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迷思5—拜佛除罪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接觸到類似佛懺之類的東西,裡面就一直唸佛、拜拜,某佛可以破除什麼罪障,所以就拜、一直拜,這真的有用嗎?

首先,我套用求心安的正確八捷徑裡的一句話來套用結論:

若別人可依賴,我不早就把苦難的眾生的痛苦,都取下了嗎?

這句話是佛陀說的,而如同佛陀所說,如果你去求佛,希望他將你的惡業取下,很抱歉,那是沒用的。

即然沒用,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在進行這類的事,我只能說:「那已經是一種儀式了」。

首先我們要先懂,真的有方法可以除掉自己的業障,但不是唸佛、拜佛,而是【懺悔】,至於怎麼【懺悔】,正確八捷徑的指標裡有一段:

靜靜地回憶,從出生到今天的你的心念與行為,是否有不屬於我剛纔所說的安祥、舒爽內容的,如果有,你就進一步地想,那麼那件事情,應該是發露那一種心念與行為,你自己以及和那件事情有關係的你以外的人,纔能維持發露安祥、舒爽的心念與行為的狀態。然後,你就細細地想,當時你為甚麼沒有那麼做,而把該原因清晰地弄清楚後,你就看該原因的錯法如何,是否該感謝而沒有感謝,該道歉而沒有道歉,該求寬恕而沒有求寬恕。這三樣當中,看你當時的錯法如何,是屬於這三樣當中的那一樣,或那幾樣,爾後,你就由衷地向對方,或感謝,或道歉,或求寬恕。接著,你就向你的「普拉不薩」(魂的兄弟)及巴互臘莽(神、光的天使,即被稱為「梵天」者,這裡指神。),舉出當時你該那麼做,而沒那麼做,以致於犯錯誤的原因,由衷地道歉和求寬恕

由這裡我們可以瞭解,靜靜地回憶自己的過去然後懺悔,這才是正道,單純地求佛是無法去除自己的罪障的。

如果你無法逃出那無意義的儀式,那麼就有意義地利用那段拜佛的時間,細細地去回憶自己的過去,然後懺悔,這才是真正除罪障的方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ienjung tseng的沙龍
3會員
29內容數
我的人生是先接觸到佛教,才接觸到佛法,可能有人會覺得二個有什麼不同,對我來說,二者完全不同,我能接受佛法,但無法接受佛教,因為佛教有一些我無法想通的部份。而這個「佛教迷思」的內容,主要就是針對我接觸到佛教時,無法想通的部份。
2023/02/17
之前的文章談到佛經很艱澀難懂,那麼該怎麼辦呢?是否停止研讀佛經?停止抄經?停止一切跟佛經有關的行為呢?
2023/02/17
之前的文章談到佛經很艱澀難懂,那麼該怎麼辦呢?是否停止研讀佛經?停止抄經?停止一切跟佛經有關的行為呢?
2023/02/16
佛教五戒中的其中之一是戒殺生,這是很重要的一戒,但是現代人都把吃素=戒殺生,這已經變成一種普遍的錯誤思想了。
2023/02/16
佛教五戒中的其中之一是戒殺生,這是很重要的一戒,但是現代人都把吃素=戒殺生,這已經變成一種普遍的錯誤思想了。
2023/02/07
佛陀當年沒有佛經,而是口述,聽眾上至國王,下至乞丐,而佛經是佛陀死後,由佛陀的弟子回憶當初佛陀的話後,寫下來的。
2023/02/07
佛陀當年沒有佛經,而是口述,聽眾上至國王,下至乞丐,而佛經是佛陀死後,由佛陀的弟子回憶當初佛陀的話後,寫下來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拜千佛懺不僅滅恆河沙罪,更能令業消福增,願得遂、事得成,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力,還能啟動自身的心的善願力。斷惡修善、懺悔彌補才能真消災業,真發智慧,轉化自身今生的命運。觀音山 禮三千佛懺罪消業祈福大法會,恭立「祈福祿位‧超薦蓮位」,參加觀音山 LIVE全球直播。
Thumbnail
拜千佛懺不僅滅恆河沙罪,更能令業消福增,願得遂、事得成,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力,還能啟動自身的心的善願力。斷惡修善、懺悔彌補才能真消災業,真發智慧,轉化自身今生的命運。觀音山 禮三千佛懺罪消業祈福大法會,恭立「祈福祿位‧超薦蓮位」,參加觀音山 LIVE全球直播。
Thumbnail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者缺一不可,次序亦不能亂。
Thumbnail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者缺一不可,次序亦不能亂。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禮拜〈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是很殊勝的,懺悔的力量不可思議,精舍部落格曾發布一篇感應文:禮拜〈八十八佛大懺悔文〉的殊勝感應,大家可以多加參考,對修行很有幫助。我每日早晚執行禮拜〈八十八佛大懺悔文〉,堅持一段時間後,解決了長期困擾的身體問題,進而發現「懺悔」的力量不可思議,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禮拜〈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是很殊勝的,懺悔的力量不可思議,精舍部落格曾發布一篇感應文:禮拜〈八十八佛大懺悔文〉的殊勝感應,大家可以多加參考,對修行很有幫助。我每日早晚執行禮拜〈八十八佛大懺悔文〉,堅持一段時間後,解決了長期困擾的身體問題,進而發現「懺悔」的力量不可思議,
Thumbnail
何謂業障?消業障唸什麼? 《大寶積經》云:「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業」在佛教理論中是極為重要的核心概念。業障,是指惡業形成的障礙,是從身、口、意產生,由宿世所作罪業而招致今世的障礙。 身業,指人的行為或行動;口業,指人的語言表達;意業,指人的思想、意志或心理活動
Thumbnail
何謂業障?消業障唸什麼? 《大寶積經》云:「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業」在佛教理論中是極為重要的核心概念。業障,是指惡業形成的障礙,是從身、口、意產生,由宿世所作罪業而招致今世的障礙。 身業,指人的行為或行動;口業,指人的語言表達;意業,指人的思想、意志或心理活動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為什麼要唸經拜佛?因為我相信佛。我知道自己有問題,必須修正回來,所以要唸經拜佛,唸經拜佛是表相,真正的功夫在內心,如何能找到自己的問題,修正回來才是真功夫。 每個人的修行歷程不同,我們盼望能藉由經書、高僧大德文鈔、別人的修行經歷、心得分享……等,反思自己找出問題的根源,然而過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為什麼要唸經拜佛?因為我相信佛。我知道自己有問題,必須修正回來,所以要唸經拜佛,唸經拜佛是表相,真正的功夫在內心,如何能找到自己的問題,修正回來才是真功夫。 每個人的修行歷程不同,我們盼望能藉由經書、高僧大德文鈔、別人的修行經歷、心得分享……等,反思自己找出問題的根源,然而過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過去世有修偏入外道,所造下的業力多不勝數,還曾經謗佛毀法,貪嗔痴非常重,所以黑氣又濃又稠,整個人黑麻麻的,跟柏油一樣。在還沒到精舍修行之前,雖然每天的日子不愁吃穿、有餘錢可以血拚、交友廣闊、盡情地揮霍人生;但這世俗的快樂在夜深人靜時,總讓我覺得渾渾噩噩,沒有一絲真實感。直到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過去世有修偏入外道,所造下的業力多不勝數,還曾經謗佛毀法,貪嗔痴非常重,所以黑氣又濃又稠,整個人黑麻麻的,跟柏油一樣。在還沒到精舍修行之前,雖然每天的日子不愁吃穿、有餘錢可以血拚、交友廣闊、盡情地揮霍人生;但這世俗的快樂在夜深人靜時,總讓我覺得渾渾噩噩,沒有一絲真實感。直到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起初,我會拜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是因為大約有一個月的時間,我腦中一直浮現意念告訴我:「八十八佛、八十八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起初,我會拜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是因為大約有一個月的時間,我腦中一直浮現意念告訴我:「八十八佛、八十八佛。」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前些日子,一位許久未來請示的師姐,專門來請示她修行上遇到的干擾及考驗。這位師姐每隔一陣子就會來精舍一趟,因為她常常被干擾,跟蔡師兄訴說被干擾的辛苦。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前些日子,一位許久未來請示的師姐,專門來請示她修行上遇到的干擾及考驗。這位師姐每隔一陣子就會來精舍一趟,因為她常常被干擾,跟蔡師兄訴說被干擾的辛苦。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要提升,懺悔很重要;每天都要跟佛菩薩懺悔,因為過去世沒有修行,犯下貪嗔癡、殺生害命的罪業,請佛菩薩給佛弟子一個機會,好好修行,爾後不再犯錯」。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要提升,懺悔很重要;每天都要跟佛菩薩懺悔,因為過去世沒有修行,犯下貪嗔癡、殺生害命的罪業,請佛菩薩給佛弟子一個機會,好好修行,爾後不再犯錯」。
Thumbnail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邪來正度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語錄》:「有魔性、黑氣者,實乃過去世曾謗佛、謗經、謗法,且影響他人接觸正法的機會,需堅誠地發露懺悔,方能得救,不是佛菩薩能救你,而是自己才能救自己。」
Thumbnail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邪來正度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語錄》:「有魔性、黑氣者,實乃過去世曾謗佛、謗經、謗法,且影響他人接觸正法的機會,需堅誠地發露懺悔,方能得救,不是佛菩薩能救你,而是自己才能救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