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品的設計與推廣──台展海報的徵件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圖 4-1 第 5 回台展圖錄由石川欽一郎繪製封面 。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台展資料庫
由於官展展出日程短,未有多樣的開發商品,僅一般性的文宣品:如1. 展覽目錄,供入場觀眾自由索取。2. 展覽圖錄:由台灣教育會與台灣日本畫協會合作出版《台灣美術展覽會畫冊》[1],除第1回外,圖錄封面皆選自審查員之作品來搭配,以鮮豔的珂羅版印刷,發行份數為5百本(1本定價3圓)販售(圖4-1,4-2)。[2]3. 繪葉書(現今的明信片):選擇入選作品為圖樣,可視為當時的文創商品(圖4-3)。[3]4. 展覽海報:由官方委託審查員製作,或舉辦徵件競賽,並公開展示,進行展覽預告宣傳,海報於展覽前一個月,印製1千張,分送各州地方廳及交通局鐵道都供張貼。[4]
圖4-2 第 1 回府展圖錄 由木下靜涯繪製封面 。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台展資料庫
然值得一提的是台展海報徵件,起因於第1、2回(1927、1928)的海報設計,原委由審查員來製作,但被官方認為過於樸素或專業化,無法令人有所共鳴。因此,在第3回(1929)台展前舉辦徵件,由教育會公開招募,徵件目的有二:「一為宣傳展覽會之訊息,二為推廣創作之風氣。」在徵件規格:長77公分,寬53公分;設計內容需註明:主題、時間及地點。獎金頒贈:一等1百圓(1名)、二等50圓(2名)、三等10圓(5名),[5]首回徵件共計1百30餘件作品。評選結果:一等獎從缺,二等獎:高田啟作[6]、北川義雄,三等獎:吉澤初藏、放天、小川勇、片瀨弘;入選作品於台北博物館展出,此海報展被視為「台展」之前哨展。[7]
圖 4 -3 第 7 回台展繪葉書(明信片)陳進作品〈含
笑花 〉。圖片來源: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藏
第4回(1930)海報徵件,改由社會課設置「台展事務所」承辦,[8]徵件內容與第3回相同;[9]第5回(1931)的獎金則縮減為一等50圓(1名)、二等25圓(2名);[10]第6回(1932)徵件內容附註「台灣教育會擁有得獎海報之修改且展示陳列權利,海報圖案的著作權歸台灣教育會所有。」可見當時對著作權已有概念,納入條文之中,來徵得創作者同意;[11]第7回(1933)則無對外公開徵選。[12]
第8回(1934)又恢復海報徵件,尺寸縮小為長75公分、寬50公分,並規範為六色印刷,獎金再減少為一等50圓(1人)、二等20圓(2人);總計徵得60多件作品。評選結果:一等獎:高田 ,二等獎:顏水龍及立石成孚,[13]而顏水龍又為第8回台展的審查員,於日本「壽毛加公司」擔任廣告設計,正有一試之企圖;一等獎的高田馨也以作品《花》與《風景》入選,此海報展於台北教育會館展出。
圖4-4 第 9 回台展海報,委託塩月桃甫製作,「台展」二字由幣原坦執筆,中央搭配塩月桃甫
作畫,主題字「 The Taiwan Art Exhibition 」由高中美術成員所作。
圖片來源:《台灣日日新報》 1935 年 10 月 12日第 11 版。
第9回(1935)海報徵件,因一等獎從缺,官方轉而委託審查員塩月桃甫負責製作,所呈現的海報樣貌(圖4-4),「台展」二字由審查員長幣原坦執筆,中央搭配塩月桃甫作畫,主題字「The Taiwan Art Exhibition」由高中美術成員所作;從版面中可見有中文、英文、日文、羅馬文、及書法與美工字體等分置,搭配流暢的線條圖案,構成上或許有些雜亂不統整,卻是設計形態的嘗試。[14]第10回(1936)台展,決議不舉辦海報徵件,改委託畫家繪製;[15]自此之後,府展不再有海報徵件。
統合檢視,因應台展所舉辦的海報徵件,成為廣告設計的交流平台,雖僅有六次(3回、4回、5回、6回、8回、9回),卻可看出幾項發展:其一、提前為官展打前鋒,吸引大眾,並預告展覽日期、地點與內容。其二、徵件簡章的規範調整,從第6回(1932)的展示陳列權及著作權所有,第8回(1935)所規定六色印刷,及尺寸將原本長77公分,寬53公分,縮短為長75公分、寬50公分,與現今使用之海報二開尺寸(長76公分、寬52公分)大致相同。其三、高額獎金的吸引,海報徵件比台展早設有獎項及獎金,[16]顯見當局的重視,後來的獎金逐漸減少,也導致從百餘人響應到後來僅60多人參與,徵件截止日期亦不斷延後。
資料來源
[1] 第1回台展圖錄收錄有東洋畫40幅、西洋畫73幅。第2回圖錄則收錄有東洋畫33幅、西洋畫76幅。
[2]內容有:東、西洋畫入選作品,及姓名住址一覽表。《台灣日日新報》1927年10月27日第5版。〈台展入選畫寫眞畫冊〉。內文提及:「提供預約登記處及通訊處為台北市壽町2-1-4武部竹令。預約登記處為台北市末廣町2-1石井裱糊店、台北市本町一丁目2-4神島裱糊店、台北市京町2-25中野裱糊店、台南市錦町肥後裱糊店、高雄市新濱町南里書店。」
[3]《台灣日日新報》1928年10月12日第8版。〈台展出品畵∕陸續搬入會場∕至受付截止日∕豫料有四五百點〉。
[4]《台灣日日新報》1927年9月16日夕刊第4版。〈美術展覽∕宣傳標札∕昨今分發各州〉。
[5]《台灣日日新報》1929年5月1日第7版。〈發表された∕台展の會期∕今年は新しい試みとして∕ボスターを懸賞募集〉。
[6]高田啟作與高田馨可能為同一人。
[7]入選作品於7月13-14日展出。《台灣日日新報》1929年7月7日第7版。〈台展ボスタ—∕入選者〉。
[8]1930年第4回台展幹事會:「台展的事務以往由文教局學務課辦理,但以社會教育的立場,今後於社會課內設置台展事務所,課募集本年度的台展海報」。《台灣日日新報》1930年6月27日夕刊第2版。〈今年度台展〉。
[9]《台灣日日新報》1930年5月17日第7版。〈台灣の秋を飾る∕第四回台展開く∕10月25日から十日間∕會場は督府舊廳舍∕台展ボスタ-∕懸賞募集〉。
[10]《台灣日日新報》1931年5月14日第7版。〈台展ボスター懸賞募集〉。
[11]《台灣日日新報》1932年6月16日第7版。〈台展ボスターの∕圖案を募集∕締切は7月20日〉。
[12]《台灣日日新報》1933年5月7日第8版。〈台灣美術展覽會∕決定10月27日公開∕出品搬入10月20、21兩日間〉。
[13]入選作品於9月8-9日展出。《台灣日日新報》1934年9月7日第7版。〈台展海報當選發表∕8、9兩日一般公開展覽〉。
[14]《台灣日日新報》1935年10月12日第11版。〈出來上つた台展のボスタ-〉。
[15]《台灣日日新報》1936年8月19日第11版。〈今秋の台展は∕盛大にやる∕會期も二日間延長∕きのふ幹事會で決定〉。
[16]「台展」遲至第4回才設有「台展賞」及「台日賞」,獎金同樣為1百圓。
1會員
26內容數
1895年日本殖民台灣,帶領著台灣邁入現代化,其中西方美術展覽會的引進,帶動畫會、畫展的成立,奠基滋長,是重要的里程碑。特別的是行政官方以西方的經營思維,結合社會資源、政商界及藝文人士,將展覽會提升為社交、休憩、教育之文化場域,吸引各階層民眾的參與,開拓台灣社會對藝術欣賞之風氣,是戰前美術行政研究中不可欠缺的一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mit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論起台灣首次的官辦美展「台灣美術展覽會」(簡稱「台展」,1927-1936)、「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簡稱「府展」,1938-1943),距今已近九十年,由日本統治台灣三十多年後所創辦,回顧當時,台日交流逐漸增多,藝文界的接力建言與期盼下開展
首回(1927)台展第一天湧入一萬人次,原本十天份的入場券、目錄及明信片,在一日之間幾乎銷售殆盡。最後一日,從早便忙得不可開交,到了截止進場時間時,更是顯得秩序無章,就連會場長官若槻道隆(文教局課長),野口敏治(學務課長)及各審查員等人都無法擠進會場。
論起台灣首次的官辦美展「台灣美術展覽會」(簡稱「台展」,1927-1936)、「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簡稱「府展」,1938-1943),距今已近九十年,由日本統治台灣三十多年後所創辦,回顧當時,台日交流逐漸增多,藝文界的接力建言與期盼下開展
首回(1927)台展第一天湧入一萬人次,原本十天份的入場券、目錄及明信片,在一日之間幾乎銷售殆盡。最後一日,從早便忙得不可開交,到了截止進場時間時,更是顯得秩序無章,就連會場長官若槻道隆(文教局課長),野口敏治(學務課長)及各審查員等人都無法擠進會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1.主題設定 年度健康促進計畫可以先設定每季度的大方向 再往下延伸,必要時配合時下話題多做衛教 2.重點內容整理 把找到的內容,用白話文整理出文字稿 3.做圖卡發布 用圖片配上文字 設計簡單好懂得衛教圖卡 加強員工吸引力 4.自己想不想看? 製作文宣的時候 先想想自己會不會想看? 看不看得懂?
Thumbnail
回顧完童里的2023,時間咻咻咻地又往前邁進了一週。 年底進的新書都悄悄在本週上架完畢。等待新書飛來的空檔,引進了台灣創作者的新年選品:角斯角斯新年賀品、李信慧紙雕春聯,紙上行旅 2024月曆&恐龍紅包袋......也進了幾款插畫圖文小誌(zine),歡迎來店感受繪本以及繪本以外的創作能量。
Thumbnail
今年登革熱疫情又再次爆發了 直到現在11月初,累積染疫人數已經創下十年來的次高紀錄。雖然已經剛過了立冬,但天氣依舊相當溫暖,也讓疫情依舊還在高檔。希望天氣趕快冷起來讓這次疫情能夠早日結束,也希望有關單位能趕快了解疫情爆發的根本原因,才能避免後續再次發生。
Thumbnail
「m++」是台中知名早午餐-目覺咖啡的延伸品牌,位處於臺中舊城區的老屋裡,空間上像是選物店的概念;首先會被隔壁的植栽園藝、生活用品店「Mjiajia」給吸引住目光,而備有溫室空間的結構,同時也開放讓用餐客人能自由參觀。
Thumbnail
感謝每一位族人、導師與讀者的支持,我們一起讓老家的故事、山裡的故事,被更多人看見,啟發台灣人更了解山、更願意走入文化、走入自然。
其實我很不喜歡一些文化工作者,動不動就對意見相反者稱呼沒水準,或是訕笑相關知識不足者沒文化,站在教育者的立場來看,這樣的行為,其實是另外一種的文化霸權體現與知識份子的傲慢 我們作為文化工作者,很多時候追求的,就是希望那些快要消失的人事物、文化、語言、建築能更加的被人所珍惜,我們所需要的就是教育大眾與
Thumbnail
成立 WΞ Project Hub 的初衷,是希望可以持續地向讀者們更新曾經被成為《NFT 社群研究報告》的項目的最新進展,順便跟大家跟進這些主角在被分析後的發展的進度。但將這些更新製作成報告時,產生很多不同的想法,亦收集了很多不同意見,最終便形成《 W3 展報》WΞ Project Hub。
Thumbnail
「榕錦時光生活園區」是一個從調查、修復、再利用,到營運都很用心的案例,不論從歷史或是文化保存的層面都有很多可以談的事情,覺得如果有機會去走走,除了園區不也仿擴大腳步感受周圍經歷許多歷史堆疊而形成的城市空間,同時也建議到服務中心看看刑務所的故事。
Thumbnail
我以為作者會用另一種觀點來講談大航海時代荷蘭人、日本人、閩南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以及鄭成功父子的故事,與撰寫《大航海時代的台灣》的作者湯錦台成為鮮明的對照,結果作者是以另一種觀點與寫法呈現台灣的海洋歷史……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1.主題設定 年度健康促進計畫可以先設定每季度的大方向 再往下延伸,必要時配合時下話題多做衛教 2.重點內容整理 把找到的內容,用白話文整理出文字稿 3.做圖卡發布 用圖片配上文字 設計簡單好懂得衛教圖卡 加強員工吸引力 4.自己想不想看? 製作文宣的時候 先想想自己會不會想看? 看不看得懂?
Thumbnail
回顧完童里的2023,時間咻咻咻地又往前邁進了一週。 年底進的新書都悄悄在本週上架完畢。等待新書飛來的空檔,引進了台灣創作者的新年選品:角斯角斯新年賀品、李信慧紙雕春聯,紙上行旅 2024月曆&恐龍紅包袋......也進了幾款插畫圖文小誌(zine),歡迎來店感受繪本以及繪本以外的創作能量。
Thumbnail
今年登革熱疫情又再次爆發了 直到現在11月初,累積染疫人數已經創下十年來的次高紀錄。雖然已經剛過了立冬,但天氣依舊相當溫暖,也讓疫情依舊還在高檔。希望天氣趕快冷起來讓這次疫情能夠早日結束,也希望有關單位能趕快了解疫情爆發的根本原因,才能避免後續再次發生。
Thumbnail
「m++」是台中知名早午餐-目覺咖啡的延伸品牌,位處於臺中舊城區的老屋裡,空間上像是選物店的概念;首先會被隔壁的植栽園藝、生活用品店「Mjiajia」給吸引住目光,而備有溫室空間的結構,同時也開放讓用餐客人能自由參觀。
Thumbnail
感謝每一位族人、導師與讀者的支持,我們一起讓老家的故事、山裡的故事,被更多人看見,啟發台灣人更了解山、更願意走入文化、走入自然。
其實我很不喜歡一些文化工作者,動不動就對意見相反者稱呼沒水準,或是訕笑相關知識不足者沒文化,站在教育者的立場來看,這樣的行為,其實是另外一種的文化霸權體現與知識份子的傲慢 我們作為文化工作者,很多時候追求的,就是希望那些快要消失的人事物、文化、語言、建築能更加的被人所珍惜,我們所需要的就是教育大眾與
Thumbnail
成立 WΞ Project Hub 的初衷,是希望可以持續地向讀者們更新曾經被成為《NFT 社群研究報告》的項目的最新進展,順便跟大家跟進這些主角在被分析後的發展的進度。但將這些更新製作成報告時,產生很多不同的想法,亦收集了很多不同意見,最終便形成《 W3 展報》WΞ Project Hub。
Thumbnail
「榕錦時光生活園區」是一個從調查、修復、再利用,到營運都很用心的案例,不論從歷史或是文化保存的層面都有很多可以談的事情,覺得如果有機會去走走,除了園區不也仿擴大腳步感受周圍經歷許多歷史堆疊而形成的城市空間,同時也建議到服務中心看看刑務所的故事。
Thumbnail
我以為作者會用另一種觀點來講談大航海時代荷蘭人、日本人、閩南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以及鄭成功父子的故事,與撰寫《大航海時代的台灣》的作者湯錦台成為鮮明的對照,結果作者是以另一種觀點與寫法呈現台灣的海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