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虛的電子銀杏] 舊台幣爆炸事件簿.完整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前言
會翻資料寫這篇出來的原因只有一個,連續劇「茶金」爆發過編劇「將中華民國在台當局決定發行新台幣的責任,轉嫁到美國顧問身上」,與史實嚴重不符的爭議,進一步引發「為什麼舊台幣會爆掉」的論爭,當時這串推文頗受好評,我從推特抓下來、重新整理發在這邊,算是為幾年前的事件討論留備份
正文
1.舊台幣的發行總額
(1).貨幣本身
33.41億元(1946年5月20日中華民國接收作業結束、台銀復業)
5270.34億元(1949年6月14日發行新台幣前最後一刻)
(2).台銀「即期定額本票」
「…臺灣銀行於民國37年5月3日起,相應市場交易之需要,且有『即期定額本票』之發行,係與舊臺幣並行流通,乃如同通貨之一部分。…」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臺灣省通志 卷四 經濟志 金融篇」 p.162)
?(1948年5月3日)
787億元(相當於當時舊台幣發行額的54.4%,即期本票與舊台幣加總達2207.38億元,1948年12月31日)
1兆2136億元(相當於當時舊台幣發行額的逾1.3倍,即期本票與舊台幣加總達1兆7406億1400萬元,1949年6月14日)
2.舊台幣崩潰原因的簡要整理
(1).在幾無有力外匯及貴金屬為儲備的情況下,驟行發行貨幣;甚至當時台銀在開始發行舊台幣前後,還多方羅掘可以充為發行準備的資產,商業票據、各種確實債權如國內承諾商業匯票押品項下的提單、棧單、倉單,甚至是確實有把握收回的放款及透支等等
此一問題在1948年8月19日中華民國政府在中國推行所謂貨幣改革,發行新幣「金圓券」取代原有法幣、並公佈「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作為收繳人民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及強勢外匯鈔券的權原,在台灣雖未發行金圓券、但仍連動推行該處分令後,獲得某種程度的解決,現金準備中的各項金鈔數額整理如下:
黃金:
112.04億元舊台幣(1948年底)→168.74億元舊台幣(1949年6月14日)
白銀:
7.87億元舊台幣(1948年底→1949年6月14日)
銀元:
7588.3萬元舊台幣(1948年底→1949年6月14日)
美鈔:
52億3764萬元舊台幣(1948年底→1949年6月14日)
港幣:
7.025億元舊台幣(1948年底→1949年6月14日)
菲律賓披索:
789.6萬元舊台幣(1948年底→1949年6月14日)
現金準備在前揭以外的部份通通都是台糖的砂糖棧單(提貨單),1948年年底到1949年6月中都是各4萬公噸,先將這些砂糖按法幣或金圓券市價的80%計算,再換算成舊台幣現金準備,總值從1948年底的736億元通膨為1949年6月14日發行新台幣前夜的2496億元
保證準備由本票大量充塞,實際上根本不能拿來當貨幣準備,1948年年底為477.82億元舊台幣,1949年6月14日為2511.05億元舊台幣
(2).最先是「省」行政長官公署開支需要及代墊款需求孔急,之後是中華民國政府遷台的各級機關單位開支所需,導致台銀被迫透過發行更多貨幣支應,否則連長官公署以降各機構的薪水也有發不出來的風險
(3).台灣與法幣及金圓券之間的匯率連動、以及其間各路人馬從中看見的套利及物資操作空間
自1945年10月25日起、直至1948年8月18日法幣被金圓券取代之前為止,法幣對舊台幣貶值達98.17%、舊台幣對法幣升值達53.5倍,金圓券因為推出後旋即步上惡性通膨之路,所以計算與舊台幣之間的升貶值已經沒有意義
(4).戰爭結束、中華民國當局對台灣展開以光復為名的軍事佔領後,農工生產恢復速度不夠有力
農業部份
稻米生產:
進入大東亞戰爭/太平洋戰爭前後,台灣整體的稻米生產狀況如下—
昭和13年1938年—140萬2414公噸(戰前最高峰)
昭和14年1939年—130萬7391公噸
昭和15年1940年—112萬8784公噸
昭和16年1941年—119萬9006公噸
昭和17年1942年—117萬1182公噸
昭和18年1943年—112萬5804公噸
昭和19年1944年—106萬8121公噸
昭和20年1945年—63萬8828公噸
整體而言係因化學肥料生產及台灣內外交通運輸都受到美軍日益增強的攻勢影響,所以幾年間下降幅度相當劇烈,戰敗的1945年甚至慘到僅剩戰前最高峰的不到一半
中華民國開始佔領台灣、直至1949年國府遷台的稻米生產狀況如下—
1946年民國35年—89萬4021噸
1947年民國36年—99萬9012噸
1948年民國37年—106萬8421噸
1949年民國38年—121萬4523噸
中華民國政府佔領最初幾年,台灣稻作生產受交通線路、農田水利及化學肥料工業恢復緩慢影響,加上各級政府不時有截留善後救濟物資轉賣牟利的情況,所以直到1949年才回到超越日本治台最後幾年的水準
(數據取自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台灣省通志 卷四 經濟志 農業篇」p.361~362)
蕃薯
戰前最高點:177萬噸(時間點不明)
1946年民國35年—133萬1千噸
1947年民國36年—178萬3千噸
1948年民國37年—200萬3千噸
1949年民國38年—211萬6千噸
蕃薯栽種難度及所需環境都比稻作簡單,生產量恢復比較快,在1947年就恢復到超越戰前最高點的狀態,否則難以補足稻米生產尚未恢復前的糧食缺口
甘蔗
戰前最高點:1283萬5千噸(時間點不明)
1946年民國35年—100萬7千噸
1947年民國36年—79萬6千噸
1948年民國37年—311萬3千噸
1949年民國38年—619萬8千噸
整體來說戰後幾年甘蔗的生產一直沒有恢復到戰前盛況,這應該也跟戰後整併帝國、昭和及鹽水港等製糖會社後整合而成的台糖未能全面恢復生產有關
(以上蕃薯及甘蔗數據出自於: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台灣省通志 卷四 經濟志 經濟成長篇」p.358)
工業生產方面只有戰前1937年昭和12年~1946年民國35年、以及1952年民國41年以後的資料,欠缺最關鍵的1947~1949年的部份
以1937年昭和12年為基期100,1945及1946兩年的部份指數分別是:
一般工業生產指數—35.20/21.07
礦業生產指數—29.16/31.62
製造業生產指數—33.16/14.73
食品生產指數—32.03/11.02
化工生產指數—38.38/13.42
紡織生產指數—17.45/25.05
電力生產指數—78.93/81.52(日本時代最高峰是1943年昭和18年206.39,1944~1945年台灣電力系統受盟軍空襲影響、受損慘重)
(以上數據出自於: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台灣省通志 卷四 經濟志 經濟成長篇」p.359)
3.爆炸結果的具體展現—貨幣之外,特別是物價
(0).稍有經濟學常識的人應該都知道一件事:
在市場上需求未減、但供給量明顯減少的情況下,即便貨幣總量維持平穩,但依然會推升物價上揚;更何況1945~1949、甚至是新台幣發行後的最初幾年,市場上需求並未減少(甚至糧食等等的需求反而還因為人口增加而連帶上揚),但不僅供給量明顯減少,貨幣總量也明顯增加時,要期待不發生通膨簡直是天方夜譚
(1).舊台幣本身的鈔券發行總額及年增率,與台北市年均躉售物價總指數(WPI,可以理解為「經濟體之中具代表性商品的批發物價指數」,以1937年昭和12年上半年平均為基期100)及年增率之間有相當的連動性
1945年年底台灣銀行券共發行達23億1175萬元,相較1944年增加190.39%;台北市當年年均躉售物價總指數為2393.6,相較1944年增加413.54%
1946年年底台銀發行舊台幣共發行達53億3059萬元,相較1945年年增率為130.59%;台北市當年年均躉售物價總指數為9510.2,相較1945年年增率為297.32%
1947年年底台銀發行舊台幣共發行達177億3324萬元,相較1946年年增率為221.41%;台北市當年年均躉售物價總指數為45788.9,相較1946年年增率為381.47%
1948年年底台銀發行舊台幣共發行達1420億4080萬元,相較1947年年增率為729.04%;台北市當年年均躉售物價總指數為381044.3,相較1947年年增率為732.18%
1949年至6月14日為止,台銀發行舊台幣共發行達5270億3373萬元,相較1948年同期年增率為1374.23%;台北市當年年均躉售物價總指數為5627945.6,相較1948年同期年增率為4050.85%
(數據出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臺灣省通志 卷四 經濟志 金融篇」 p.176~177)
(2).大宗物資的躉售物價:
以1945年昭和20年至1948年民國37年台灣蓬萊米及在來米的躉售及零售物價為例
設1941年昭和16年基期為100
1945年兩種米的躉售物價指數為蓬727.1/在786.2,零售物價指數為蓬794.6/在821.3
1946年兩種米的躉售物價指數為蓬9433.8/在10352.8,零售物價指數為蓬9503.8/在10319.1
1947年兩種米的躉售物價指數為蓬27745.6/在30376.0,零售物價指數為蓬27281.7/在30280.1
1948年兩種米的躉售物價指數為蓬93841.3/在102984.2,零售物價指數為蓬94100.8/在102663.8
(以上數據出自於: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台灣省通志 卷四 經濟志 經濟成長篇」p.360)
(3).發行新台幣初期的情況有比較好嗎?
很明顯沒有。
主因是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幾年為了重建軍隊、避免軍隊軍心浮動,必須承受相當高度的軍費負擔(1950年民國39年軍費11.48億,佔當年中華民國中央政府總預算88.6%;次年1951年軍費11.51億佔年度總預算80.4%;1952年軍費14.17億佔年度總預算仍有73.9%,(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台灣省通志 卷四 經濟志 經濟成長篇」p.375)),軍費負擔稅收無法支應就會找台灣銀行貸款,台灣銀行面對軍費負擔支應不起,就會找名目(例如限外發行)增加貨幣供給,結果連帶刺激通膨及物價上揚。
例如,以1949年6月發行新台幣時的台北市躉售物價指數為基期100,到1951年12月底,物價指數竟然已經飆到526,很明顯的,如果沒有美援跟美國官員介入決策,中國國民黨不無可能再度玩爛新台幣。(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台灣省通志 卷四 經濟志 經濟成長篇」p.377~378))
avatar-img
9會員
1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yon Smit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推特阿虛的吐嘈」系列作第一號,這個系列主要是用來吐嘈各種不吐不快的奇妙言論用的,第一篇獻給自由時報的某篇投書,詳情請讀者自行點閱。
「電子銀杏」第一號長篇系列作的最後一篇,同樣以2021年台灣首度爆發武肺本土疫情為背景,繼續處理當時台北市的疫苗爭議,同時比較其他縣市的情況,最後為本系列文做出結尾。
「電子銀杏」系列第一號長篇作品,以2021年台灣不幸首度爆發武肺本土疫情為背景,整理雙北等縣市防疫等相關施得失;這篇主要處理的是當時武肺疫苗爭議的台北市部份。
「電子銀杏」第一號長篇系列文,延續既有的脈絡,以2021年台灣首度不幸爆發武肺本土疫情為背景,這篇主要處理的是當時的封城爭議、市場管制與實聯制,同樣檢討這些措施的得失
「電子銀杏」系列第一號長篇系列文,延續系列的基調,這篇主要是檢討2021年台灣首度爆發武肺本土疫情時,以雙北為首的普篩派、與民進黨執政縣市的疫調派,各自的表現得失。
「電子銀杏」系列作第一號長篇作品,整理2021年雙北防疫措施得失、並比較同期民進黨執政縣市防疫表現,作為台灣當代歷史的一種記錄、同時發揮鑑往知來的作用。
「推特阿虛的吐嘈」系列作第一號,這個系列主要是用來吐嘈各種不吐不快的奇妙言論用的,第一篇獻給自由時報的某篇投書,詳情請讀者自行點閱。
「電子銀杏」第一號長篇系列作的最後一篇,同樣以2021年台灣首度爆發武肺本土疫情為背景,繼續處理當時台北市的疫苗爭議,同時比較其他縣市的情況,最後為本系列文做出結尾。
「電子銀杏」系列第一號長篇作品,以2021年台灣不幸首度爆發武肺本土疫情為背景,整理雙北等縣市防疫等相關施得失;這篇主要處理的是當時武肺疫苗爭議的台北市部份。
「電子銀杏」第一號長篇系列文,延續既有的脈絡,以2021年台灣首度不幸爆發武肺本土疫情為背景,這篇主要處理的是當時的封城爭議、市場管制與實聯制,同樣檢討這些措施的得失
「電子銀杏」系列第一號長篇系列文,延續系列的基調,這篇主要是檢討2021年台灣首度爆發武肺本土疫情時,以雙北為首的普篩派、與民進黨執政縣市的疫調派,各自的表現得失。
「電子銀杏」系列作第一號長篇作品,整理2021年雙北防疫措施得失、並比較同期民進黨執政縣市防疫表現,作為台灣當代歷史的一種記錄、同時發揮鑑往知來的作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當世界經濟還陷於1929~1933年大蕭條之中,中國還在1931年發生918事件、1932年發生128淞滬事件,兩事件使中、外各界信心動搖。加之1934年的美國購銀法案影響下,英國、日本還協助白銀離開中國,通貨緊縮的中國農、工、商活動皆受到更大的衝擊。 因此1935年開始,國民政府開始使用法幣,廢
Thumbnail
台灣央行稀釋了全民的積蓄,去替政府賺免費零用錢,讓政客能多開點政策牛肉討好選民,聲稱他們有能力解決那些如果沒有人為干預匯率利率,就根本不會出現的問題。
之前記錄到四萬塊換一塊的相關報導,翻了一下花蓮縣鄉土史料(頁104-105),當時這題也在各鄉訪問的問題中,在此摘錄一下吉安鄉的紀錄。
Thumbnail
1985年初,中央銀行針對臺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的嚴重掏空和人頭貸款情況,展開突襲檢查。最終有人丟官、有人已成冰冷遺體還不得安寧。資深財政記者王駿在35年後寫作《十信風暴》,透過第一手採訪經驗和歷史材料,寫成有血、有肉、有所本的小說,活靈活現、引人入勝。
Thumbnail
"日圓崩潰,日圓兌美元跌至 155,自 2021 年以來兌美元匯率為 -32%,自 2012 年以來兌美元匯率為 -50%。"你可以想像,對國際主要計價貨幣美元貶值-50%,是甚麼情況嗎?這樣一來,當初大借日圓去套利的華爾街資本,作Carry Trade的,等到要還錢的時候,只要一半的美元就還得上
Thumbnail
上週有一天,我的庫存中,所有的股價都上漲了。 只有台新金(2887) 是綠的。也因此,今天我想要花點時間來討論一下台新金。
關於台幣的相關發展,除了看專書論文等外,Wiki的臺灣貨幣史、臺灣銀行發行新臺幣樣張、中央銀行新臺幣介紹、中央銀行金貨幣金融知識專區...等,都整理的相當好。 本處就一些時間點整理一些訊息
整理早期物價相關訊息時(可參考此處:1、2),看到價格與單位都差距極大,才想到新台幣換舊台幣這一段(可參考wiki台灣貨幣史)。趁此紀錄一下新舊台幣前後的物價。
Thumbnail
臺灣中央銀行近年來推廣新臺幣使用,導致市面上的現金大部分保持在八、九成新的狀態。此舉旨在節省人力物力和成本,並提倡「紅包在心,不在新」的理念。市面上的鈔票大多低於六成新會被回送給臺灣銀行銷毀,並且中央銀行宣導加印新鈔及運送新鈔需要額外成本。老安是中央銀行的支持者,經常用200元包紅包。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當世界經濟還陷於1929~1933年大蕭條之中,中國還在1931年發生918事件、1932年發生128淞滬事件,兩事件使中、外各界信心動搖。加之1934年的美國購銀法案影響下,英國、日本還協助白銀離開中國,通貨緊縮的中國農、工、商活動皆受到更大的衝擊。 因此1935年開始,國民政府開始使用法幣,廢
Thumbnail
台灣央行稀釋了全民的積蓄,去替政府賺免費零用錢,讓政客能多開點政策牛肉討好選民,聲稱他們有能力解決那些如果沒有人為干預匯率利率,就根本不會出現的問題。
之前記錄到四萬塊換一塊的相關報導,翻了一下花蓮縣鄉土史料(頁104-105),當時這題也在各鄉訪問的問題中,在此摘錄一下吉安鄉的紀錄。
Thumbnail
1985年初,中央銀行針對臺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的嚴重掏空和人頭貸款情況,展開突襲檢查。最終有人丟官、有人已成冰冷遺體還不得安寧。資深財政記者王駿在35年後寫作《十信風暴》,透過第一手採訪經驗和歷史材料,寫成有血、有肉、有所本的小說,活靈活現、引人入勝。
Thumbnail
"日圓崩潰,日圓兌美元跌至 155,自 2021 年以來兌美元匯率為 -32%,自 2012 年以來兌美元匯率為 -50%。"你可以想像,對國際主要計價貨幣美元貶值-50%,是甚麼情況嗎?這樣一來,當初大借日圓去套利的華爾街資本,作Carry Trade的,等到要還錢的時候,只要一半的美元就還得上
Thumbnail
上週有一天,我的庫存中,所有的股價都上漲了。 只有台新金(2887) 是綠的。也因此,今天我想要花點時間來討論一下台新金。
關於台幣的相關發展,除了看專書論文等外,Wiki的臺灣貨幣史、臺灣銀行發行新臺幣樣張、中央銀行新臺幣介紹、中央銀行金貨幣金融知識專區...等,都整理的相當好。 本處就一些時間點整理一些訊息
整理早期物價相關訊息時(可參考此處:1、2),看到價格與單位都差距極大,才想到新台幣換舊台幣這一段(可參考wiki台灣貨幣史)。趁此紀錄一下新舊台幣前後的物價。
Thumbnail
臺灣中央銀行近年來推廣新臺幣使用,導致市面上的現金大部分保持在八、九成新的狀態。此舉旨在節省人力物力和成本,並提倡「紅包在心,不在新」的理念。市面上的鈔票大多低於六成新會被回送給臺灣銀行銷毀,並且中央銀行宣導加印新鈔及運送新鈔需要額外成本。老安是中央銀行的支持者,經常用200元包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