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不大的男人—《媽寶心理學》

2023/12/2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去聽一場《媽寶心理學》的演講,除了遇到睽違已久的朋友外,也很高興終於又有一本專書去討論男性的心理了(心理書籍還是以分析女性的關係居多)。我有幾點想法整理一下。

這本書探討的媽寶主要以男性為主,這是因為母子關係跟母女關係目前仍然差異甚大。不是說沒有媽寶女,而是母女關係的動力遠比母子關係糾葛複雜許多。如果想了解當代台灣的母女關係,歡迎閱讀吳曉樂的散文與小說。

基本上台灣的男性都有成為媽寶男的潛力,這是我們社會文化影響下的家庭結構所造成。用一個簡單粗暴的說法就是,父親不見了。這裡的不見,大多不是物理上的死亡或分離,而是父親在心靈上,沒有與家人同在。然而不是跟我同輩的年輕父親才變成這樣,我們的父親,再上一輩的父親,上上輩的父親也是如此,因而造就了世世代代哀怨的妻子與母親。

然而回過頭來思考,跟我同輩的異男成為父親的任務難度比過去提高非常多。很像從B級考卷,隔一代馬上跳到SS級考卷,裡面的知識他一項也沒學過,前輩(爸爸)也都不懂,卻馬上要應試了。我爸那一輩的男人,只要肯賺錢養家,不賭不嫖不上癮不家暴,就已經是七八十分的好丈夫了。如果再肯「幫忙」做點家事,「幫忙」偶爾陪孩子玩一下,對老婆來說,就是娘家祖墳冒青煙,求之不得一百分的新好男人了。我這輩的年輕老公如果只做到這樣,很抱歉,大概只能得到四五十分,剛過死當(被老婆休掉)的標準。某種程度來說,聽我一些已婚的異男朋友滿腹牢騷也不是全然沒道理,因為他們根本沒學過(物理&心理)照顧家人的認知和技能呀。

書裡提到,心理師演講也說到,缺乏父性楷模與陽性法則影響的不只是媽寶男的湧現,而且整個社會產生的新世代,不少人有「王子公主」症候群。特徵是說,他們難以將內在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化為現實,並缺乏承擔責任的勇氣。類似童話中的王子與公主,總是期待(超自然的)他者,或一個簡單的解方,幫助他們弭平現實的困境,而無法像成熟的國王與王后獨當一面處理複雜的問題。

題外話,開場的時候主持人開玩笑說這書名並非在說某位候選人,但我總感覺該候選人的支持者正是這本書提及的對象。他們正期盼一位橫空出世的特殊候選人可以帶領他們走出現實的泥淖,殊不知他們的選擇很可能將他們推入深淵。又或者,部分支持者內心也明瞭該候選人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但就是想把社會搞爛,想看其他人落衰,類似於小孩鬧脾氣把玩具摔壞的心理。

所以該怎麼辦呢?書中主要設想的讀者是女性,對女性來說,就是盤點自己的性格和資源,還有伴侶媽寶的程度,再決定要涉入多少。同時也要對笨拙的男性多一些耐性,還有打破對完美伴侶的理想泡泡,這樣才能真正的親密。如果是對男性同胞,則可以借用鍾穎老師的話,就是面子不能當飯吃,往內看一下下不會死,承認自己不懂不會死。再多一點認識自己、伴侶、和孩子的意願,再多學習一些陪伴家人的技能。當然書中還有很多有見地的分析還沒提到(例如媽寶男的高功能伴侶要學習他們的「軟爛」),至少我們現在已經有所覺察這個嚴重的問題。或許有朝一日,我們可以不用再討論「媽寶男」,希望如此。

31會員
2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