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仇恨謎林》頗析歐洲社會的大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左)馬提亞(右)馬提亞的兒子
坎城影展常勝軍克里斯汀穆基重返大螢幕,這次帶來《R.M.N.》頗析歐洲社會現況,R.M.N.又為羅馬尼亞語「核磁共振顯影」的縮寫,彷彿在隱喻現代的矛盾與分歧,就如同核磁共振底下萎縮的大腦,被病毒般的仇恨慢慢佔據、腐蝕及潰爛。
.
為了養家活口,男主角馬提亞遠赴德國工作,明明是移工卻被視為「可惡的吉普賽人」,主管針對性的歧視言論,使其憤而返鄉。沒想到回到羅馬尼亞的小鎮,卻上演了和德國職場一模一樣的情節,鎮上的人反對麵包工廠的三位南亞移工,儘管他們都很友善——然而治安問題及經濟影響仍是不可避免的潛在危機,於是小鎮排外情緒高漲,甚至延燒成大型的衝突與對立。儘管馬提亞在德國經歷過同樣的狀況,但他還是很難同理這三位移工,原因無他,只因這裡就是他的家鄉。
.
原來,這是一個關於入侵者和捍衛戰士們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每個人都有他想守護的,熊想守護牠的森林、母親想守護他的小孩、老爹想守護他的羊群、教會想守護他的信徒、麵包工廠想守護他的移工、居民想守護他們的小鎮、德國想守護他們的尊嚴。小至私人情感,大至國家,當最終誰也不想讓步,仇恨就會像疾病一樣四處蔓延,直至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
我喜歡電影的冷色調,它讓一個溫馨的小鎮看起來疑團重重,也凸顯出電影裡每個人物的冷漠。17分鐘的群戲是最精彩的地方,每個角色的互動看起來如此自然,講話卻都一針見血,簡單暴力的帶出歐洲現金面臨的巨大危機。整體觀看過程其實還蠻不舒服的,因為它是如此的真實,是許多開發國家都不想面對的問題核心,因此也凸顯這部電影是多麼的精湛。
.
所以馬提亞的獵槍該指向誰?還有人是無辜的嗎?馬提亞的舊愛是素食主義者,還為移工勇敢發聲,卻參與了婚外情;教會的信徒,手裡拿著十字架,但做出違反教義的判斷;麵包工廠老闆,平權對待來自不同國家的員工,卻開超低的薪水給本地人。原來這已經是一把槍無法解決的狀況,因為除不盡的敵意只會創造出更多的子彈和犧牲者,就像片尾的森林,那森林深處一頭又接連著一頭不斷冒出的熊,是不會屈服的。儘管看起來令人絕望,其實導演早就給這座仇恨謎林留下希望的鑰匙,讓這個世界更好的關鍵,就是讓馬提亞沈默的兒子開口的關鍵,或許馬提亞該放下獵槍,好好聽兒子怎麼說。
================================
這裡將會定期於更新電影資訊和心得
未來還會分享podcast內容探討影評本質
歡迎追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富含電影纖維,能增加觀察生活的飽足感。文字熱量每100克約87大卡,心情好的話,會從臉上的洞發出自以為音樂的嗓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欣賞《龍與雀斑公主》的時候,我的腦中時不時就會浮現航海王劇場版的紅髮歌姬,兩者同樣以親情作催化劑,將傷口轉化爲歌唱的弦律,然而前者對情感的刻畫更加細膩,也更加打動我。儘管虛擬世界的設定破綻百出,然而細田守對人物的觀察依舊縝密,觀眾總能從他的故事帶入自己的經驗,重新獲得力量。
交響樂可謂古典樂的藝術殿堂,能夠登到這個舞台的指揮家,都必定名留青史。假如要擠到這樣的頂端,除了必須要有足夠的「實力」,出乎意料的是,還得越過「性別」設下的藩籬。 . 人們一想到交響樂團首席指揮,腦海都會浮現出男性的身影,要闖進費時千年打造出來的「男人的天下」,似乎有許多限制。在《首席女指揮:瑪琳艾
《巴比倫》描繪的電影產業,就如開頭呈現的——穿著一身華麗衣裳的大象,聲勢浩大地闖進電影的殿堂,創造吸睛的效果,腳底下卻踩著無數電影工作者的屍體。這些犧牲者不是在片場被道具刺死,就是被不穩定的背板壓死,就算技術再怎麼進步,還是有可能在機房裡被熱死。儘管面臨各種無法控制的死亡威脅,然而現場仍可以看見導演
當恐同直男遇上Gay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運用了輕鬆有趣的情節,向我們娓娓道來一個精彩的故事。 . 喜劇電影一直都是不太好處理的題材,幽默和低級往往只有一線之隔,還必須要倚靠標籤才可以獲得共感,所以在角色的描寫上很容易被刻板印象牽制。然而,我很喜歡本片的編排和演員的功力,
一堂市政府舉辦的電影研習課程,讓8位不同背景的女性有機會齊聚一堂,拍攝屬於她們自己的作品。每個人來自不同年齡、階級、信仰及文化背景,讓這堂輕鬆的課程變得如履薄冰,同時也創造出意想不到的成果。 . 《她和她們的電影課》原片名為《Cinema Sabaya》,是為數不多由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一起創作的電影,
我沒有想過,在被這麼多電影、影集、動畫洗禮後,隱世許久又重出江湖的鞋貓劍客還可以如此打動我,這一次夢工廠成功地說服了—— . “史瑞克的宇宙再度回歸” ========================= 經過好幾次的延遲和重組,《鞋貓劍客》的續集終於在十年後的今天上映,這次的《鞋貓劍客2》我覺得有五
在欣賞《龍與雀斑公主》的時候,我的腦中時不時就會浮現航海王劇場版的紅髮歌姬,兩者同樣以親情作催化劑,將傷口轉化爲歌唱的弦律,然而前者對情感的刻畫更加細膩,也更加打動我。儘管虛擬世界的設定破綻百出,然而細田守對人物的觀察依舊縝密,觀眾總能從他的故事帶入自己的經驗,重新獲得力量。
交響樂可謂古典樂的藝術殿堂,能夠登到這個舞台的指揮家,都必定名留青史。假如要擠到這樣的頂端,除了必須要有足夠的「實力」,出乎意料的是,還得越過「性別」設下的藩籬。 . 人們一想到交響樂團首席指揮,腦海都會浮現出男性的身影,要闖進費時千年打造出來的「男人的天下」,似乎有許多限制。在《首席女指揮:瑪琳艾
《巴比倫》描繪的電影產業,就如開頭呈現的——穿著一身華麗衣裳的大象,聲勢浩大地闖進電影的殿堂,創造吸睛的效果,腳底下卻踩著無數電影工作者的屍體。這些犧牲者不是在片場被道具刺死,就是被不穩定的背板壓死,就算技術再怎麼進步,還是有可能在機房裡被熱死。儘管面臨各種無法控制的死亡威脅,然而現場仍可以看見導演
當恐同直男遇上Gay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運用了輕鬆有趣的情節,向我們娓娓道來一個精彩的故事。 . 喜劇電影一直都是不太好處理的題材,幽默和低級往往只有一線之隔,還必須要倚靠標籤才可以獲得共感,所以在角色的描寫上很容易被刻板印象牽制。然而,我很喜歡本片的編排和演員的功力,
一堂市政府舉辦的電影研習課程,讓8位不同背景的女性有機會齊聚一堂,拍攝屬於她們自己的作品。每個人來自不同年齡、階級、信仰及文化背景,讓這堂輕鬆的課程變得如履薄冰,同時也創造出意想不到的成果。 . 《她和她們的電影課》原片名為《Cinema Sabaya》,是為數不多由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一起創作的電影,
我沒有想過,在被這麼多電影、影集、動畫洗禮後,隱世許久又重出江湖的鞋貓劍客還可以如此打動我,這一次夢工廠成功地說服了—— . “史瑞克的宇宙再度回歸” ========================= 經過好幾次的延遲和重組,《鞋貓劍客》的續集終於在十年後的今天上映,這次的《鞋貓劍客2》我覺得有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電影《從今以後》借喪葬過程中的「風水」觀念,拉開Angie和胡家之間矛盾衝突的序幕。從觀眾角度,阿美(及胡家眾人)跟舊俗、信風水,反对海葬有無錯?其實中國舊俗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尤其農曆新年期間。對於風水這碼事,信或不信,本身可能並無不妥,但電影借「風水」鋪寫出角色的價值觀和人性。 心口不一 偽善人格
Thumbnail
《從今以後》用Fanny擇菜的鏡頭表達人物個性:何謂「扭擰」。 Fanny(廖子妤 )出場第一個鏡頭,兩公婆黑口黑面,已清楚交代人物關係。不單止夫妻不睦,隨後又在廚房中跟母親(許素瑩 飾)上演寸嘴對話。究其不討喜人格的成因,跟母親更重視Victor而不重視她有關,某程度源於傳統「養兒防老」的惡性循環
Thumbnail
《你是我眼中的那道光》宛如有人在耳邊輕聲低語,與我一同坐在黑暗深處,靜靜欣賞城市喧囂中的點點燈火。這是一種獨特的體驗,與我自小的印象截然不同——三個女人聚在一起往往會充滿活力與瘋狂,但在孟買這樣繁忙的大城市裡,資深護士廚房廚師帕瓦蒂、普拉巴、年輕同事阿努這三位分別代表老中青的女性,卻穿越了職場關係的
Thumbnail
《爸爸》讓我有種揮之不去的壓抑感,仿佛它不僅是故事中的情感,也是對這幾年香港電影氛圍的注解。濃霧之中,過去的「美好香港」消失了,只剩下壓抑與病弱的呼吸聲。 雖然現在的香港電影因審查而局限於家庭與小人物的題材,但像《爸爸》、《年少日記》、《窄路微塵》這樣的作品,卻在細膩之中抓住了大時代的切面。這
Thumbnail
寧靜的村落忽遭屠滅,舉目無親的他,抱著母親及好友的屍首,不知自己將何去何從。 洛瑪,一個遭逢橫禍卻倖存的男孩。 烏莉、烏列爾,一對被諭為神明化身的雙生子。命運牽引他們三人相遇,是真心交付,還是完美騙局? 若人生能夠重來,再給自己一次機會,他是否會選擇不一樣的道路?
Thumbnail
麥特和吉姆走出公寓大門,他們向黑色道奇走去。麥特肌腱拉傷,吉姆解釋了肌肉和氣溫之間的關係。交談中提及麥特的祖父,吉姆對此感到不滿。他們進一步討論納粹歷史和人性的複雜性,接著探討一個神祕計畫。文章以莎曼珊的情感崩潰作結。這篇三千多字的故事將帶來閱讀的樂趣。
Thumbnail
这部电影《天堂孤影》是阿基考里斯马基工人三部曲中的一部,他擅长以冷冽克制的手法来描述无产阶级的人们生活状态,在他们的世界里平淡、困难成为了生活的最大部分,而社会的冷漠也远远超出了他们对生活的期待。但不论怎么样,阿基的电影总是给人一种朦胧的希望。 电影中,一名垃圾工的老同事计划拉他入
Thumbnail
麥斯重新接受自己的名字,接受結合的可能性,透過一場非常浪漫的輸血場景,「荒土中不僅能掠奪,也能給予」的價值觀得到迂迴地成立。而就像是伊丹十三《蒲公英》(Tampopo,1985),或是它可能存在的其他西部電影前輩。在終局,麥斯的離開是個必要選擇,只有這種方式......
Thumbnail
馬錫道(馬東石 飾演 )再次在眾目睽睽下, 將拿刀搶劫超市的歹徒一拳揍,再來個過肩摔, 讓匪徒倒地不起登上社會版頭條,警察局局長為平息市民嘩然聲出面道歉, 免不了斥罵馬錫道講不聽,老是當眾痛打嫌疑犯,給警局惹事生非。 為了不讓媒體繼續報導馬錫道是否執法過當,派他到越南韓國領事館, 帶回四年
Thumbnail
電影《從今以後》借喪葬過程中的「風水」觀念,拉開Angie和胡家之間矛盾衝突的序幕。從觀眾角度,阿美(及胡家眾人)跟舊俗、信風水,反对海葬有無錯?其實中國舊俗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尤其農曆新年期間。對於風水這碼事,信或不信,本身可能並無不妥,但電影借「風水」鋪寫出角色的價值觀和人性。 心口不一 偽善人格
Thumbnail
《從今以後》用Fanny擇菜的鏡頭表達人物個性:何謂「扭擰」。 Fanny(廖子妤 )出場第一個鏡頭,兩公婆黑口黑面,已清楚交代人物關係。不單止夫妻不睦,隨後又在廚房中跟母親(許素瑩 飾)上演寸嘴對話。究其不討喜人格的成因,跟母親更重視Victor而不重視她有關,某程度源於傳統「養兒防老」的惡性循環
Thumbnail
《你是我眼中的那道光》宛如有人在耳邊輕聲低語,與我一同坐在黑暗深處,靜靜欣賞城市喧囂中的點點燈火。這是一種獨特的體驗,與我自小的印象截然不同——三個女人聚在一起往往會充滿活力與瘋狂,但在孟買這樣繁忙的大城市裡,資深護士廚房廚師帕瓦蒂、普拉巴、年輕同事阿努這三位分別代表老中青的女性,卻穿越了職場關係的
Thumbnail
《爸爸》讓我有種揮之不去的壓抑感,仿佛它不僅是故事中的情感,也是對這幾年香港電影氛圍的注解。濃霧之中,過去的「美好香港」消失了,只剩下壓抑與病弱的呼吸聲。 雖然現在的香港電影因審查而局限於家庭與小人物的題材,但像《爸爸》、《年少日記》、《窄路微塵》這樣的作品,卻在細膩之中抓住了大時代的切面。這
Thumbnail
寧靜的村落忽遭屠滅,舉目無親的他,抱著母親及好友的屍首,不知自己將何去何從。 洛瑪,一個遭逢橫禍卻倖存的男孩。 烏莉、烏列爾,一對被諭為神明化身的雙生子。命運牽引他們三人相遇,是真心交付,還是完美騙局? 若人生能夠重來,再給自己一次機會,他是否會選擇不一樣的道路?
Thumbnail
麥特和吉姆走出公寓大門,他們向黑色道奇走去。麥特肌腱拉傷,吉姆解釋了肌肉和氣溫之間的關係。交談中提及麥特的祖父,吉姆對此感到不滿。他們進一步討論納粹歷史和人性的複雜性,接著探討一個神祕計畫。文章以莎曼珊的情感崩潰作結。這篇三千多字的故事將帶來閱讀的樂趣。
Thumbnail
这部电影《天堂孤影》是阿基考里斯马基工人三部曲中的一部,他擅长以冷冽克制的手法来描述无产阶级的人们生活状态,在他们的世界里平淡、困难成为了生活的最大部分,而社会的冷漠也远远超出了他们对生活的期待。但不论怎么样,阿基的电影总是给人一种朦胧的希望。 电影中,一名垃圾工的老同事计划拉他入
Thumbnail
麥斯重新接受自己的名字,接受結合的可能性,透過一場非常浪漫的輸血場景,「荒土中不僅能掠奪,也能給予」的價值觀得到迂迴地成立。而就像是伊丹十三《蒲公英》(Tampopo,1985),或是它可能存在的其他西部電影前輩。在終局,麥斯的離開是個必要選擇,只有這種方式......
Thumbnail
馬錫道(馬東石 飾演 )再次在眾目睽睽下, 將拿刀搶劫超市的歹徒一拳揍,再來個過肩摔, 讓匪徒倒地不起登上社會版頭條,警察局局長為平息市民嘩然聲出面道歉, 免不了斥罵馬錫道講不聽,老是當眾痛打嫌疑犯,給警局惹事生非。 為了不讓媒體繼續報導馬錫道是否執法過當,派他到越南韓國領事館, 帶回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