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知道為什麼說看完後的心情都很沉重,因為……結尾沒有配樂。電影院突如其來的寧靜,留待人們消化、回憶紀錄片給人的情緒。
任何紀錄片一定都有立場,但好的紀錄片多少應正反併陳。然而,片中僅聚焦在「反送中運動」上街抗議的200萬人及國際譴責的聲音,而未有對另外500萬人(香港人口約700萬人)及抗議背後的政治權力重心(林鄭或北京的立場)、或境外勢力介入等聲音有所著墨,實屬可惜。「香港人」不是只有200萬人,還包括片中的警察、學生家長及林鄭。「香港人」不是「定義」問題,而是「認同」問題;不是說誰是「香港人」誰就是「香港人」,「認同」是你我的權利,應尊重彼此的差異,而非暴力的區分敵我(暴力的以「台灣價值」分化台灣人民亦如是)。
「反送中運動」時台灣最常聽到的聲音是「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然而,香港不等於台灣,第一,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同於香港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有自己的軍隊、自己的邦交國,香港則只有警察、姊妹市。第二,台灣較香港民主自由。台灣早已可直選總統、可舉行公投、甚至罷免。第三,兩者的政治體制、地理位置、面積、人口、文化與歷史脈絡皆不相同。故台灣永遠不可能等於香港。
香港的「反送中運動」,作為一社會運動,與台灣的「318學運」的共同之處在於,抗爭主體皆以年輕人為主、皆是公民自覺的運動、皆佔領過立法機關、皆有抗議者以死明志。然而,兩者更多是在差異的部分,即「反送中運動」最後轉為暴力對抗(胡椒噴霧、催淚彈、橡膠子彈、汽油彈、磚塊、實彈)並演變為三罷(罷工、罷課、罷市)的場面,「318學運」則沒有如此的暴力對抗與三罷;另「反送中運動」時間長達1年多,「318學運」則不到1個月;「反送中運動」的結果促使2020年6月30日《港區國安法》通過,「318學運」反的服貿雖已簽屬則未生效(至於ECFA早收清單上未落日又是另一個議題)、;「反送中運動」無領袖、無組織,「318學運」則有學生領袖林飛帆與陳為廷、「黑色島國青年陣線」等組織
在情緒隨著片中警民衝突而升高的同時,有想過是否「無政府主義」才是最終的答案,然而,若沒有政府,何來保障和平遊行、保障自由的可能?「無政府主義」終究是烏托邦的理想,要想改變現狀還是要從體制內著手。既然要從體制內著手,為何「反送中運動」還會演變為暴力對抗?因其訴求「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已將自身陷於進退維谷之中,既不留台階給政府,亦不留台階給自己,完全沒有妥協、轉圜的餘地。會有這樣「非黑即白」而完全沒有灰色地帶的訴求,我認為是走向暴力對抗的主因,使運動沒有任何妥協空間,只能朝更激進的方向發展,而這又與抗爭主體多為年輕人有關。
亞里斯多德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認為年輕人不適合學習政治學(城邦的善)的原因在於,缺少經驗且生活與欲求受到感情宰制。我們都年輕過,當時是否較現在衝動、理想(不切實際)、易受煽動?這是年輕人的特色,但此特色亦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結果。另年輕人易受煽動的原因在於,涉世未深、還未在社會上有個「位置」,即「取」之於社會但還未能「用」之於社會。且還未能在失敗中(情場失戀、學業失意),學習、接受、欣賞失敗,即學習有些事非總是操之在己的,如:被分手,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欣賞距離(時間)產生的美感。而人生總是還有其他值得追求的價值與自我。當我們在社會上有「位置」時,與這個社會才逐漸產生密不可分的關係,如:繳稅、基本薪資、退休金、投票、油電價的制度關係,及互相協助、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的人際關係。世界不再「非黑即白」,不再以「我」為尊 ,而是有各種光譜與不確定性、模糊、留白的可能。故有句話說「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則是全都要。」,事實上卻是年輕人全都要(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大人才做選擇(經過思考後做最好的選擇)。
綜上,國父孫中山革命11次才成功,憑什麼時代革命必須一步到位?中華民國的民主發展也是歷經復辟、內戰、戒嚴、解嚴等歷程,民主果實絕非一蹴可幾,亦不是可以強求的。片中的年輕人認為自己正在創造歷史、寫下歷史的一頁,然而,卻未搞清楚何謂歷史?歷史是勝利者的歷史、是後人書寫的歷史,而非個人強求可得。且待我們看看片中那些「反送中運動」的抗議者,10年後如何重新評價自己。至於「318學運」的領袖,短短不到10年,早已成為另一個攀權附貴、沒有中心思想的政客。影片最後帶到2020年台灣總統大選的勝選之夜,說蔡英文總統的連任是民主的勝利,先不談民進黨若未連任難道就不是民主的勝利?這種看輕台灣民主韌性的潛台詞,導演難道沒看到蔡政府口惠而實不至的「挺香港」到底挺了什麼?在「反送中運動」追求「真普選」的同時,請看看早已「真普選」的台灣,認清民主也有可能退步(關電視台、吃萊豬核食、質疑政府就是中共同路人、公投不綁大選、不用負政治責任等),認清選舉是選「受歡迎」的人而非選「有能力」的人,認清民主不是只有投票、不是只有817萬人有民主,而是同島一命,共同承擔好的與不好的結果。
202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