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虛的電子銀杏] 舊台幣爆炸事件簿.完整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前言

會翻資料寫這篇出來的原因只有一個,連續劇「茶金」爆發過編劇「將中華民國在台當局決定發行新台幣的責任,轉嫁到美國顧問身上」,與史實嚴重不符的爭議,進一步引發「為什麼舊台幣會爆掉」的論爭,當時這串推文頗受好評,我從推特抓下來、重新整理發在這邊,算是為幾年前的事件討論留備份

正文

1.舊台幣的發行總額

(1).貨幣本身

33.41億元(1946年5月20日中華民國接收作業結束、台銀復業)

5270.34億元(1949年6月14日發行新台幣前最後一刻)

(2).台銀「即期定額本票」

「…臺灣銀行於民國37年5月3日起,相應市場交易之需要,且有『即期定額本票』之發行,係與舊臺幣並行流通,乃如同通貨之一部分。…」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臺灣省通志 卷四 經濟志 金融篇」 p.162)

?(1948年5月3日)

787億元(相當於當時舊台幣發行額的54.4%,即期本票與舊台幣加總達2207.38億元,1948年12月31日)

1兆2136億元(相當於當時舊台幣發行額的逾1.3倍,即期本票與舊台幣加總達1兆7406億1400萬元,1949年6月14日)

2.舊台幣崩潰原因的簡要整理

(1).在幾無有力外匯及貴金屬為儲備的情況下,驟行發行貨幣;甚至當時台銀在開始發行舊台幣前後,還多方羅掘可以充為發行準備的資產,商業票據、各種確實債權如國內承諾商業匯票押品項下的提單、棧單、倉單,甚至是確實有把握收回的放款及透支等等

此一問題在1948年8月19日中華民國政府在中國推行所謂貨幣改革,發行新幣「金圓券」取代原有法幣、並公佈「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作為收繳人民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及強勢外匯鈔券的權原,在台灣雖未發行金圓券、但仍連動推行該處分令後,獲得某種程度的解決,現金準備中的各項金鈔數額整理如下:

黃金:

112.04億元舊台幣(1948年底)→168.74億元舊台幣(1949年6月14日)

白銀:

7.87億元舊台幣(1948年底→1949年6月14日)

銀元:

7588.3萬元舊台幣(1948年底→1949年6月14日)

美鈔:

52億3764萬元舊台幣(1948年底→1949年6月14日)

港幣:

7.025億元舊台幣(1948年底→1949年6月14日)

菲律賓披索:

789.6萬元舊台幣(1948年底→1949年6月14日)

現金準備在前揭以外的部份通通都是台糖的砂糖棧單(提貨單),1948年年底到1949年6月中都是各4萬公噸,先將這些砂糖按法幣或金圓券市價的80%計算,再換算成舊台幣現金準備,總值從1948年底的736億元通膨為1949年6月14日發行新台幣前夜的2496億元

保證準備由本票大量充塞,實際上根本不能拿來當貨幣準備,1948年年底為477.82億元舊台幣,1949年6月14日為2511.05億元舊台幣

(2).最先是「省」行政長官公署開支需要及代墊款需求孔急,之後是中華民國政府遷台的各級機關單位開支所需,導致台銀被迫透過發行更多貨幣支應,否則連長官公署以降各機構的薪水也有發不出來的風險

(3).台灣與法幣及金圓券之間的匯率連動、以及其間各路人馬從中看見的套利及物資操作空間

自1945年10月25日起、直至1948年8月18日法幣被金圓券取代之前為止,法幣對舊台幣貶值達98.17%、舊台幣對法幣升值達53.5倍,金圓券因為推出後旋即步上惡性通膨之路,所以計算與舊台幣之間的升貶值已經沒有意義

(4).戰爭結束、中華民國當局對台灣展開以光復為名的軍事佔領後,農工生產恢復速度不夠有力

農業部份

稻米生產:

進入大東亞戰爭/太平洋戰爭前後,台灣整體的稻米生產狀況如下—

昭和13年1938年—140萬2414公噸(戰前最高峰)

昭和14年1939年—130萬7391公噸

昭和15年1940年—112萬8784公噸

昭和16年1941年—119萬9006公噸

昭和17年1942年—117萬1182公噸

昭和18年1943年—112萬5804公噸

昭和19年1944年—106萬8121公噸

昭和20年1945年—63萬8828公噸

整體而言係因化學肥料生產及台灣內外交通運輸都受到美軍日益增強的攻勢影響,所以幾年間下降幅度相當劇烈,戰敗的1945年甚至慘到僅剩戰前最高峰的不到一半

中華民國開始佔領台灣、直至1949年國府遷台的稻米生產狀況如下—

1946年民國35年—89萬4021噸

1947年民國36年—99萬9012噸

1948年民國37年—106萬8421噸

1949年民國38年—121萬4523噸

中華民國政府佔領最初幾年,台灣稻作生產受交通線路、農田水利及化學肥料工業恢復緩慢影響,加上各級政府不時有截留善後救濟物資轉賣牟利的情況,所以直到1949年才回到超越日本治台最後幾年的水準

(數據取自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台灣省通志 卷四 經濟志 農業篇」p.361~362)

蕃薯

戰前最高點:177萬噸(時間點不明)

1946年民國35年—133萬1千噸

1947年民國36年—178萬3千噸

1948年民國37年—200萬3千噸

1949年民國38年—211萬6千噸

蕃薯栽種難度及所需環境都比稻作簡單,生產量恢復比較快,在1947年就恢復到超越戰前最高點的狀態,否則難以補足稻米生產尚未恢復前的糧食缺口

甘蔗

戰前最高點:1283萬5千噸(時間點不明)

1946年民國35年—100萬7千噸

1947年民國36年—79萬6千噸

1948年民國37年—311萬3千噸

1949年民國38年—619萬8千噸

整體來說戰後幾年甘蔗的生產一直沒有恢復到戰前盛況,這應該也跟戰後整併帝國、昭和及鹽水港等製糖會社後整合而成的台糖未能全面恢復生產有關

(以上蕃薯及甘蔗數據出自於: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台灣省通志 卷四 經濟志 經濟成長篇」p.358)

工業生產方面只有戰前1937年昭和12年~1946年民國35年、以及1952年民國41年以後的資料,欠缺最關鍵的1947~1949年的部份

以1937年昭和12年為基期100,1945及1946兩年的部份指數分別是:

一般工業生產指數—35.20/21.07

礦業生產指數—29.16/31.62

製造業生產指數—33.16/14.73

食品生產指數—32.03/11.02

化工生產指數—38.38/13.42

紡織生產指數—17.45/25.05

電力生產指數—78.93/81.52(日本時代最高峰是1943年昭和18年206.39,1944~1945年台灣電力系統受盟軍空襲影響、受損慘重)

(以上數據出自於: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台灣省通志 卷四 經濟志 經濟成長篇」p.359)

3.爆炸結果的具體展現—貨幣之外,特別是物價

(0).稍有經濟學常識的人應該都知道一件事:

在市場上需求未減、但供給量明顯減少的情況下,即便貨幣總量維持平穩,但依然會推升物價上揚;更何況1945~1949、甚至是新台幣發行後的最初幾年,市場上需求並未減少(甚至糧食等等的需求反而還因為人口增加而連帶上揚),但不僅供給量明顯減少,貨幣總量也明顯增加時,要期待不發生通膨簡直是天方夜譚

(1).舊台幣本身的鈔券發行總額及年增率,與台北市年均躉售物價總指數(WPI,可以理解為「經濟體之中具代表性商品的批發物價指數」,以1937年昭和12年上半年平均為基期100)及年增率之間有相當的連動性

1945年年底台灣銀行券共發行達23億1175萬元,相較1944年增加190.39%;台北市當年年均躉售物價總指數為2393.6,相較1944年增加413.54%

1946年年底台銀發行舊台幣共發行達53億3059萬元,相較1945年年增率為130.59%;台北市當年年均躉售物價總指數為9510.2,相較1945年年增率為297.32%

1947年年底台銀發行舊台幣共發行達177億3324萬元,相較1946年年增率為221.41%;台北市當年年均躉售物價總指數為45788.9,相較1946年年增率為381.47%

1948年年底台銀發行舊台幣共發行達1420億4080萬元,相較1947年年增率為729.04%;台北市當年年均躉售物價總指數為381044.3,相較1947年年增率為732.18%

1949年至6月14日為止,台銀發行舊台幣共發行達5270億3373萬元,相較1948年同期年增率為1374.23%;台北市當年年均躉售物價總指數為5627945.6,相較1948年同期年增率為4050.85%

(數據出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臺灣省通志 卷四 經濟志 金融篇」 p.176~177)

(2).大宗物資的躉售物價:

以1945年昭和20年至1948年民國37年台灣蓬萊米及在來米的躉售及零售物價為例

設1941年昭和16年基期為100

1945年兩種米的躉售物價指數為蓬727.1/在786.2,零售物價指數為蓬794.6/在821.3

1946年兩種米的躉售物價指數為蓬9433.8/在10352.8,零售物價指數為蓬9503.8/在10319.1

1947年兩種米的躉售物價指數為蓬27745.6/在30376.0,零售物價指數為蓬27281.7/在30280.1

1948年兩種米的躉售物價指數為蓬93841.3/在102984.2,零售物價指數為蓬94100.8/在102663.8

(以上數據出自於: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台灣省通志 卷四 經濟志 經濟成長篇」p.360)

(3).發行新台幣初期的情況有比較好嗎?

很明顯沒有。

主因是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幾年為了重建軍隊、避免軍隊軍心浮動,必須承受相當高度的軍費負擔(1950年民國39年軍費11.48億,佔當年中華民國中央政府總預算88.6%;次年1951年軍費11.51億佔年度總預算80.4%;1952年軍費14.17億佔年度總預算仍有73.9%,(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台灣省通志 卷四 經濟志 經濟成長篇」p.375)),軍費負擔稅收無法支應就會找台灣銀行貸款,台灣銀行面對軍費負擔支應不起,就會找名目(例如限外發行)增加貨幣供給,結果連帶刺激通膨及物價上揚。

例如,以1949年6月發行新台幣時的台北市躉售物價指數為基期100,到1951年12月底,物價指數竟然已經飆到526,很明顯的,如果沒有美援跟美國官員介入決策,中國國民黨不無可能再度玩爛新台幣。(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台灣省通志 卷四 經濟志 經濟成長篇」p.377~37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yon Smith的沙龍
9會員
18內容數
Kyon Smit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16
這篇一樣是2022年中寫的東西,可以視為是筆者對國際局勢觀察的「火力演示」,敬請舊雨新知不吝指教。 本文除錯別字等瑕疵以外,保留當時諸般樣態、不另更動其他文字。 一切文責由筆者自負。 正文 1930年代後半期,在德國與義大利2國之間,透過一連串外交活動,而形成的2國結盟關係—亦即「柏林—羅馬鋼
2023/02/16
這篇一樣是2022年中寫的東西,可以視為是筆者對國際局勢觀察的「火力演示」,敬請舊雨新知不吝指教。 本文除錯別字等瑕疵以外,保留當時諸般樣態、不另更動其他文字。 一切文責由筆者自負。 正文 1930年代後半期,在德國與義大利2國之間,透過一連串外交活動,而形成的2國結盟關係—亦即「柏林—羅馬鋼
2023/02/16
本文是筆者截至2022年中為止,對近年來中國對台文化統戰的觀察與整理的記錄。
2023/02/16
本文是筆者截至2022年中為止,對近年來中國對台文化統戰的觀察與整理的記錄。
2023/02/16
舊文整理+立此存照,就澳洲去年的國會大選結果進行講評、同時思考與台灣之間的會通點
2023/02/16
舊文整理+立此存照,就澳洲去年的國會大選結果進行講評、同時思考與台灣之間的會通點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收藏品系列中,最喜歡的就是各國的銀元了。 做工精美,各錢幣的背後也有歷史故事。 這次介紹的是兩枚日本龍銀,或許有些人家中也有,畢竟台灣也被日本統治過。這是日本明治維新後推動改革,從香港購得造幣機器並開始制作此銀圓。 成色(含量)上含銀90%,且常見的一圓版重量為26.69g、厚度約2.6mm。
Thumbnail
收藏品系列中,最喜歡的就是各國的銀元了。 做工精美,各錢幣的背後也有歷史故事。 這次介紹的是兩枚日本龍銀,或許有些人家中也有,畢竟台灣也被日本統治過。這是日本明治維新後推動改革,從香港購得造幣機器並開始制作此銀圓。 成色(含量)上含銀90%,且常見的一圓版重量為26.69g、厚度約2.6mm。
Thumbnail
新臺幣是我國現行法定貨幣,目前流通的是橫式鈔券,有別於早期直式鈔券。今年,適逢橫式新臺幣佰元鈔發行60年,就讓我們一同探究新臺幣鈔券的演變。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案典藏組科員 程驛喬 #國家檔案資訊網https://aa.archives.gov.tw/ 參考資料:
Thumbnail
新臺幣是我國現行法定貨幣,目前流通的是橫式鈔券,有別於早期直式鈔券。今年,適逢橫式新臺幣佰元鈔發行60年,就讓我們一同探究新臺幣鈔券的演變。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案典藏組科員 程驛喬 #國家檔案資訊網https://aa.archives.gov.tw/ 參考資料:
Thumbnail
五月多雨的台北,百年建築矗立在沐浴過後的館前路。 曾經這裡是最紛擾的十字, 因為疫情,不得停下, 等待八月的太陽和頻繁遊盪過身的無常。
Thumbnail
五月多雨的台北,百年建築矗立在沐浴過後的館前路。 曾經這裡是最紛擾的十字, 因為疫情,不得停下, 等待八月的太陽和頻繁遊盪過身的無常。
Thumbnail
《茶金》是我去年最期待的台劇,最近總算完食,很是喜歡。它有時代下的醇厚底蘊,而眾角色勾動,讓情節迭起波濤,畫面更不愧被稱為台劇美學新高度,讓人深深入戲。
Thumbnail
《茶金》是我去年最期待的台劇,最近總算完食,很是喜歡。它有時代下的醇厚底蘊,而眾角色勾動,讓情節迭起波濤,畫面更不愧被稱為台劇美學新高度,讓人深深入戲。
Thumbnail
不知大家是否有跟看公視的新劇「茶金」呢?  通貨膨脹在1948年時,新台幣取代舊台幣來重建對於台幣的交易信心,這段歷史其實還滿重要的。但有個跟環境有關的議題,或許大家不知道,透過本文跟大家分享,也讓我們自己思考一下,對於未來農業,是否應該要做些調整。 劇中小茶農因為購買不到進口化肥,而想要燒茶樹,利
Thumbnail
不知大家是否有跟看公視的新劇「茶金」呢?  通貨膨脹在1948年時,新台幣取代舊台幣來重建對於台幣的交易信心,這段歷史其實還滿重要的。但有個跟環境有關的議題,或許大家不知道,透過本文跟大家分享,也讓我們自己思考一下,對於未來農業,是否應該要做些調整。 劇中小茶農因為購買不到進口化肥,而想要燒茶樹,利
Thumbnail
這兩年由於疫情的肆虐,各國政府積極撒錢紓困,然而疫情的困境仍未緩解,通貨膨脹所帶來的壓力卻迎面而來。近日,在台灣即將發行的五倍券也讓「通膨」在媒體版面上大量出現,可對於通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還得仰賴政府官員以及專業的經濟、金融人士來想出應對策略。藉這篇專欄簡單聊聊關於台灣曾經歷過的「通膨」
Thumbnail
這兩年由於疫情的肆虐,各國政府積極撒錢紓困,然而疫情的困境仍未緩解,通貨膨脹所帶來的壓力卻迎面而來。近日,在台灣即將發行的五倍券也讓「通膨」在媒體版面上大量出現,可對於通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還得仰賴政府官員以及專業的經濟、金融人士來想出應對策略。藉這篇專欄簡單聊聊關於台灣曾經歷過的「通膨」
Thumbnail
以美援時代的台灣茶葉產業為主軸,搭配海陸腔客家話,接在《斯卡羅》熱潮之後,即將在11月上線的電視劇《茶金》,在正式播岀前就已經引發不少討論。而搭配電視劇,由作者黃國華所著的同名小說《茶金》,則提早在2個月前就已經上市,讓讀者能夠先睹為快,了解「茶虎」與新竹北埔茶業的興衰歷程。
Thumbnail
以美援時代的台灣茶葉產業為主軸,搭配海陸腔客家話,接在《斯卡羅》熱潮之後,即將在11月上線的電視劇《茶金》,在正式播岀前就已經引發不少討論。而搭配電視劇,由作者黃國華所著的同名小說《茶金》,則提早在2個月前就已經上市,讓讀者能夠先睹為快,了解「茶虎」與新竹北埔茶業的興衰歷程。
Thumbnail
今天焦點─台灣的企業經營危機 
Thumbnail
今天焦點─台灣的企業經營危機 
Thumbnail
2020年7月,台灣股市創下歷史新高,上次股市如此興盛已經是30年前。然而,對於老一輩來說,比起「台灣錢淹腳目」的榮景,差點讓台灣經濟毀於一旦的「十信案」或許讓人更加印象深刻。
Thumbnail
2020年7月,台灣股市創下歷史新高,上次股市如此興盛已經是30年前。然而,對於老一輩來說,比起「台灣錢淹腳目」的榮景,差點讓台灣經濟毀於一旦的「十信案」或許讓人更加印象深刻。
Thumbnail
1945年10月,台灣島民滿心歡喜地期待著國民政府從大日本帝國手中接管台澎金馬地區,盼著日本人這五十年來的壓榨、迫害可以就此終結,盼著在接下來的餘生可以和樂,更是認為太平盛世已經不遠,得以享清福;殊不知正是惡夢的開端,又是一段五十年的惡夢,悲劇一次次上演,半刻也不停歇,彷彿逃脫不了。
Thumbnail
1945年10月,台灣島民滿心歡喜地期待著國民政府從大日本帝國手中接管台澎金馬地區,盼著日本人這五十年來的壓榨、迫害可以就此終結,盼著在接下來的餘生可以和樂,更是認為太平盛世已經不遠,得以享清福;殊不知正是惡夢的開端,又是一段五十年的惡夢,悲劇一次次上演,半刻也不停歇,彷彿逃脫不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