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迷思7—殺生與吃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佛教五戒中的其中之一是戒殺生,這是很重要的一戒,但是現代人都把吃素=戒殺生,這已經變成一種普遍的錯誤思想了。
首先我要說明,我本身也是吃素超過二十年以上的人了,所以我很同意吃素這件事,但是我也發現有一些人盲信吃素等同不殺生,連鍋子佔到一點葷就很生氣,認為他們被迫破了戒,因此我才想在這邊導正一些觀念。
首先,佛陀當時的食物除了從森林採來的之外,都是托缽而來,所以食物是葷是素,主要是依給食者而定,佛陀本身並不會抗拒因善意而給予的食物,換句話說,佛陀本身並沒有持我們現代所言的「吃素」戒律。
再者,對於吃素者最難回答的一個問題:「植物也是有生命的,也是有感情的,即然不能殺動物,那麼為什麼就能殺植物?」
上述的二個情況都能說明,佛陀並不會把吃素與殺生這二件事掛勾,那麼佛陀所說的殺生到底是什麼呢?
佛陀是這樣解釋的:
不可做無謂的殺生,但只限無謂而已
換句話說,如果是有其需要的,那就不在佛陀所說的殺生裡頭,實際舉幾個例子:
  • 我們日常的食物,因為有其需要,所以農夫會收成、屠夫會宰殺,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浪費食物,並心存感恩地享用它們。
  • 我們都知道侵略戰爭是不好的行為,那麼因應侵略戰爭而起的保家衛國行為呢?如果因為保家衛國的行為而殺人,那也算殺生嗎?以我個人的觀念,那並不算殺生,因為那真是有其需要的。
殺生的重點是不要將眾生殺著玩,那是罪大惡極的行為;但把吃素跟殺生劃上等號,我也只能說那是未經思考的行為。
參考資料來源:
  1. 求心安的正確八捷徑—燒雞的命案
  2. 巴克斯特效應(Backster Effect)
avatar-img
3會員
29內容數
我的人生是先接觸到佛教,才接觸到佛法,可能有人會覺得二個有什麼不同,對我來說,二者完全不同,我能接受佛法,但無法接受佛教,因為佛教有一些我無法想通的部份。而這個「佛教迷思」的內容,主要就是針對我接觸到佛教時,無法想通的部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ienjung tse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佛陀當年沒有佛經,而是口述,聽眾上至國王,下至乞丐,而佛經是佛陀死後,由佛陀的弟子回憶當初佛陀的話後,寫下來的。
最近接觸到類似佛懺之類的東西,裡面就一直唸佛、拜拜,某佛可以破除什麼罪障,所以就拜、一直拜,這真的有用嗎?
我們常常在很多場合看到或聽到一些法師在唸經,甚至參加一些佛教的法會,也會跟著唸。唸經,到底有什麼用?
每個宗教都有個自的儀式,而要進入該宗教時,該宗教的人都會推薦你參與該儀式,但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參加這些儀式根本是浪費時間
明明常常路上或新聞有一堆需要幫助的人,但常常看到一些師父要建寺廟而募款,為什麼捐錢不是救人,而是造廟
佛教勸人向善,但為善的目的是為造福、為了來世好一點、為了到達西方極樂世界;捐款是為了造福報、為了消災、為了來世,似乎非常的功利主義
佛陀當年沒有佛經,而是口述,聽眾上至國王,下至乞丐,而佛經是佛陀死後,由佛陀的弟子回憶當初佛陀的話後,寫下來的。
最近接觸到類似佛懺之類的東西,裡面就一直唸佛、拜拜,某佛可以破除什麼罪障,所以就拜、一直拜,這真的有用嗎?
我們常常在很多場合看到或聽到一些法師在唸經,甚至參加一些佛教的法會,也會跟著唸。唸經,到底有什麼用?
每個宗教都有個自的儀式,而要進入該宗教時,該宗教的人都會推薦你參與該儀式,但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參加這些儀式根本是浪費時間
明明常常路上或新聞有一堆需要幫助的人,但常常看到一些師父要建寺廟而募款,為什麼捐錢不是救人,而是造廟
佛教勸人向善,但為善的目的是為造福、為了來世好一點、為了到達西方極樂世界;捐款是為了造福報、為了消災、為了來世,似乎非常的功利主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說到佛教禮儀,許多人腦中浮現的第一個畫面,一定是焚香雲繞、香氣芬芳的場景。可你是否曾想過,為什麼佛門裡會如此看重供香?它的歷史根源,又能追溯到哪些經典?今天就帶你走進「香供養」的多重世界,讓你在下次拈香時,更懂得它背後的意義與智慧。 據**《蘇悉地羯羅經》記載,燒香與塗香、華鬘、飯食、燈明並列為五
Thumbnail
佛教歷史上的今天 2011年1月19日:美國首都華盛頓市長宣布2011年1月19日為「第三世多杰羌佛日」,這是全球唯一由政府頒布的佛陀日。葛瑞市長號召大家向H.H.第三世多杰羌佛致敬,表彰第三世多杰羌佛在佛教界崇高的地位與宣揚和平的卓越成就,同時也宣告了佛陀住世的佳音。
Thumbnail
佛教歷史上的今天 2004年1月18日:南艾爾蒙地市的市長、副市長及議員們代表南艾爾蒙地向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及義雲高大師國際文化基金會頒發表彰證書,讚歎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韻雕藝術,並向南無羌佛致以最崇敬的農曆新春祝福!
Thumbnail
佛教歷史上的今天 2011年1月16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獲得馬丁路德金“國際服務及領袖獎”
佛教歷史上的今天 1987年1月15日:四川青年国画家义云高被美国中华文化艺术研究院聘为该院的第一位国外顾问和荣誉教授; 2017年1月15日:因海聖尊在美國加州圓寂,佛教史上首次驚現圓滿金剛肉身舍利
Thumbnail
在追求福祿壽、平安康寧的人生道路上,善待生靈、戒除殺業是一項重要的功德。無論是佛家典籍還是民間故事,都記載了許多因殺生而遭受果報的警示案例。在宋朝時期,就發生過一個令人震撼的真實故事。慶讚 阿彌陀佛聖誕─觀音山 保育放流施放烏鰡與水晶鳳凰螺。
Thumbnail
有人說佛教吃素是梁武帝開始規定,誰規定都好,只要是正確的事情,隔壁樓下阿姨規定的,都要去做。吃眾生肉或殺害眾生,現世會生很多病,壽命會折損、減短,家裡有很多不順利;或有墮胎,要趕快去超渡、懺悔。殺生的業報,有的時候是現世,有的是過世以後繼續受報,不會憑空消失。找到通靈人沒有正確的方法解決。
Thumbnail
吃眾生肉或殺害眾生,現世會生很多病,壽命會折損減短,家裡有很多不順利,或有墮胎要趕快去超渡懺悔。人生在世,想一想很短,一生就過去了。能夠做有意義的事情,特別重要。《大智度論》佛經記載:「諸餘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我們如果想要有幸福安樂,有福報又可以長壽,要把善事做得深又廣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說到佛教禮儀,許多人腦中浮現的第一個畫面,一定是焚香雲繞、香氣芬芳的場景。可你是否曾想過,為什麼佛門裡會如此看重供香?它的歷史根源,又能追溯到哪些經典?今天就帶你走進「香供養」的多重世界,讓你在下次拈香時,更懂得它背後的意義與智慧。 據**《蘇悉地羯羅經》記載,燒香與塗香、華鬘、飯食、燈明並列為五
Thumbnail
佛教歷史上的今天 2011年1月19日:美國首都華盛頓市長宣布2011年1月19日為「第三世多杰羌佛日」,這是全球唯一由政府頒布的佛陀日。葛瑞市長號召大家向H.H.第三世多杰羌佛致敬,表彰第三世多杰羌佛在佛教界崇高的地位與宣揚和平的卓越成就,同時也宣告了佛陀住世的佳音。
Thumbnail
佛教歷史上的今天 2004年1月18日:南艾爾蒙地市的市長、副市長及議員們代表南艾爾蒙地向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及義雲高大師國際文化基金會頒發表彰證書,讚歎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的韻雕藝術,並向南無羌佛致以最崇敬的農曆新春祝福!
Thumbnail
佛教歷史上的今天 2011年1月16日: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獲得馬丁路德金“國際服務及領袖獎”
佛教歷史上的今天 1987年1月15日:四川青年国画家义云高被美国中华文化艺术研究院聘为该院的第一位国外顾问和荣誉教授; 2017年1月15日:因海聖尊在美國加州圓寂,佛教史上首次驚現圓滿金剛肉身舍利
Thumbnail
在追求福祿壽、平安康寧的人生道路上,善待生靈、戒除殺業是一項重要的功德。無論是佛家典籍還是民間故事,都記載了許多因殺生而遭受果報的警示案例。在宋朝時期,就發生過一個令人震撼的真實故事。慶讚 阿彌陀佛聖誕─觀音山 保育放流施放烏鰡與水晶鳳凰螺。
Thumbnail
有人說佛教吃素是梁武帝開始規定,誰規定都好,只要是正確的事情,隔壁樓下阿姨規定的,都要去做。吃眾生肉或殺害眾生,現世會生很多病,壽命會折損、減短,家裡有很多不順利;或有墮胎,要趕快去超渡、懺悔。殺生的業報,有的時候是現世,有的是過世以後繼續受報,不會憑空消失。找到通靈人沒有正確的方法解決。
Thumbnail
吃眾生肉或殺害眾生,現世會生很多病,壽命會折損減短,家裡有很多不順利,或有墮胎要趕快去超渡懺悔。人生在世,想一想很短,一生就過去了。能夠做有意義的事情,特別重要。《大智度論》佛經記載:「諸餘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我們如果想要有幸福安樂,有福報又可以長壽,要把善事做得深又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