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用之用—《小森食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那時你也不過是被限制於最有意義、最重要的經驗之內了。你不能不跟那些可以產生最多糖最多澱粉的物質打交道,最接近骨頭地方的生活最甜蜜。」亨利˙大衛˙梭羅〈湖濱散記〉

這個時節走過遍地枯葉,會發出清脆的斷裂聲響,小截小截的枯枝、脆化的樹葉和碎石,以及種子,經過榕樹底下時,些微的陣風搖晃,圓熟的隱花果四散落下,接連打在紅磚道上的聲音非常結實,有一部分成為食果動物的主食,另一部分就是被踩扁成為漿泥,除了供給為土壤的養分之外,已經失去播傳的用途。

我親近自然的原因已經不是被各種盛開或鮮翠的樣態吸引,而是它們毫不遮掩的展示各種腐敗、凋衰與無用,它們深知無用的意義,僅是為了確保微小的機率,凝聚成牽引循環的效應。

在「Little Forest( 小森食光 )」中正在渡過凜冽冬季的市子,在積雪裡緩步行走,隨著雲系的移動白淨的雪原有不平整的色澤,腳步在沒有剷雪的路徑上只能深深陷入,感覺有陽光時堆積在枝頭的雪就會掉落,陽光被遮蔽時就會停止,那種子感知到哪一個時刻的光線是落下的徵兆?

如果我用稀少的已知去揣測,那也只是承認我的無知,在持續了千萬年縝密深長的循環更迭面前,永遠的無知。

人在某些時候踏出的步伐除了製造碎裂和足跡之外,大概也都沒有什麼用處,有時在跨步當下就知道,有時要回望才知道,更多的時候是,通往的途徑通常狹窄幽暗而且從頭到尾都只有一條,如果注定要多繞幾個迴圈,也盼望其實是踏著螺旋狀的樓梯,穩定向上。

心理分析總說我們迷戀崎嶇,從年幼的時候就體驗了來自各方面的疏離和排拒,種種難言的孤獨苦難,已經習慣喜歡一點被劃傷的疼痛,怎樣接近都只能觸碰彼此銳角的折磨或將自己完全孤立到缺氧的窒息感,喜歡走在不平整的岩塊與臨崖邊,才能深刻的連一瞬換氣都聽得見,在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避開所有和在每一個幾近瀕死的經驗裡覺得安頓。

某天在停車場的圍牆邊發現滿地海桐的種子,蒴果三稜狀球形,已經過了花果並存的時期,樹上結壘成熟的桔色果實,落在地上的外層深褐色殼瓣已經裂開,露出鮮紅色的種子,表層佈滿比蜘蛛網還要黏軔的黏液,我撿起它們觀察了一陣之後就放回原處走往捷運站,下樓梯時才發現鞋子的邊緣黏了一顆種子,我立刻折了回去,把它放回有土壤的地方,它不需要言語馬上教會了我黏液的用途。

黏性附著在禽鳥或動物的羽翅毛髮上,跟隨著生物行過未知的距離,也許可以到達一個遙遠的地方著地深根,一落地它就擁有了必然經歷曲折的野性,僅僅倚靠賭運似的隨機揀選,如果失敗了,就保持無用。

raw-image

「Little Forest( 小森食光 )」裡的市子因為無法適應城市的生活,回到故鄉小森在母親已經離去的房子裡獨自生活,種植自己足夠食用的稻米,為除去生命力極強的雜草腰酸背痛,在濕氣重的必須在屋內燒燃柴火去濕的夏日製作麵包,用在野地撿拾微酸澀的胡頹子熬成果醬,想喝酒時就將米發酵成酒釀,晾曬收採的紅豆莢再親自敲打取出紅豆,揀出特別完整的種回土壤裡,在夏秋季就必須積極地收集胡桃木,用雙手拿起斧頭劈開,為冬季儲用……

每日每日,一睜眼僅僅是為了養活自己,尊重和擅用每個季節的特性,虔敬謙卑的熟悉其中的嚴峻與慷慨,和季節的源頭通往同一處,血脈相通,只是被土地的卵分裂出的其中一個脆弱的核。

「那時你也不過是被限制於最有意義、最重要的經驗之內了。你不能不跟那些可以產生最多糖最多澱粉的物質打交道,最接近骨頭地方的生活最甜蜜。」亨利˙大衛˙梭羅〈湖濱散記〉

raw-image

在被眾多選擇癱瘓的時刻,僅是活著、腳踩實地,任充滿浮苔的溪水經流,腳掌沾滿充滿真菌的泥土,對抗變節的氣候和詭譎的變化,能夠靜下來喘息就是多餘的寬裕,僅是溫飽和固守一個容身之處,不被違背自己意願的要求挪動,就已經替自己創造了基本的和諧、最接近骨頭的生活,僅是專注地維持某種無用之用。

維持無知,維持寒顫,維持淚水,維持溫柔,維持不去問跨出每一步縮短多少距離,維持可以隨時弄髒雙手,維持不去維護選擇,它有黏液,但也不期待它能去到遠方,注定留在原地成為漿泥,照顧它的根,也很好。

2017/01/1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羽昊 -avatar-img
2023/04/11
喜歡:) 感覺你的文字充滿著對於平凡生活的嚮往,好想去露營
avatar-img
邱怡青的沙龍
43會員
78內容數
邱怡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12
這篇文章深刻探討了失去與重生的主題,融合細膩的文學表達與深情的自我反思。透過意象化的景象,描繪一段個體如何在歲月的重壓下尋找自我意義的旅程。文章充滿了懷舊的情感,善用比喻與隱喻,激發讀者對過去的思考,敦促我們在面對生活的艱辛時,尋求內心的平靜與釋然。
Thumbnail
2024/09/12
這篇文章深刻探討了失去與重生的主題,融合細膩的文學表達與深情的自我反思。透過意象化的景象,描繪一段個體如何在歲月的重壓下尋找自我意義的旅程。文章充滿了懷舊的情感,善用比喻與隱喻,激發讀者對過去的思考,敦促我們在面對生活的艱辛時,尋求內心的平靜與釋然。
Thumbnail
2024/08/06
最初的蜜蜂出現在杯口。 身形細長,複眼反射出一眼就能望穿格局的房間,觸角探查的擺動,感知空間裡的偏振光,是從關不緊的窗縫間唯一遞進來的微弱光線。振翅時發出如同精密儀器的頻率,卻總是悄聲無息地消失,畢竟這間用老舊都還不足以形容的公寓,滿佈能夠輕易藏身和逃出的縫隙。 後來的一個星期,蜜蜂越來越頻
Thumbnail
2024/08/06
最初的蜜蜂出現在杯口。 身形細長,複眼反射出一眼就能望穿格局的房間,觸角探查的擺動,感知空間裡的偏振光,是從關不緊的窗縫間唯一遞進來的微弱光線。振翅時發出如同精密儀器的頻率,卻總是悄聲無息地消失,畢竟這間用老舊都還不足以形容的公寓,滿佈能夠輕易藏身和逃出的縫隙。 後來的一個星期,蜜蜂越來越頻
Thumbnail
2024/08/02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2024/08/02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常常心裡會浮現一個問題:「若是梭羅活在現代,他的湖濱散記會怎麼寫?」 因為相對於科技與物質文明凌駕一切之上的今天,梭羅生活的一百多年前的社會還算單純樸實,他如何能未卜先知的道盡當代人所面對的精神困境? 這種預知,讓梭羅的「湖濱散記」在近代愈來愈受全世界重視。這十多年來,我在逛書店或者二手書店,跳蚤市
Thumbnail
常常心裡會浮現一個問題:「若是梭羅活在現代,他的湖濱散記會怎麼寫?」 因為相對於科技與物質文明凌駕一切之上的今天,梭羅生活的一百多年前的社會還算單純樸實,他如何能未卜先知的道盡當代人所面對的精神困境? 這種預知,讓梭羅的「湖濱散記」在近代愈來愈受全世界重視。這十多年來,我在逛書店或者二手書店,跳蚤市
Thumbnail
即便看得見的事物消失了,仍然有部分是會留下來的,彷彿人的靈魂一樣。 怡德說:「 植物消失了種子會留下,等到土壤回來了,種子便有機會落地。 」 聽到的瞬間,忽然能夠感受到某一小塊那些為了生態而種植的農夫們的心情,但要為了這些看不太見的種子努力,背後是什麼在支撐著他們的信念?
Thumbnail
即便看得見的事物消失了,仍然有部分是會留下來的,彷彿人的靈魂一樣。 怡德說:「 植物消失了種子會留下,等到土壤回來了,種子便有機會落地。 」 聽到的瞬間,忽然能夠感受到某一小塊那些為了生態而種植的農夫們的心情,但要為了這些看不太見的種子努力,背後是什麼在支撐著他們的信念?
Thumbnail
「那時你也不過是被限制於最有意義、最重要的經驗之內了。你不能不跟那些可以產生最多糖最多澱粉的物質打交道,最接近骨頭地方的生活最甜蜜。」亨利˙大衛˙梭羅〈湖濱散記〉
Thumbnail
「那時你也不過是被限制於最有意義、最重要的經驗之內了。你不能不跟那些可以產生最多糖最多澱粉的物質打交道,最接近骨頭地方的生活最甜蜜。」亨利˙大衛˙梭羅〈湖濱散記〉
Thumbnail
山沒有在跟著你的計劃走的,世界也沒有。​ 說到底,不論我們如何努力避免變動,變動總是會追上我們。 ​​於是我們得要學習,​不是無限向世界發出索求,而是順應世界的變化。 ​​用身體去理解,淋了雨身體就會濕,濕了身體就會冷;​用身體去理解,動手才會有柴,一個不專心飯就會燒焦......
Thumbnail
山沒有在跟著你的計劃走的,世界也沒有。​ 說到底,不論我們如何努力避免變動,變動總是會追上我們。 ​​於是我們得要學習,​不是無限向世界發出索求,而是順應世界的變化。 ​​用身體去理解,淋了雨身體就會濕,濕了身體就會冷;​用身體去理解,動手才會有柴,一個不專心飯就會燒焦......
Thumbnail
當晚那群ABC雖然對我們所說的不以為然,但是隨後幾天跟著我們一起在森林中探索時,看到他們目光逐漸柔和起來,身軀也逐漸柔軟下來,到最後甚至可以和我們一起跪在大地上看一株小小的野花,也可以抱著大樹感受森林的傾訴!
Thumbnail
當晚那群ABC雖然對我們所說的不以為然,但是隨後幾天跟著我們一起在森林中探索時,看到他們目光逐漸柔和起來,身軀也逐漸柔軟下來,到最後甚至可以和我們一起跪在大地上看一株小小的野花,也可以抱著大樹感受森林的傾訴!
Thumbnail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課本裡讀過的詩詞,也是我看小森食光夏秋冬春各篇心頭屢屢浮現的字句。當電影裡一列雁雀從空中飛翔而過,我心想這不正是後面那兩句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實際寫照?小森食光這部電影讓我聯想到的實在太多,天與地、人與自然、人與人的相處……很多很多,難以言盡。
Thumbnail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課本裡讀過的詩詞,也是我看小森食光夏秋冬春各篇心頭屢屢浮現的字句。當電影裡一列雁雀從空中飛翔而過,我心想這不正是後面那兩句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實際寫照?小森食光這部電影讓我聯想到的實在太多,天與地、人與自然、人與人的相處……很多很多,難以言盡。
Thumbnail
當晚那群ABC雖然對我們所說的不以為然,但是隨後幾天跟著我們一起在森林中探索時,看到他們目光逐漸柔和起來,身軀也逐漸柔軟下來,到最後甚至可以和我們一起跪在大地上看一株小小的野花,也可以抱著大樹感受森林的傾訴!
Thumbnail
當晚那群ABC雖然對我們所說的不以為然,但是隨後幾天跟著我們一起在森林中探索時,看到他們目光逐漸柔和起來,身軀也逐漸柔軟下來,到最後甚至可以和我們一起跪在大地上看一株小小的野花,也可以抱著大樹感受森林的傾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