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哥本哈根三部曲》嚴重嗎?好像只是人生而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徐瑋璐 圖/徐瑋璐〕

一切都好嚴重,卻似乎也沒那麼大不了。

作者托芙・迪特萊弗森出生於一戰,也經歷了二戰的丹麥被德軍入侵,至於作者在心態上是否有被這樣動盪的年代影響,書中並無特別提及。不過從托芙剛搬出去住遇到的房東太太,會高讚嘆希特勒的話語,再到她的第二任丈夫成為了「自由戰士」我們不難在書中看見,淺淺的,歷史的痕跡。

這是本滿能讀懂的書,字很好吞,一開始購入這套書時,我一直不想走進去,因為感覺要花上好多時間,結果大概一個禮拜多就全部看完了。

這本書大概適合兩種人:共感能力強的人、生命多處和主角相近的人。這兩種人才能完整感受書中趣味。

情緒不定的母親和有點偏激的社會主義父親,還有一個叛逆的哥哥,讓托芙在這個家中顯得有點格格不入,以她在「童年」書寫家庭的角度,能感覺她和自己的家並不親近,甚至是以一種「冷」的態度看著自己的家。

這樣的托芙,自然不會像母親所期待的,儘早走入婚姻,她從小喜愛寫詩,儘管父親說女性無法成為詩人她仍要這麼做。我想托芙是個帶著天命的詩人、作家吧,一無反顧的反骨著。

三本自傳式小說,讀起來並不吃力,或許會像一部有點長的電影。

「我們每個人都經歷了一些不幸的事,而我覺得,我們的青春在國家被佔領時就結束了。」

托芙的第一段婚姻給了她機會,並幫助他創造名譽,而第二個家庭給他一個他想要的家庭,一個孩子,然而這也帶給她產後憂鬱,以及夫妻間的不忠,而最主要讓這段婚姻毀滅的,美其名是她愛上了另一位醫生,然而實際面是,他愛上了那名醫生針筒裡的液體。

這部自傳式小說,說到底是不快樂的,可以說是一部從黑暗走向更黑暗的故事。從灰暗暗的童年到燥動的青春,並在最後結束在總是在反覆於光明和毀滅的成年。並用了自己心中對於毒品的渴望也許永遠不會消失,留下了伏筆。

雖說是自傳式小說,但作者曾經說過這本書都是杜撰的。然而裡頭的女主角「托芙」到底是不是作者「托芙」可能不太算是重點,對我來說,這本書厲害的地方不是托芙經歷過的事情,而是作者用最日常的方式寫出了好比墮胎、吸毒、婚姻的不忠等等,會摧毀一般人道德觀、令人無法想像的事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徐瑋璐的沙龍
20會員
47內容數
關於我自己而已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因為2022 Openbook 年度翻譯書的推薦,我才發現托芙.迪特萊弗森(Tove Ditlevsen, 1917-1976)這位丹麥國民作家。
Thumbnail
因為2022 Openbook 年度翻譯書的推薦,我才發現托芙.迪特萊弗森(Tove Ditlevsen, 1917-1976)這位丹麥國民作家。
Thumbnail
還記得你的「童年」是什麼樣子的嗎?快樂的、無憂無慮的?還是受傷的、擔驚受怕的?
Thumbnail
還記得你的「童年」是什麼樣子的嗎?快樂的、無憂無慮的?還是受傷的、擔驚受怕的?
Thumbnail
這套書紀錄一個跌宕起伏的人生,針頭刺進體內,將愛與恨刻進書中,最後一部曲留下伏筆,此書完成後幾年,托芙自殺生亡,年59歲。
Thumbnail
這套書紀錄一個跌宕起伏的人生,針頭刺進體內,將愛與恨刻進書中,最後一部曲留下伏筆,此書完成後幾年,托芙自殺生亡,年59歲。
Thumbnail
青春是迷茫、快樂、瘋狂,還有不懂事交織而成的故事集,那些年少的炙熱與哀愁⋯⋯
Thumbnail
青春是迷茫、快樂、瘋狂,還有不懂事交織而成的故事集,那些年少的炙熱與哀愁⋯⋯
Thumbnail
閱讀托芙.迪特萊弗森的作品,像是作者溫柔地邀請你,飲生命之蜜、嚐世間之澀,揭開童年的面紗。透過文字向母親還有其他生命中的人和解,雖然當年書寫時,便已明白自己永遠不會獲得答覆。
Thumbnail
閱讀托芙.迪特萊弗森的作品,像是作者溫柔地邀請你,飲生命之蜜、嚐世間之澀,揭開童年的面紗。透過文字向母親還有其他生命中的人和解,雖然當年書寫時,便已明白自己永遠不會獲得答覆。
Thumbnail
「我想知道,」我對著鏡子裡自己的倒影說,「我們之間,究竟誰才是瘋子。」然後,我坐在打字機前,這是我在這樣一個越來越虛幻的世界裡,唯一的希望。
Thumbnail
「我想知道,」我對著鏡子裡自己的倒影說,「我們之間,究竟誰才是瘋子。」然後,我坐在打字機前,這是我在這樣一個越來越虛幻的世界裡,唯一的希望。
Thumbnail
小說女主角托芙曾經說過一句話:「寫作時,我絕不為他人着想。」 正面解讀是寫作時她能盡情揮灑創意無拘無束,現實中也因為作品太接近自己的生活而遭到親友們的強烈抗議,但托芙在訪談時被問到這些內容是否為真實故事?她說一切都是杜撰的,雖然鮮少人相信。 其實,是真是假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作品本身是否真能撼動
Thumbnail
小說女主角托芙曾經說過一句話:「寫作時,我絕不為他人着想。」 正面解讀是寫作時她能盡情揮灑創意無拘無束,現實中也因為作品太接近自己的生活而遭到親友們的強烈抗議,但托芙在訪談時被問到這些內容是否為真實故事?她說一切都是杜撰的,雖然鮮少人相信。 其實,是真是假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作品本身是否真能撼動
Thumbnail
若說在《童年:哥本哈根三部曲1》窺見的是一名生活在恐懼與孤獨的小女孩,那在《青春:哥本哈根三部曲2》中所呈現的就是一名因為對未來有所期待卻又在生活上到處跌跌撞撞的青少女,她每天所衷心企盼的就是等18歲成年離開家,不要再因為經濟壓力而做著沒有興趣的工作,也不要再讓自己籠罩在烏雲密佈的家庭氛圍。 年紀輕
Thumbnail
若說在《童年:哥本哈根三部曲1》窺見的是一名生活在恐懼與孤獨的小女孩,那在《青春:哥本哈根三部曲2》中所呈現的就是一名因為對未來有所期待卻又在生活上到處跌跌撞撞的青少女,她每天所衷心企盼的就是等18歲成年離開家,不要再因為經濟壓力而做著沒有興趣的工作,也不要再讓自己籠罩在烏雲密佈的家庭氛圍。 年紀輕
Thumbnail
而作者書中的小女孩不僅在家庭中被冷落,在與同儕之間的人際關係也不自覺會偽裝自己,因為恐懼不被喜歡而讓自己戴上面具隱藏自我,只能在閱讀及書寫中尋找心靈寄託,卻也因此奠定了創作才能,屬於童年的秘密是一首首的詩,也盼望著自己有一天能聲名大噪,離開那個亟欲脫身卻又難以卸除的悲慘童年。
Thumbnail
而作者書中的小女孩不僅在家庭中被冷落,在與同儕之間的人際關係也不自覺會偽裝自己,因為恐懼不被喜歡而讓自己戴上面具隱藏自我,只能在閱讀及書寫中尋找心靈寄託,卻也因此奠定了創作才能,屬於童年的秘密是一首首的詩,也盼望著自己有一天能聲名大噪,離開那個亟欲脫身卻又難以卸除的悲慘童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