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務:Laboratorium Pakakeri第一次CoD結果報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


raw-image

簡單說明問卷調查結果:

首先填寫問卷的同學共有20位,分別代表了三年級、四年級,以及畢業班碩班生。比例算是平均。


raw-image


畢竟是高年級課程,碩班的需求至少是下學年開課的主要依據。大致而言,史論類,如調查型的文化與軍事地景調查實務與史學型的台閩建築史的修課意願算高。設計類的文化細節創作顯然也算是吸引碩班同學們。

raw-image


至於剛結束實習的四年級,除了這學期的台閩建築史外,升上五年級後可選的課程中數位設計實作的文化細節創作明顯地比必須花上一整個學年時間參與的高階建築設計更受歡迎。畢竟升上了五年級還有同樣一年期的畢業設計得操煩。可以理解。

再度討論與調整後,實驗室未來的課程規畫將如圖安排。每個學期則自表中的選項中選出一堂(即CoD)來學習;必要的話(體力夠的話,或者有碩士生想寫設計研究)則史論與設計各開一堂。

raw-image

今天的系上課程規畫委員會已確認下學期開課課程以及各入學學年課綱計畫。下學年第一學期會繼續開設文化與軍事地景調查實務(The Practice on Cultural and Military Landscape Investigation,並與成大歷史系博士杜正宇協同授課。相信在文獻的調查上,同學們可以看到不同的取徑與視野;至於各位最愛的出門玩耍現場調查,也積極聯繫準備中了。

  • 這堂課歡迎大五同學選修


第二學期則預計是文化細節創作,英文的課程名稱也定為The Details, A spatial experiment in virtuality and reality (2022年時的課程說明課程成果)。設計規模與比例縮尺本就可以是2條不相干的邏輯,藉著不同比例的確認,即使不是大玩具(不論以地景尺度而言或是人類尺度而言),好玩與否仍然是實驗室的教與學的基本原則。這點一樣是不輸人的(碩班數位組成立公告),尤其這是4個學分的好玩。

  • 這堂課歡迎實習回來的大四同學與大五學長姊們一起選修
  • 須先修過傳統建築測繪、文化與軍事地景調查實務或台閩建築史等課程


如果順利,希望2024時可以真的好好玩次設計研究,並為實驗室測試一些設計理論。歡迎同學們來研究所找小璐一起玩。


另外,今天的課程規畫委員會同樣決議了在三年級上學期開設一堂設計方法,好協助同學們「以古今村落、鄉鎮、街廓,及都市4個環境層級,研究內蘊形式與結構,並理解環境生成脈絡;擷取各類構成方法,轉化為設計操作手段,並演練不同尺度內的區段與區帶差異,如此建立個人的設計生成方法(轉自新開課程課程大綱)」。是個好消息。可喜可樂、可喜可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大建築全體
154會員
695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金大建築全體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又名:讓我爸媽花得錢有點水花
Thumbnail
2025/04/16
又名:讓我爸媽花得錢有點水花
Thumbnail
2025/04/06
2022年10月中為了觀賞同屆同學製作的音樂劇,特地回趟金門。那不是我第一次進劇場,也不是我第一次欣賞音樂劇,它不是經典大作卻讓台下的我感受到一種與在地連結,身歷其境在某段集體記憶下的感動,這個感動促使我後來關注、欣賞台灣本土音樂劇,尤其是歷史類型的題材。最近覺得累積了許多,似乎可以寫一篇綜合分享。
Thumbnail
2025/04/06
2022年10月中為了觀賞同屆同學製作的音樂劇,特地回趟金門。那不是我第一次進劇場,也不是我第一次欣賞音樂劇,它不是經典大作卻讓台下的我感受到一種與在地連結,身歷其境在某段集體記憶下的感動,這個感動促使我後來關注、欣賞台灣本土音樂劇,尤其是歷史類型的題材。最近覺得累積了許多,似乎可以寫一篇綜合分享。
Thumbnail
2025/01/04
紀錄一下自我提問,我一直在思索,建築已然成為我生活的部分,然而卻很難分享,什麼是建築,什麼又空間。
2025/01/04
紀錄一下自我提問,我一直在思索,建築已然成為我生活的部分,然而卻很難分享,什麼是建築,什麼又空間。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台閩建築史」這堂課可說是系上成立以來便跟著開設的經典課程。說經典有許多意義,除了以系而言,也有以建築史而言。就不多說了。
Thumbnail
「台閩建築史」這堂課可說是系上成立以來便跟著開設的經典課程。說經典有許多意義,除了以系而言,也有以建築史而言。就不多說了。
Thumbnail
30年前,網路還沒真的普及,出版管理自國防部指揮的警備總司令部移交民政單位方10年(還要另一個10年才有真正的出版自由),建築資訊的取得管道就是相對少數的進口圖書、進口與國產雜誌,還有更為少數的專業書籍;即使如此,仍會在事務所打工時聽到老師感嘆著:被一堆雜誌追著跑。
Thumbnail
30年前,網路還沒真的普及,出版管理自國防部指揮的警備總司令部移交民政單位方10年(還要另一個10年才有真正的出版自由),建築資訊的取得管道就是相對少數的進口圖書、進口與國產雜誌,還有更為少數的專業書籍;即使如此,仍會在事務所打工時聽到老師感嘆著:被一堆雜誌追著跑。
Thumbnail
總之, 跟去年差不多的選組正式公告內容: 最晚8月1日前請發表第1篇週記於系刊線上版,報告畢業設計執行的進度。9月5日開學前需發表3篇以上。 選組前發表簡略版設計計畫書於系刊線上版,內容需包括:前言、動機目的、議題分析,與預期成果共4項。 以上的內容希望真的公告了。今年依安排預計指導1至2位。
Thumbnail
總之, 跟去年差不多的選組正式公告內容: 最晚8月1日前請發表第1篇週記於系刊線上版,報告畢業設計執行的進度。9月5日開學前需發表3篇以上。 選組前發表簡略版設計計畫書於系刊線上版,內容需包括:前言、動機目的、議題分析,與預期成果共4項。 以上的內容希望真的公告了。今年依安排預計指導1至2位。
Thumbnail
學術從就不是比多大台,較勁的一直都是多好玩。這點是肯定不輸人的(碩班數位組成立預告,2020.11.28)。 所以,成立了。數碼寶貝,啊不,是數位空間研究室,以歷史調查為基礎的設計導向實驗室,名稱為Laboratory Pakakeri🎊🎉 也開了個Twitter帳號🍾️🍾️🍾️
Thumbnail
學術從就不是比多大台,較勁的一直都是多好玩。這點是肯定不輸人的(碩班數位組成立預告,2020.11.28)。 所以,成立了。數碼寶貝,啊不,是數位空間研究室,以歷史調查為基礎的設計導向實驗室,名稱為Laboratory Pakakeri🎊🎉 也開了個Twitter帳號🍾️🍾️🍾️
Thumbnail
前言: 我於2018年上學期(三年級上學期)在東海大學建築學系交換一學期,隔年(四年級上學期)又在淡江大學建築學系交換一學期,這些交換的經驗讓我在學習上有相當大的改變,也想針對幾個我自己非常喜歡也感觸很深的課程做分享,介紹自己交換時上過哪些課,有什麼心得。
Thumbnail
前言: 我於2018年上學期(三年級上學期)在東海大學建築學系交換一學期,隔年(四年級上學期)又在淡江大學建築學系交換一學期,這些交換的經驗讓我在學習上有相當大的改變,也想針對幾個我自己非常喜歡也感觸很深的課程做分享,介紹自己交換時上過哪些課,有什麼心得。
Thumbnail
開課學系年級在建築系碩一,亦邀請華語系大四學生跨系選修,請在2月21日至綜合大樓536-2建築系系圖書室參與課程說明並考量後加選。 這堂課將以5至6週的每週授課搭配1週每日密集講授與討論的方式進行,密集課程將在3月31日或4月5日擇一日出發,預計花上5到6天含交通。研究對象以及上課地點在吉隆坡。
Thumbnail
開課學系年級在建築系碩一,亦邀請華語系大四學生跨系選修,請在2月21日至綜合大樓536-2建築系系圖書室參與課程說明並考量後加選。 這堂課將以5至6週的每週授課搭配1週每日密集講授與討論的方式進行,密集課程將在3月31日或4月5日擇一日出發,預計花上5到6天含交通。研究對象以及上課地點在吉隆坡。
Thumbnail
本期內容 專題:畢業設計10年專訪 專題:案例分析,以大二社區圖書館設計為例 系學會會務報告:系學會組織再造計畫、熊本城震災修復支援
Thumbnail
本期內容 專題:畢業設計10年專訪 專題:案例分析,以大二社區圖書館設計為例 系學會會務報告:系學會組織再造計畫、熊本城震災修復支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