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忠泰美術館X感知現場 ✾

2022/12/1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感知現場」建築X藝術跨界展

▻ 超越語言的感受與察覺 ◅

在展覽裡面,以此句話作為序言:
「感知」,是一種看不見卻真實存在並難以言喻的感受與察覺,
超越慣常的文字語言與知識體系。
由藝術家王德瑜與建築師林柏陽共同解放「忠泰美術館」這個場域,
讓其從原先承載物件的載體與展覽配角,轉換為另一種觀看可能。

解放觀展路徑,從中試錯與重新感受

在開放的觀展路徑裡,更多的是探索與試錯的感受
提醒:展覽有場次及人數限制,建議先上網預約,以免向隅。
展覽的開始,從脫鞋並走上陡峭且近乎看不見盡頭的樓梯開始。
樓梯一次僅能承載一人,這代表著你需要一個人走完這段路程。
隨著越走越高,離一樓燈光越來越遠,
身為觀者的我面對未知,竟開始有些膽怯。
而迎接著我的,是一個不知出口在哪的大型泡泡(?)之中。
我和ISSAC兩個人兩度走入死巷,看著玻璃窗外的觀者,
我們了解到終有出口,只是需要不斷嘗試與再嘗試。
於此當下,內心情緒也從疑惑、失落、懷疑,而終至發現出口的放心。

感知的是場域、別人還是自己?

身處在忽明若暗的泡泡中,與其他觀者一同感受與體驗
ISSAC:我在感知自己的同時,突然覺得有種release的感覺。
我和ISSAC兩人在這個大型泡泡(?)中躺了很久。
內心情緒也從原先進入看似封閉空間而產生的小緊張,轉為放鬆與安心。
我們兩人靜靜的躺著看白色的布經由張力而產生的皺褶,
聊起近期的壓力與工作種種。
回想起來其實蠻有趣的,這個展真的很能體會作者已死的精神與真諦,
當觀者成為了展品,而觀者2成為了觀察者,於是形塑成許多創作脈絡,
而這些脈絡都不是被刻意形成的,而是由觀者本身的意志與思考共築而成。

回到人生課題上,在名為生命的舞台中,
也許我們很希望成為演員與扮演者,甚至嘗試多種可能與不可能,
但身為自我的個體,很難不去在意「我」這個主體的存在,
於是也很難去實踐「分離」議題。
而這或許就是人生有趣跟迷人的地方吧!

打破名為「觀展」的嚴肅,來一場療癒之旅吧!

「感知現場」建築X藝術跨界展 厲害的人們
在這檔展覽裡,沒有制式的展覽路徑與專業術語,
更多的是用不同視野去感受場域、其他觀眾與自我本身。
而最後走出展場時,會很舒暢的感受到體驗當下的美好。
如果要用一個形容詞去定義這檔展覽,
我想就是ISSAC所說的「Release」吧!
到明年2月,是個闔家觀賞的舒壓展覽呢!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2022年10月15日(六)至2023年2月12日(日)
展覽地點|忠泰美術館(臺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
參觀資訊|採預約參觀制,開放現場候補,全票100元、優待票80元
週三學生日|每週三憑學生證可當日單次免費參觀(需事先預約)
9會員
14內容數
「艾 瑪 劇 TALK」涵蓋舞台劇、影集、電影...等,提醒不想被劇透的大家要慎入~~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