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開啟小鈴鐺通知
檢舉內容
【專欄】墓室裡的小小兵 - 巫沙布提俑

2023/02/20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台灣非常少見的古埃及文物:「巫沙布提俑」,我們知道木乃伊、知道黃金面具、知道金字塔、知道人面獅身,唯獨這個小小的墓室陪葬品人偶很少人提及,你不知道的是,這樣東西在考古學家眼裡可是珍寶。
巫沙布提俑(英語:ushabti,shabti 或 shawabti)為古埃及被放置於墳墓中的人偶,即陪葬品。材質為黏土,石,蠟,木,亦或搪瓷等,通常是身負背簍、雙手持有鐮刀和牧羊杖交叉在胸前的木乃伊形式,其形象、材質、尺寸、數目並不局限。
在古埃及文化中,人死後被認為需要在地府中進行勞作,巫沙布提則可幫助墓主人完成工作。巫沙布提俑上刻有墓主人名字以及《死者之書》第六章節的選段:
I will do it, verily I am here when thou callest.
我將遵從您的指示。
巫沙布提俑自埃及中王朝時期(第十一王朝)直至托勒密王朝時期(30 B.C.)都被埃及人廣泛使用,尤其是在第21王朝之後,巫沙布提俑如兵馬俑般大量被放置在法老的墓中,有些被鋪放在地面上或者棺槨附近,有些被整齊碼放在專門收納巫沙布提俑的盒子裡。例如在第二十五王朝的塔哈爾卡法老的墓中,巫沙布提俑甚至出現了階級劃分,十個巫沙布提俑為一組被持有鞭子的工頭形象("reis")的巫沙布提俑所管理。
(部分資訊取自於網路及書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Writing 生活玩家
Writing 生活玩家和其他 39 人喜歡這篇
illustration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Writing 生活玩家
Writing 生活玩家
342追蹤者
158內容數
喜愛奇幻文學,也喜愛閱讀各類書籍,喜愛收藏模型,也喜愛看動漫畫,不喜歡被拘束,因此自己出來創業,參加台中市摘星計畫獲選成為第一屆摘星青年,也當過台中第一屆青年諮詢委員,閒暇時是創業顧問,雖然平常工作忙碌,但也會抽空看看書籍和寫作,隨著年紀增長,更希望自己能夠在紙筆間留下些什麼。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更愛奇奇怪怪的事物,從一台電腦硬碟只有1.5G的時代,一路玩到手機空間1T,玩過的遊戲種類很多,既然愛玩遊戲,我就想把玩過的遊戲記錄下來,或許到了未來進入元宇宙時代,這些就可以成為考古資料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彼得潘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