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職災補償有那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2.05.01 勞工職業災害保護和保險法施行,更完善職災勞工保護機制。
一、 前言
勞工保險內容包含普通事故保險職業災害保險,保險性質目的不同,卻同樣規範在同一部《勞工保險條例》中,雖有《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補充性立法,但財源不穩定且多以年度計畫方式辦理。
政府以專法形式,將既有職業災害保險規定自《勞工保險條例》抽出,擴大納保範圍,提升各項給付保障,並整合《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之規定,強化職業災害預防機制。
二、補助重點
(一)納保範圍擴大
■ 凡受僱於登記有案事業單位勞工,不論僱用人數,全納入強制加保對象,到職即受保障即使雇主漏未辦理加保,勞工遭遇職業災害仍然享有保險給付權益
■ 政府提供簡便加保措施,讓勞工可以按其勞動關係加保,獲得職業災害保險保障。
(二)整體保障提升
提高投保薪資:上限由新臺幣(以下同)4萬5,800元提高至7萬2,800元,部分工時工作者的下限由1萬1,100元提高至基本工資。
增進給付權益:擴大醫療給付範圍,將全民健保險之特殊材料自付差額納入給付範圍傷病給付前2個月按平均月投保薪資100%給付,第3個月起發給70%。另增列部分失能年金,及失能、遺屬年金皆改按投保薪資一定比率發給,不再按年資計算。
充實津貼補助:傷病住院期間或發生失能事故,生活無法自理而有看護需求者,提供照護補助。經醫師診斷需使用輔助器具者,提供器具補助。另對於退保後始診斷罹患職業病者,也提供醫療、器具、照護補助、失能或死亡津貼等。
(三)整合職業災害預防與重建業務
1. 財團法人職業災害預防及重建中心:辦理職業災害預防與重建業務,以提升服務職業災害勞工能量。
2. 職業災害預防:擴大辦理特定有害作業之勞工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曾從事有害作業者在轉換工作或離職退保後,亦提供健康追蹤檢查。
協助職災勞工儘速重返職場:提供勞工最長180日的職能復健津貼,個案管理提供專業評估及諮詢,擬定復工計畫。
三、結語
美商飛歌事件,導致5名女工吸入過多有毒溶劑的揮發氣體,引起肝中毒死亡。這起事故經媒體揭露後,引發輿論譁然,促使立法院於事故兩年後(1974年)通過《勞工安全衛生法》,以保護勞工工作時的身心健康。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是政府繼《就業保險法》後,另一建構「職災預防、補償及重建」完善保障制度的社會保險專法,將職災風險降低,提供職災勞工及家庭周延的照顧與保障,完善勞動環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15內容數
15年的護理年資,擔任職護3年多,每位工作者都是家庭的經濟來源,希望幫助大家健康工作,遠離職業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thena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陣子一位前同事連絡我,說他在送貨途中,發生車禍,左腳骨折開刀住院,後續又復健2個多月,幾個月沒有收入,孩子奶粉都快沒錢買了,該怎麼辦?
根據勞動部2021年職業災害統計,職災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361億! 包含直接損失(72.1億)和間接損失(361億),勞保職災給付總金額 72.1億,這26,317件的勞保職災給付,每一件職災給付的背後,都是一個生命遭受損傷、甚至死亡的悲劇。(勞動檢查統計年報,2011)
噪音主要區分為噪音分貝、噪音暴露劑量、噪音工作場所、工作日容許暴露時間。
前陣子一位前同事連絡我,說他在送貨途中,發生車禍,左腳骨折開刀住院,後續又復健2個多月,幾個月沒有收入,孩子奶粉都快沒錢買了,該怎麼辦?
根據勞動部2021年職業災害統計,職災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361億! 包含直接損失(72.1億)和間接損失(361億),勞保職災給付總金額 72.1億,這26,317件的勞保職災給付,每一件職災給付的背後,都是一個生命遭受損傷、甚至死亡的悲劇。(勞動檢查統計年報,2011)
噪音主要區分為噪音分貝、噪音暴露劑量、噪音工作場所、工作日容許暴露時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職業災害補償制度主要是由勞動基準法第59 條所定雇主之職業災害補償責任以及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所構成,亦即我國就職災補償的部分主要是採取勞基法與災保法之雙軌制。 民事賠償的部分則依民法之規定為之,請求權基礎可能為民法上的侵權行為責任,也可能為債務不履行的損害賠償責任。 換
Thumbnail
勞工在職業災害醫療期間,確實可以依法申請公傷病假,但請務必注意,並不是受了職業災害就能一直申請公傷病假、賦閒休息,公傷病假其實有其申請門檻,並不是有受傷就可以申請喔。「公傷病假」這一個看似簡單的假別,在實務中非常容易衍生爭議,若勞工對於公傷病假存有錯誤認識,嚴重者甚至可導致「懲戒解僱」的後果。
工資補償 勞工在醫療中不能工作時,雇主應按其原領工資數額予以補償 每個月發薪日給 屬於補償金而不是工資,因此免納所得稅 雇主還是要幫勞工提勞退 6% 不能工作:若雇主要讓勞工從事其他非勞動契約所約定的工作,應與勞工協商 醫療期間,雇主不得終止契約 工資終結補償 若同時滿足以下 3
Thumbnail
職業災害補償責任採「無過失責任主義」,補償應由僱主先進行,勞工確認領到保險給付後僱主可主張抵充。保費負擔的保險都能作為抵充,且團體保險加職業災害保險的給付,若高於補償金額,溢出部分屬於勞工。因此,一定要投保職業災害保險,可以有效分擔職災風險。
憲法保障生存權,而保障工作權是達成生存權手段 個人工作權的保障,體現在勞動基準法(工資工時退休)、就業服務法(就業)、職業安全衛生法(職場)、勞工退休金條例(退休金)、大量解僱保護法、兩性平等工作法(兩性)、職業訓練法、職業災害保護法、勞工保險法、性騷擾防治法 而從日本憲法28條觀念衍生,還有一
Thumbnail
勞工請假規則第4條第3項 普通傷病假一年內未超過三十日部分,工資折半發給,其領有勞工保險普通傷病給付未達工資半數者,由雇主補足之。 勞工保險條例第33條 被保險人遭遇普通傷害或普通疾病住院診療,不能工作,以致未能取得原 有薪資,正在治療中者,自不能工作之第四日起,發給普通傷害補助費或 普通
Thumbnail
雇主未依規定為員工投保職災保險,員工職災死亡,後因雇主與遺屬達成和解給付400萬元,作為員工之職災死亡補償和解金,切結書簽署遺屬須拋棄對雇主就勞動契約與職業傷害所衍生之刑、民事、行政及勞動事件法等請求權。 問: 勞動法令相關補償或保險給付均在填補損害,而不在增加勞工、被保險人或受益人之所得。即同
Thumbnail
本文針對職業災害的認定標準以及通勤事故是否屬於職業災害進行探討,希望讀者能夠更簡單瞭解職業災害的判斷準則。
Thumbnail
名訶要看懂才能處理實務。 職災勞工醫療費用補償。 原領工資補償。 一次給付40個月平均工資,免除工資補償責任。 一次失能補償。 《勞基法》第59條 勞工因遭遇職業災害而致死亡、失能、傷害或疾病時,雇主應依下列規定 予以補償。但如同一事故,依勞工保險條例或其他法令規定,已由雇主支 付
Thumbnail
當員工發生職災時,依法規定雇主就要付上應有的責任及賠償,但有時候鉅額賠償會讓雇主吃不消,這時「#雇責險 」就相當重要了!接下來Shui會帶大家了解什麼是雇責險?跟團險差別在哪? 立即閱讀全文>>https://reurl.cc/Z9W40A 雇主應負風險 員工發生職災時,依法規定雇主應要 負責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職業災害補償制度主要是由勞動基準法第59 條所定雇主之職業災害補償責任以及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所構成,亦即我國就職災補償的部分主要是採取勞基法與災保法之雙軌制。 民事賠償的部分則依民法之規定為之,請求權基礎可能為民法上的侵權行為責任,也可能為債務不履行的損害賠償責任。 換
Thumbnail
勞工在職業災害醫療期間,確實可以依法申請公傷病假,但請務必注意,並不是受了職業災害就能一直申請公傷病假、賦閒休息,公傷病假其實有其申請門檻,並不是有受傷就可以申請喔。「公傷病假」這一個看似簡單的假別,在實務中非常容易衍生爭議,若勞工對於公傷病假存有錯誤認識,嚴重者甚至可導致「懲戒解僱」的後果。
工資補償 勞工在醫療中不能工作時,雇主應按其原領工資數額予以補償 每個月發薪日給 屬於補償金而不是工資,因此免納所得稅 雇主還是要幫勞工提勞退 6% 不能工作:若雇主要讓勞工從事其他非勞動契約所約定的工作,應與勞工協商 醫療期間,雇主不得終止契約 工資終結補償 若同時滿足以下 3
Thumbnail
職業災害補償責任採「無過失責任主義」,補償應由僱主先進行,勞工確認領到保險給付後僱主可主張抵充。保費負擔的保險都能作為抵充,且團體保險加職業災害保險的給付,若高於補償金額,溢出部分屬於勞工。因此,一定要投保職業災害保險,可以有效分擔職災風險。
憲法保障生存權,而保障工作權是達成生存權手段 個人工作權的保障,體現在勞動基準法(工資工時退休)、就業服務法(就業)、職業安全衛生法(職場)、勞工退休金條例(退休金)、大量解僱保護法、兩性平等工作法(兩性)、職業訓練法、職業災害保護法、勞工保險法、性騷擾防治法 而從日本憲法28條觀念衍生,還有一
Thumbnail
勞工請假規則第4條第3項 普通傷病假一年內未超過三十日部分,工資折半發給,其領有勞工保險普通傷病給付未達工資半數者,由雇主補足之。 勞工保險條例第33條 被保險人遭遇普通傷害或普通疾病住院診療,不能工作,以致未能取得原 有薪資,正在治療中者,自不能工作之第四日起,發給普通傷害補助費或 普通
Thumbnail
雇主未依規定為員工投保職災保險,員工職災死亡,後因雇主與遺屬達成和解給付400萬元,作為員工之職災死亡補償和解金,切結書簽署遺屬須拋棄對雇主就勞動契約與職業傷害所衍生之刑、民事、行政及勞動事件法等請求權。 問: 勞動法令相關補償或保險給付均在填補損害,而不在增加勞工、被保險人或受益人之所得。即同
Thumbnail
本文針對職業災害的認定標準以及通勤事故是否屬於職業災害進行探討,希望讀者能夠更簡單瞭解職業災害的判斷準則。
Thumbnail
名訶要看懂才能處理實務。 職災勞工醫療費用補償。 原領工資補償。 一次給付40個月平均工資,免除工資補償責任。 一次失能補償。 《勞基法》第59條 勞工因遭遇職業災害而致死亡、失能、傷害或疾病時,雇主應依下列規定 予以補償。但如同一事故,依勞工保險條例或其他法令規定,已由雇主支 付
Thumbnail
當員工發生職災時,依法規定雇主就要付上應有的責任及賠償,但有時候鉅額賠償會讓雇主吃不消,這時「#雇責險 」就相當重要了!接下來Shui會帶大家了解什麼是雇責險?跟團險差別在哪? 立即閱讀全文>>https://reurl.cc/Z9W40A 雇主應負風險 員工發生職災時,依法規定雇主應要 負責