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遊吧斯 交力坪站 竹崎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優遊吧斯

搭上遊覽車到「優遊吧斯」,
由外省人第二代鄭虞坪創辦。
提供鄒族人在地就業機會,
也讓民眾可以認識鄒族文化。

raw-image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
「優遊吧斯」加強消毒措施,
也運用網路銷售平台,
將衝擊降到最低。

raw-image

我們也在疫情間,
造訪性質類似的園區,
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
原住民單純的天性,
該園區營收就慘很多。

raw-image
raw-image

我們之前自己來優遊吧斯,
門票費用是300元,
其中100元可抵園區消費。
這次參加旅行團,
分發識別證入場。
先進入「哈莫文史館」,
由專人簡介鄒族文化、
風俗以及生活習慣。

raw-image
raw-image

鄒族稱天神「哈莫」(Hamo),
傳說在遠古時代,
「哈莫」降臨到玉山頂上,
祂首先搖撼楓樹,
當楓葉一落地時,
變成了一群人,
這就是「鄒」(Cou)
和「瑪雅」(Maya)的祖先。
館內展示鄒族服飾、
狩獵工具與生活用品。
鄒族的服裝顏色常用
紅、白、黑、藍等色裝飾,
男子盛裝時多穿著紅色。
短時間的介紹,
介紹的不多,記住的更少。

raw-image
raw-image

到部落去深度旅遊,
請鄒族人導覽,
會有更深刻的記憶。
採茶、烘咖啡豆、洗愛玉,
是阿里山區域,
近年來盛行的體驗活動,
在優游吧斯也都有舉辦。
茶園四周的鄒式茶屋,
有專業的茶師沖泡茶,
以及講解茶葉相關知識。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上次自由行時,
不敢亂入旅行團去品茗。
這次聰嫂身體欠安,
決定在戶外自己逛逛。
園區種了各式各樣的花草,
但修剪得賞心悅目,
秋季萬壽菊和九重葛盛開。

raw-image
raw-image

園區半山腰豎立一支大石柱,
模樣像極了男性生殖器。
原來根據鄒族百年口述歷史,
陽具雕刻有降低山崩、
土石流發生功效,
是園區珍貴的「鎮山之寶」。

raw-image

族人代代相傳,
山上住著一個女神,
只要女神在山頭掃地,
就會發生山崩和土石流,
為防止災害產生,
族人於是想出雕刻男人陽具,
並把陽具木雕指向山頭,
讓女神看了會害羞跑掉,
就能避免山崩。

raw-image

「茅達諾劇場」的表演,
每天上下午各一個場次,
我們觀賞上午11:30場次。
待觀眾入座的時候,
族人會提供小米酒、
肉乾給大家免費試喝、試吃,
喜歡的朋友可以現場購買。

raw-image
raw-image

主持人先解釋「優遊吧斯」,
是鄒語「yuyupas」,
意思是:非常富足、安康。
歌舞表演者有多重任務,
在園區的售票、銷售、
導覽、泡茶、沖咖啡等,
都是他們要互相支援的工作。
疫情前表演祝福祈禱舞,
最後都會邀請遊客同樂,
現在暫時取消了。

raw-image
raw-image

逐敵戰舞由鄒族勇士表演,
他們會竭盡所能,
擺出誇張的鬼臉表情,
惹得觀眾哈哈大笑。




最後是男女美聲組合,
姊弟檔「藍色楓葉」,
目前已經出了第二張專輯,
現場也有販售。

raw-image

看完表演迅速上車,
在奮起湖吃午餐,
下午搭林鐵專車下山。

raw-image
raw-image

交力坪站

上車後分發紀念車票
和導覽耳機,
還有下午茶小米甜甜圈,
一瓶阿里山冷泡茶。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車上的導覽員大哥,
雖然年屆七十,
仍然聲如洪鐘。
談起阿里山林鐵,
滔滔不絕如數家珍。
還準備了圖片佐證,
和自備有獎徵答獎品。

raw-image
raw-image

雄獅旅遊多位人員,
隨車見習認真筆記。
世界登山鐵道的五種工法中,
阿里山就用了四種。
180度的馬蹄彎路線是其一,
探向窗外看,
車頭可以跟車尾打招呼。

raw-image
raw-image

第二是獨立山的螺旋型路線,
聽說當初設計者,
是受到蝸牛啟發。

raw-image

第三個是之字形折返路線,
我們前一天在神木車站,
就看到這樣的靠站方式。

raw-image

第四則是Shay蒸汽火車,
目前只在特定活動出場。
製造Shay的美國母公司,
早已歇業。
台灣靠著北門修理工廠,
自行鍛鑄零件、維修,
讓這批古董級的蒸汽火車,
還能繼續運作,
真是世界的珍寶。

raw-image

列車在交力坪車站暫停,
交力坪車站位於
水社寮和梨園寮中間,
海拔高997公尺,
阿里山森林火車上、下山
的列車在此處交會。
老師先介紹護軌和止滑沙。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護軌是指在軌道上鋼軌內側,
加鋪的不承受車輪
豎直荷載的鋼軌。
引導車輪通過有害空間,
避免撞擊叉心尖端。

raw-image

火車的沙箱,
會適時在軌道上倒砂,
以增加車輪與軌道的摩擦力,
不只幫助煞車也幫助起步。

raw-image

聰嫂還摸到了「通券」。
列車駕駛在交力坪車站,
會跟站務人員會做通卷交接,
台灣鐵路在電腦化後,
已經不做人工通卷交接。
但因阿里山鐵路沒有電腦,
所以還是用人工來交接。

raw-image

「通券」的交接動作,
為防止1條鐵路上,
同時有2輛列車。
駕駛拿到新通券之後,
必須在下一站轉交。
若是過站不停的直達車,
駕駛員就得發揮
「套圈圈」技術,
把通券拋進螺旋棒狀受器。

raw-image

我們停留的時段,
有另一列正常班次通過,
難得出現兩列車並行畫面。
專車的外觀塗裝,
介紹阿里山景點和林鐵。

raw-image
raw-image


交力坪的欣茂商店,
已經經營三代人了,
老闆娘夫妻都七十多歲了。

raw-image
raw-image

傳統的柑仔店,
賣的是人情味和回憶。
傳說中好吃的草仔粿,
當天沒有看到。
我們買了中藥茶葉蛋,
和手工曝曬製作蘿蔔乾。
商店更從民國51年,
成立郵政代辦所,
為交力坪的居民們收送郵件。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交力坪站設置了廁所,
我們從廁所旁的階梯往下,
穿梭過幾間屋子,
來到交力坪公王廟,
主祀神明: 「當境公王」,
本廟香座係以全石雕鑿,
上書「當境公王」工法古樸,
陪祀神明:土地公和土地婆,
廟中無沿革記載。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網路上也查無相關資料。
廟左側立有
「泰山岩石敢當」。
看到很遠的茶園方向,
老師說就是1314觀景台。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商店對向的老樹平台,
可以居高臨下俯瞰林鐵。
旁邊派出所前有停車場,
如果在附近的旅遊景點,
可順路過來車站看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竹崎站

下一個停靠站是竹崎站,
竹崎車站是阿里山林鐵各站,
僅存有售票營運木造車站,
2021年底整修完成,
蒂芙尼藍色調亮麗吸睛。
旁邊一整排的老宿舍,
已經人去樓空。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竹崎站是林鐵平地線
與登山線間的交會點,
設置蒸氣火車加水填煤站。
山地28公噸火車
與平地18公噸火車在此交接。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三角線」提供火車調頭用,
和夕陽構成一幅絕佳美景。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回到終點北門車站,
已經是傍晚時分,
經過祝融之災的玉山旅社,
有不勝唏噓之感。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屋齡七十多年的玉山旅社,
我們曾特地前往品嘗咖,
參觀老屋內部陳設和老照片。
一樓樓梯下,
有當年「媽媽桑」房間。
沿著木頭樓梯往上,
二樓為榻榻米空間,
再往上還有閣樓。
旅社保留早年家具。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徒步到檜意生活村旁,
轉搭遊覽車返回台中。
結束林鐵火車套裝之旅。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聰頭夫妻趴趴go的沙龍
62會員
356內容數
夫妻退休後國內外趴趴走,旅遊體驗分享記錄。
2024/04/04
第一次參與南瑤宮彰化媽三年一次的潦溪進香習俗,從西螺到溪州涉水過濁水溪。另外,還有介紹西螺有名的醬油產業,以及濁水溪石敢當觀光景點等。
Thumbnail
2024/04/04
第一次參與南瑤宮彰化媽三年一次的潦溪進香習俗,從西螺到溪州涉水過濁水溪。另外,還有介紹西螺有名的醬油產業,以及濁水溪石敢當觀光景點等。
Thumbnail
2024/01/26
2023/12/21巴克禮公園→虹韻文創中心→永樂市場「茶介屋」→天鵝湖公園→敬義堂→台中
Thumbnail
2024/01/26
2023/12/21巴克禮公園→虹韻文創中心→永樂市場「茶介屋」→天鵝湖公園→敬義堂→台中
Thumbnail
2024/01/14
2023/12/20台中→台江文化中心→大魚的祝福→安平老街→亞果台南安平遊艇碼頭→立康中藥觀光工廠→台南台糖長榮自助晚餐 臺江文化中心的演藝廳、社區大學和臺江建莊200年的發展歷史。另外也介紹了大魚的祝福公共藝術及安平老街的美食和亞果遊艇碼頭等景點。
Thumbnail
2024/01/14
2023/12/20台中→台江文化中心→大魚的祝福→安平老街→亞果台南安平遊艇碼頭→立康中藥觀光工廠→台南台糖長榮自助晚餐 臺江文化中心的演藝廳、社區大學和臺江建莊200年的發展歷史。另外也介紹了大魚的祝福公共藝術及安平老街的美食和亞果遊艇碼頭等景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只要有一、兩個人因為這趟旅程,眼睛像小燈籠般被點亮,那麼這樣的大費周章就不算白費。
Thumbnail
只要有一、兩個人因為這趟旅程,眼睛像小燈籠般被點亮,那麼這樣的大費周章就不算白費。
Thumbnail
嘉義旅遊第二天,離開了「天成文旅-繪日之丘」飯店,來到「優遊吧斯鄒族文化部落」,是個百花盛開,美不勝收的世外桃源景點。接著,我們前往了「奮起湖老街」和神祕霧濛濛的「奮起湖車站」,老街另一端的的肖楠母樹林步道走起來很愜意舒服。傍晚則是在悠閒地在山間民宿,吃著美味的野菜火鍋。
Thumbnail
嘉義旅遊第二天,離開了「天成文旅-繪日之丘」飯店,來到「優遊吧斯鄒族文化部落」,是個百花盛開,美不勝收的世外桃源景點。接著,我們前往了「奮起湖老街」和神祕霧濛濛的「奮起湖車站」,老街另一端的的肖楠母樹林步道走起來很愜意舒服。傍晚則是在悠閒地在山間民宿,吃著美味的野菜火鍋。
Thumbnail
福山部落,以泰雅族語發音稱之為「德拉楠」,是烏來最山裡的部落,也是泰雅族人從桃園復興鄉上巴陵,翻山越嶺來到烏來的第一個落腳之處,因為位處深山,還保留許多傳統泰雅文化。
Thumbnail
福山部落,以泰雅族語發音稱之為「德拉楠」,是烏來最山裡的部落,也是泰雅族人從桃園復興鄉上巴陵,翻山越嶺來到烏來的第一個落腳之處,因為位處深山,還保留許多傳統泰雅文化。
Thumbnail
頭目便帶著勇士們拉手圍成人圈,開始頌唱迎神的歌曲,霎時間高亢的歌聲迴盪在山谷間,卻不感突兀,反而覺得所有的鄒族人與阿里山融為一體。而當女子也加入了歌唱的行列,原本陽剛的歌聲增添了一股柔軟的韻味後,讓人更感覺被阿里山神性溫暖地擁抱……
Thumbnail
頭目便帶著勇士們拉手圍成人圈,開始頌唱迎神的歌曲,霎時間高亢的歌聲迴盪在山谷間,卻不感突兀,反而覺得所有的鄒族人與阿里山融為一體。而當女子也加入了歌唱的行列,原本陽剛的歌聲增添了一股柔軟的韻味後,讓人更感覺被阿里山神性溫暖地擁抱……
Thumbnail
2022/11/0410:00飯店退房 11:00優遊吧斯~鄒族文化部落 12:30奮起湖老街~13:30奮起湖月台導覽(贈送小點甜甜圈+冷泡茶) 14:00阿里山森林鐵道專車出發→停靠:交力坪(仁燾派出所旁神木觀景台導覽解說+日式百年柑仔店~寄明信片)→竹崎(導覽)→17:14抵達北門 17:30
Thumbnail
2022/11/0410:00飯店退房 11:00優遊吧斯~鄒族文化部落 12:30奮起湖老街~13:30奮起湖月台導覽(贈送小點甜甜圈+冷泡茶) 14:00阿里山森林鐵道專車出發→停靠:交力坪(仁燾派出所旁神木觀景台導覽解說+日式百年柑仔店~寄明信片)→竹崎(導覽)→17:14抵達北門 17:30
Thumbnail
  刻意避開濕冷的臺北,隨風所欲,我再次來到熟悉的縱谷,走進之前自己漫遊時略過的部落,藉由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縱管處) 所主辦,長期耕耘於東部的雅比斯國際創意策略股份有限公司所執行的 #餐桌上的部落旅行 活動認識部落。   從餐桌(食)的角度認識地方,應該是最平易近得遊客心的方式。這一年,我在花東
Thumbnail
  刻意避開濕冷的臺北,隨風所欲,我再次來到熟悉的縱谷,走進之前自己漫遊時略過的部落,藉由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縱管處) 所主辦,長期耕耘於東部的雅比斯國際創意策略股份有限公司所執行的 #餐桌上的部落旅行 活動認識部落。   從餐桌(食)的角度認識地方,應該是最平易近得遊客心的方式。這一年,我在花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