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產業觀察:電動輔助自行車的關鍵在電池,不是馬達也不是晶片!
付費限定

產業觀察:電動輔助自行車的關鍵在電池,不是馬達也不是晶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的這一則新聞吸引了我的注意,但是一直找不到時間下筆。

剛好北展前又有合作廠商跟我談到電池合作的事。

終於讓我找出這篇草稿來繼續完成它。

先不談此項政策是否可行或是其他相關的政治、經濟、就業問題。

我們就來聊聊此政策對於自行車業可能會帶來的衝擊吧。

首先,以CONEBI為首的歐洲自行車業界認為在2030年時,電動輔助自行車的銷售數量將會超過一般自行車。

(以下都簡稱電動輔助自行車為e-bike,但是正確的說法應該是EPAC, Electrically Power Assisted Cycles,不過業者都講習慣e-bike了,如果講EPAC反而還需要解釋…)

直接講我的看法,不管你喜歡與否、也不管鋰電池是否可靠、電車是否真的環保、廢電池日後怎麼處理、電池原料開採過程對環境帶來的不可逆的破壞、等等等等等…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111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馬許桑的不負責自行車產業觀點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馬許桑的沙龍
244會員
246內容數
極度樂觀的悲觀主義者 、自行車上的思考家、中二大叔、日商打工仔、狗派兼頑固台獨份子,這些元素構成了我的思維與價值。 歡迎你的到來,如果我的文字能啟發你的任何想法,並且對你是有幫助的話,那就真的太好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馬許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者分享赴日受訓遭遇感冒等經歷,並提及學習到新詞「愉英雨」。文中也包含Shimano、Halfords、Rivian、Woom等公司第一季財報的自行車市場銷售資訊,分析歐洲、北美、亞洲及中國市場的庫存和銷售狀況,點出市場保守、需求存在、可能出現短缺等現象,並預測高階童車市場潛力。
探討美中貿易戰引發的對等關稅,如何衝擊全球供應鏈,特別是自行車產業。分析成本上升、供應鏈干擾、市場策略調整等影響,並探討在地生產、就近供應的重要性,以及中國市場的未來趨勢。
本文分析川普政府對中國高額關稅政策對臺灣自行車產業的衝擊,以及臺灣政府應對策略。川普宣佈暫緩對等關稅90天,降至10%,但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臺灣業者需把握90天加速出貨至美國,並積極調整供應鏈。長期而言,臺灣需考量分散市場風險,調整供應鏈。臺灣政府方向正確,但需更貼近產業需求,解決洗產地等問題。
作者分享赴日受訓遭遇感冒等經歷,並提及學習到新詞「愉英雨」。文中也包含Shimano、Halfords、Rivian、Woom等公司第一季財報的自行車市場銷售資訊,分析歐洲、北美、亞洲及中國市場的庫存和銷售狀況,點出市場保守、需求存在、可能出現短缺等現象,並預測高階童車市場潛力。
探討美中貿易戰引發的對等關稅,如何衝擊全球供應鏈,特別是自行車產業。分析成本上升、供應鏈干擾、市場策略調整等影響,並探討在地生產、就近供應的重要性,以及中國市場的未來趨勢。
本文分析川普政府對中國高額關稅政策對臺灣自行車產業的衝擊,以及臺灣政府應對策略。川普宣佈暫緩對等關稅90天,降至10%,但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臺灣業者需把握90天加速出貨至美國,並積極調整供應鏈。長期而言,臺灣需考量分散市場風險,調整供應鏈。臺灣政府方向正確,但需更貼近產業需求,解決洗產地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