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客的威尼斯雙年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威尼斯雙年展(2022)
第一次來看這種國際大展,而且還是來到威尼斯這種世界絕無僅有的城市景觀,在除魅什麼「三大展」、「國際藝術潮流」之前,還是非常的wakuwaku。
雙年展主展場座落在城堡區(Castello)的軍械庫和綠園城堡。即便加上了來參觀展覽的人潮,城堡區仍然是威尼斯相對不那麼擁擠的非觀光區(住到第三天才前往總督宮等熱門景點,完全被人潮嚇死)。國家館則是散落在威尼斯各處可免費參觀,主展場內的國家館就需要門票,但品質上也沒有比較好…(下詳)。
本次雙年展主題為《The Milk of Dreams》,探索人類身體與自然、科技、神話的邊界與消融。我承認我一進場看到策展論述就有點滅火,這主題簡直無所不包又彷彿什麼也沒說,更像是擺出一個跨領域美學的姿態。
不過,入場後還是被開場展品震懾:Simone Leigh的磚房(Brick House
巨大造形的物質性、精細的製作、奠基在神話或民俗傳說的顛覆或改編 — 可以說是軍械庫區展覽前半段 — 身體與自然 — 共有的特色。氣派而美麗:這些大尺度的作品強調藝術的工藝面向,技術本身涉及的材料、製作方式,還有造型的在場,就已經是藝術觀念的反思和實作。例如Delcy Morelos的Earthly Paradise以土、巧克力、肉桂、醋等材料形塑加固一個大展間的泥土造型。
相對而言,進入人機共生的主題展區後作品的水準就略有下降,雖然也說不定是我審美疲勞的問題。但我認為雙年展主展區的一個大問題是展品的解說文字在質和量的部分都少得可以,每位藝術家不論展品多寡都只有大約五百字內的英文介紹,而且一半以上是藝術家的生涯概覽,剩下的才是展品本身,而展品的說明卻是拿許多概念當關鍵字充字數 — 諸如「藝術家挑戰自然/科技與身體的邊界」、「反映藝術家的心理狀態和療癒過程」、「將日常材料編入作品中」…可能大約就是這幾類論述反覆出現。在前半段自然/神話的展區,工藝的精湛還能掩蓋這樣的稀缺,但賽伯格主題區中需要更多說明才能進入的作品(對我而言)越來越多,或者說,我想要知道更多藝術家在製作作品時的想法、脈絡,或策展人看見的議題或主題。
否則諸如以下作品我只能大概把握「諷刺現代科技生活」的主題,但難免有種太飄渺的感覺,會想知道更多。(有一些我則是覺得就是單純的不怎麼樣(歪腰))
「論述短小」可以說是雙年展主展場「去政治化」的徵狀。儘管參展藝術家有許多拉美、非洲、少數族裔者(但我印象中亞洲並不算多。),但卻幾乎不可能從說明中取得關於在地的知識或感受,而是去脈絡化的概念和抽象的美感提要。這些藝術品試圖回應什麼、或在何種文化脈絡生產,觀者只能得到理論的、政治正確的答案 — 某種多元性、某種跨界…。
另一方面,國家館雖然多為各國文化機構主導,同樣帶有體制內政治正確藝術的色彩(例如得金獎的英國館尤其無聊),但多數展館花更多心思介紹作品,且獨立展間能設計沈浸式空間,不比主展場遜色,甚至勝過綠園城堡主展場。法國館將展館設計為攝影棚內的布景,有酒吧、家居、剪片室、後台則是小電影院,在虛實交錯間討論法國與阿爾及利亞的殖民關係與當時的電影史。德國館則便宜行事(?)的幾乎放空展館,僅將展館部分的建築結構露出,或標示改建的痕跡,以此凸顯「國家館」這個機制的問題以及德國館本身在納粹期間的歷史。
avatar-img
9會員
20內容數
通靈人連結此世與彼岸,在陰陽兩界穿梭;影像薩滿一眼看電影,一眼看paper,希望在這視差中瞥見詮釋電影的不同可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Hase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大咖啡館被(盧米埃兄弟的〈火車進站〉)驚嚇的觀眾仍然籠罩著電影理論家的想像圖式,他們認為觀眾被動地服從於一個全面掌控的機器,被它的幻象之力催眠,唬得一愣一愣的。當代電影理論家的事業就是建立在低估尋常電影觀眾的基本智商和檢驗現實的能力,並也如此蔑視早期的觀眾。」(〈一種驚詫的美學:早期電影與(不)
結論來說,《四樓的天堂》不過不失,在十集的篇幅中把多線敘事平緩的處理完畢,但「平緩」也指沒有太多起伏,可以預期,甚至乏味。從較寬容的觀點來看,《四樓》也許嘗試一種「寫實」的影劇拍法,不想落入類型或八點檔窠臼,想要直面現代人的心靈和身體問題。「但我認為四平八穩的拍攝手法和敘事模式,是此劇的問題。
「就算愛他已經沒有意義了,我今生還是會愛著他。」理解不一定代表同一、交融,而是認可對方為獨立個體,也承認在彼此主體塑造中無可抹滅的痕跡。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麼評論黃以曦的文筆的,不過從我大學閱讀她影評的印象,大約就是文青式影評的標竿:晦澀的文字組成(不是艱澀用字),恣意的、百科全書式的跳躍連結,駱以軍用語--當然還有長長的引文。這些並不構成問題,看不懂,也就算了。但是看了黃以曦寫蔡明亮《你的臉》的影評(https://thepolys
「在大咖啡館被(盧米埃兄弟的〈火車進站〉)驚嚇的觀眾仍然籠罩著電影理論家的想像圖式,他們認為觀眾被動地服從於一個全面掌控的機器,被它的幻象之力催眠,唬得一愣一愣的。當代電影理論家的事業就是建立在低估尋常電影觀眾的基本智商和檢驗現實的能力,並也如此蔑視早期的觀眾。」(〈一種驚詫的美學:早期電影與(不)
結論來說,《四樓的天堂》不過不失,在十集的篇幅中把多線敘事平緩的處理完畢,但「平緩」也指沒有太多起伏,可以預期,甚至乏味。從較寬容的觀點來看,《四樓》也許嘗試一種「寫實」的影劇拍法,不想落入類型或八點檔窠臼,想要直面現代人的心靈和身體問題。「但我認為四平八穩的拍攝手法和敘事模式,是此劇的問題。
「就算愛他已經沒有意義了,我今生還是會愛著他。」理解不一定代表同一、交融,而是認可對方為獨立個體,也承認在彼此主體塑造中無可抹滅的痕跡。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麼評論黃以曦的文筆的,不過從我大學閱讀她影評的印象,大約就是文青式影評的標竿:晦澀的文字組成(不是艱澀用字),恣意的、百科全書式的跳躍連結,駱以軍用語--當然還有長長的引文。這些並不構成問題,看不懂,也就算了。但是看了黃以曦寫蔡明亮《你的臉》的影評(https://thepolys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今年台南大專聖誕禮拜主題為「茫忙之中遇見你」。這場以「茫」與「忙」為主題的禮拜帶給了作者不同的觀點。
Thumbnail
台灣今年好多世界級大展,再也不用出國花大錢去追展了,分享評比一下今年必看國內三大藝術展(富邦美術館、奇美美術館、高雄美術館)
Thumbnail
今年南臺灣藝術界的兩大展覽,大概就是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和高雄美術館的《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難得擁有地緣優勢,當然必須把兩者都收集起來。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不同於奇美博物館的展覽,這場展覽的展品是多是所謂近現代的作品,如副標所示,除了傳統油畫外,更橫
Thumbnail
其實一開始對這個展沒興趣,因為也不知道裡面是展甚麼的,基本上不是畫作,我的興趣都會先減一半,直到我看到小孩IG後,我就有興趣啦~果然名人效應還是很強的(?)
Thumbnail
發財車阿伯就像是基隆的小吃遊俠一般, 穿梭來去於基隆許多地方, 車子廣播器撥放著臭豆腐,麵線羹,肉圓. 聽到聲音就快下樓, 阿伯通常會停在許多固定的定點, 但至於到達每個定點的時間則不一定, 因為要看在各個點販賣的情況, 觀光客可能會知道基隆某些知名小吃名店, 但發財車阿伯卻只有基隆
Thumbnail
這場真的是期待很久且去過以後除了抱怨人太多外都一致好評的展覽。 身為藝術門外漢的我也一度懷疑這些畫真的有這麼好看嗎?卻沒想到去過以後,有非常多的想法跟感動想要記錄下來。
Thumbnail
逛美術館一直都不是我們這一輩出遊的首要目的,不過最近這幾年,吹起一陣行政機關親民風,南美館不僅打者成為全民的美術館的頭號,更在2019年新建了二館,白色透明的建築物吸引了更多人去朝聖,現在參觀門票一張兩館通用,裡面不只有上千件藝術品可參觀,還有兒童藝術中心,參觀藝術其實一點都不無聊!
Thumbnail
花蓮這個小城,觀光資源可以說是得天獨厚,一側是太平洋海岸, 另外一側則是中央山脈,相對低程度的空氣污染,以及比較少阻礙的視覺空間。因此,花蓮是可以成為台灣的 “後花園" 。 如果能夠不讓居民與觀光客暴露於司空見慣的負面市容,以及不被珍惜的照顧現象。
Thumbnail
講道肉鬆、肉乾、肉脯、臘肉等等這些肉品加工,絕對是許多人日常生活技藝美食不可或缺的一環。無論在日常生活中各種美食佳餚一定都會存在。台灣各地這種店家也不少,這篇來介紹滋美珍肉脯這家店。 滋美珍肉脯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市中山區錦州街路222號 (松江市場西門出入口邊) ​營業時間
Thumbnail
這次的高松之旅我特別找了一堆泡湯完外面會有賣玻璃牛奶的飯店,泡完湯可以喝玻璃瓶牛奶一直是我的夢想!除了牛奶(要付費)飯店也有提供冰棒跟養樂多讓大家免費喝呦。整個身體可以全部浸在熱水裡,真的超級舒服療癒,戶外的湯池也超級讚,隱約還能看到一些星星💫。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今年台南大專聖誕禮拜主題為「茫忙之中遇見你」。這場以「茫」與「忙」為主題的禮拜帶給了作者不同的觀點。
Thumbnail
台灣今年好多世界級大展,再也不用出國花大錢去追展了,分享評比一下今年必看國內三大藝術展(富邦美術館、奇美美術館、高雄美術館)
Thumbnail
今年南臺灣藝術界的兩大展覽,大概就是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和高雄美術館的《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難得擁有地緣優勢,當然必須把兩者都收集起來。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不同於奇美博物館的展覽,這場展覽的展品是多是所謂近現代的作品,如副標所示,除了傳統油畫外,更橫
Thumbnail
其實一開始對這個展沒興趣,因為也不知道裡面是展甚麼的,基本上不是畫作,我的興趣都會先減一半,直到我看到小孩IG後,我就有興趣啦~果然名人效應還是很強的(?)
Thumbnail
發財車阿伯就像是基隆的小吃遊俠一般, 穿梭來去於基隆許多地方, 車子廣播器撥放著臭豆腐,麵線羹,肉圓. 聽到聲音就快下樓, 阿伯通常會停在許多固定的定點, 但至於到達每個定點的時間則不一定, 因為要看在各個點販賣的情況, 觀光客可能會知道基隆某些知名小吃名店, 但發財車阿伯卻只有基隆
Thumbnail
這場真的是期待很久且去過以後除了抱怨人太多外都一致好評的展覽。 身為藝術門外漢的我也一度懷疑這些畫真的有這麼好看嗎?卻沒想到去過以後,有非常多的想法跟感動想要記錄下來。
Thumbnail
逛美術館一直都不是我們這一輩出遊的首要目的,不過最近這幾年,吹起一陣行政機關親民風,南美館不僅打者成為全民的美術館的頭號,更在2019年新建了二館,白色透明的建築物吸引了更多人去朝聖,現在參觀門票一張兩館通用,裡面不只有上千件藝術品可參觀,還有兒童藝術中心,參觀藝術其實一點都不無聊!
Thumbnail
花蓮這個小城,觀光資源可以說是得天獨厚,一側是太平洋海岸, 另外一側則是中央山脈,相對低程度的空氣污染,以及比較少阻礙的視覺空間。因此,花蓮是可以成為台灣的 “後花園" 。 如果能夠不讓居民與觀光客暴露於司空見慣的負面市容,以及不被珍惜的照顧現象。
Thumbnail
講道肉鬆、肉乾、肉脯、臘肉等等這些肉品加工,絕對是許多人日常生活技藝美食不可或缺的一環。無論在日常生活中各種美食佳餚一定都會存在。台灣各地這種店家也不少,這篇來介紹滋美珍肉脯這家店。 滋美珍肉脯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市中山區錦州街路222號 (松江市場西門出入口邊) ​營業時間
Thumbnail
這次的高松之旅我特別找了一堆泡湯完外面會有賣玻璃牛奶的飯店,泡完湯可以喝玻璃瓶牛奶一直是我的夢想!除了牛奶(要付費)飯店也有提供冰棒跟養樂多讓大家免費喝呦。整個身體可以全部浸在熱水裡,真的超級舒服療癒,戶外的湯池也超級讚,隱約還能看到一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