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三大家對於社會制度之詮釋

社會學三大家對於社會制度之詮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應人需求,來寫一下社會學三大理論觀點對於社會制度(social institutions)的詮釋

功能論

站在功能論的觀點(functionalist perspective)而言,其認為社會制度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為滿足社會的基本需求、運作,主要關注社會的基本功能,因此對社會或群體提出了五項若想維持其永久存續的條件:

1.人員的替換

2.教導新進人員

3.製造和分配財貨和服務

4.維持秩序

5.提供和維持生活的目的

衝突論

而若站在衝突論的觀點(conflict perspective)則不同意上述功能論的觀點,雖然這兩者都認為社會制度扮演者滿足生活所需的角色,但衝突論者更認為這些社會制度是為了保障特權階級所設,並帶來更多的不平等(inequality),在這點之上,功能論者承認社會功能有可能失調,但衝突論者則進一步認為社會制度既然導致這種失調及不穩定,那社會就沒有保留這些制度的必要。

互動論

另外的觀點則是互動論(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這種觀點認為社會制度影響人們日常生活行為的角色,並強調我們的行為受限於我們所接受的地位(status)、團體(group)等,算是以較個體的角度對社會制度進行詮釋(?

Reference

Schaefer, Richard T. (2020) Sociology In Modules, 5th Edition. McGraw- Hill.


avatar-img
Na Ali的沙龍
18會員
39內容數
正在準備轉學考,所以會把轉學考準備期間練題的擬答放上來。如果能對未來的學弟妹有所幫助那我覺得就有價值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Na Al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資本主義下,雖然有開放一定程度的階級流動機會,白手起家創業致富的故事也確實存在,這讓人們相信只要有開放、自由的競爭環境,就能夠有機會成為上層階級的人,如果失敗那是自己的能力問題,怨不得別人。
資本主義在二十一世紀對我們一般人而言,已經成為社會中習以為常的經濟秩序,並也認為資本主義是科技進步的主要原動力之一。然而,現已有相當多的證據顯示資本主義並沒有想像中地那麼美好,甚至,反而正在摧毀人類的幸福感。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預言最廣為人知的即為「資本主義的矛盾最終將摧毀其自身」,而作者Erik Olin Wright作為新馬克斯主義者對此有提出關於此項結果之所以未於我們的社會中實現的幾個原因。
在資本主義下,雖然有開放一定程度的階級流動機會,白手起家創業致富的故事也確實存在,這讓人們相信只要有開放、自由的競爭環境,就能夠有機會成為上層階級的人,如果失敗那是自己的能力問題,怨不得別人。
資本主義在二十一世紀對我們一般人而言,已經成為社會中習以為常的經濟秩序,並也認為資本主義是科技進步的主要原動力之一。然而,現已有相當多的證據顯示資本主義並沒有想像中地那麼美好,甚至,反而正在摧毀人類的幸福感。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預言最廣為人知的即為「資本主義的矛盾最終將摧毀其自身」,而作者Erik Olin Wright作為新馬克斯主義者對此有提出關於此項結果之所以未於我們的社會中實現的幾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