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的媽寶男是怎麼養出來的?!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某x大男生站在超市蘋果堆前不知道怎麼挑蘋果
拿出手機,不是上網搜尋,而是打電話問媽媽......
他,是媽寶男嗎?
raw-image

還有那些是媽寶的行為?
- 年紀夠大了,不管做出什麼行為都要先問過媽媽的意見。
- 不「會」做家事,因為媽媽都幫忙做好了。
- 女朋友和媽媽有摩擦,永遠站在媽媽在那邊。(也許是因為怕媽媽不開心,也認為只有媽媽永遠最愛他。)

進化型媽寶男——用真實的事蹟舉例最清楚不止尋求媽媽的幫助,姐姐、同學,甚至鄰居都成為他理所當然開口請求協助的對象
事蹟 1:高中時晚上補習後要回家,但因為爸媽當天沒空,加上「他很討厭搭公車」,就請鄰居來接回家!

事蹟 2:高中下午五點放學,補習班六點開始上課,搭公車不到30分鐘,卻要媽媽來接他去補習班。

事蹟 3 :上大學後,在超市不知道怎麼挑蘋果,不是問一起去的同學、問店員,也不是谷歌,是打電話給媽媽和姐姐。買完還低聲自言自語:「待會要怎麼削蘋果?會不會削到手?」走出超市立馬問同學:「去哪裏買燙青菜?」。

媽寶男問的問題經常都是「伸手牌」的問題事蹟 4:大學時問同學「如何用雲端」。

事蹟 5:要交報告了,請同學幫忙列印,直接發 messenger,而不是排版好的 word 檔或PDF檔,言下之意就是要同學幫他排版。

事蹟 6:大二要追一位女生,都已經為她通車一學期卻不敢開口,還要透過他人告知。待約了幾次會但是沒有口頭認定彼此的關係,女生在媽寶去成功嶺受訓時已經決定跟其他人在一起,媽寶男也沒有「自己」打電話追問,反而把女生電話給阿姨,讓阿姨來詢問原因......( 請問這樣有誰會傻到或敢跟這樣的媽寶在一起?)

五🌟重點
和媽媽感情好每天都會聊天,這樣不是媽寶,這點要分得很清楚。另外,媽寶男經常詢問身邊的人不經思考的問題,讓人感覺不諳世事不太會做人,當然,不會做人不代表都是媽寶男。

媽寶男的成因?
媽寶男是天生的個性?還是有寶媽才有媽寶男?這不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如果發現孩子天生比較依賴,父母應該要在成長過程中刻意培養他獨立與自己做決定的能力。再者,父母要小心!不要「互利共生」,媽媽想成為寶媽才會有媽寶產生,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結果,會刻意培養一個對自己很依賴的小孩。

性別「平權」—— 成立「媽寶女|爸寶女|爸寶男推廣協會」(笑)
有媽寶男?但是為什麼沒有有爸寶男?媽寶女?爸寶女?或許是男生比較不會跟爸爸聊天、講心事,所以爸寶男比較少。那,「爸寶女」呢?聽起來就是爸爸在保護女兒,是父權社會下的刻板印象?會覺得「女生就是要被保護」、「晚上比較危險」,也許就是沒有「爸寶女」這個名詞產生的原因。還有,大家看到媽媽跟女兒黏在一起會覺得理所當然,但兒子跟媽媽感情不錯走在一起就被說「媽寶男」其實很不公平。所以說「媽寶男」是過度依賴父母,我們不應該在性別被束縛(笑)。爸媽不要有「我把小孩照顧得很好」的觀念,應該是「我把小孩教會好好照顧自己」,才是值得驕傲的事情。

給讀者的小貼士1. 如果孩子變成媽寶男、媽寶女等各種組合,他們的伴侶會非常困擾,父母們請放手。

2. 如果你是媽寶或爸寶,進入到新的人生階段,例如:上高中或上大學,請學著獨立。

3. 給媽寶爸寶身邊的人,感情好跟媽寶爸寶是二件事情,不要亂扣帽子,造成他人感情失和,也不要再助長媽寶男了。

4. 爸爸媽媽不要覺得把孩子照顧得很好很開心,而是養出能把自己照顧得很好很獨立的小孩而開心。

來自 Podcast節目 《2050.comm跨世代溝》的聽眾回饋Joanna :我的兒子跟我的感情很好,他住在加拿大,我們夫妻住台灣,每天我都會跟他通話。後來聽到「媽寶男」這個說法後,我還刻意減少和他通話。聽到你們的節目後才知道原來感情好跟媽寶男是二回事,讓我放心了。

Yun Yun :本來沒想到要刻意教兒子做些家事,覺得可能他長大就會了,聽了你們的節目後才想到兒子自己無所謂,但如果到外地唸書,同學不會等他。已經跟兒子說好在他離家前半年會教他做家事,他也說好了。

做 2050.comm 跨世代溝這個節目的初衷最主要就是覺得21世紀的轉變飛快,50代以上的父母跟孩子的代溝比上一代大多了,希望可以透過我們認真、輕鬆,偶爾好笑的對談來更了解彼此的世界觀,很高興得到聽眾和朋友的回饋。


歡迎留言或搜尋 IG:38huaping 看文花的看劇短評 & 2050.comm 跨世代溝內容分享

歡迎收聽各大 podcast 平台 2050.comm 跨世代溝( 節目連結:https://linktr.ee/2050.comm)本文部分內容節錄 EP01|驚人的媽寶男是如何養出來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花的沙龍
15會員
21內容數
Podcast 「2050.comm跨世代溝」裡文花的個人單元「我這個花評」文字版。從2020年開始可以說沒有間斷看劇,尤其以韓劇為主。這不是個嚴肅考究的評論,就只是個50代的阿姨用充滿熱情和認真的態度表達看劇的心情和想法。每一齣劇都會聯想一種食物,是受到台大葉丙成教授的啟發,就借用來自娛娛人增加樂趣啦!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去聽一場《媽寶心理學》的演講,除了遇到睽違已久的朋友外,也很高興終於又有一本專書去討論男性的心理了(心理書籍還是以分析女性的關係居多)。我有幾點想法整理一下。 這本書探討的媽寶主要以男性為主,這是因為母子關係跟母女關係目前仍然差異甚大。不是說沒有媽寶女,而是母女關係的動力遠比母子關係糾葛複雜許多。
Thumbnail
去聽一場《媽寶心理學》的演講,除了遇到睽違已久的朋友外,也很高興終於又有一本專書去討論男性的心理了(心理書籍還是以分析女性的關係居多)。我有幾點想法整理一下。 這本書探討的媽寶主要以男性為主,這是因為母子關係跟母女關係目前仍然差異甚大。不是說沒有媽寶女,而是母女關係的動力遠比母子關係糾葛複雜許多。
Thumbnail
有些人說話做事沒主見,習慣性要找人依賴、出主意的,可能跟太有退路有關。每逢大事都只能退到後頭讓別人幫他解決,或是一定要有人代替他下一個方向才能依此前進的,原生家庭應該佔挺大關係。獨立能力、理事能力、做事情扛責任的精神,基於家庭原生照顧的立場都有礙於上述能力的發展,便很容易讓一個男人在成年後還是巨嬰。
Thumbnail
有些人說話做事沒主見,習慣性要找人依賴、出主意的,可能跟太有退路有關。每逢大事都只能退到後頭讓別人幫他解決,或是一定要有人代替他下一個方向才能依此前進的,原生家庭應該佔挺大關係。獨立能力、理事能力、做事情扛責任的精神,基於家庭原生照顧的立場都有礙於上述能力的發展,便很容易讓一個男人在成年後還是巨嬰。
Thumbnail
人生中的感情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感情能夠給人們帶來歡笑和快樂,同時也能夠帶來挫折和傷痛。而對於許多男孩來說,媽媽就是他們最親密的感情對象之一。
Thumbnail
人生中的感情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感情能夠給人們帶來歡笑和快樂,同時也能夠帶來挫折和傷痛。而對於許多男孩來說,媽媽就是他們最親密的感情對象之一。
Thumbnail
某x大男生站在超市蘋果堆前不知道怎麼挑蘋果 拿出手機,不是上網搜尋,而是打電話問媽媽...... 他,是媽寶男嗎?
Thumbnail
某x大男生站在超市蘋果堆前不知道怎麼挑蘋果 拿出手機,不是上網搜尋,而是打電話問媽媽...... 他,是媽寶男嗎?
Thumbnail
多數會有媽寶稱號的人,不是因為聽媽媽的話,而是沒有自己的主見。 面對「做決定」的時刻,往往會參考「別人」提供的建議做決定,而不是「自己」,這意思並不是參考意見就是媽寶,而是沒有學習到做決定的能力。 當你面對從未遇過的狀況,參考別人的建議為的是能與自己心中的條件做比較。
Thumbnail
多數會有媽寶稱號的人,不是因為聽媽媽的話,而是沒有自己的主見。 面對「做決定」的時刻,往往會參考「別人」提供的建議做決定,而不是「自己」,這意思並不是參考意見就是媽寶,而是沒有學習到做決定的能力。 當你面對從未遇過的狀況,參考別人的建議為的是能與自己心中的條件做比較。
Thumbnail
話說每到團聚時節,總有很多機會從旁觀察,有媽的孩子都是寶,有人可以依賴舒服過日子其實挺好,不過就發現媽寶女的人生挺讓人戰力十足。
Thumbnail
話說每到團聚時節,總有很多機會從旁觀察,有媽的孩子都是寶,有人可以依賴舒服過日子其實挺好,不過就發現媽寶女的人生挺讓人戰力十足。
Thumbnail
朋友寄來《母愛創傷》的書給我,我翻了幾頁擱在一旁,我自己買了好多跟「家」有關的心理叢書也沒過多久都上網賣掉了。關於「家」的難解,關於「母女之間一輩子的糾纏」其實不是「書」可以解決的,那得從「日子」去過,把日子過成一本心靈療癒書,看誰可以先治癒誰?
Thumbnail
朋友寄來《母愛創傷》的書給我,我翻了幾頁擱在一旁,我自己買了好多跟「家」有關的心理叢書也沒過多久都上網賣掉了。關於「家」的難解,關於「母女之間一輩子的糾纏」其實不是「書」可以解決的,那得從「日子」去過,把日子過成一本心靈療癒書,看誰可以先治癒誰?
Thumbnail
那種我媽媽各種說的算是比較粗淺的,我認為媽寶最大的問題是軟弱沒有辦法獨自承擔起責任和義務,這才算是我認為的真正媽寶男。因為過往他們本該獨自扛起的,卻被自己的媽媽幫他們避免了,一次次從小的錯過去造就出長大了之後,他們沒有辦法獨自面對各種情況去處理。而且這樣的人往往在你一開始接觸的時候,尤其是在眼神對上
Thumbnail
那種我媽媽各種說的算是比較粗淺的,我認為媽寶最大的問題是軟弱沒有辦法獨自承擔起責任和義務,這才算是我認為的真正媽寶男。因為過往他們本該獨自扛起的,卻被自己的媽媽幫他們避免了,一次次從小的錯過去造就出長大了之後,他們沒有辦法獨自面對各種情況去處理。而且這樣的人往往在你一開始接觸的時候,尤其是在眼神對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