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遊「鼓山公園」看政權遞嬗痕跡

2023/02/0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位於高雄旗山的「鼓山公園」,最顯眼的建築是號稱是全東南亞面積最大的孔廟。然而,在孔廟之下,如果細細瀏覽,會看到更深邃的日治時期遺跡和曲折的政權遞嬗痕跡。
旗山,在我的印象裡,只是一個可以和香蕉畫上等號的地方,除此之外,我對它是一無所知。春節期間,我為了一圓岳父回高雄老家看看的心願,安排了一趟四天三夜的家族旅遊,帶岳父、岳母和父親、母親造訪高雄各地名勝。對我而言陌生的旗山自然被我列入其中一站,並決定下榻在這個小鎮。
規劃行程時,我發現小鎮西側的一座「鼓山公園」,公園裡面有一座孔子廟。全台的孔廟我走訪過不少間,但這間孔廟卻引起我的興趣,因為它佔地足足有四點一公頃,號稱是全東南亞面積最大的孔廟,應該值得一遊。另外,Google地圖上顯示鼓山公園內還有一個「旗山神社遺址」,可以順道遊覽。
旅程的第二天下午,我們一行人抵達旗山。跑了一個上午的行程,大家都累了,來到鼓山公園的階梯前,我實在不忍心要求四位老人家登上幾百階的階梯,所以決定開車直接上山前往孔廟。
想不到,孔廟的規模比網路上的照片看起來更大,從停車處走過一個大平台抵達櫺星門後,必須再走過另一個大平台再登上五、六十階才到大成門,廟宇的主體建築有多麼龐大就不難想像了。
大歸大,但畢竟不是古蹟,且廟宇四周看不到神社遺址,可看性不高。不過周圍的步道和廣場倒是一處適合遊憩運動的處所,我們一群人就坐在階梯上休息閒聊。
當天我們下榻的民宿在鼓山公園附近,徒步走到公園入口不用十分鐘。隔天一早六點半,我起了個早,換上慢跑鞋,趁早餐前的空檔跑向鼓山公園活動活動筋骨。這一次,我跑的不是旁邊的車道,而是從公園中間的階梯往上跑。
總算,換了一種遊覽形式,我這才發現鼓山公園當中的日治時期遺跡--
年代最久遠的是1907年,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1844-1915)在巡視旗山所題的「精忠護國」四字。根據解說牌上的說明,台灣光復後,這四字曾一度被塗改為「還我河山」,如今已恢復原貌。
佐久間左馬太所題「精忠護國」碑
其次,是1935年紀念始政(日本開始統治台灣)四十週年,由帝國在鄉軍人會旗山分會所立的「駐軍紀念碑」,紀念當時為掃蕩匪賊(抗日義勇軍)而駐軍於此的步兵中隊,以宣揚軍威。光復後,這五字也曾被塗抹,改書「浩氣長存」。
「駐軍紀念碑」正面
「駐軍紀念碑」背面
1936年,旗山神社啟用,位於鼓山公園一隅(後改建為槌球場)。而鼓山公園正前方的華中街,當年是表參道,參道兩側立有石燈籠數十對,部分傾圮的石燈籠經修復後沿著依山而建的石階安置在左右。在參天古樹的扶翼下,營造逐步邁向神社的肅穆氛圍。
然而,爬到石階盡頭,卻不見神社,只有擋土牆上的「旗山神社剪影」勉強還原神社舊觀。1947年,神社遭拆除,鳥居上原本嵌有「旗山神社」也被撤換為「中山公園」;1983年,高雄縣長蔡明耀下令完全拆除神社建物,並在一旁興建孔廟取而代之,現在只能透過剪影想像神社的模樣。
旗山神社剪影
旗山神社照片(翻攝自告示牌)
公園一角的「原旗山水道」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遺跡。這座興建於1925年的水道,採沙濾式儲水池以改善當地用水,是高雄縣最早的自來水設施。
原旗山水道
水道完工後,旗山街役場在圳旁立了一座「表彰紀念碑」來表揚出資參與興建的旗山信用利用組合。但在戰後,碑上的「大正」字樣卻遭到破壞,改為「中華民國」,幸好「大正十四年」碰巧是「中華民國十四年」,底下的數字才得以倖存。
表彰紀念碑
表彰紀念碑
好在我今天早起運動,才有機會二度遊覽鼓山公園,見識到莊嚴的孔廟之下,更深邃的日治時期遺跡和曲折的政權遞嬗痕跡。
隨著時移世異,國族間敵對的態勢已不復以往,各政權過去宣誓主權的手段不妨一笑置之,就讓我們客觀冷靜地認識歷史,鑑往知來。因此,當我看到駐軍紀念碑的解說牌上被民眾寫上「幹 認賊作父」等穢語,不免感到遺憾。
站在階梯最高處的平台上,對面的旗尾山和此處的鼓山遙遙相望,形成「旗鼓相當」之勢。如果旗尾山有知,應該會忍不住嘲笑鼓山百年來幾經整容,整得面目全非了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鴻雁從事寫作教學多年下來,研發出許多教材,幫助學生組織與思考。 這些教材不是最好的,還有許多改善空間,所以我將逐一放進典藏室中,供同好瀏覽與指教。 希望此舉可以拋磚引玉,大家一同為讀寫教育激盪出更多創意的火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