢傳佛教的(素食主義)即以梁武帝為首。佛教的(梁皇寶懺)是他編製成的,他又著有《大般涅槃經》、《大品般若經》、《淨名經》、《三慧經》等諸經義記數百卷。在道教學說中,他把儒家的「禮法」、道家的「無」和佛教「因果報應」揉合,創立了「三教同源說」,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由於梁武帝對佛教流通的貢獻裡,最著名的與當時佛教禪宗:達摩祖師的對話:
武帝問曰:「朕即位已來,造寺,創寫經書,供養僧人無數,不可勝記,有何功德?」
達摩回曰:「並無功德。」
武帝:「何以無功德?」
達摩:「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
(若於輪迴中的福報罷了)!
武帝問:「如何是真功德?」
達摩答:「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這裡清楚明白的告訴後世學佛修行之人,“發菩提心”首重“佛持授記”、護念、加持矣!

《南無本師阿彌陀佛》。
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的理念。

「法施」:代表“慈悲”!
世尊是淨飯王的兒子,姓喬答摩,名悉達多,有富有與順利之意。淨飯王發願「一切達成,國力富強」,因此給祂取了這個名字。
相傳世尊誕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同時還有九龍吐水,像細雨一樣的落下。地上又自然湧出了二個水池:一個熱水,一個冷水,供世尊沐浴洗澡。至今佛教寺廟,為了紀念世尊的誕辰,每年農曆四月初八,都舉行一次規模盛大的浴佛節,由此而來。
然而2500多年前,釋迦牟尼佛修行的過程,並沒有讀經典,祂是經六年苦行,而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從禪定中夜睹明星證道,完成了身的解脫、心的解脫、靈的解脫而成佛。 佛法是釋迦牟尼佛親自傳法時說的話,然而世尊弘法利生四十五年,在最後涅槃的時候說「沒有說過一個字」,這個意思是,世尊的法是「法中有法」,並不在於「話」的表面。後世弟子留下著名的:三藏十二部經書。
經文: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因不能解我所說故。

「無畏施」:代表“能力”!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給予眾生「無畏布施」,所以在觀世音菩薩的諸多名號當中,又名「施無畏者」。 施無畏的意義,就如有力量的人和有辦法的人,對於一些弱小無助者,給予保護說:「不要怕,有我在。」

八萬四千法門都包含在“嗡啊吽”三個字裏面;所有的諸佛菩薩、本尊、空行的加持力量都在“嗡啊吽”三個字裏面;“嗡啊吽”的作用面也很廣、很大,有很多修法裏有“嗡啊吽”的修法。做火施、做會供等很多種類的修法裏,都有“嗡啊吽”的修法。平時也是,通過“嗡啊吽”的力量,所有的萬物、這些東西都可以做佈施、做供養。

【阿彌陀佛是諸佛的老師】
阿彌陀佛被諸佛們稱為「本師本佛」。「本師」和「本佛」都是「老師」的意思。所以,「本師本佛」是說,阿彌陀佛是諸佛們的師父,諸佛們則是阿彌陀佛的弟子、學生。
出現在地球上的唯一一位佛——釋迦牟尼佛說:「我是為了把我尊貴的老師介紹給大家而來到這個世界的。」釋迦牟尼佛一生只講說了老師阿彌陀佛的事情。親鸞聖人將此事寫在《正信偈》中:「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
那麼,阿彌陀佛為什麼會被尊為本師本佛呢?那是因為阿彌陀佛具有遠遠超過了其他諸佛的偉大能力。
釋迦牟尼佛說:「無量壽佛(阿彌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大無量壽經》)
大宇宙中最尊貴的佛就是阿彌陀佛,其力量是諸佛們遠所不及的。所以阿彌陀佛被稱為「諸佛之王」。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修行「要念佛」的原因:
「念佛不揖恭;臨終白做工?」
「修行不念佛;作功然是空?」
「信證不授記;無始輪迴恐?」
「唯有彌陀佛;一生一世供。」

各位同修,課程從(恭敬;真誠)即將進入(親近;清淨)阿彌陀佛!若修我法,證乃自知!
讀經不念佛,奮也難成佛?
讀經又念佛,修羅也成佛。
聽聞佛陀正法,若已能法喜充滿,自我得利,當應快快接引家人、好友一起來(妙行先生文章)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常隨佛學,請轉法輪,雨露均霑,究竟圓滿,同升極樂!同修們:切莫流逝了,這莫大“見聞受持”的大好機緣啊!

(願):佛菩薩,天龍護法,為今天到場的諸大同修,護念加持!
(望):同修們善根福德因緣俱足!但精進,莫放逸,直至西方極樂世界淨土,免除五濁惡世,無明,無常的種種煩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本師阿彌陀佛(十念)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再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妙行先生為何屢屢都要寫迴向偈?是要讓各位同修收功,俱足功果。就像練氣功,最後的動作於丹田收功一樣。所以,同修們一定要閱讀完整文章。也是對十方法界的尊重。
祝褔你:
福慧增長!萬事如意!究竟圓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妙行先生
222會員
96內容數
佛陀千年以來到底教會了我們什麼?歡迎進入到(妙行先生),祝福:性德圓滿,萬事如意!www.miau-sin.blogspot.com(先生不受匯款;請勿受騙上當)
妙行先生的其他內容
2023/07/30
修行的考驗?就在有情無情的水火之間!小心;別在最後的一刻「破功」? 古德云: 真道真考古難移, 有情無情試根基, 美玉經琢方成器, 堅志才能步雲梯。 眾生生存於娑婆世界,難免人情世故!如何做到如:泥水匠粉光牆壁時,閔語諺:「抹壁;雙面光」!而不至於落得:「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Thumbnail
2023/07/30
修行的考驗?就在有情無情的水火之間!小心;別在最後的一刻「破功」? 古德云: 真道真考古難移, 有情無情試根基, 美玉經琢方成器, 堅志才能步雲梯。 眾生生存於娑婆世界,難免人情世故!如何做到如:泥水匠粉光牆壁時,閔語諺:「抹壁;雙面光」!而不至於落得:「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Thumbnail
2023/07/27
現代人有現代的修行方式!? 有人認為是「時勢造英雄」,更有人認為是「英雄造時勢」,在這個混沌的時勢之中,無論是蘇秦、張儀、諸葛亮、周瑜~~這些歷史上耳熟能詳的人物,也許都能創造一時的興勝!?但!終將塵歸塵;土歸土?歷史清楚的告訴我們,長江後浪推前浪,只是無始劫的輪迴而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何談
Thumbnail
2023/07/27
現代人有現代的修行方式!? 有人認為是「時勢造英雄」,更有人認為是「英雄造時勢」,在這個混沌的時勢之中,無論是蘇秦、張儀、諸葛亮、周瑜~~這些歷史上耳熟能詳的人物,也許都能創造一時的興勝!?但!終將塵歸塵;土歸土?歷史清楚的告訴我們,長江後浪推前浪,只是無始劫的輪迴而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何談
Thumbnail
2023/07/24
莫名的[醫生緣]?! 世間人各個吃五穀雜糧,難免都會傷風病寒,「生病」是不分男女老少、貧富貴賤的!所謂八苦(眾生平等): 諸苦之中,病苦為深; 作福之中,省病為最。 人一旦生病了,最重達至生活無法自理、失能、失智、失去生活最起碼的個人尊嚴?人生的習題;並非臨終時才做;回顧一生時: 道謝、道愛、道
Thumbnail
2023/07/24
莫名的[醫生緣]?! 世間人各個吃五穀雜糧,難免都會傷風病寒,「生病」是不分男女老少、貧富貴賤的!所謂八苦(眾生平等): 諸苦之中,病苦為深; 作福之中,省病為最。 人一旦生病了,最重達至生活無法自理、失能、失智、失去生活最起碼的個人尊嚴?人生的習題;並非臨終時才做;回顧一生時: 道謝、道愛、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上篇我提到,福報和智慧具足者,懂得修福德,而不是耗損福報。 修福德,就是把此生的福報資糧,用來供養三寶,供養佛法僧,轉化成未來的福報和功德。 然而,為何梁武帝建寺度僧,行善不斷,達摩祖師卻說:「了無功德!」呢? 我相信,許多學佛的朋友,事業有成後,也很願意佈施行善,甚至捐出大筆財富來供養三寶
Thumbnail
上篇我提到,福報和智慧具足者,懂得修福德,而不是耗損福報。 修福德,就是把此生的福報資糧,用來供養三寶,供養佛法僧,轉化成未來的福報和功德。 然而,為何梁武帝建寺度僧,行善不斷,達摩祖師卻說:「了無功德!」呢? 我相信,許多學佛的朋友,事業有成後,也很願意佈施行善,甚至捐出大筆財富來供養三寶
Thumbnail
《團結信賴禮儀熱情鬥志》 《瞻禮讚嘆稱名供養正觀》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功”的基礎就是武術中力量、速度、柔韌等,不論學什麼搏鬥技巧,都必須有這些必要的基本功訓練,沒有力量就沒有傷害力度。沒有速度就沒有進攻效率。沒有柔韌性就不能完美詮釋招式的作用。人年紀大時,沒有這些基本的功底為根本,一
Thumbnail
《團結信賴禮儀熱情鬥志》 《瞻禮讚嘆稱名供養正觀》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功”的基礎就是武術中力量、速度、柔韌等,不論學什麼搏鬥技巧,都必須有這些必要的基本功訓練,沒有力量就沒有傷害力度。沒有速度就沒有進攻效率。沒有柔韌性就不能完美詮釋招式的作用。人年紀大時,沒有這些基本的功底為根本,一
Thumbnail
1.東山法門 2.武周還位於唐 3.狄仁傑
Thumbnail
1.東山法門 2.武周還位於唐 3.狄仁傑
Thumbnail
茶道禪語「結果自然成」典故出自達摩祖師的《少室六門》: 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 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來自印度的達摩祖師於中國南北朝時期渡海到中土,於廣州上岸。正逢南朝梁武帝好佛尊佛崇佛的時代。 梁武帝大興佛寺、供養三寶、刊行佛經、舉辦水懺法會、甚且以皇帝之軀多次捨身同泰寺等等,佛法中的善法他不但
Thumbnail
茶道禪語「結果自然成」典故出自達摩祖師的《少室六門》: 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 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來自印度的達摩祖師於中國南北朝時期渡海到中土,於廣州上岸。正逢南朝梁武帝好佛尊佛崇佛的時代。 梁武帝大興佛寺、供養三寶、刊行佛經、舉辦水懺法會、甚且以皇帝之軀多次捨身同泰寺等等,佛法中的善法他不但
Thumbnail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金剛經: 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
Thumbnail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金剛經: 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
Thumbnail
千錘百鍊出深山, 烈火焚燒莫等閒, 粉身碎骨都無怨, 留得清白在人間! 各位同修:若修我法;證乃自知。就有如看病找醫生,有些診所/醫院,對於你的病症;或是;有時家中小孩的疑難雜症,怎麼看病都看不好?你是否也有這樣子的經驗!只要提到某為醫生的名字,還沒有去找他前,病卻是突然的不藥而癒了?俗話稱:「醫生
Thumbnail
千錘百鍊出深山, 烈火焚燒莫等閒, 粉身碎骨都無怨, 留得清白在人間! 各位同修:若修我法;證乃自知。就有如看病找醫生,有些診所/醫院,對於你的病症;或是;有時家中小孩的疑難雜症,怎麼看病都看不好?你是否也有這樣子的經驗!只要提到某為醫生的名字,還沒有去找他前,病卻是突然的不藥而癒了?俗話稱:「醫生
Thumbnail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佛陀本制四依之行法即: (一)盡形壽樹下坐。(禪定;破睡眠) (二)盡形壽著糞掃衣。(守戒;破色、財、名、分別) (三)盡形壽乞食。(忍辱;破食、執著) (四)盡形壽病時服陳棄之藥。(般若慈悲,破妄想) 何謂:盡形壽? 盡:完結
Thumbnail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佛陀本制四依之行法即: (一)盡形壽樹下坐。(禪定;破睡眠) (二)盡形壽著糞掃衣。(守戒;破色、財、名、分別) (三)盡形壽乞食。(忍辱;破食、執著) (四)盡形壽病時服陳棄之藥。(般若慈悲,破妄想) 何謂:盡形壽? 盡:完結
Thumbnail
現世社會發展,人心不古,道德觀念日漸淺薄,一般人不太能體會道德的重要,因此懂得禮讓、尊重或吃苦耐勞的人不多。我們要知道,一般肯吃苦的人,看起來都比較有耐心;而貪圖享受的人,就比較缺乏。有智慧的人,能夠思維體會菩薩修學六度萬行的悲智精神,故在付出的當下,便是行菩薩道,處處都能以慈悲、至誠的心待人。
Thumbnail
現世社會發展,人心不古,道德觀念日漸淺薄,一般人不太能體會道德的重要,因此懂得禮讓、尊重或吃苦耐勞的人不多。我們要知道,一般肯吃苦的人,看起來都比較有耐心;而貪圖享受的人,就比較缺乏。有智慧的人,能夠思維體會菩薩修學六度萬行的悲智精神,故在付出的當下,便是行菩薩道,處處都能以慈悲、至誠的心待人。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Thumbnail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