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針對特定場景再製

🤖 AI 針對特定場景再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初始圖片

raw-image

可以將上面設置為一個 image to image 的 prompt ,讓 AI 學習,然後再製作。

其中,可以調整幾個選項:

1.GUIDANCE SCALE

Higher guidance will make your image closer to your prompt.

(指導範圍:更高的指導範圍值將使您的圖像更接近您的提示。)

2.NUM INFERENCE STEPS

More steps will result in a high quality image but will take longer.

(推理步驟數:更多的步驟將產生高質量的圖像,但會花費更長的時間。)

3.PROMPT STRENGTH

Higher guidance will make your image closer to your prompt. 1 corresponds to full de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in init image

(即時強度:更高的指導將使您的圖像更接近您的提示。注意:1對應於初始化鏡像中信息的完全銷毀)

以下為一些成果: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歡迎深入討論:

↩️ obsidian 黑曜石 line社群:https://hi.switchy.io/oblearn

↩️ heptabase line 社群:https://hi.switchy.io/heptalinbgroup

↩️ ChatGPT line 社群: https://hi.switchy.io/chatgptline


avatar-img
Fred Lai的沙龍
15會員
37內容數
共享、跨界、創意、筆記工具、平面設計、空間設計、室內裝修...等專題。關注 Heptabase, Obsidian, Rhino... etc. 🌐 Youtube channel: https://hi.switchy.io/creative-jammer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Fred L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幾經嘗試後,室內設計中比較滿意的作品。 有時候,人的腦袋沒有辦法完全性的把一個期待具像的呈現出來。但透過一些人機協作,竟然可以無縫的產出很多有趣的可能性。 幾個想法。 綠建築是否有新的整合可能性?構造方式、形式創作上,自由度是否更能夠被重新打開?在一定的框架上,有沒有機會再增加新的元素? 還是重新回
喧囂的車潮,與止不住的呢喃絮語 迎面而來的,匍匐似的。散出粉色胭脂。
每日 AI 繪圖練習。 測試了建築風格的不同可能性。覺得 stable diffusion 在建築繪圖上的逼真度相對於 Midjourney 來的精準。 透過給定不同權重後,可以更細節調整自己想要的內容,著實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有時候沒有想法的時候,翻翻自己的 AI 資料庫,或許能夠產生一些堆空間
曾幾何時,我們因為現實,摒棄了想像的能力。 AI 是否重新幫我們找回來?
幾經嘗試後,室內設計中比較滿意的作品。 有時候,人的腦袋沒有辦法完全性的把一個期待具像的呈現出來。但透過一些人機協作,竟然可以無縫的產出很多有趣的可能性。 幾個想法。 綠建築是否有新的整合可能性?構造方式、形式創作上,自由度是否更能夠被重新打開?在一定的框架上,有沒有機會再增加新的元素? 還是重新回
喧囂的車潮,與止不住的呢喃絮語 迎面而來的,匍匐似的。散出粉色胭脂。
每日 AI 繪圖練習。 測試了建築風格的不同可能性。覺得 stable diffusion 在建築繪圖上的逼真度相對於 Midjourney 來的精準。 透過給定不同權重後,可以更細節調整自己想要的內容,著實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有時候沒有想法的時候,翻翻自己的 AI 資料庫,或許能夠產生一些堆空間
曾幾何時,我們因為現實,摒棄了想像的能力。 AI 是否重新幫我們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