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近開放勞動移民,想要降低勞動成本,真的有辦法解決通貨膨脹嗎? 要如何分析與判斷?理解通貨膨脹的本質,有助於屏蔽許多如同雜訊一般的經濟數據,不被各式各樣似是而非的說法給左右。

通貨膨脹怪獸來臨,讓我們一起探討它的本質是甚麼
同時,分工越細服務越細,品種越多,創造就業機會越多。如果經濟複雜度上不去,分工無法精細效率,將會導致供應面的產能無法持續的提升上去,這時候我們要問,為什麼國內(國際) 的精密分工會遭遇瓶頸?
這時候,可以參考耗散理論,外部能量不斷的注入,是讓一個國家不斷的經濟增長,經濟複雜度能夠持續的進化的原因。如同生命體與細胞,需要穩定的食物能量來源,細胞分工體系才能穩定存在。全球化的反轉,是由於能源供應的成本增加與轉換效率變差等問題,使得全球大分工無法持續深入下去。例如: 傳統開發油井的成本很低,近期發展出來的綠色能源投入成本巨大,取得的成果十分有限,能源密度不高,易用性不高,有強烈對比。
第一層次:
通貨膨脹只是表象,本質是貨幣超發和供應不足。但是貨幣超發和供應不足的現象,只是更深層問題的表象。
第二層次:
貨幣超發和供應不足也只是表象,經濟複雜度上不去,社會分工無法精細化。但是經濟複雜度上不去,社會分工無法精細化,只是更深層問題的表象。
第三層次:
沒有足夠多的能量注入,耗散結構無法維持更遑論進化,起因於化石能源的危機,而綠色能源,只會比化石能源的成本更高,經濟效益相對低很多。
結論:
美國開放移民能夠解決化石能源所帶來的問題嗎? 可以看得出來,問題的本質起因於能源危機,只處理表象的供給需求問題,是絕對是行不通的。不可被表象的說法,CPI的假摔,失業率數據,等等現象給影響思考。有了自己的一套邏輯推理的體系,就不會被雜訊影響,動搖自己的判斷與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