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法貝爾曼》走入史蒂芬·史匹柏的童年

2023/03/1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法貝爾曼》在手上看電影之經典劇照
每個人幾乎都看過史蒂芬·史匹柏的電影,從早期的《大白鯊》、《E.T.外星人》,一路到經典的《印第安納瓊斯系列》,還有厲害的《侏羅紀公園三部曲》都是這位名導演的代表作品。不管史蒂芬·史匹柏是擔任導演、製作人還是編劇,只要有他的參與,這部電影就會有品質保證。每一年的名單幾乎都會有史蒂芬·史匹柏的名字,他總是穩定的輸出,為我們打造可以快速沈浸的奇幻世界,滿足腦內的幻想、從中找到人性的溫度。
.
如此擅長說故事的人,不免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能量在推動他?誰又是他的啟蒙導師?這次史蒂芬·史匹柏直接利用將近兩個半小時的《法貝爾曼》為我們解惑,分享他7歲到18歲的人生。本片的畫面沒有任何科幻元素,也沒有虛構的情節,只有導演向我們真誠的打開他的內心,一同感受這個影響他至深的家庭、一起經歷青春的成長。不管是場景還是服裝,《法貝爾曼》都細膩的還原了1960年代,大導演原封不動的將他的記憶,投影在觀眾的腦海裡,毫不遮掩殘缺的情感和面臨痛苦的親人,因為這些都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幫助他前進的力量。
.
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法貝爾曼一家欣賞完《戲王之王》,主人翁山米從爸爸這邊要到一台火車模型,並試圖要還原片中那場追逐戲,他一次又一次將火車撞上汽車和房子的模型,看起來十分專注。家人都非常不解,為什麼他一直想破壞玩具?「原來他試圖想要控制這一切。」山米的母親恍然大悟,她發現兒子是想要逃離這個恐懼的根源,才打算重複播放火車撞車子這個可怕的畫面,因為惟有自己習慣了,才有辦法克服它。於是山米的母親拿出一台攝影機,協助兒子翻拍《戲王之王》,沒想到這段錄像就變成了山米的第一部電影,也成為了他的影像啟蒙。
.
「去做你心裡想做的事,因為你的命不屬於任何人,也不屬於我。」儘管這段親情經歷了許多裂痕,母親卻一直都是他的知音,更是激發他創作的藝術導師,沒有了當年的母親,史蒂芬·史匹柏就不會有現在這些膾炙人口的作品。
.
比起《巴比倫》我覺得《法貝爾曼》更像是獻給電影的一封情書,透過法貝爾曼一家的故事可以發現,拍電影就是一個不斷在修補的過程,山米看似利用影像面對了內心的懼怕,但其實他只是用那雙剪輯的手,讓一切看起來完美。然而電影的魅力就在此處,它雖然擺脫不了人為的濾鏡,但它為我們的日子帶來了改變。原生家庭是他拿起攝影機的原因,也是他放棄拍攝的導火線,原來電影如此貼近生活,一個家庭的格局雖然小小的,對創作帶來的影響卻難以想像。
=============
這裡將會定期於更新電影資訊和心得
未來還會分享podcast內容探討影評本質
歡迎追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