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不買房 老了沒人要租你房? 原來年輕世代這樣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是買一間遮風避雨的家,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台灣的租屋市場不健全又沒保障,房東動不動就漲房租,不然就是過幾年要賣房就把租客趕走,租客淪為人球,這也是台灣房市不斷飆升的重要原因,因為大家都想買一個自已的房子,一個安心居住的保障。
我們來看看內政部的官方統計111 年第 3 季全國房貸負擔率為 40.55%,房價所得比 為 9.80 !
也就是說一般人每個月賺的錢有4成要拿去繳房貸,接著不吃不喝工作9.8年,才能買一個安身立命的家,這樣高攀不起的房價,想想真是覺得人生沒有希望,不是嗎?
這陣子在PTT,我發現年輕人對於買房的想法似乎已有不同,很多年輕世代開始覺得買房不再是人生優先事項,很多看法像是:反正少子化,以後房子一定跌,不信看看日本~老了就去住老人院,幹嘛買房子~根本買不起,躺平最爽.....
我認為買房這件事,最重要的就是務實認清自已的現況,先求有再求好,以後經濟允許都可以再換屋,但如果真的要不吃不喝9.8年的條件下,真的不如不買房,過重的房貸會侵蝕你的退休金,實在沒必要為了一間房,苦上一輩子。
這時有社會住宅就先去抽籤,但別放棄希望,假日還是多看房,反正看房不用錢,多看幫助了解自已的需求,或許這次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後,過幾年房價跌了,你也知道依著長期看房的經驗,很快的找到合適的家 :)
周末花五分鐘時間,持續打造你的理財和退休計畫,邁向財富自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年輕人拒絕擔任主管職位,並非缺乏責任感,而是他們對管理角色抱持著與過去不同的期望。他們渴望在以人為本、開放透明、激勵內在動力的環境中工作,並期望企業能重新定義領導力,提供實用的領導培訓,以及營造支持性文化。
Thumbnail
在臺灣和大陸的社會文化中,年輕人面臨著強烈的買房壓力。這篇文章探討了早買房的優缺點,並鼓勵青年們獨立思考是否適合自己。儘早買房看似能夠省錢,但如果考慮到長期的財務穩健和個人的職涯發展,有時候晚點買房反而是更明智的選擇。不僅要持有房產的安定感,還要考量支出、風險及人生規劃的長期影響。
Thumbnail
「時間和理想是最公平的,時間會為那些懂得熱愛它、珍惜它的人而永恆,理想則會垂青那些永不放棄的人」 千萬別說自己老了,因為這樣會誤導自己直接一腳踏進老年的大門。年紀跟老,是二回事。只要心年輕,老不上身。也千萬別輕易就放棄自己的夢想、浪費大好青春。切記,年輕就是心中有夢,有夢就有力量,有夢就有未來。
Thumbnail
台灣的房地產投資,過去幾年來,無論什麼樣的政經環境或是國際情勢,通通只有上漲這個選項,於是乎越來約多人加入炒房行列,但這也讓貧富不均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產生世代對立! 勳仔本身雖然也有房產,不過主要以自用為主,讓勳仔來聊聊台灣的房地產投資,並且幫年輕世代發點聲吧!
Thumbnail
年輕人買房的常見原因,需要對資產配置進行靈活、多元化的理財策略,適時考慮購房的時機。
Thumbnail
臺灣住宅市場的「地區分化」與「貧富差異」對「空屋」問題造成影響。此現象反映了城鄉間和社會階層之間的差異,且貧富差距逐漸凸顯。文章分析了高空屋率可能的原因:為下一代囤房、低租金報酬率、房屋出租麻煩、等待更好的出售時機、為了規避稅賦、高老舊住宅比例等。高空屋率對社會帶來多方面負面影響,需要多方面改善。
Thumbnail
在台灣,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是許多家庭的夢想。然而,隨著房價的飆升,這個夢想變得越來越難以實現。相反地,在鄰近的日本,房價相對較低,但許多人仍選擇租房。這引發了不少人的好奇:為什麼日本人不買房? 台灣與日本房價比較 台灣房價現狀 台灣房價在近年來快速上升,特別是在台北等大都市。根據統計,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好奇,為什麼有些人寧願每月花費2萬租房,而不是每月付差不多的金額買房?在台灣這個房價持續高漲的國家,這個問題引發了很多討論。不論你是租房派還是買房派,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探討買房和租房的優缺點,幫助你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Thumbnail
  終於知道為什麼說看完後的心情都很沉重,因為……結尾沒有配樂。電影院突如其來的寧靜,留待人們消化、回憶紀錄片給人的情緒。   任何紀錄片一定都有立場,但好的紀錄片多少應正反併陳。然而,片中僅聚焦在「反送中運動」上街抗議的200萬人及國際譴責的聲音,而未有對另外500萬人(香港人口約7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年輕人拒絕擔任主管職位,並非缺乏責任感,而是他們對管理角色抱持著與過去不同的期望。他們渴望在以人為本、開放透明、激勵內在動力的環境中工作,並期望企業能重新定義領導力,提供實用的領導培訓,以及營造支持性文化。
Thumbnail
在臺灣和大陸的社會文化中,年輕人面臨著強烈的買房壓力。這篇文章探討了早買房的優缺點,並鼓勵青年們獨立思考是否適合自己。儘早買房看似能夠省錢,但如果考慮到長期的財務穩健和個人的職涯發展,有時候晚點買房反而是更明智的選擇。不僅要持有房產的安定感,還要考量支出、風險及人生規劃的長期影響。
Thumbnail
「時間和理想是最公平的,時間會為那些懂得熱愛它、珍惜它的人而永恆,理想則會垂青那些永不放棄的人」 千萬別說自己老了,因為這樣會誤導自己直接一腳踏進老年的大門。年紀跟老,是二回事。只要心年輕,老不上身。也千萬別輕易就放棄自己的夢想、浪費大好青春。切記,年輕就是心中有夢,有夢就有力量,有夢就有未來。
Thumbnail
台灣的房地產投資,過去幾年來,無論什麼樣的政經環境或是國際情勢,通通只有上漲這個選項,於是乎越來約多人加入炒房行列,但這也讓貧富不均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產生世代對立! 勳仔本身雖然也有房產,不過主要以自用為主,讓勳仔來聊聊台灣的房地產投資,並且幫年輕世代發點聲吧!
Thumbnail
年輕人買房的常見原因,需要對資產配置進行靈活、多元化的理財策略,適時考慮購房的時機。
Thumbnail
臺灣住宅市場的「地區分化」與「貧富差異」對「空屋」問題造成影響。此現象反映了城鄉間和社會階層之間的差異,且貧富差距逐漸凸顯。文章分析了高空屋率可能的原因:為下一代囤房、低租金報酬率、房屋出租麻煩、等待更好的出售時機、為了規避稅賦、高老舊住宅比例等。高空屋率對社會帶來多方面負面影響,需要多方面改善。
Thumbnail
在台灣,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是許多家庭的夢想。然而,隨著房價的飆升,這個夢想變得越來越難以實現。相反地,在鄰近的日本,房價相對較低,但許多人仍選擇租房。這引發了不少人的好奇:為什麼日本人不買房? 台灣與日本房價比較 台灣房價現狀 台灣房價在近年來快速上升,特別是在台北等大都市。根據統計,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好奇,為什麼有些人寧願每月花費2萬租房,而不是每月付差不多的金額買房?在台灣這個房價持續高漲的國家,這個問題引發了很多討論。不論你是租房派還是買房派,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探討買房和租房的優缺點,幫助你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Thumbnail
  終於知道為什麼說看完後的心情都很沉重,因為……結尾沒有配樂。電影院突如其來的寧靜,留待人們消化、回憶紀錄片給人的情緒。   任何紀錄片一定都有立場,但好的紀錄片多少應正反併陳。然而,片中僅聚焦在「反送中運動」上街抗議的200萬人及國際譴責的聲音,而未有對另外500萬人(香港人口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