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在他方專欄|新進國寶的巡迴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林布蘭特的〈旗手〉於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Mauritshuis)展示一景,
展間微暗的燈光突顯畫家光影處理的功力。(攝影:王幸慈)
在疫情嚴峻之時,國家該將年度預算撥給大受打擊的觀光產業及補助中低收入家庭,還是堅持以高價購藏荷蘭大師林布蘭特的畫作,將這件多年來屬於法國私人收藏的國寶迎回故鄉?這是2021年荷蘭政府面臨的難題。
最後,荷蘭上下議會終究是通過了重重會議和審查,拍板決定將林布蘭特的〈旗手〉(De vaandeldrager)帶回荷蘭,聯合國家博物館基金會(Rijksmuseum Fonds)、林布蘭特協會(Vereniging Rembrandts)與樂透之友(VriendenLoterij)等機構共同購藏,使其成為國家藝術收藏的一部份。而作品在2022年初運至荷蘭後,開始周遊12個省份,逐月在不同的博物館展示,進行為期一年的巡迴。每間博物館提供一天免費入館的機會,供民眾前往參觀這件林布蘭特在1636年完成的傑作。
林布蘭特固然重要,但這幅畫有何特別?政府在此舉顯示何種文化政策的取向?這是許多荷蘭大眾心中的疑惑。〈旗手〉為一位手持大旗的阿姆斯特丹民兵肖像畫,因為面容與畫家其他自畫像極為相似,亦被視為林布蘭特的自畫像之一。站在國家博物館策展人與藝術史學家的角度,畫作中男子的服飾細節、單手扠腰的站姿、畫面光與暗的鋪陳、使用大量金黃色調的巴洛克風格,是畫家六年後的代表性巨作〈夜巡〉的前作,也是難得一見的國寶級作品。是以在豐富荷蘭藝術史收藏的前提下,荷蘭必須傾盡國家之力將〈旗手〉帶回本地,讓更多本地人欣賞荷蘭藝術家的經典作品。
博物館界與學者作如是觀,而普羅大眾的想法為何?除了覺得購藏過程耗費過高之外,對於作品本身有何其他看法?這件作品如何更完整地顯示林布蘭特的創作歷程和風格的演變?大眾與博物館之間能否開啟更多討論的空間?這些提問,皆待〈旗手〉於2023年5月在北方的葛洛寧根博物館,完成最後一站的巡迴展後,才能做進一步的觀察與探究。
*原文〈散步在他方|新進國寶的巡迴之旅〉刊載於《 幼獅文藝》雜誌,第829期,20231⽉號。https://www.youth.com.tw/literature/p2-read.php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選愛心、分享或留言互動,這都是支持我探索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展覽並持續書寫的動力。若您想免費贊助,歡迎您點擊下方拍手按讚的小圖,連按最多五次,就可輕鬆達成免費贊助創作者的鼓勵。*
avatar-img
30會員
30內容數
這是關於國內外博物館、美術館、展覽敘事的觀察實錄,希望透過多元角度的討論,挖掘藝術史學者、策展人和藝術家如何將他們的論述與作品呈現在觀眾眼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幸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馬斯垂克,位於荷蘭最南方的林堡省,西鄰比利時列日,東鄰德國亞琛,是極具國際化並富含活力的老城市。不若荷蘭西部城市小巧的運河景致,壯闊的馬斯河流經此城市中心,新舊建築交錯卻能和諧並存,荷法德語都可做為溝通語言,讓這座自中古世紀便存在的大城生成她獨特的面貌。
想在荷蘭大飽電影癮,除了極具指標性的鹿特丹國際影展和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是絕佳去處,各城市亦有不同主題的中小型影展。若想觀察荷蘭電影文化產業的發展,便不能錯過專為荷語電影、影集與視覺文化而設的荷蘭影展(Nederlands Film Festival)。
對古蹟或歷史愛好者來說,每年九月第二個週末是最幸福的日子。在這兩天,全荷蘭舉辦古蹟開放日,平日不向大眾開放的國家機構、猶太會堂、基督教堂、大學學院建築、風車、私人宅邸等等,皆歡迎民眾免費參觀,藉此了解更多歷史課本以外的奇聞軼事。
海牙,一座在國際犯罪影集或外交公約常被提及的城市,是荷蘭的政治中心,亦為往昔貴族的居住之所。沒有阿姆斯特丹如蜘蛛網般的運河景緻,海牙有的是中央政府機關、皇室官邸,還有坐落在幽靜林道旁的使館區。坐在林道上的長椅,睜眼可見樹梢的綠和大型雕塑作品,閉眼可聽鳥鳴和風吹過落葉的聲響。
在《Wormmaan》小說中,在農場受挫而黯然離開的主角Elke,來到荷蘭最北方的瓦登島,尋找一種雌雄同體的豌豆品種,展開與這被遺忘之植物的對話與探索。「如何定義這個品種?」成為一個大哉問。
除了博物館,荷蘭的獨立藝文機構也相當活絡,各個空間有自己的特性和著重的展覽議題。以探討當代藝術與科學、科技、生物、食物、生態等等關係的代表性藝術單位,自今年五月起,在台夫特新開幕的當代藝術中心RADIUS也加入行列,結合藝術與生態學,成為以作品呼籲人們重視永續經營與氣候變遷的新據點。
馬斯垂克,位於荷蘭最南方的林堡省,西鄰比利時列日,東鄰德國亞琛,是極具國際化並富含活力的老城市。不若荷蘭西部城市小巧的運河景致,壯闊的馬斯河流經此城市中心,新舊建築交錯卻能和諧並存,荷法德語都可做為溝通語言,讓這座自中古世紀便存在的大城生成她獨特的面貌。
想在荷蘭大飽電影癮,除了極具指標性的鹿特丹國際影展和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是絕佳去處,各城市亦有不同主題的中小型影展。若想觀察荷蘭電影文化產業的發展,便不能錯過專為荷語電影、影集與視覺文化而設的荷蘭影展(Nederlands Film Festival)。
對古蹟或歷史愛好者來說,每年九月第二個週末是最幸福的日子。在這兩天,全荷蘭舉辦古蹟開放日,平日不向大眾開放的國家機構、猶太會堂、基督教堂、大學學院建築、風車、私人宅邸等等,皆歡迎民眾免費參觀,藉此了解更多歷史課本以外的奇聞軼事。
海牙,一座在國際犯罪影集或外交公約常被提及的城市,是荷蘭的政治中心,亦為往昔貴族的居住之所。沒有阿姆斯特丹如蜘蛛網般的運河景緻,海牙有的是中央政府機關、皇室官邸,還有坐落在幽靜林道旁的使館區。坐在林道上的長椅,睜眼可見樹梢的綠和大型雕塑作品,閉眼可聽鳥鳴和風吹過落葉的聲響。
在《Wormmaan》小說中,在農場受挫而黯然離開的主角Elke,來到荷蘭最北方的瓦登島,尋找一種雌雄同體的豌豆品種,展開與這被遺忘之植物的對話與探索。「如何定義這個品種?」成為一個大哉問。
除了博物館,荷蘭的獨立藝文機構也相當活絡,各個空間有自己的特性和著重的展覽議題。以探討當代藝術與科學、科技、生物、食物、生態等等關係的代表性藝術單位,自今年五月起,在台夫特新開幕的當代藝術中心RADIUS也加入行列,結合藝術與生態學,成為以作品呼籲人們重視永續經營與氣候變遷的新據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趁著台南行也去朝聖本次奇美特展,遙想當年大學曾經跑去修西洋藝術史,其中一篇小論文就選了林布蘭當題目。看完有種別樣的感動,因此把當年的文章修改得更好閱讀後和大家分享。主要是探討十七世紀荷蘭大師林布蘭的宗教與世俗畫作包含的創作思想與特色。
Thumbnail
我欣賞的不是藝術品,而是它所表現與承載的美。___ 選自【美力覺醒】 林布蘭是17世紀荷蘭的畫家,曾在聖經浪子回頭的故事中,聽到人家提起過林布蘭浪子回頭的那幅畫,而後知道了那幅畫創作的時空背景後,感受又更不一樣了。而上圖林布蘭的自畫像,那是他離世前最後一幅的自畫像,有些憂傷,卻又感到平靜,沒有多加
Thumbnail
Day 7-2 早上去了一趟泰特美術館之後 下午,我和 J 繼續把握在倫敦最後一個下午的珍貴時光,前往英國國家畫廊The Nation Galleryvup 欣賞畫作。 英國國家畫廊位在特拉法加廣場前方,廣場中央有一個為了紀念尼爾森將軍在1805年在特拉法加戰役中殉國而設立的雕像和圓柱,廣場
Thumbnail
慕尼黑的City Walking Tour 繼續走,離開求子而來的鐵阿提那教堂後,回到音樂廳廣場。(以下是慕尼黑City Walking Tour紀錄) 統帥堂Feldherrnhalle——啤酒館政變 「知道這幅畫是誰的作品嗎?」導遊P問。P拿著平板上的一幅畫著鐵阿提那教堂和統帥堂的作品,
Thumbnail
此次展覽適逢英國國家藝廊兩百週年,首次來台展出,展示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的珍品。參觀者能近距離欣賞林布蘭、拉斐爾、莫內、梵谷等大師的作品,展覽展示多樣藝術風格。展示400年繪畫歷史,有助於觀眾了解文化脈絡。
Thumbnail
  荷蘭畫家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最為人熟知的畫作為〈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其一生皆生活於荷蘭台夫特(Delft),故又被稱為「台夫特的維梅爾」,與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1669)同被稱為荷
Thumbnail
台北國際書展於2/20開展,這次主要分為八個主展館,後面會一一和大家介紹。而這次的亮點在於「荷蘭主題國館」,因為今年正好是近代史中台灣與荷蘭相遇的400週年,因此邀請了荷蘭來共同合作。 這次的八大主題館分別為荷蘭主題國館、船說兒童主題館、中小學生讀物主題館、台灣漫畫館、書展市集、數位主題館、書
Thumbnail
文學書區 有不同地區的畫家,和不同地區的奇聞異事,像是關於《咒術迴戰—咒術歷史》等奇聞異事的書,九歌的展區就有很多兒童繪本、故事集等兒童書籍,除了這些也還有許多藝術、演藝和個人的經歷分享等等的相關書籍,值得去參觀和採購自己所需。 荷蘭主題國 台灣古地圖 荷蘭人於西元1624年來到臺灣後,留
1624年,距今400年,荷蘭人踏上台灣土地,帶來了一些文化影響,也將台灣推向世界舞台…。 2024年台南燈會以此為主題,推出了許多節目,包括耗費鉅資,請唐美雲歌仔戲團,推出新戲【1624】,唐美雲扮演荷蘭長官,扮相說有「寶塚」的感覺。 於此同時,西班牙新上任的文化部長,不認同西班牙五百年前在世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趁著台南行也去朝聖本次奇美特展,遙想當年大學曾經跑去修西洋藝術史,其中一篇小論文就選了林布蘭當題目。看完有種別樣的感動,因此把當年的文章修改得更好閱讀後和大家分享。主要是探討十七世紀荷蘭大師林布蘭的宗教與世俗畫作包含的創作思想與特色。
Thumbnail
我欣賞的不是藝術品,而是它所表現與承載的美。___ 選自【美力覺醒】 林布蘭是17世紀荷蘭的畫家,曾在聖經浪子回頭的故事中,聽到人家提起過林布蘭浪子回頭的那幅畫,而後知道了那幅畫創作的時空背景後,感受又更不一樣了。而上圖林布蘭的自畫像,那是他離世前最後一幅的自畫像,有些憂傷,卻又感到平靜,沒有多加
Thumbnail
Day 7-2 早上去了一趟泰特美術館之後 下午,我和 J 繼續把握在倫敦最後一個下午的珍貴時光,前往英國國家畫廊The Nation Galleryvup 欣賞畫作。 英國國家畫廊位在特拉法加廣場前方,廣場中央有一個為了紀念尼爾森將軍在1805年在特拉法加戰役中殉國而設立的雕像和圓柱,廣場
Thumbnail
慕尼黑的City Walking Tour 繼續走,離開求子而來的鐵阿提那教堂後,回到音樂廳廣場。(以下是慕尼黑City Walking Tour紀錄) 統帥堂Feldherrnhalle——啤酒館政變 「知道這幅畫是誰的作品嗎?」導遊P問。P拿著平板上的一幅畫著鐵阿提那教堂和統帥堂的作品,
Thumbnail
此次展覽適逢英國國家藝廊兩百週年,首次來台展出,展示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的珍品。參觀者能近距離欣賞林布蘭、拉斐爾、莫內、梵谷等大師的作品,展覽展示多樣藝術風格。展示400年繪畫歷史,有助於觀眾了解文化脈絡。
Thumbnail
  荷蘭畫家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最為人熟知的畫作為〈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其一生皆生活於荷蘭台夫特(Delft),故又被稱為「台夫特的維梅爾」,與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1669)同被稱為荷
Thumbnail
台北國際書展於2/20開展,這次主要分為八個主展館,後面會一一和大家介紹。而這次的亮點在於「荷蘭主題國館」,因為今年正好是近代史中台灣與荷蘭相遇的400週年,因此邀請了荷蘭來共同合作。 這次的八大主題館分別為荷蘭主題國館、船說兒童主題館、中小學生讀物主題館、台灣漫畫館、書展市集、數位主題館、書
Thumbnail
文學書區 有不同地區的畫家,和不同地區的奇聞異事,像是關於《咒術迴戰—咒術歷史》等奇聞異事的書,九歌的展區就有很多兒童繪本、故事集等兒童書籍,除了這些也還有許多藝術、演藝和個人的經歷分享等等的相關書籍,值得去參觀和採購自己所需。 荷蘭主題國 台灣古地圖 荷蘭人於西元1624年來到臺灣後,留
1624年,距今400年,荷蘭人踏上台灣土地,帶來了一些文化影響,也將台灣推向世界舞台…。 2024年台南燈會以此為主題,推出了許多節目,包括耗費鉅資,請唐美雲歌仔戲團,推出新戲【1624】,唐美雲扮演荷蘭長官,扮相說有「寶塚」的感覺。 於此同時,西班牙新上任的文化部長,不認同西班牙五百年前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