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故事最重要的兩元素是「科幻世界」與「人物故事」,編劇理論提到非常多人物塑造和故事結構的創作手法,但唯獨在創作科幻中的世界較少提及,主要原因在創作非科幻故事時,不需要改變現有世界的規則或創造另一個世界。
創造世界有兩個面向,包含微觀(人事時地物)以及宏觀STEEP(社會、科技、經濟、環境、政治),要改變現在的微觀與宏觀面向,才能製造一個科幻世界,這需要相當多知識與開闊的創意心態,認為很多事情是可能發生的,才能創造出有別於我們現在但又有趣的世界。
我在上一篇文章
〈科幻故事創作方法-世界&角色〉提到的方法是目前科幻創作的基礎,但已不夠使用,因為創造世界需要多元的方法,需要整合其他領域的理論。「科幻式創新」即是融合未來學、設計思考、編劇理論的整合思考方法,它用在創造未來世界,還有產出未來社會的角色們,已實際應用在預測未來、未來產業研究、設計未來(推測設計)以及本篇的重點科幻創作。
這三個理論取向不同,協助的地方就不同,未來學研究關注在STEEP宏觀面的變化,設計思考則較善於設計出人事時地物,是在處理微觀的變化,編劇理論主要關注在人物與戲劇結構,戲劇結構的重心在組合「人事時地物」與「STEEP」並創造出有意義的故事事件。此方法共有五個階段,每階段有階段的要完成的任務,以及任務要使用的方法。
第一階段『世界變化的地方』
科幻故事的核心是改變,那世界將在哪裡開始改變?不論未來將變成什麼,都是從我們現在的世界開始長成另一個世界,所以認識現在世界有什麼困境、議題、事物或文化是首要的知道的事,第二它們原本(過往)是什麼,第三它如何變成現在的樣子等,這三個問題是這個階段要討論的重點。第一階段要做的事情,是尋找社會問題或是困境,並了解過去到現在的重要發展經歷,因為未來通常由社會所面臨的困境開始改變,困境是變動的溫床。
執行步驟:首先第一步是設定創作者想要討論的社會困境,第二步是收集相關資料,第三步是與團隊夥伴輪流分享此議題的看法,第四步是進入工作坊,使用未來學共享歷史法,探詢此主題或議題的歷史眼鏡。
範例:以科幻小說《薛丁格的社會》為例,首先由主筆創家介紹想處理的議題「中年失業」,再由其他團隊夥伴輪流分享看法,團隊最佳人數為5人,之後進入共享歷史法,找出過去的重要歷史事件,並且用STEEP的方式分類,這樣能看出哪個部分找得比較少,就是團隊成員的集體盲點,將少的部分補齊即可,另外有些趨勢與政策會提到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要把提到的未來貼上。
第二階段『科幻世界的浮現』
上個階段在認識改變的地方,這個階段是創造出改變的關鍵點子,從處理的問題開始著手,並提出具有創意的、有趣的、少見的解決辦法。科幻世界的改變就從這個解決辦法開始。這階段目的在於創作科幻點子,一般劇情故事的點子其實也適用,需要將重心從科幻點放到一位角色所面對的問題即可。
方法:腦力激盪法、KJ法。
執行步驟:
1. 確認要處理的困境或問題。
2. 每個人發想解決方案,寫在便利貼上。
3. 便利貼黏在白板上,每個人介紹點子。
4. 將每個點子依照性質分在同一組。
5. 發想新點子(連結點子)或是補充他人點子。
6. 再次分享點子,一個一個解釋
7. 票選點子。
範例:我在受文化部補助的跨領域創作專案《薛丁格的社會》科幻小說,在執行這步驟時,從眾多點子中,選擇其中一個發展下去,這個點子是「冷凍艙」,處理的問題是「中年失業的該如何解決」,概念是把大叔、大媽冷凍起來,直到獲得工作後,再將他們解凍,睡眠時不讓他的時間,讓他去元宇宙上職業培訓課。
第三階段『科幻世界的成長』
科幻點子如同改變的種子一樣,需要將種子灌溉並成長成樹,是將科幻點子長成一個科幻世界的階段。階段的重點在,我們要看到這個世界的成長軌跡,推測科幻解決辦法對我們社會產生的影響。
執行步驟:找出影響未來的關鍵事件(在此為科幻點子與的現實社會的趨勢),推測出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趨勢。浮現議題分析法分成四個階段,第一是浮現議題,第二是趨勢成長,第三是主流化,第四是衰退。
範例:
第四階段『科幻世界的生態』
當科幻點子已成為科幻世界,故事中的社會需要一個彼此分工的系統,要維持系統的運作需要人手,這些人就是利害關係人,轉成故事的說法,就是角色關係。第四階段的目標是建構世界的生態體系,體系中除了有支持目前體系的人,通常會有不相信科幻世界是主流價值的人,以及其他的制衡陣營。
執行步驟:我們使用未來三角法,這個三角有三個主要力量,第一力量,科幻世界已經實現,而科幻世界存在的吸引原因,被稱為「未來拉力」,第二力量,發想幫助到達主流與願景的人,事,物,趨勢,價值觀,被稱為「趨勢推力」,第三力量,發想阻止到達主流與願景的人,事,物,趨勢,價值觀,被稱為「歷史重力」。這三項力量發想完後,會發現這是未來世界的三種不同勢力,便能從三種勢力轉成價值觀,在轉成故事中的角色與組織,這些價值觀本生就有衝突,轉成角色自然也是。
範例:
1睡眠艙的未來拉力:不浪費地球資源養失業者,不浪費肉體的青春。
2睡眠艙的趨勢推力:科技公司的技術突破、環保人士認為減少消耗是好事、老師們樂觀看待畢業後的成人市場、菁英份子認為失業者不能怪政府,只能怪自己不夠努力。
3睡眠艙的歷史重力:違反人權,反對者認為沒有工作就等於沒有任何價值。
第五階段『科幻世界的人們』
故事是描述主角追求目標的歷程,科幻故事也是如此,只是重心放在環境改變對人的影響。當世界與新的社會系統都設計好後,需要使用編劇方法,將角色放入新的世界中,探索角色在這裡會發生什麼事。
方法:故事前提、高概念
執行步驟:這部分結束後就屬於個人創作的部分,除非創作的是影集,才需要在創作時進行團隊作業。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的創作習慣,但還是有些可以提供一些方法參考,我們在開發時是用「故事前提」和「高概念」,確定方向無誤後就開始進行大綱創作,再來就是直接落本寫完劇本或小說。
故事前提:假如____發生會怎麼樣?
用《天空之蜂》簡單的說明故事前提,假如直昇機飛到核電廠上空,威脅政府廢核,會怎麼樣?
故事前提在科幻故事中指的是科幻世界的概念。以《升級爸爸》為例,未來世界,政府利用最新科技解決「中年失業」問題:凡四十歲或以上的失業者,可以免費入住「夢幻假期旅館」,在「睡眠機」內做個千秋大夢,不用面對二度就業的困境,直至有合適工作才會被喚醒。這樣,失業率降至近零、失業者不會成為社會動亂之源、政府減少失業救濟福利支出、企業可以維持身心年輕的職工團隊以提升競爭力,可謂一個人人皆贏的完美方案。
高概念:背景主角(大約2句)+動作事件(大約2句)。
以《升級爸爸》前期版本為例。一個快要四十歲的父親,本來過著幸福的中產生活,卻意外被公司裁員。失去工作的他並不擔心,因為在政府安排下,他可以給送去「睡眠機」,辛苦半生正好休息一下。他跟太太和五歲大的兒子約定,不日重聚。睡眠期間,他做了很多怪夢。N年後,他終於醒來,卻發現世界變得不一樣……
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