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是所有異鄉人的殊途同歸

臺北是所有異鄉人的殊途同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過了午夜的市民大道,從南港一直到臺北車站,是一條不熄燈的路。我們乘著夜風沿途駛經了居酒屋、熱炒店、咖啡廳、燒烤店跟永和豆漿,燈紅酒綠的店家招牌跟舉杯歡笑的人們看上去自由自在。有一陣子我也是其中的一員,跟朋友們在居酒屋中喝著啤酒,玩著熱鬧的遊戲,一群人鬧哄哄醉醺醺地從夜裡走出來,放肆的快活真讓人上癮,這就是我從小夢寐以求的臺北生活。

臺北是所有異鄉人的殊途同歸,故鄉變成身上的一顆痣。臺北不一樣,臺北那麼新又那麼舊,有大樓又有古蹟,古怪的迷人,迷人的古怪。

我愛這座城就算徹夜不眠也不是特立獨行,我愛凌晨三點鐘冒著騰騰熱氣的小吃店,我愛不打烊的書店,我愛敦化南路那一整排行道樹,我愛冬天時城市裡掛滿了聖誕燈,我愛坐上公車就可以看到山看到海,我愛國家圖書館一場又一場紅樓夢的講座,我愛在這裡當一個孤寂的人也可以很高雅。

我在機車後座,把下巴窩在芝芝的肩膀上,眼睨著城市的燈火,流光四溢的燈光聚焦在一張又一張建案的看板上──那些工作一百年也買不起的豪宅,有一塊寫著「○○建設邀請響應高空種樹」的廣告吸引了我的注意,在建築物樓頂或陽台種樹,可以幫助城市有效減碳跟散熱,是現在流行的綠色建築工法。

住在城市大樓屋頂上的樹啊,根也只能扎得淺淺的吧。我想起小時候看過的那些老樹,樹根又大又粗從地面冒出來,撐開了地表跟地磚,像籃球員抓住籃球般要把地球抓住的樣子,根深的本能,這一點執念對冰冷的水泥牆來說,也是不值一提的吧。不過或許當一棵看盡繁華的高空之樹,也無謂扎不扎根,反正一眼一瞬,一期一會,一天就是一輩子。

在別人的故鄉裡當一個流浪的人,就像住在高空的樹,明明存在,卻又不在。借來的土壤,偷來的時光,總有一天還是要回到該回的地方去。想到這裡,我又抱緊了一下前座的芝芝,他在停紅燈的時候把手覆蓋上我的手,問我怎麼了?在想什麼?我搖搖頭,把臉埋進他的背。

只是希望時間過得慢一點。

今年臺北燈會我最喜歡的燈。

今年臺北燈會我最喜歡的燈。


avatar-img
留日安的沙龍
13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留日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他們的爸媽又只管生,不管養。但偏偏是這樣一戶人家,生出的孩子卻跟水蔥似的白淨靈秀、脣紅齒白,天使一樣的面孔作起惡來,讓那些邪惡都都純白無暇,天真有邪地讓人移不開眼。
叔叔房間的書櫃最上層,放了一個很大的星型玻璃罐,裡面裝滿了顏色漸層的紙星星。小時候的我臉皮厚,指著玻璃罐問在打任天堂紅白機的叔叔,「叔叔,這個好漂亮,可不可以給我?」叔叔瞥了一眼,柔和笑道:「不可以哦,這是我女朋友送的,只有這個不可以。」
前幾年春末,還沒從研究所畢業,偶爾會到學校後門的大安運動中心運動。某天晚上從運動中心出來,沿著圍牆的紅磚道要走回和平東路時,跟一位戴著墨鏡的中年男子擦身而過。
每日天還沒亮的時候,外婆就會翻身起來,悉悉窣窣地離開床舖,準備去菜市場買菜。我有時察覺到她的即將離去,會爬起來嚎啕大哭,吵著要一同前去,更多時候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瞇著眼睛在半夢半醒之間欲振乏力地發出微弱的氣音:「阿……嬤……我嘛欲去。」
十九歲那年第一次到花蓮,溫吞的莒光號窗口映出東部海岸,那藍色純真得讓人忘記一身的罪孽──耶穌說人生來有罪,我不信基督,但仍願為這接近天堂的顏色受洗,成為洄瀾的信徒。坐在爸爸的機車後座,抬頭看見大山如屏風在路的盡頭緩緩張開,山頂藏在雲裡霧裡,蒼涼磅礡如史書。
他們的爸媽又只管生,不管養。但偏偏是這樣一戶人家,生出的孩子卻跟水蔥似的白淨靈秀、脣紅齒白,天使一樣的面孔作起惡來,讓那些邪惡都都純白無暇,天真有邪地讓人移不開眼。
叔叔房間的書櫃最上層,放了一個很大的星型玻璃罐,裡面裝滿了顏色漸層的紙星星。小時候的我臉皮厚,指著玻璃罐問在打任天堂紅白機的叔叔,「叔叔,這個好漂亮,可不可以給我?」叔叔瞥了一眼,柔和笑道:「不可以哦,這是我女朋友送的,只有這個不可以。」
前幾年春末,還沒從研究所畢業,偶爾會到學校後門的大安運動中心運動。某天晚上從運動中心出來,沿著圍牆的紅磚道要走回和平東路時,跟一位戴著墨鏡的中年男子擦身而過。
每日天還沒亮的時候,外婆就會翻身起來,悉悉窣窣地離開床舖,準備去菜市場買菜。我有時察覺到她的即將離去,會爬起來嚎啕大哭,吵著要一同前去,更多時候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瞇著眼睛在半夢半醒之間欲振乏力地發出微弱的氣音:「阿……嬤……我嘛欲去。」
十九歲那年第一次到花蓮,溫吞的莒光號窗口映出東部海岸,那藍色純真得讓人忘記一身的罪孽──耶穌說人生來有罪,我不信基督,但仍願為這接近天堂的顏色受洗,成為洄瀾的信徒。坐在爸爸的機車後座,抬頭看見大山如屏風在路的盡頭緩緩張開,山頂藏在雲裡霧裡,蒼涼磅礡如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